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山地花椒低产低效园改造和丰产园建设管理技术

2022-10-27 03:05甘明旭柴传林孟水平李秋玲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保水剂商洛示范园

甘明旭,柴传林,孟水平,李秋玲

(1.商洛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陕西 商州;2.商南县林业站,陕西 商南)

花椒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食用调料、香料、油料及药材等多用途经济树种,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在我国栽培广泛,南北均有分布,是陕西省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林业项目,在秦岭以南多分布于海拔500~1 500 m的地段,耐干旱贫瘠,对栽培条件要求不严,在山地、丘陵、宅旁等阳坡、半阳坡地均能栽植[1-2]。

商洛群众自古将花椒作为四旁树栽植用于食用,近年来商洛市各县区群众栽植积极性持续增高,均引进优良品种规模化栽植,截止目前,累计栽植面积约3 650 hm2,年产量1 038 t,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调查必现商洛当前花椒生产栽培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建园选址不当,花椒生长质量不高;二是花椒园良莠不齐,经营水平不高,管护技术措施不规范,枝条生长紊乱,产量低、品质差。对此,我们建设花椒示范园,引进转化花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3-4],开展商洛花椒丰产栽培示范推广,建立高质量的花椒优质示范园,在解决商洛花椒产业发展实际问题,为商洛花椒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参考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1 试验研究区基本概况

试验地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南、镇安、山阳县,地形相对复杂,以低山、中山、丘陵为主,海拔分布400~1 300 m之间,平均海拔800 m左右,区域年均气温14.0 ℃,平均年较差24.5 ℃,年极端最高温度40.5 ℃,1月均温1.5 ℃,年平均降水量800 mm左右。从示范园类型上来分,包括新建、丰产管护示范园两个类型,共在3县布设5个试验点6个试验地,采用县名首字母+序号进行编号(表1)。

表1 试验地基本概况

2 主要技术措施

2.1 丰产园建设管理技术

2.1.1 园址选择 选择阳坡、半阳坡地建园。花椒喜温、喜光、耐旱和较耐寒,适宜年平均气温8~16 ℃,年日照时数不少于1 800 h,年降水量400~1 000 mm的气候条件。花椒属浅根性树种,根系不耐水湿,土壤含水量过高和排水不良,会严重影响花椒的生长与结果,最适宜土壤pH值6.5~8.0的砂壤土和中壤土栽植。

2.1.2 整地密度 山地建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反坡梯田或鱼磷坑整地,整地规格为50 cm×50 cm×50 cm,在地形复杂、条件较差的地方,修筑直径1~1.5 m、形似鱼鳞的半圆形土坎,定植时再开挖定植穴。株行距2 m×3 m,待接近郁闭时,隔株间伐,变为4 m×3 m,以利于早期提高单产和经济效益。

2.1.3 苗木准备 苗木要符合质量标准,随起随栽,面积较大或距离较远时,可在前一天下午起苗。配置蘸根泥浆,在浸根用容器中加入水、黄泥和0.1%保水剂充分搅拌均匀20 min后使用。苗木起出后,剪齐断根,以50 cm左右高度定干。根系在保水剂浸液中浸泡0.5 min后即可取出,最后再用塑料薄膜包扎,这样完全可以保证苗木根系在10 h内不失水。以50或100株扎捆,运输过程做好保湿遮盖。

2.1.4 栽植方法 春栽或秋冬栽植均可,研究发现商洛地区秋季栽植成活率高于春栽,但秋季栽植要注意防止冻害抽干,栽后立即截干15~20 cm,埋土防冻,翌春去土晾苗。要做到“大坑、大肥、适水”,栽植穴不小于50 cm×50 cm×50 cm。并用足量农家肥与表土混匀回填后,再填入心土,夯实,待栽好苗木后,浇适量的定根水。混肥土壤不要直接与根系接触,以免烧根,待水渗完后覆土,树盘覆膜保墒。商洛地区早春干旱和冬季冻害时常发生,建议拌土使用保水剂,保水剂的使用量一般情况下以占树穴干土量的0.1%为宜,每株使用15~25 g即可。

2.2 低产低效园改造技术

2.2.1 整形修剪 采用自然开心形,干高30~50 cm,保留3个分散均匀主枝,各主枝间夹角120°左右,各主枝应与垂直方向保持60°左右的夹角,若主枝角度偏小,可用拉、垂、撑的方法开张角度,逐渐培养成结果枝组。采用短截、拉枝、摘心等修剪方式,尤其是幼树期和结果初期在秋季和夏季要注意及时摘心。另外花椒容易生长徒长枝,要及时控制徒长枝、过旺枝,保持树体通风透光。

2.2.2 土肥水管理 对椒园进行土肥水科学管理,是早产、丰产、稳产和优质的基础。土壤管理主要包括逐年扩穴、深翻改土、培土壅土、园地覆盖、松土除草、椒园间作等。秋末冬初结合秋耕或深翻施入基肥;在花蕾膨大期至开花期和花椒成熟前一月使用速效氮磷钾肥,并适当时候采取叶面追肥。山地园区基本无灌溉条件,修筑漏斗状树盘并覆膜,汇聚降水、蓄水保墒。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防止花椒落花落果。

2.3 更新复壮技术

针对树龄偏大已进入衰老期,且长期未进行综合管护的低产低效园,如SN1号试验地,主要采取合理修剪、密度调整、补植补造、病虫防治等技术:对密度过大、过小的地段分别采取疏伐和补栽措施,达到树体间相互不交叉无空地即可;改土培肥,恢复树势,保障正常营养生长需求;对树龄大、树势衰弱、抗性差,病虫害易发生者,重修剪,剪除枯死枝、病虫枝,促使萌发新枝,同时随时注意树体生长状况,预防花椒锈病、膏药病等病害发生。

2.4 病虫及冻害防控技术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秋末冬初,使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树体与土壤进行清园,熬制石硫合剂涂白剂(配置比例为水:生石灰:食盐:硫磺:动物油=100∶30∶2∶1∶1)进行树干涂白,杀灭病菌及阻断病虫入土越冬;冬季清园、修剪枯枝等,减少病虫害越冬场所;树木生长季,在园内安装广谱杀虫灯,悬挂杀虫板,7-8月虫害发生时,喷施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农药防治。早春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霜冻来临前做好熏烟等预防工作,防止冻害发生[5]。

3 技术成效

3.1 丰产园建设管理技术促进提前结实

对SN2号、SY4号、ZN5号3个试验地与周边常规管护园区对比,结果表明,新建示范园第三年(树龄五年)开始挂果,对照区零星挂果。经过合理整形修剪,示范园枝条无明显徒长,结果枝组合理均匀。SN2号试验地相比SY4、ZN5号结果性能稍差,与立地条件、光照、排水等有关。因此新建园优先选择阳向或半阳向坡地,更利于花椒后期的优质丰产。

3.2 低产低效园改造技术增产效果

对SN1号、SY3号、ZN6号3个试验地与周边常规管护园区各选30棵样株,采集所有椒果,经干燥后进行产量测产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园与对照区对比增产效果明显。其中SN1号试验地和SY3号试验地增产60%,ZN6号试验地增产50%。按照《花椒产量指标》(DB61/72.4-2011)技术标准规定,示范园达到山地丰产园标准。

表2 丰产管护下的增产情况

3.3 不同栽植时间和保水剂处理对成活率影响不同

在SN2、SY4、ZN5号等3个不同试验地进行的2因素2水平即造林时间(春、秋季)、栽植方式(使用保水剂、不用保水剂)对栽植成活率影响试验结果为,春季栽植平均成活率为86.3%,秋季栽植平均成活率为94.5%,秋季显著高于冬季(P<0.05);使用保水剂栽植平均成活率97.6%, 不使用保水剂栽植平均成活率87.8%,使用者显著高于不使用者(P<0.05);秋季使用保水剂栽植成活率最高,值得推广,春季不使用保水剂成活率最低,应避免。商洛地区秋季栽植成活率高于春季栽植,但秋季栽植要注意防止冻害抽干,栽后立即截干15~20 cm,埋土防冻,翌春去土晾苗。春季栽植使用保水剂节水抗旱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早春干旱提高成活率。

4 结论

商洛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花椒,但立地条件受限,山地资源丰富,耕地资源不足,且山地不连片,立地条件相对较差,山地花椒园生态经济效益兼具,符合地方生产实际。在发展栽植花椒时一定要合理选择园址,选择阳向或半阳向坡地,避免选择沟洼地。光照不足,土壤积水,不利于花椒优质高产。秋季栽植要截干埋土,注意防止冻害抽干,春季栽植要注意早春干旱,栽植建园后及时管护,对幼树及时培育丰产树形时,宜采用自然开心形,夏秋季摘心,冬春季压枝拉枝,培育结果枝组。针对商洛地区7-9月雨水较多影响花椒产量与品质问题,要加强园区管护,做好通风透光,增强树势,预防花椒锈病等病害发生[6-7]。本试验采取的低产低效园改造和丰产园建设管理技术效果显著,操作简便,适宜于在当地推广应用。

表3 不同栽植方式苗木成活率

猜你喜欢
保水剂商洛示范园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优质栽培示范园 用“特、优”点亮果农致富之路
保水剂吸水保水特性的试验分析
陕西商洛:创出菌蔬轮种发展新模式
流翔高钙花生 托起示范园主“致富梦”
作品赏析6
抗旱保水剂西沃特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我的是故乡商洛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小粒径保水剂利于蔬菜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