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味地黄滴丸的成型工艺探索

2022-10-27 02:41胡锐敏文万江彭常春邹武斌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江西宜春336000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干粉六味地黄滴丸

★ 胡锐敏 文万江 彭常春 邹武斌(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 宜春 336000)

六味地黄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中药组方而成,始见于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为中医滋阴补肾代表方。本品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的治疗[1]。六味地黄方的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调节免疫、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增强免疫、延缓衰老及抗癌防癌的作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2]。传统剂型采用全粉入药,服用量大,且起效慢。

六味地黄滴丸是将六味地黄处方中的各味药按要求提取并制成浸膏,经干燥、粉碎、过筛后,与适宜基质合理组方制成的中药新剂型。由于滴丸剂所用基质和制作工艺与其它口服剂型截然不同,所以无论口服还是舌下含服,在提高吸收效率、提高生物利用度和方便临床应用诸方面,滴丸剂比其它口服剂型均有很多优越性,以期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更充分地发挥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方便小儿和老年人服用。本文为探索研磨工艺对滴制工艺影响的科学合理性奠定了基础,本文为其建立高效稳定的滴丸剂制备工艺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50L控温型药液配料桶(浙江省温州市荣吉胶囊药化设备有限公司);DWJ-2000D-D自动化滴丸机(烟台百药泰科技有限公司);XS205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梅特勒公司);胶体磨(温州七星)。

1.2 试药

六味地黄滴丸干粉(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PEG 4000、PEG 6000、PEG 10000、泊洛沙姆188 (安徽山河辅料有限公司);马钱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11640-201707);丹皮酚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10708-201407);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基质比例的考察研究

采用复合基质的方法制备滴丸[3-4],在其它滴制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分别以PEG 4000和PEG 6000、PEG 10000的质量比为1∶1、1∶2、1∶3作为复合基质,同步进行泊洛沙姆188用量考察,比例分别为0.10、0.125、0.15,然后以六味地黄滴丸干粉与复合基质1∶5的比例加入,混合熔融后,以80 ℃的药液温度滴入二甲基硅油冷凝剂中,制备六味地黄滴丸,观察滴丸的圆整度和拖尾情况,判断滴丸的成型。见表1。

表1 基质比例考察

从表1可以看出,当比例大于1∶2时,滴丸圆整度开始变差,并且出现拖尾的现象,但是增加了一定量的泊洛沙姆188后,滴丸圆整度均得到一定改善。因此选择1∶2∶0.125的比例为复合基质的比。

2.2 药物与基质比例的考察研究

取复合基质PEG 4000 和PEG 6000、Poloxamer 188以1∶2∶0.125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分别以六味地黄滴丸干粉和基质为1∶3、1∶4、1∶5、1∶6、1∶7的比例加入到混合的基质中,待药液混合均匀后以80 ℃的药液温度滴入到二甲基硅油的冷凝液中,制备六味地黄滴丸,观察滴丸圆整度与拖尾情况,判断滴丸的成型性见表2。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基质与药物的比例小于1∶6时,滴丸就不易成型,圆整度差且有拖尾现象,因此暂选1∶6的比例完成下面实验。

表2 复合基质与药物比例考察

2.3 研磨工艺研究

改变传统的化料工艺,采用研磨工艺对六味地黄滴丸融熔液进行研究,考察不同研磨时间,本试验考察研磨20 min、30 min、40 min研磨时间对性状与含量影响。

从表3可以得出,研磨40 min和研磨30 min含量均一度高于研磨20 min,但研磨40 min丹皮酚含量会下降,由此选出最优研磨时间30 min。

表3 研磨时间对比

从表4可以得出,采用研磨工艺制备的六味地黄滴丸质量明显优于原工艺。

表4 研磨工艺与原工艺对比

综上所述,采用研磨工艺生产的六味地黄滴丸性状得到较大改善,最佳工艺参数为研磨30 min后滴制。

2.4 滴制成型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之上对六味地黄滴丸的最佳配方进行优化,设计L9(34)的正交试验[5-7],以滴丸的丸重差异,外观(滴丸完整性,硬度,拖尾等综合外观)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滴丸质量与综合评分成反比。因素水平见表11,正交试验结果见表5。评分按十分制,分数越低则效果越好,如丸重,分数低代表丸重差异小,外观分数越低则外观呈现越好。

表5 因素水平表

从表6、表7可知,4 种因素对六味地黄滴丸的影响大小依次为A>D>C>B。因此可以得出药物的加水量对六味地黄滴丸影响最为明显,最后对滴丸影响最小的因素为冷凝液温度,由因素的结 果 分 析 可 知 A3>A1>A2,B1>B3>B2,C1>C3>C2,D2>D1>D3。根据由正交试验结果和单因素分析可得,制备六味地黄滴丸的最佳工艺为A3D2C1B1,即药物加水量为5%,滴速为50 d/min,液料温度为75 ℃,冷凝液温度10 ℃。

表6 正交试验设计结果

表7 方差分析

2.5 工艺验证实验研究

根据优化的工艺参数,制备3批滴丸,投料量为1 000 g,药物∶复合基质/(g∶g)为1∶6,PEG 4000与PEG 6000、泊洛沙姆188的质量比为1∶2∶0.125作为复合基质,处方为六味地黄滴丸干粉142.8 g,聚乙二醇4000为274.3 g,聚乙二醇6000为548.6 g,Poloxamer 188为34.3 g,水浴熔融后经筛网入料桶,搅拌20 min 后,研磨30 min,药物加水量为5%,自然滴制,滴速为50滴/min,液料温度为75 ℃,冷凝液温度10 ℃,以丹皮酚含量、马钱苷含量、丸重差异及外观为评价指标,验证优化后工艺的可行性。结果3个批次丹皮酚含量为别为 4.28、4.33、4.29 mg/丸,马钱苷含量 2.21、2.34、2.29 mg/丸,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丸重差异分别为3.43%、3.52%和3.28%,丸重差异小;滴丸硬度合适,圆整度良好,外观丸形色泽均匀、明亮。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采用如下工艺的药物∶复合基质/(g∶g)为1:6,PEG 4000与PEG 6000、泊洛沙姆188的质量比为1∶2∶0.125作为复合基质,研磨30 min,药物加水量为5%,自然滴制,滴速为50滴/min,液料温度为75 ℃,冷凝液温度10 ℃。所得产品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且丸重差异小;滴丸硬度合适,圆整度良好,外观丸形色泽均匀、明亮。

3 讨论

为更好的得到六味地黄滴丸的熔融液,因此在药物和基质熔融后,采用研磨法,使其充分分散,对后续的滴制成型起到了促进作用。

药物的含水量对滴丸的质量有一定影响,但根据本次研究情况分析,对六味地黄滴丸的影响程度可控;分析认为加入适当的水分,对药物与基质的混匀及滴制过程中不容易析出沉淀有积极作用。

采用药物∶复合基质/(g∶g)为1∶6,PEG 4000与PE G6000、泊洛沙姆188的质量比为1∶2∶0.125作为复合基质,研磨30 min,药物加水量为5%,自然滴制,滴速为50滴/min,液料温度为75 ℃,冷凝液温度10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滴制出合格的样品,但影响滴丸质量的因素较为复杂,本试验只对本品种相关的因素结合试验条件进行了考察,但其它条件如干粉粉碎、药液保温、滴口直径等亦有很大影响,应予重视。

猜你喜欢
干粉六味地黄滴丸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穿心莲内酯滴丸
浅析解冻温度对生化干粉质控品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水成膜泡沫与超细干粉灭火剂联合灭火试验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菊叶香藜干粉熏香抑菌研究
厚朴花滴丸质量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