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审视、热点与趋势
——基于中国知网2012-2022年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

2022-10-28 06:16李慈心余蓉晖杨水金谭维扬李昕泽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热点期刊文献

李慈心,余蓉晖,杨水金,谭维扬,李昕泽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中的人”的科学,针对于运动训练理论科研的内容以及训练方式是运动训练理论的核心要素。研究构成运动训练的主体,即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的科学,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十四五”时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关键时期,全民健身等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我们党和政府对体育的重视和支持将会更加有力[2]。2021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规划》对“十四五”体育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围绕体育强国建设,力求推动“十四五”体育重点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3]。运动训练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构成了体育研究领域中重要的核心基础点,贯彻到《规划》发展目标中。只有运动训练理论发展好了,我国才能更好地实现体育强国梦,为健康中国赋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1 数据来源和研究工具

1.1 数据来源

使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的高级检索,以“运动训练”为主题,遴选以CSSCI为分析路径选项,以2012年初起至2022年6月为整备分析的时间范畴,导出Refworks文献格式,逐一剔除无作者、无单位的通知和学者介绍等期刊题录信息46条,结果得到核心期刊文献资源为2013篇,最后得到2013篇有效文献的题录信息,为方便在使用CiteSpace软件数据分析时能够成功识别,将文件保存命名为download_XX格式。

1.2 研究工具

以在中国知网检索除重后得到的关于“运动训练”的2013条题录为研究对象,使用CiteSpace.6.1.R2版本的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对近十年来运动训练领域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题目、关键词、研究机构、经典文献等相关数据信息,分析运动训练领域研究热点前沿与演进规律。

2 分布情况

2.1 2012-2022年运动训练领域中文核心期刊发文数量

2012年-2022年中文核心期刊运动训练领域刊载文献数量整体呈略微下降趋势(见图1),预计2022年中文核心期刊刊载文献将持续下降至162篇。从发文数量的数据结果来看,运动训练领域研究的整体热度趋于稳定,研究质量逐步提升。究其原因在于: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已经进入完善阶段,学术界普遍认为2013年至今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已进入到“反思与创新”阶段[4],在过去的借鉴与探索并存的时期,运动训练理论体系逐渐集成化,进入新阶段的理论研究更加追求科学性、创新性[5],其科学性的提升就注定了研究成果的生产周期必然增长,其创新性的追求则必然要求研究的综合化与多元化,研究门槛的提升决定了现阶段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数量稍有下降,质量稳步提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每逢奥运周期关于运动训练的文章数量则有明显增加,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未能如期举行,但相关疫情影响下的运动训练研究成为新的热点前沿,时至今日疫情仍未结束,经此全球性的疾疫流行,外部刺激身体认知上的觉醒,使得人们前所未有地对身体健康保持关注,关于运动训练领域的研究能否在以“体卫融合”、“体医融合”手段防控疾病、促进健康方面持续发力值得期待。

图1 2012-2022年运动训练领域中文核心期刊刊载数量年度趋势图

2.2 2012-2022年运动训练领域中文核心期刊刊载分布

从期刊分布特征来看,运动训练相关研究更加强调研究的科学化与多学科融合[6],运动训练应用康复医学与老年人健康干预的研究受到更多关注。通过CNKI检索得到文献来源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运动训练领域相关文献刊载数量统计表(见表1)。单就数量而言,《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刊载文献数量绝对领先,排名第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刊载文献数量均超过80篇,是该领域内的高产期刊。《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体育科学》六类核心期刊社出版发行的核心期刊资源数量为550篇,占据总体核心期刊社发表文章的近三分之一,不难预见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其科学性与综合化的必然趋势。

表1 CNKI数据库关于运动训练领域的核心类期刊刊载文献数量统计表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机构分布

导出citespace数据,从量化后的产出频率可以直观地看到,北京体育大学(165篇,DC=0.08)、上海体育学院(87篇,DC=0.04)、武汉体育学院(65篇,DC=0.03)、华东师范大学(40篇,DC=0.01)、和首都体育学院(45篇,DC=0.01)是该领域的高产机构。这些机构一直是运动训练领域的核心研究中心,因此发表文章的频率很高,DC(中介中心性)也高。分析发现核心期刊文献的高产机构所在地均为我国一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缘位置佳,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和接触最新的信息资源与科技成果。而北京体育大学之所以在运动训练领域的研究遥遥领先于其他科研机构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北京体育大学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体育院校,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高校,是多个国家运动队训练基地及运动员孵化基地,大量的高水平运动员为运动训练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观察对象及海量的监测数据;另一方面,该校运动训练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同时拥有多个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运动训练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技术支持与服务。

图2 研究机构分布图

3.2 科研作者分布

2012年至2022年期间核心文献资源科研学者分布状况如图所示(如图3),点代表科研学者,点与点之间的连线表现出了学者之间关联程度的显著性,通过图3整理分析得出,作者分布网络呈现出三类特征。第一类是以胡海旭、熊正英为代表的独立作者,此类作者与其他学者联系较少,尚未形成固定的研究团队,也是最普遍的一种类型。第二类是以一人或多人为核心的紧密型研究团队。例如,以周海涛与曹建民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团队主要开展关于药物对物质代谢及抗疲劳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李少丹、仇乃民、金成平三人构成的研究团队则专注于运动训练基本理论、研究范式及其科学演进的研究。第三类是因研究方向趋同而产生联系的研究团队,作者之间的连线往往是因为某篇文章而产生合作,但彼此之间的稳定合作甚少。这反映了中国学者更多的是独立工作,有影响力的学者作者节点连线较少。它揭示了研究力量的分布,以及全球研究不同节点之间合作的分布和强度。如表3所示,高产作者的所

图3 CNKI数据库2012年-2022年中文核心期刊运动训练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属机构大多为体育院校,其突出特点是高产作者前20名中有15人是具有医学或生物学背景,这也侧面印证了运动训练理论研究逐渐向自然科学倾斜。从合作网络来看,高产作者所属机构或研究方向一致则更易产生合作,合作频率越高。

影响因子是衡量文献产出质量的重要标准,发表核心期刊文献的数量通常与科研作者的科研能力直接相关。从表2列出的前二十名作者中不难发现,高产作者主要来自体育院校、科研院所及综合性大学。体育类高校高产作者占比30%,师范类高校高产作者占比20%,体育类高校与师范类高校在运动训练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更为集中。核心文献发行的作者主体来源于水平较高的体育院校(如表3),其中专业类体育院校约为34%,师范类主体体育院校为27%,研究表明,专业类体育院校科研发表运动训练科研成果趋势较为显著。2012年-2022年间高产作者分别以北京联合大学的周海涛,南京医科大学的王彤,北京体育大学的李少丹、曹建民,南京体育学院的胡海旭为主要代表。

表2 CNKI数据库中CSSCI期刊运动训练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发文频率≥30篇的统计表

表3 CNKI数据库2012年-2022年中文核心期刊运动训练研究学者发文数量记录表

3.3 研究热点分析

共同出现分析可以揭示一个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当它关联关键词频率时,可以揭示某一时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图四为该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图谱分析图。通过图片上方的时间段可以直观地看到,在近十年运动训练领域出现了组织构建、组织工程、运动员、竞技体育、竞技能力、体能训练、有氧运动、运动康复、脊髓损伤、心力衰竭、骨骼肌、肺康复、肥胖等一大批研究热点。这些热点形成了我国近十年来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框架,从关键词图谱可看出运动训练的理论研究仍然与医学、生物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也逐渐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学研究热点[7],如“体育强国”、“体教融合”,研究对象重点关注青少年、老年人以及肥胖人群,关于身体健康指标与特殊疾病康复也逐渐进入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

突变测试算法可探测一个学术领域指定节点的突然增长情况,可用来确定运动训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有利于“运动训练”科研方向的把握以及预测。2012年至2022年期间的核心文献资源中关键词包括了“心理训练”、“竞技体育”、“抗疲劳”、“训练”、“睾酮”、“力竭运动”、“组织工程”、“肺康复”、“抗阻运动”以及“心脏康复”(如图4)。

图4 CNKI数据库2012年-2022年中文核心期刊关于运动训练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图谱

图5 CNKI数据库2012-2022年中文核心期刊运动训练领域研究的突变关键词统计图

表4 CNKI数据库中中文核心期刊运动训练领域研究的关键词统计表

3.4 关键聚类分析

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运动疲劳、运动恢复、运动康复、训练方法、基本理论、奥运备战等八个方面的研究。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发展现状,以获得更多的关键词,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3篇论文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我国2012-2022年核心期刊刊载文献聚类分析剪影图(图6),筛选出研究热度最高的15个模块,得到近十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热点。

图6 聚类分析剪影图

3.5 研究趋势分析

通过图7可以看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发文热点是围绕基本理论、训练方法、竞技体育、体育管理、人体器官功能、体育教育教学等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在内容上能够结合社会现实问题或热点展开研究,在方法上增加了数据化、科学化的研究方法,在训练方法创新上融入了科技助力,逐渐呈现出体系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趋势。

(1)聚类0:综述。该聚类的热点关键词包括:专家共识、聚类分析、研究热点、冠心病、体适能、干预措施、功能障碍等。

(2)聚类1:大鼠。该聚类的热点关键词包括:运动能力、心力衰竭、动物实验、运动康复、心脏康复、心肌梗死、氧化应激、过度训练、系统训练、糖脂代谢、悬吊训练、疲劳、护理、运动处方、运动强度、评估等。

(3)聚类2:竞技体育。该聚类的热点关键词包括:心理训练、正念训练、高血压、超量恢复、训练理论、康复护理、电针、肺移植等。

(4)聚类3:运动员。该聚类的热点关键词包括:竞技体育、基础训练、竞技能力、体能训练、比赛、竞技状态、培养路径、课程设置、冬奥会、专项能力、体教融合、体育强国、专项特征、训练内容等。

(5)聚类4:儿童。该聚类的热点关键词包括:教学改革、特征、足球、系统评价等。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理论,运用Citespace可视化科学工具,对2012-2022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领域发表的核心期刊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了文献数量、作者、机构和期刊等分布情况,归纳了我国近十年来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演进脉络,总结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并发现存在的不足,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逐渐体系化、集成化,向自然科学倾斜。运动训练理论研究未来将在“问题导向”与“实践需求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不断提高研究的科学化、综合化与多元化,更加强调研究的科学化与多学科融合。

2.现阶段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囿于各机构与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科研水平、硬件设施等外部条件的参差不齐,未能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稳定、高产的科研团队较少,独立作者偏多,具有医学背景的研究人员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主流人群。

3.现阶段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仍然与医学、生物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也逐渐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研究对象重点关注青少年、老年人、肥胖人群,与“健康”、“教育”、“竞技”相关的研究内容始终保持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逐渐由此衍生出更多细分领域。

4.2 建议

1.转变思路,不囿于研究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将有益于国民增强身体健康的基础的、普适的运动训练纳入研究范畴,为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提供科学指引。

2.博采众长,高产高质量论文学者间建立稳定的科研合作团队,为运动训练领域的理论创新、技术攻关群策群力。同时也是提升学术科研成果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特征,发展中国特色,跟随前沿热点与社会问题,运用科学化、科技化、数字化的手段加深运动干预健康、运动训练科学、科技助力运动训练的相关研究。

猜你喜欢
热点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期刊审稿进度表
结合热点做演讲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4月高考热点关注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