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视域六安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探析

2022-10-26 13:17赵祚福赵树桐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六安南山小镇

赵祚福,赵树桐

(皖西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2017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安徽省同年适时启动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大力建设和发展工作。六安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一期兴茂·悠然南山/二期南山草原)紧抓“体育赛事”“体育旅游”“体育康养”及“休闲观光”系列主线,小镇以康复疗养、养生保健、健身休闲等大健康理念,加快推进运动康养产业新兴业态,延伸康养产业链,形成“特色康养+运动”健康产业体系,这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运动休闲的场所,而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小镇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对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进行SWOT分析,为其他体育小镇的开发提供参考,促进安徽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六安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家体育总局网站、安徽省体育局网站、六安市体育局网站、中国知网等途径收集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深入分析和梳理,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1.2.2 SWOT分析法

本文分别从优势、劣势、机会、挑战4个维度对六安市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进行系统剖析,寻求小镇发展的策略。

1.2.3 实地调查法

通过对六安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多次实地考察,全面了解小镇的情况,并加以分析。

2 六安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位于六安市南山新区,六安市是又红又绿的城市,让人肃然起敬的红色革命城市。六安市也是绿得让人惬意的山水城市,这使得小镇具有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1.1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六安位于安徽省西部,2020年成功入围“三线”城市的榜单,地处“长三角”腹地,与省会合肥比邻,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加快旅游事业发展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为南山运动休闲小镇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六安市具有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条件,是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距离六安市中心仅6公里,15分钟左右车程,依托合六绿色通道,形成合肥半小时度假生活圈。有多条高速路和国道途径六安,南站高铁直通合肥、武汉、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周边各大城市,距离新桥机场50分车程,辐射华东经济圈。2022年合新六城际铁路先行工程已正式挂网招标,届时城际铁路将大大增加六安和省会城市之间联系的便利性,有利于六安与其他城市的联通,减少旅游的路程时间,提高游客的游玩体验,提升了小镇的旅游市场价值和影响力。

2.1.2 优越的自然景观资源

六安市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拥有一方好山好水的自然景观资源,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国家4A旅游景区-悠然南山的核心区域,也是六安“几十里山水画廊”的起点,其周边20~60公里左右范围内拥有皖西大裂谷、大别山石窟、大别山风情谷、东石笋、万佛山、悠然南山和蓝溪等多个4A级旅游景区和万佛湖5A级景区一个。沿途拥有1个国家级名镇(毛坦厂镇)、3个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皖西大裂谷园区、嵩寮岩园区、东石笋园区)[1],自然景观资源条件优越。

2.1.3 体育旅游资源丰富,配套设施完善

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集旅游休闲度假、省小球训练基地、生态农业观光、高端商务活动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景区,是安徽省861重点工程之一[2]。小镇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景观结合地形优势,建造了大量的体育比赛设施和配套设施,且都达到专业比赛水准。小镇体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室内外网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室、台球室、门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壁球馆和室内恒温泳池及室外1700平方米标准比赛泳池等综合运动场馆,值得一提的是中心网球场在2016年荣获“世界最美球场”的赞誉,并于2016~2020年连续五年作为“金安站”承接国际ITF网球巡回赛的场地,每年约有50多个国家近300多名网球选手参赛。小镇拥有皖西地区唯一一家18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球场自2011年开放以来,举办过多次华东和安徽区域赛事。南山草原是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地方特色人文打造的户外休闲生态草原,里面集成CS基地、飞碟射击、国际马术俱乐部、卡丁车俱乐部、国际垂钓中心、丛林探险、碰碰车、儿童攀岩、研学科普馆等50多个业态。小镇在2019年中国体育博览会上荣获“2019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的称号;2021年被评为“长三角地区精品体育旅游目的地”和入选“2021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景区”[3]。

2.2 劣势分析

2.2.1 客流量少,场馆利用率低

经过多次实地调查了解到: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游客“门可罗雀”,场馆设施条件非常好,而运动的人较少。笔者专门挑非工作日的周日下午去实地调查:整个下午2∶00—6∶00,高尔夫球场和羽毛球馆只有工作人员,没有运动的人。据场馆工作人员介绍,高尔夫球场平时很少有顾客来,主要是持有VIP卡的会员偶尔来打高尔夫,羽毛球场平时外来顾客来打羽毛球的人很少,主要是搜羽羽毛球训练基地的学员训练,周日下午休息;五人制足球场、门球场、乒乓球馆,壁球馆空无一人,壁球馆大门打开,地面严重变形,估计已弃用一段时间;室外篮球场只有两个人在打篮球;16片室外标准网球场空无一人,2片室内标准网球场只有8位小朋友在参加网球培训。小镇不光在旅游淡季时有较多的体育场馆闲置,即使在旅游旺季时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也不高。部分网球场的顶棚已破损,很多体育器材没有得到及时的保养。另外笔者走访了南山草原,景区外的停车场总共只有13辆小车,游客也很少,景区场地设施同样出现利用率低的问题。

2.2.2 资源整合不足,盈利能力不佳

小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都是小镇开发的助力点,但目前小镇存在着体育资源整合不足的问题。由于缺乏专业的营销管理经验,未能有效组织和合理配置小镇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市场开拓举步维艰。小镇多数项目为室外项目,受季节与天气影响大,春季和秋季由于气候宜人,是小镇的旅游相对旺季,但是夏季和冬季就差强人意些。季节性也会影响南山草原和各户外球场的体验感,大部分的人群在雨雪天气可能就不会考虑来小镇游玩。小镇的资源不能够结合天气和季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整合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运动休闲体验,影响到小镇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另外由于小镇地处六安市城郊,虽然有公交车直达,但班次较少,到站之后还需步行一段距离,交通不便也成了阻碍消费者前往小镇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镇的场馆盈利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小镇的发展。据专管场馆的工作人员介绍:6片中央网球场和2片室内标准网球场一年2万元租给金鹰网球俱乐部,另8片室外标准网球场一年2万元最近租给来自南京的承包人。小镇网球场馆租金低得让笔者咂舌,笔者再三向专管球场的工作人员确认球场年租金的金额,工作人员坦言:如果不是出租出去,靠自己运营,恐怕一年两万元都挣不到。小镇虽每年都举办过一些赛事,但门票收入基本很少,其他场馆都存在着类似的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南山草原里小朋友的游玩项目较多,孩子的体验感非常好,成年人玩的项目比较少,体验感相对都较差。部分运动项目由于部分教练员的专业度不高,服务意识淡薄,导致游客缺乏亲身体验的冲动,影响景区的持续盈利。

2.2.3 体育赛事的举办不足,影响力不大

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小镇的影响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完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而且也辐射到其他产业,促进了其他产业的消费和发展,如餐饮和购物等。小镇举办过一些赛事,如2016~2019年连续四届国际网球金安公开赛、高尔夫邀请赛,“中国龙”全国业余网球团体赛总决赛、2019年安徽青少年网球锦标赛等,但观看比赛的观众不是很多且大都是六安本地人,从外地来观看比赛的人很少,赛事影响力有限。

2.2.4 宣传营销不足,体育产业链打造不够

以“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发现关于小镇的信息比较单一且宣传信息非常少。同时以“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加各运动项目比赛”等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可以发现关于运动小镇的举办比赛的新闻鲜有报道,从一些热门的平台如美团,大众点评等也很难搜索到小镇的运动项目的销售信息,另外通过走访六安市大小旅行社也没发现有关小镇的旅游宣传资料或手册,由此可见小镇的宣传营销是非常缺乏的,宣传路径是较单一的。

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突出体现运动、生态、观光为特色,努力形成以体育产业为主,融合多种业态共同发展,但是小镇缺少国际性赛事、高水平职业俱乐部、自主知识产权赛事,缺少具有国内外知名度的赛事运营机构,盈利模式较单一。小镇体育与旅游、文化等领域融合处于初级阶段,体育消费未能成为小镇盈利的主要手段,产业链发展不充分,难以对体育产业整体形成配套。小镇自主造血能力不强,场馆运营方面市场化不够,市场商业化程度较低,小镇上游赛事资源基本没有,能从企业、广告赞助、门票收入等获得收益基本上也是很少的,小镇依靠一个体育产业以外的高盈利且可与小镇发展相融合的房地产产业来反哺体育业态是不够的。随着房地产的调控和疫情等的大背景下,房地产的不景气能反哺体育小镇业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2.2.5 人才系统化体系构建不完善

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以体育项目为中心,组织各类运动休闲活动,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小镇从业者对于旅游者的专业的建议和指导,不仅能够避免旅游者受伤的可能性,也能加深旅游者的运动体验,激发旅游者再次体验的兴趣。小镇的网球项目配备了较专业的教练,但高尔夫、乒乓球、篮球等运动项目没有配备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只配备相关的服务人员。小镇的人才系统化体系构建上不完善,缺乏场馆运营、管理人才和赛事组织、举办和运营的专业人才,小镇人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任重道远。

2.3 机遇分析

2.3.1 小镇发展的利好政策

表1 体育小镇主要政策一览表

国家和各级省市政府的相关政策(见表1)是体育小镇发展的保障和指导的引领。相关小镇的政策从投融资、旅游用地、财政扶持等方面强化对体育小镇发展的政策支持,促进体育小镇形成产业化。六安市多次出台助推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利好政策,为小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2.3.2 小镇周边教育文化的快速发展

小镇所在南山新区版块的教育文化发展利好不断:目前六安一中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六安一中附属初中已批建,预计2023年秋季招生;9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城北小学教育集团南山学校将在2022年开始建设;2022年六安汇文中学搬迁南山方案已定;比邻南山大草原的汪神学校获批改扩建。六安优质教育资源转移南山新区,直接带动了南山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小镇的发展。教育的水平越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愿意去运动休闲消费,满足心理需求,这就为小镇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十四五期间,南山新区将加大高端技术人才引进,打造动漫、大数据、智能研发项目孵化基地,同时引进各类银行、金融证券交易所,打造总部经济产业园和数字金融中心,这也为小镇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2.4 挑战分析

2.4.1 新冠疫情影响和周边竞争

新冠疫情对交通、旅游、餐饮和外贸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行业的受挫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收入水平,随之带来人均消费能力的降低,也使人们的出行受到极大的影响。小镇在疫情的管控影响下,变成了人烟气息稀薄的地方,给小镇的经营带来巨大的挑战,让本就人流量较少的小镇直接处于停摆状况。新冠疫情的反复、多点散发是目前小镇发展的最大挑战。

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周边所在南山新区板块近几年建成异域风情颐养旅游小镇,如龙颐养产业园、南湖公园、白鹭园景区等都集体育健身、以健康养老、运动休闲、旅游度假、温泉养生为主题的产业,成为人们运动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无形中也分散了小镇的客流量,经实地调查异域风情颐养旅游小镇的南山汤泉水乐园的运营非常好,乐园人流量很大,热闹非凡,乐园外面大停车场停满了前来游玩人们的车辆,与南山草原的车马稀少形成强烈的对比。另外,2020年建成的能承接大型体育赛事的六安体育中心,里面也有设施齐全标准的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场地,平时在市区的人们可能不会舍近求远跑到远在郊区的运动小镇去运动健身,随着市区各个运动场馆和设施的完善和增多,这对于小镇来说也是面临着的很大挑战之一。

2.4.2 小镇运作模式的协同

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兴茂集团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引领下,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计划总投资80亿元,截至目前,小镇已完成投资36亿元,目前只是基本达到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目标要求,小镇的发展和完善,仍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重庆兴茂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的综合运营公司,由于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疫情和经济发展不景气等的多重叠加影响,兴茂集团在六安打造的南山和蓝溪旅游度假区近几年的运营和发展总体上看是不尽人意的,重庆兴茂集团是否对小镇继续投资,完成计划的总投资80亿元是值得观望的,而政府和兴茂集团能否顺利协同完成小镇的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运营,也是小镇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

3 六安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策略

3.1 完善规划,强化产业政策支持与扶助

所在地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牵头完善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规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关系,科学谋划,通过政府整合性运作,搭建服务平台[4],完善跨政府体育、旅游、卫生、教育、交通等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强化产业政策支持,扶助小镇体育产业形态与市场的对接,加强银企对接,拓宽小镇的融资渠道。

3.2 加强营销推介和运营协作,延伸产业链条

小镇应建立与国内外品牌体育赛事的长期合作机制,要争取举办更多的体育赛事,重视赛事活动的宣传力度,多途径宣传体育赛事,提升每场赛事的传播影响力。整合六安“几十里山水画廊”的景区资源,统一布局、加强宣传与营销推介和运营协作,把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纳入“几十里山水画廊”的重点开发和发展景区,鼓励旅行社结合健身休闲项目和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和路线,延伸体育旅游产业链条[5]。

3.3 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间的跨界动态融合

小镇要利用互联网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开发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要在政策、人力、技术、信息、资本、环境文化和服务等生产要素组合创新,与体育部门、体育社会组织、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和各类学校等合作,开发健身休闲运动培训市场,开设适合不同人群如老人、小孩、青年的体育项目培训,举办各级各类体育项目的业余联赛,促进赛事活动、体育设施和运动场馆等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小镇内产业之间的跨界动态融合发展。

3.4 完善产业结构,打造特色IP

因地制宜完善小镇体育产业结构,打造特色IP,突出特色。小镇要重点发展赛事运营和体育培训产业的同时要突出特色,要创建和宣传营销小镇的赛事品牌,要利用小镇稀有的高尔夫场地资源,打造大众高尔夫运动培训,让普通大众也能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另外小镇要积极引进本地特色的体育企业如羽毛球厂,共同建厂生产小镇品牌的羽毛球产品,让来小镇体育旅游的人们在小镇运动休闲的同时,还能参观羽毛球的生产制作的全过程,并能现场购买羽毛球产品。

3.5 建设人工智能体系,形成产业新生态圈

疫情常态化是挑战也是机遇,硬件方面,可配备机器人、VR、AR等设备,增加富含科技感的运动设施。构建集赛事经营管理、宣传、票务、体育培训、小镇体育场馆预订、装备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自助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人工智能体系,实现对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等要素的聚集,积极推动健身休闲在线平台企业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小镇健身休闲的产业新生态圈[6]。

3.6 健全小镇专门的人才培养体系

小镇要健全专门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与各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特别是要与本地高校合作,最好与本地高校皖西学院体育学院合作,有目标地培养复合型人才,让培养的人才积极参与到体育策划、体育赛事运营、小镇体育场馆运营以及体育培训的服务中,达到双赢、共赢。另设立产学研培训基地,加强对小镇运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加强创新人才引进的力度,提高薪资待遇,优化人才考核程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4 结语

六安南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具有优越的地理、交通、自然景观资源和场馆条件,且配套设施条件较好,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但小镇的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体育产业市场运营基础较薄弱,各体育业态融合不好,盈利模式较差,自身运营能力不强,场馆利用率低,客流量少,在新冠疫情反复多点散发的特殊背景下,小镇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在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及时对整合体育系统资源予以支持和落实扶助。小镇投资方重庆兴茂集团就小镇的目前的状况,要主动针对性地制订小镇发展策略,防止小镇变成“睡镇”和“半拉子工程”,并对小镇的体育旅游资源积极进行利用和开发。小镇的开发与发展要结合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小镇和周边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六安南山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南山
梦回南山(外四章)
在深秋,共南山
六安茶香也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