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优化设计与智能设计分析

2022-10-27 06:41王成恩顾亮祁迪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10期
关键词:车牌车位车库

王成恩,顾亮,祁迪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1 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优化设计

1.1 环境优化

设计人员需要优化地下车库的环境,一是强化车库通风功能,满足汽车尾气的排放需要,将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强化通风功能。二是在设计时注重车库采光性能,可以调节地下场地的标高,提高地下层水平位置,且结合实际的设计状况对采光进行设计。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优化环境,车库建设和优化需要依据小区环境进行设计,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地下车库的设计质量。

1.2 优化设计车库出入口

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国家相关规定,可采用错层设计和斜楼板式设计调整出入口。对于规模较大的小区尽量配备两个及以上出入口,以此满足业主需求,降低地下车库拥堵[1]。出入口需要设计在次干道上,降低干道拥堵,满足出行。此外,车辆入库时容易产生噪音,影响低楼层居民,对此,设计初期需了解整体规划,选择离居住区较远的位置设定为出入口,降低对居民的影响。最后,需要在出入口附近设计相关的警示管理标志,安装电子监控和停车提升设备,进而有效管理车辆。

1.3 车位排布

借助某项目为例,该项目主要功能涵盖了住宿、停车和办公等业务,主要建设面积为98160.57m2。分析车库平面状态,停车方式采用垂直式的柱网排布,跨度为8.4m,可同时容纳345辆小型汽车。车库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跨度以8m为主,垂直车位宽度为2.4m,长度为5.3m,通道宽度设计为6.2m。采用并排停放的方式停放3辆小型汽车,宽度需要7.2m,柱子的平面尺寸主要以1.0m×1.0m为主,选择跨度8.4m的柱距停3辆车后,仍然具备20cm的距离,不会对车辆的安全和移动造成影响。

1.4 停车设计

在停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和国家相关标准相结合,同时,结合车道、管道布线等系列因素明确净高。就住宅小区地下车库建设而言,必须保障车辆在停放前拥有充足的空间满足前行,降低多层次环路设计[2]。设计中需要分析防火和人防分区相关标准,保障驾驶员在车库中的视野,提高驾驶安全性能。此外,设计需要考虑智能化设计方式,主要原因是智能系统具有较多优点。在优化设计的前提下采用智能化设计方式,与传统设计相比,不管是视频抓拍进场,还是智能停车,其优点都极为明显。

2 地下车库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对小区车辆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除了能够快速和准确提供停车信息外,还能够满足外来车辆自动登记、计费、引导停放和提高安全性能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实时监控。本文以地下车库智能灯光导航和节能系统作为智能设计的案例,这些智能化由道闸管理、车牌识别以及灯光导航等系统组成,采用的结构图见图1。

图1 小区地下车库智能管理系统结构

在出入口摄像机的选择中,主要借助将防护罩和补光灯融为一体的高清晰度枪式摄像机,采用的车牌自动识别技术需要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同时融入电磁感应、数据库以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借助这些技术读取车牌信息,并对图像进行采集和处理,借助数据库和网络通信获取车辆相关信息。采用系统对车辆实时监测和记录,主要涉及车辆图像,牌照号、出入时间等,将这些信息和数据库中的车辆进行信息对比后再确定放行。在灯光导航系统中,需要将无线通信、数据库技术和机械电子自动化识别有效结合,以控制照明系统,满足节能需求,为车辆进入车库提供灯光导航服务。车牌识别在当前属于比较先进和全新的智能管理技术。除零耗材和解决丢失停车凭证问题等优点外,还能提高车辆出入效率,缓解人工劳动强度[3]。采用车辆识别技术可以对车牌颜色、汉字、字母和数字等符号进行识别,能够满足自动化管理需求。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流程是在车辆通过车道时触发地感线圈,摄像机将照片拍摄下来上传到计算机中,通过完成车牌检出后对车牌进行识别,进而将信息存入数据库。

3 出入口管理系统

出入口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地感线圈、道闸、摄像头、图像采集板卡、控制机等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出入口管理系统示意图

3.1 车辆入场管理

在摄像机抓拍区域,车辆驶入时会触发地感线圈,此时车辆检测线路便会将采集到的信号图像信号发送至控制区域,进而对车辆信息和牌照进行识别,再通过数据库进行检索车辆类别、车位等信息,若还有空余车位或者是该车辆系常驻车辆,系统便会自动放行并记录入场时间。启动灯光导航系统,从数据库提取相应的车位信息,打开车位路径中的灯具,引导车辆进入停车区,满足车辆导航需求。采用运动传感器对车辆的真实路径以及主要的停放位置进行获取,此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能够自动完成,且车辆处于低速行驶,不需要停车重启。

3.2 车辆出场管理

当车辆驶离车位后会接触传感器,系统则可结合多传感器对相关车辆信息进行判别,得出其驶离的路径信息。同时,有效启动灯光导航系统,且根据数据库有效获取驶离的主要路径,打开相关灯具,引导车辆驶入出口位置。当车辆到达位置后,需要对车牌号进行判断再对车辆进行放行,如不满足直接放行的要求,需要计费后再放行。

3.3 出入口管理程序设计

在车场管理系统中,选择科学的视频采集卡比较重要,需要考虑相关要素:视频卡硬件压缩速度、格式能否满足二次开发和SDK编程接口的便利性需求;单张视频卡支持同时采集视频的路数。

4 基于PLC的系统设计

采用PLC控制核心系统,可以对车位检测外部电路等相关信息和信号进行处理,主要组成部分以PLC S7.200、MCGS组态软件、信号整合模块、车位检测模块和路口指示灯等为主,该系统呈现出智能化以及自动检测等特点。

4.1 车位检测外部电路

4.1.1 车位检测模块

在安放车位检测模块时,需在车辆停放的前后轮位置放置两组光电检测器,同时将与非门接入到检测器输出端。对车位模块检测原理进行分析,主要是车辆驶入车位后,在车位的前后轮位置能够借助光电检测器对遮挡物进行检测,而该检测器可以向与门输出低电平,而向与非门输出高电平[4]。

4.1.2 PLC输入信号形成模块

在该系统中,可以借助74LSl23稳态电路对车位检测模块及时输出信号,将这些信号作为PLC信号输入。电路模块主要以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单稳态组成,通过这种方式将车辆停放和驶离车位状态向PLC输出高电平,主要波形图以图3为主。

图3 波形图(改图)

U1:车位上车辆停放状态。U2:驶离车位状态。U。,模块信号输出。

4.1.3 信号整合模块

该系统选用54个车位的小区地下停车库,由于车位信号输出有108个,为简化编程和PLC输入口量,将系统的相关车位按照区域有效分为A-I区,对其车位采用1-6进行编号。系统结合车位编号以及A-I区位对车位进行分组,同时有效借助或门电路来汇总,将PLC输入口有效简化为30个。

4.2 系统停车场设计

在54个车位设计的过程中,路口光电检测器有14个,指示灯需要8个,主要设计如图4所示。

图4 停车场设计图

A-I区构成相似,以A区为例,主要组成为A1-A3和A4-A6,路面指示标以箭头为主,红色箭头表示路口指示灯,数字是编号;黑色表示光电检测器,数字表示编号。

5 结语

综上所述,车辆数量增加容易造成小区交通负担,拥有一套智能地下停车系统极为便利,在缓解人工操作压力的同时,可提高地下停车的安全性。因此,本文在优化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的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智能系统,既能减少成本,又能满足小区停车场合理规划的需求。

猜你喜欢
车牌车位车库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车牌颜色里的秘密
为了车位我选择了环保出行
我自己找到一个
一个车位,只停一辆?
第一张车牌
一种侧向插装型车牌架
妙趣车库门
狗狗布鲁娜的遗赠
露比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