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的美谈

2022-10-22 03:23陈鲁民
小品文选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沈尹默照例傅雷

□陈鲁民

早年,徐悲鸿在北京琉璃厂购画,每遇精品,就情不自禁连声称赞。赞得画商眉开眼笑,立马将要价抬高数倍,令他损失大量钱财。朋友屡次劝他要不动声色,还告之以讨价还价的种种方法。可徐悲鸿再遇精品,憋闷片刻后,仍脱口称赞。朋友责怪他,他说:“实在忍不住啊!”

一次,陈独秀去拜访沈尹默,看到他新写的一首诗,读了一遍,不禁拍案叫绝,称赞说,尊作格调高雅,意境不俗,乃诗中精品。又细读一遍,沉默片刻,欲言而止,但终于还是没有忍住,毫不客气地批评说,老兄的字有点“其俗在骨”。沈尹默脸红了一下,没有争辩,静心反思后,苦练多年,苦心孤诣,终成一代书法巨擘。

翻译家傅雷读到杨绛的翻译作品,很是欣赏,便当面赞赏她翻译得不错,很有特点,不乏新意。杨绛只当傅雷是照例敷衍,也照例谦逊一句。傅雷怫然忍耐了一分钟,没有忍住,沉着脸发作道:“杨绛,你知道吗?能得到我的称赞是不容易的。”这句话让杨绛记了一辈子,知道了一个纯粹的文人该怎样认真地生活处世。

1960年秋,周恩来偶有闲暇,诗兴大发,写了一首七绝,请老朋友陈毅“斧正”,因为他是诗歌行家,颇有造诣,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流传。陈毅看着看着,皱起眉头,本想客套两句,可是最后还是没有忍住,直截了当地说:“没法批评,你写的根本不是诗。”若换个人,可能接受不了,可周恩来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丝毫没影响两人友谊。

一个画家,一个书法家,一个翻译家,一个诗人,都不约而同留下了“忍不住”的逸闻。旧闻重读,仍觉感动不已。“忍不住”,见风骨,见操守,体现出了可贵的文人性情,书生意气,赤子之心,诤友情怀。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史美谈,什么时候回想起来,心里都是温暖愉悦的,澄明敞亮的。为此当浮一大白。

猜你喜欢
沈尹默照例傅雷
傅雷的称赞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中日韩名家线上书法展
沈尹默义助李大钊之子
稻子熟了
没有寄出的信
与天真的人擦肩而过
沈尹默义助李大钊之子李葆华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on Poetry Translation
沈尹默的独特“拜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