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博物馆美术馆设计创作

2022-10-27 06:41朱晔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宜兴展厅美术馆

朱晔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1 引言

宜兴位于太湖之滨,又有三氿贯穿其中。宜兴文化中心位于宜兴市东氿新城核心位置,交通便利,景观条件优越,东临东氿,西临东氿大道,南至解放东路,北至规划道路。本项目作为宜兴市实现“科技兴市”、“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一环,将成为宜兴重要的科技文化展览和活动基地,为市民的各类文化活动提供综合平台,也将成为东氿新城的地标性建筑,引领东氿新城的开发建设。

2 基地环境、总体布局

2.1 城市关系,设计理念

本项目位于东氿西岸,是宜兴老城的终点,也是东氿的起点,基地三面靠街、一面临水,有大片绿地,呈公园式布局。水滋养了这块富饶的土地,也积攒了多彩文化。本设计就借用水的柔美曲线划分场地,在喧嚣城市与东氿湖滨之间形成花瓣的造型,散落于场地中,曲线的铺地流过场地,在建筑周边勾勒出像是叶片的绿地,绿叶衬托花瓣,就像是从地下长出,与大地休憩相关、紧密结合,形成东氿岸边一幅优美的江南画卷。考虑到东氿大道和解放东路是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本设计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和东氿大道上都设置了感受东氿、感受新城的视觉通廊,建筑群显露在道路上,与城市融为一体,并将部分建筑的底层架空,增强城市空间的通透感。总体布局动静分区、高低错落。四栋建筑均呈双曲弧状,本馆比起科技馆和图书馆,体量相对较大,居中布置,起到统领作用,其与相邻建筑之间,弧线顶点最小间距约为40m,形成了高宽比非常合适的截面空间,有较好空间的围合感和亲和力[1]。在此馆近东氿一侧还布置了流线型商业带,整合了四栋建筑都会需要的休闲餐饮功能,营造富有活力的亲水空间,同时也聚集了人气。为避免商业对场地整体造成影响,将商业埋在升起的草坡下,仅向靠水一面开设商店门窗,用绿地但不占用绿化,也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见图1)。

图1 总体鸟瞰图

2.2 交通流线

车行交通:本馆在南侧的解放东路上设置有机动车出入口,各栋建筑前设置了较为宽敞的回车空间。后勤商业货运从地下进入,在地面仅有大件展品的卸货空间。

人行交通:行人可从南、西、北三侧进入场地。

停车布置:主要采用地下停车,车位沿本馆和相邻二馆共三栋建筑线性布置,地上在建筑入口附近设有地面停车位。在总体场地三个机动车出入口附近分别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使场地内实现人车分流。在场馆地下还设置了主要供工作人员和来往人员使用的自行车停车空间。

2.3 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高度:大剧院40m、科技馆24m、博物馆美术馆36m、图书馆24m。总用地面积191333㎡,总建筑面积18862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5568㎡,地下建筑面积63055㎡,容积率0.66,建筑占地面积35180㎡,建筑密度18.4%。总绿化面积66970㎡,绿化率35%。地面机动车位100个,地下机动车位650个,非机动车位2000个。

3 博物馆美术馆空间构成

3.1 功能使用

博物馆和美术馆完美融合在一栋建筑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术在宜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本馆建筑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南侧为博物馆库房和设备机房;北侧为游客公共活动空间,设有下沉式庭院和300座的报告厅。博物馆入口朝南,面向大片广场。美术馆入口朝北,可穿过一片宁静的水面来到入口处。两馆各自有二层高的门厅,汇聚到建筑中间的中庭,功能上互相独立,精神上融合统一。一层东侧布置博物馆和美术馆临时展厅,西侧是咖啡厅和休息室。博物馆一至三层设有围绕中庭的大楼梯,楼梯一侧的墙面绵延上升,既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场所,又方便通往各层展厅[2]。四层主要布置博物馆易受潮藏品的库房和美术馆库房,以及库房配套的研究、技术处理用房,另外还有一部分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行政办公。在四层屋顶处设计了一圈屋顶绿化和水景,富有艺术感。五至六层为美术馆专用楼层,五层设有门厅、展厅、多功能厅,景观扶梯通至六层。在五层建筑整个外圈留出屋顶花园和空中水景,营造出静谧闲适的氛围。六层设有展厅、展廊和画家工作室,特别是平面四周均出挑于五层平面以外。屋顶平面有中庭天窗、设备基础和局部屋顶花园见图2。

图2 透视图

3.2 流线分析

3.2.1 参观流线

博物馆参观从南面主入口进入,在一层观看临时展厅后,可沿展厅的大楼梯上至二层,围绕中庭参观各展室,随后从南端楼梯继续上三层,或直接从中庭北侧的大楼梯上到三层。三层展室同样环绕中庭布置,参观后由主要的客用电梯回到一层。美术馆参观从北侧穿越水景庭院进入,可在一层参观临展,或由观光电梯直上五层的专用门厅,门厅内设有景观扶梯,可上到六层继续参观。从地下车库进入的参观者通过地下通道进入一层的公共活动门厅,在这里选择乘坐博物馆或者美术馆的客梯;从地面层进入的参观者可从中庭北侧的大楼梯下到地下层。

3.2.2 后勤及VIP流线

博物馆后勤和VIP从西侧入口进入,有专用电梯通往地下一层至四层,美术馆后勤从侧厅的专用电梯直上四层,进入美术馆行政办公区和藏品区,VIP可由此梯直接上五层,穿越屋顶花园进入贵宾休息室或展厅。

3.2.3 藏品流线

藏品由地下车库进入,设有专门的卸货区域,并经由两道安全门进入藏品工作走道,或通过两组货梯到达各层,或收入库房;工作人员进入藏品区,同样需要通过缓冲区进入工作走道后,方可进入库房(见图3)[3]。

图3 剖面图

3.3 立面造型

博物馆和美术馆对展厅的采光和照明均有严格要求,需要防止炫光,一般均以人工照明为主,本馆立面外墙以实体干挂陶板幕墙为主,在门厅和需自然采光处则采用透明钢化LOW-E玻璃幕墙,西北方向外立面则采用钢化玻璃和陶板百叶组合。

底层门窗旁的墙柱处,还包有不锈钢金属栅栏和氟碳喷涂铝板。顶层五、六层处外墙面为氟碳喷涂铝板,尤其五、六层出挑很大,形似厚重的大挑檐,与其本身厚实的形象和功能十分相符。

室内展示的墙面材料采用米黄色石材,典雅大气,大台阶另一侧墙面材料为竖向深色釉木条,呈波浪状层叠变化,与整个文化中心曲线主题相呼应。

3.4 分层面积

地下室6700㎡、首层5580㎡、二层4780㎡、三层5600㎡、四层5610㎡、五层3820㎡、六层4680㎡。

4 绿色建筑策略

低碳是当下的大势所趋,绿色可持续相关措施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能耗,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作为公共文化建筑,采取建筑节能措施,做到可持续发展,能够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本设计中采取的绿色建筑策略有四点。①屋顶绿化:屋顶覆土绿化,能够有效的保温隔热,同时也丰富了第五立面。设置屋顶花园,还可在屋顶平台上眺望周边景色。②遮阳设计:在南立面采用横向百叶,在东西立面采用竖向百叶,依靠夹层的热压形成自然通风。③太阳能热水系统:局部屋面上设置太阳能集热器,制备部分生活热水,供卫生间盥洗或其他使用。④雨水渗透及收集系统:通过草地和具有渗透性的铺地,实现雨水的自然净化和循环。将屋面的雨水收集起来,采用物理方式净化处理,减少化学方式的使用,可用于绿地灌溉、道路浇洒及车库冲洗,以减轻城市市政网的压力[4]。

5 结语

伴随时代的发展,城市在不断拓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各地新建文化中心日渐增多,宜兴博物馆美术馆项目结合当地环境,吸取地方文脉传统,注重创新设计和绿色建筑策略,值得推广学习。

猜你喜欢
宜兴展厅美术馆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宜兴釉陶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去美术馆游荡
美术馆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邹蕴芳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