獾子洞“诗集”

2022-10-26 20:46刘国强
辽河 2022年7期
关键词:白鹤诗集

刘国强

若把辽宁省法库县的“国家湿地公园”比作最佳生态诗大赛的“候选诗”,那么,“中国白鹤之乡”,便是激烈角逐中胜出的诗王。

这位洋气诗王登台表演的地方有个很土的乳名,叫“獾子洞”。定居于法库县西部,左手扯着叶茂台,右手拉着秀水河子。

“獾子洞”是部厚厚的多卷本诗著,每个洞穴都是一部分册。每道浅浅的笑波里,都藏着随时一跃而出的精彩诗句。那些很少引人注意的水滴和不起眼的矮草,则是最小单位的诗元素。世界上所有的庞然大物,无不由小元素构成。因为“小字辈们”意气风发、无拘无束,少年不知愁滋味,这里才活力四射,天天都有“诗朗诵”。春浅秋深,夏肥冬瘦,24个节气诗声朗朗,四季如歌。表面看,歌出喉咙舞现体,其实,幕后高师则是美丽的心灵。白鹤诗王没来,她们兴高采烈诗意地练功。白鹤诗王驾到,她们便怀揣技压群芳的喜悦和自信,盛妆登台……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翻赏“獾子洞诗集”,有篇组诗格外醒目。原来,“獾子洞”呼啸而出、一举成名,决非单打独斗,而是打了“组合拳”。“小法库”胸藏“大雄心”。为避孤军奋战险象环生,法库生态建设的“操盘手”们登临高位,放目远方,组建了“生态集团军”。2012年5月,法库县被授予“中国白鹤之乡”称号,“国字号”大品牌能否延年益寿,取决于“一揭两瞪眼”的环境硬件。2012年8月,经首都专家组近乎苛刻的逐条逐项核查验收,法库县又摘得“国家生态县”的殊荣。

当獾子洞湿地白鹤翱翔,昔日的无名小辈名声大振,别忘了,周遭卫星式的生态保护地的“小兄弟”们,一直战斗在烽火连绵的“前沿阵地”。以獾子洞湿地为主体,周边各生态保护地手拉手,宁愿承受“英雄断臂”的剧痛,牺牲光彩诱人的眼前利益,也要将污染和准污染源驱逐出境,造福子孙,远瞩未来。

獾子洞湿地规划面积近300公顷,相当于4500亩良田。欣赏湿地,如徐徐打开风光秀美的山水画长卷,画家的高超技艺与豪华风采跃然其上:沼泽彩墨奔腾,是狂放的“大写意”;滩涂则燥墨驰骋,故意留下苍劲的“飞白”,笔不到意到;河渠是线条精准的“双勾”,彰显腕和指的深厚功力,严谨而妩媚;茂盛的森林极尽张扬“没骨画”的锦秀,内力蓬勃,豪情汪洋。

自古诗画不分家。画的营养福地便是诗。獾子洞“诗地”的每一幅画,都题写了若干帧抒情诗。鸟儿是会飞的花,水波是即兴灌制的唱片纹理,芦花是满天飘飞的“诗种”。那些我们不在意的“诗芽”们很低调,悄悄地藏在矮草关节,藏在小石头下,藏在蚌背,藏在螺腹,藏在浮萍的“花骨朵”里……那些跳得并不高的水滴,那些腰肢摇摆幅度拘谨羞涩的草儿,那些生疏模仿蛙泳的虫儿,甚或,那些被白鹤趾尖撩惹得春心荡漾、口喷烟雾的细沙尘,都是诗的嫩芽儿……

每年的春秋两季,獾子洞各举行一次全球性的“诗大赛”,空前热烈的盛况相当于“全球春晚”,各路高手同场竞技,举世瞩目。另一个数字令人刮目,每逢遮天盖地的迁徙翅膀潮澎湃来袭,惊浪腾跃,即兴来此“参赛”的白鹤日均超过2000只,占全球白鹤种群总量的70%。这些周游世界的侠客们对獾子洞情有独钟,在此停留90至100天。见多识广的白鹤们,去除在异地孵化抚养儿女百余天,去除“猫冬”期,去除越高山大海跨国长途大迁徙的漫长岁月,年均在獾子洞停留数量之多、时间之长,竟跃至“世界之最”!

我们不知道白鹤来獾子洞之前,做了哪些考察和论证。我们却可以肯定,法库县的生态质量一花独秀。不然,这里既不适合孵化后代,也不适合越冬,在世界范围内众多的候选驿站中,怎么会成为首选的“鹤都”呢!

獾子洞湿地的“国际诗会”日益繁荣,源于法库县的“操盘手”们胸襟开阔,放眼全球丰饶:只栽树,不摘果。你来,我张开双臂欢迎;你走,我“免签”放行。奉献与公益先行,开放和包容殿后。“科考大旗”上的字惊艳了世界:“獾子洞的鸟类已达到12目27科300多种。”世界濒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丹顶鹤、白头鹤、青头潜鸭精彩亮相,世界濒危、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枕鹤、灰鹤、白额雁等160多种鸟类蜂拥竞技,数以千计万计的豆雁、赤麻鸭也各自拿出绝活——那是怎样壮阔火热的场面啊!6万多只带翅膀的“诗人”欢聚一堂,天当舞台,水为道具,彩霞成垂落的幕布,太阳是追光灯,各树宗旗、各展英姿……

高举激情,天下无处不诗。仰头讴歌高天明月,俯首咏唱碧水苇海。劲诗引爆的超凡敏锐,能感觉藏在枝头里的火,能找到躲在坚冰里的浪花,能感受到来自一滴水的眉目传情。每一枚韵脚,每一帧格律,每一对平仄,每一朵咏叹,既轻若鸿毛,也重如泰山……

走下赛台,白鹤们惯常生活的另一面也可圈可点,温文尔雅,野而守度,放而有约。即便面对海枯石烂、忠贞不移的唯一爱侣,也严格依循“祖训”,个个都是计划生育的模范,鹤妻每年只产两枚蛋。雏鹤出壳后,其中一只尚未飞翔便夭折,仅有一只存活。初生鹤成长迅速,两个多月长出飞羽,三个月便能飞翔。身着褐黄色童装的小鹤漂亮极了,亮星一样在水面、草丛和天空中闪耀,跟随父母长途跋涉,历经千山万水和千难万险,直扑法库县獾子洞。途经俄罗斯的雅纳河、印迪吉尔卡河和科雷马河流域,进入中国境内,过吉林扎龙、莫莫河,这才重逢在阔别已久的法库县獾子洞。第二年,小鹤已出落成漂亮洒脱的青年,这才脱去模拟“黄龙袍”,换上素雅洁白的羽衣。

白鹤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多为夫妻和幼鹤3口同行,或组成10至12只的小建制群体。每年3月28日,它们从南飞抵獾子洞,在此停留60天左右,6月份奔赴西伯利亚东北部繁育后代。9月从俄罗斯入境第一站便回到獾子洞,10月去鄱阳湖过冬。翌年春再次北迁,汇成绵延数公里的庞大鹤群北返俄罗斯境内,周而复始。每年两次大规模长途迁徙,单程5000多公里危机四伏,不时上演同伴罹难的悲剧。

鹤夫妻还是家教严格的样板。幼鹤出壳一天后便蹒跚学步,两天便随父母在巢区内漫游、散步。动态中身体失重,眸光在空中画着“S”或“Z”,天空成地上的歪水盆,大地成天上的斜绿夜。此时鹤夫妻异常忙碌,整天四处觅食喂养孩子。两个月后,幼鹤腿粗体健。三个月便开始闯荡蓝天。成年鹤深知未来生活道路的凶险,必须狠下心来撵走孩子,逼迫它们独撑生活。对于那些恋家的幼鹤,父母决不手软,强行驱逐,用坚喙利爪将孩子赶出家门。甚至,把孩子带到远处突然“甩掉包袱”。“狠心”的狰狞面目下,掩藏着长辈的痴情和刻骨铭心的真爱。不练就一身独立生活的硬功夫,怎么应对缺食少水、天敌袭扰的生活?怎么适应飞越千山万水的长途跋涉?怎么闯荡江湖?

理想不灭,孑身仍畅快。耳濡懵懂里,企盼身强体健,顺利完成险象环生的长途跨国迁徙,如果有幸健在,才有机会谈情说爱、成家立业。于是,那些被逐出家门的幼鹤,与遭受同样命运的小鹤惺惺相惜,组建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童子军”小分队。

超凡的经历练就出超凡的品格,出落成与众不同的伟岸形象,有着超拔的精神气度。白鹤们高贵、优雅、气宇轩昂,还是长寿明星,自然寿命80至90岁,人们仰慕地称其仙鹤、瑞鹤。“仙鹤”喻仙境来客,非人间之物。瑞为吉利吉兆吉祥,鹤到福祉来。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崇尚垂青。《诗经》中的《小雅·鹤鸣》这样形容:“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唐代大诗人韦应物推崇其品格高洁:“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刘禹锡则把鹤高高举上九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獾子洞湿地像慈母伸出双臂,拥抱天空上的云朵,责成洁净的空气捎口信,呼唤白鹤快快回来。这里的阳光如往年那样纯洁清秀,这里的白云清明如洗,这里的空气拒绝粉尘。

这里的爱情诗纯洁真挚。春蚕至死丝方尽,身到楼兰仍不还。无须婚姻法约束,没有强制的道德规范,以爱为先导,拿行动当标尺。白鹤们严格遵守一夫一妻制。旅途中,你呼我唤。寒冷时,抱团取暖。餐桌上,先发现食物的一方,兴奋地跳起来,引颈歌邀,用翅膀打“旗语”,夫妻同享佳肴。你不老,我不敢死去。哪怕一方祸遇不测夭折,另一方宁守鳏寡孤独到天荒地老也决不续弦。大哀穿心,甘愿弃食殉情——誓把晓风残月,吟成千古绝唱。

每只白鹤都是一首哲理诗。鹤来诗飞,鹤不来,诗仍飞。我为白鹤羽尖上的黑而惊奇——每一次冲天飞翔都黑剑出鞘,高调示美,跻身永不过时的“黑白搭”。列阵远航,膀尖上的“黑手”则是安全导航的预警“红灯”。我为白鹤的白而震撼——每一次着陆旋即收拢翅膀尖的“黑手”,通体洁白。昭示我们,在无物的“空”中,可以伸手;在万物丰饶的陆地,则必须“收手”。

白鹤与丹顶鹤双双折桂鸟类的明星,穿着打扮与习惯也很相似。主要区别就在于它们的首饰。前者戴一双“黑手套”,后者喜欢把口红涂在头顶。当丹顶鹤在大庭广众下向各类眼眸高调炫耀头上的“一点红”时,以寡代多,白鹤却羞涩得把美丽的黑掖进翅膀,以有当无。

独步芳踪的白鹤与丹顶鹤同为珍稀濒危鹤类,两朵芳名如两把烈烈燃烧的火炬,照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类红皮书,惊骇赫然现身——“极、危、物、种”4个字,如4颗拉开引爆线的“手雷”……

白鹤系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仅存3000多只。

我感动的是,闻名遐迩的法库县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雪中送炭,竟是个后来居上的“晚辈”,盛产“后现代派”诗。

2005年,一群白鹤先导发现了獾子洞,这组普通的时间数字便突然“蹿红”,成为一道举世瞩目的“分水岭”。“分水岭”前,这里本无白鹤。“分水岭”后,20世纪70年代,当地人拦水筑库,生生把不起眼的獾子洞,吹成“欢迎白鹤来”的口哨,抹去“獾来獾往”的老画面,当一片片洁白的“鹤云”相约而来,兴高采烈的“新欢们”乐不思蜀,“新鹤都”便日渐繁荣。每至春秋两季,全世界70%的白鹤欢聚一堂,打好“提议案”和后现代诗腹稿,参加“全球峰会”。

“诗峰会”不胫而走,声名远播。人们奔走相告、口口相传。人们把汉字变成各式各样的外文。人们把图像和视频拴在网络翅膀上。中央电视台16次来此“现场直播”……

这是一部大气魄的豪放派诗作。法库人还要层楼更上,以“獾子洞湿地”为圆心,以地球为半径,以世界为舞台,让显现“国际范儿”的獾子洞公园再攀新峰,尽快别上“国际品牌湿地”的胸牌。

2015年3月27日,本年度首批白鹤的“先头部队”飞抵法库县獾子洞,“第六届沈阳法库白鹤节”精彩亮相,国际鹤类基金会,以及中、美、俄、日、韩、蒙古等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欢聚一堂,打响震撼全球的惊雷——联袂签署并向全世界重磅推出《保护白鹤国际行动中国法库宣言》,将每年3月27日确定为“世界白鹤日”。

獾子洞湿地是大地倾情跪举的一面“朝天镜”,能映现蓝天白云,也能映现世道人心。高处白云的洁净度源于低空,低处的人心的优劣又反跃升高。“不鸣笛,不惊鹤,不捕鱼,不打鸟”的警示牌承载着法库人的深情厚意,也是“朝天镜”背后最好的“水银”。镜里每道亮光都放射着法库人的清明、善良和美好期盼,真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白鹤朋友。

不管世界发生了什么,别处的湿地面积在“瘦身”,这里却在“增肥”。当太多地方水质和植物饱受污染,这里却甘愿为伊消得人憔悴,躲过一颗颗利益的子弹,永远保持来自远古的清纯。

湿地是地球的肾,能过滤毒素奉献清洁,甘当所有生物的“贴身郎中”。湿地也是人类精神健康的肾,能清滤私欲污染,洗洁心灵,牵手善美,放飞理想。

獾子洞湿地,还是白鹤的母亲!

白鹤的每一次远行,母亲都翘首企盼着游子回家,声声唤,哪怕站僵了身体,望断天涯!

担心你迷路,我们决不改变湿地家园的“老模样”!窈窕的苇少女放浪起舞,恨不能将长长的芦花水袖挥到天涯,彻夜为你欢歌;一丛丛莆棒解开衣怀,任风手摘下朵朵花穗扬向天空,一花一行字,密密麻麻写着催唤孩儿回乡的“家书”;矮矮的三棱草忍住痒,小脚丫缝里为你藏着小鱼小蚌这些可口美食;那些水面上的浮萍,多像阵容壮观的团体操队在表演“丢手绢”?

钟爱一往无前,就不惧披荆攀援。而今,獾子洞“画卷”又添“新景”,升级版“诗作”即将面世。面对新的挑战,法库人成竹在胸——拔掉智慧里的草,挤出操守里的毒,给阴影安上刹车,让理想叶茂花繁。

猜你喜欢
白鹤诗集
白鹤来了美了天
稿费
与白鹤合影
截句选
池莉出版首部诗集《池莉诗集·69》
君儿的诗
白鹤和乌龟交朋友
野鹅与白鹤
校园里住着一群白鹤
诗人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