口号嘹亮 精神永存
——浙江省档案馆馆藏解放战争时期浙南革命斗争档案介绍

2022-10-21 07:31阮发俊浙江省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22年9期
关键词:游击纵队馆藏

阮发俊/浙江省档案馆

浙江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1个全宗汇集,共有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历史档案1400多件,其中解放战争时期浙东、浙南游击根据地有关的档案约200件,主要为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和建立政权情况、游击纵队的建立与发展、配合解放大军解放浙江等相关文件。

浙南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南革命武装斗争可上溯到1927年的多次农民武装暴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由红军挺进师汇合当地革命力量创建的浙南游击根据地,成为党在南方革命的战略支点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浙南的党员干部遵照中央的指示,采取了隐蔽精干的政策,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浙南基本地区。

1946年6月,国共和谈破裂,全面内战爆发。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中共浙南特委领导人民重建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恢复游击根据地,配合北方解放军主力作战,开展推翻国民党统治的解放战争。这迫使国民党浙江省当局把全省6个保安团中的3个派到浙南,加上温州专员公署和各县指挥的地方军警,总兵力达15000多人。中共浙南特委根据敌我力量悬殊的实情,制定了游击战要由小到大,始终贯彻消灭国民党军队,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发动群众和扩大与巩固游击根据地相结合,逐步向全面发展的方针。

随着游击战争的不断发展,浙南游击武装由弱到强,迅速成长壮大。1947年11月12日,浙南特委下达《关于浙南军事机构及其人选之决定》,规定:浙南现有武装部队一律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总的指挥机关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司令部”。1948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在瑞安县桂峰乡板寮村宣布成立,12月15日发布成立命令。

关于叶芳将军率部反正起义之协定(浙江省档案馆馆藏)

浙南人民解放军口号(浙江省档案馆馆藏)

游击根据地党组织也在不断发展,政权和群众组织纷纷建立起来,为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强大的群众基础。至1949年4月,浙南的正规革命武装发展到4000余人,民兵9万余人,随时可以集中兵力作战。建立起党的中心县委和县委16个,党员4万余人,培养地方干部3600余人。除县城和少数大集镇外,游击根据地已基本连成一片。

解放军主力南下浙江前,中共浙南地委(1948年11月由浙南特委改称)为了配合解放浙江全省作战,决定由浙南游击纵队首先集中兵力解放中心城市温州,然后四面开花,解放浙南全境。为此,既做了武力进攻的准备,又派人反复做国民党军第200师师长兼浙江省第五区(温州)行政督察专员、区保安司令叶芳的工作。在解放军胜利进军的震撼下,叶芳宣布起义。1949年5月7日,浙南游击纵队和平进入温州市区,与起义部队分区驻防,温州解放。5月25日,解放军第21军抵达温州,与浙南游击纵队胜利会师,浙南人民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革命历史档案《浙南人民解放军口号》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浙南人民解放军口号》共7页,记载口号67条。依据反美扶日、联合各民主党派建立新中国等口号来看,推断该文件形成于1948年。其中大多数内容是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实现耕者有其田等中共中央总的方针政策,显示出浙南武装斗争始终遵循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又特别指出“保护华侨”之类体现浙南地方特色的斗争目标。用简洁直白的语言,清晰而又坚定地向万千劳苦大众宣示着中国共产党为工农群众翻身作主而奋斗的朴素阶级立场、人民解放军的斗争目标和必胜信念以及对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新中国的憧憬,成为艰苦卓绝斗争环境中照出光明希望的灯塔、指引浙南人民革命斗争走向胜利的精神航标,在浙南革命史和浙江解放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辉。

馆藏《关于叶芳将军率部反正起义之协定》原始档案是反映叶芳起义事件的核心材料。1949年初,叶芳通过民主人士与中共浙南地委取得联系,表达起义意愿。5月1日和4日,浙南游击纵队和叶芳的代表先后两次在今瓯海区郭溪镇景德寺进行谈判,达成叶芳率部起义的协定,经双方代表签字后生效。温州实现和平解放,地方治安得以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得以保全。

浙南游击纵队臂章(浙江省档案馆馆藏)

猜你喜欢
游击纵队馆藏
名家书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作品选刊
动画IP《海底小纵队》推出大电影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粤中纵队之歌》情景歌舞剧牵动阳春观众心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游击英雄》战火中的铿锵玫瑰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馆藏兵团文献利用分析实证研究
试论馆藏知识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