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双导师制”与综合创新型人才培养

2022-10-25 09:51艾云许宇璇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7期
关键词:双导师制导师制文科

艾云 许宇璇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北京 100081)

0.引言

我们正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着创新人才的助力。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力军,本科教育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第一步,承担着科教兴国、文化育人的重大责任。2018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高教40条”,要求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强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年10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国新文科建设浮出水面;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进一步深化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高等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培养新时代的应用复合型文科人才。毋庸置疑,如何提升本科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是本科生培养的关键议题。本文尝试以“双导师制度”为切入口,以社会学专业学生为样本群体,探索培养本科综合创新型人才的可行路径。

1.关于“双导师制”的研究综述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普遍公认起源于14世纪,威廉·威科姆创建牛津大学新学院时提出的,而后逐渐发展。“双导师制”普遍公认起源于20世纪美国的职业教育,以传统导师制和导师集体指导制为基础逐渐发展变化而来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开始将导师制应用于本科阶段的教育,我国则于1937年,由竺可桢和费巩等人首推在浙江大学试行导师制。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实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相比之下,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高校的数量较少。

学界对“双导师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在理论方面,现有研究大多从“双导师制”的概念、发挥的作用和问题与建议3个方面进行讨论,在实践研究方面以个案研究为主进行探讨分析。因此本文将按照概念、功能、问题与对策和实践研究四个模块对“双导师制”的进行梳理。

目前,相关政策并未对“双导师制”进行明确的定义,因此不同的研究在定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邓明阳(2013)认为“双导师制”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配备校内外共两位导师,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杜静和丁忠(2011)看来,“双导师制”包括但不限于两位导师,双导师还可以是由两个导师组的组合形式;黄振中(2012)指出双导师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条件和效益允许的情况下,培养单位完全可以为学生提供两名及以上的导师;吕伟(2009)则提出“双导师制”不应是数量上的两位老师,而应侧重主导师与合作导师,主导师负责主要的培养责任,合作导师协助主导师进行指导工作,而主导师与合作导师的来源包括校内、校际和校企3种形式。综合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国内目前对于“双导师制”的理解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认为双导师的落脚点在于专业培养和实践培养两个方面,具体执行时可以为学生配备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导师;另一类则认为双导师侧重主导师与合作导师的共同培养,主导师与合作导师的来源不强制要求以校内外的形式组合。虽然二者的侧重点稍有差异,但其核心是相同的,即“双导师制”强调多方联合培养,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于“双导师制”在培养学生上的作用,不同研究也总结出其具备的功能。周红康(2006)结合“双导师制”的缘起讨论得出双导师有助于运用高校与社会的资源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对传统培养模式的超越,能够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导向、整合和保障三大功能;王焱和董增川等人(2015)侧重从实践角度分析认为“双导师制”主要发挥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与综合素质、拓展就业渠道与就业方向的作用;杜静和丁忠(2011)指出“双导师制”有利于校企合作,弥补理论与差异的差异,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钟定国和李明(2015)也认为“双导师制”起着校内外联合培养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还具备激励学生开发潜能的功能。

但制度在实践过程中都存在问题,“双导师制”也不例外。施亚玲等人(2011)指出尽管目前对双导师均持较高的认同态度,但在实际落实上仍有不到位的现象,且校内外导师存在职责不明确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敦促“双导师制”推进与落实,加强对校内外导师的遴选与培训,同时从制度上激励校内外导师投入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耿有权等(2012)研究发现在双导师模式下,理论培养为主仍是主流,缺乏对实践培养的重视,此外还存在部分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较多,难以兼顾的问题和学生主动性较差,过度依赖导师的现象,“双导师制”实际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为此在推行“双导师制”的同时需要加强校内外单位的联合培养体系和校内外导师队伍的建设;袁清(2016)认为目前“双导师制”还存在政府主导职能弱,校外合作单位积极性差,校企协同育人水平较低的问题,因此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的激励支持作用,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同时还提出“1+2+3+4双导师”运行机制,即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校企二元主体协同育人,促进“产教融合、双导师融合、导评融合”的一体化,政府、行业、高校和企业联合驱动的育人机制。

在实践研究方面,当前对本科阶段“双导师制”的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实地访问为辅展开调查。如王筱萍(2013)以嘉兴学院财会本科专业为例分析了本科阶段施行“双导师制”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闫娟娟等人(2020)以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的学生为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辅以实地访问,讨论了医药院校管理类专业采用“双导师制”的意义、现状与发展。但也有部分研究直接运用参与观察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如侯志敏(2016)等人以廊坊师范学院生物专业为例,分析了“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成因以及对策;陈美球和黄贤金等(2009)以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为样本探讨了在培养本科生时采用“双导师制”的成效与思考。除此之外,对样本学生的专业选择还包括了临床护理专业、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专业、国际经济贸易、汽车服务工程等。

不难看出,当前的研究集中在对应用型专业实行“双导师制”的讨论,鲜少分析基础学科领域,特别是纯文科专业“双导师制”本科培养模式的情况,因此本文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对本科“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研究既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探讨应用型专业本科“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新发展,也弥补了过去欠缺对基础学科领域的分析与讨论。

2.“双导师制”在社会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新文科背景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形成,重点在于“双导师制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我们认为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六大方面,即信念力、学习力、思考力、领导力、调适力、行动力,将学生培养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贯穿到六个领域,全面落实学生中心和产出导向,努力将学生培养为创新型和复合型应用人才。

2.1 社会学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体系

社会学专业是实践性学科,其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事实,依赖于社会实践经验及相应理论积累。当前社会学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人才培养跟不上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人才能力要求,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培养综合性创新人才。我们将创新人才能力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社会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从理论领域看,社会学专业创新能力包括3个方面。(1)一是信念力(Ethics and faith),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热爱集体、关心社会,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思考力,思维力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他逐渐会把各种不同的物品、事件、经验分类归纳,不同的类型他都能通过思维进行概括。包括了思维的方向、大小和作力点等。三是学习力(Research and learn),不仅学会掌握知识,更要学会更新知识。在新环境,面对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能够将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快速运用到工作之中。

从实践领域看,社会学专业创新能力包括3个方面:(1)领导力(Global leadership)凭借个人综合素质,能在各种团体和组织中产生凝聚力和感召力,保持群体和组织卓越成长和可持续发展;(2)调适力(Adapt and develop),在复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不怕苦不怕累,发挥主观能动性,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平和心态面对成败,具备适应不同环境的生活和工作能力。面对困难,不气馁,不退缩,具有坚韧的耐力,坚强的信心,能够克服困难,认真完成任务;(3)行动力(Take actions),面对各类任务,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够有效整合和盘活资源,具有良好的行动力和执行力,有筹划、不拖延,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工作任务。

2.2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双导师制度”

在理论创新领域和实践创新领域的基础之上,开展“双导师制”,分别为学生匹配校内理论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校内理论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的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校园的课程资源、读书会、研究小组会,深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强化文献知识积累。校外实践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实践操作、敢闯会创的能力。与校内导师共同建设高质量的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周末、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加深对中国经验的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具体而言,“双导师制”对综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建设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双导师制”促进综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模式

通过访谈评估、文献研究和行动反思几个层次对“双导师制度”对促进创新能力的效果进行评估。“双导师制”在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作用,使得学生深入理解社会现实及其运作过程,并将理论融入社会现实,深刻理解理论的内涵,提升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3.“双导师制”实施的反思可行性建议

现有“双导师制”运行仍然存在不足。一是,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之间协同合作不足,两者的交流与联系还有待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工作日程有别,各自指导学生的学习领域不同,若无常规化的沟通机制,两者之间交流也就更为困难。二是,学校对校外导师的管理和相关保障措施相对薄弱。由于学校资源条件有限或优先保障校内导师,由于校外导师并不隶属于学校,对校外导师的工作重视度和管理都还有待加强。

(1)加强校外实践导师与校内理论导师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校内外导师的协同合作对于培养学生显得格外重要。导师之间的合作包括了几个方面。一是,指导内容的协同。学生指导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相互配合,使得实践内容与理论内容相互促进。二是,指导方式的协同。校内外导师关于学生培养开展定期会议沟通。每个月开展小组会议,学生汇报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的进展,校内外导师共同参与讨论,并就进一步提升能力提出指导性建议。

(2)加强双导师的激励体系和考核标准建设。在“双导师制度”下有必要构建完整的激励体系和严格的考核标准,以保证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教学能力,并不断改进其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一是,聘请专业对口、对人才培养有热忱的优秀人才作为导师,通过优秀导师表彰等对校外导师构建具有吸引力的激励体系;二是,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开展评估,通过学生教学结果考核和学生满意度评价等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

(3)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学习动力。在“双导师制”下,学生学习方式从传统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转变为了主动设计学习项目的负责人。一方面,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方向的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制定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模式。另一方面,基于学生内生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激情,有利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主动创新能力等。

4.结语

随着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文科背景下高等学校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需求。本文对“双导师制”育人模式的核心理念、实施方法和效果进行了探讨。进入新时代,人才培养更加强调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高等教育发展更加强调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双导师制”对培养社会学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综合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专业应该积极重视,采用相关措施,强化政策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双导师制度”的协同创新效应,为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注释

(1) 参考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红砖工厂”人才培养工作。

猜你喜欢
双导师制导师制文科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