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施工管理研究

2022-10-27 06:41叶昌润刘志松方文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危险源工地施工现场

叶昌润,刘志松,方文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愈加庞大,其建筑结构类型也越来越多,日益趋向复杂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质量进而影响到施工成本、进度和安全。在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建筑中对先进的BIM技术加以利用,通过优化施工设计流程、交换方案、整合资源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但是,随着建筑工程中引入信息技术,使得施工技术愈加复杂,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因而提出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管理模式,为建筑施工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1]。文章以智慧工地和BIM技术概念为基础,对BIM技术在智慧工地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 智慧工地及BIM技术

2.1 智慧工地概述

建筑智慧工地是指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三维设计平台对项目进行施工模拟,以施工过程管理为基础,建立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信息管理手段,并且在虚拟和网络信息的条件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提供趋势预测和专家预案,进一步实现施工的可视化管理,提高智慧工地的信息管理水平,进而逐步实现绿色、生态建造。建筑智慧工地系统主要包括几种模块:

①实名制系统,此系统主要是对本项目所有相关人员进出工地进行统计,规范管理现场相关人员;

②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监控将施工现场实时图像传输至企业的管理部门,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③设备管理系统,帮助相关部门实时掌控施工设备的工作状态,起到预防故障的作用;

④环境监测系统,此系统是对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进行实时检测,如若出现环境污染超标的现象,会及时进行报警,且会提示污染源的位置,进而启动污染控制系统;

⑤渣土车辆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渣土车辆的进出进行控制,进一步帮助管理人员管控渣土车。

2.2 BIM技术概述

建筑智慧工地包括终端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三种,终端层主要以传感器、监控设备等信息采集硬件,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所需的数据,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平台层通过大数据平台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储存的服务;应用层则主要以施工现场的管理为主,为相关人员提供相关管理措施。BIM技术在智慧工地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BIM技术属于一个规模巨大的施工信息载体,通过建立BIM三维模型,对施工现场所收集的数据与之相对应,是以BIM技术为信息载体的工地管理数据库;②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专业水平各不相同,技术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对相关技术指令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借此通过BIM技术以三维的方式,促进人员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3 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应用

在传统的地下工程设计过程中,其设计方案通常都是以二维图纸呈现的,这样对相关人员的三维想象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并且建筑项目中具有较多微小且复杂的构件,相关人员难以对图纸直接掌握,在相互协同工作时常会造成影响。但是,通过利用BIM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相关人员对想象能力的要求,将二维图纸通过三维模型形象地展现出来,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

2.4 基于BIM技术的碰撞检测及优化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传统的设计受二维图纸的影响较大,各种管线碰撞和多余设计难以及时发现,但是通过利用BIM技术,相关人员只需将建筑、管道、结构等各种三维模型导入BIM软件中,将其进行管线碰撞检测,可将复杂的管线清晰展现在三维模型上,如图1所示,从而进行合理优化[2]。

图1 管线碰撞模拟

2.5 基于BIM技术的四维模拟施工

在建筑施工中利用BIM技术时,将时间进度信息导入BIM软件中,将三维模型实体与时间相关联,建立四维模型,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工艺进行模拟,提前对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演示,减少实际开工时的设计变更。此外,也对施工进度进行掌控,尽可能避免出现传统施工管理中管理混乱、沟通困难的问题。

3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市区办公楼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65254m2,其地下结构建筑面积为32354m2,施工难度较复杂。项目地点位于闹市区,其污染控制极其严格,且工程专业施工类型较多,包括土建、装饰、消防、人防、智能化、幕墙等多个专业,交叉作业的可能性较大,施工环境险峻,施工组织管理复杂,并对现场施工管理的要求较为严格,为了有效解决工程建设复杂化的问题,提高施工场地智慧化的管理水平,本项目将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BIM技术、智能化设备等手段,提高现场施工的管理效率,同时,将构建以项目部、施工部门、政府三个部门信息共享的智慧工地施工管理模式,进而实现精细化、实时化、高效化的管理目的,保证建筑工地施工实时、安全的管理目标。

4 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施工管理应用

4.1 施工工程量管理

在建筑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进行绿色施工管理,进一步节约施工成本,降低施工安全隐患,为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本项目的施工场地较为狭窄,施工工期较短,导致施工难度较大,因而施工前对施工资源的合理规划较为重要。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施工管理模式,系统进行施工规划,最精准、最优化的解决现场施工布置的问题,解决二维图纸计划中不可避免的问题[3]。本工程施工量较大,单个构件体较多,施工工期非常紧,若想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必须保证现场道路、大门、加工棚等区域布置的合理性。此外,相关人员需要从各个角度对施工现场布置管理进行综合考虑,对各个阶段具有针对性的场地布置管理,首先利用BIM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现场施工模拟,将冲突的位置进行优化,进而最大程度的减少二次运输,保证建筑施工进度。

4.2 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管理

在建筑施工现场安装智能环境监测装置,可以对湿度、温度、噪声等相关指标进行监测,该系统全天全自动不间断持续工作,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并且若出现超标现象将会自动启动报警装置,所收集的数据信息将会传至共享平台上。监测系统与喷雾等系统互相协同工作,在扬尘超过额定标准时,喷雾系统将会自动启动。此外,手机、电脑等设备可以远程控制,自动设定其参数。

4.3 远程监控系统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中,通过利用智慧工地中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远程控制。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在建筑工地的特种施工、配电室、出入口、围墙等安装远程监控装置,可以详细掌握施工现场各个区域的状况,提前发生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此外,系统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上传至平台上,可以为相关部门的访问提供资源。

4.4 BIM模型标准化管理

BIM三维模拟主要以数据信息为核心,以实现数据管理为重点,在保证模型空间位置精准性的同时,所建立模型的参数、命名、编码等也是BIM技术的重要内容,为BIM技术的智慧工地施工管理提供基础。

4.5 人员实名制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对相关人员进出工地采用智慧工地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将各部门的管理制度、各人员的管理职责、各个应急预案计划等上传至此平台,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对施工现场、生活区的人员进行严格管理,若出现违反制度的行为,及时利用智慧工地平台向相关人员发出通知,要求其立即进行整改。此外,利用BIM技术生成快速码,通过后台及时添加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生产责任制度等内容,施工人员可以及时通过手机查收。

4.6 重大危险源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通过建立智慧工地的管理系统,构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体系,组件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在识别出危险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是否为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同时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方案和施工计划,并通过智慧工地软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检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专业勘察,将识别出来的重大危险源上传至智慧平台。通过BIM技术的三维模拟仿真技术,可以预知危险源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基坑、支撑系统、脚手架等危险工程进行相应检测,同时,能事先进行模拟,为智慧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了适用的、可靠的、专业的指导和参考。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施工管理研究符合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且其发挥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加。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施工管理,并得到了以下结论:①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提高相关人员相互协同的工作效率,促进项目的决策;②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工地施工管理方式,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实时、全面地向相关部门传递现场信息,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③利用BIM技术对智慧工地的施工管理进行四维施工模拟,为建筑施工现场提供参考,同时,将成本信息等从所建立的模型中导出,保证智慧工地施工管理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危险源工地施工现场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危险源与隐患关系的辨析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波比的小工地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热闹的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