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古城景风公园记

2022-10-28 02:49李丽琴
大理文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剑川白族公园

●李丽琴 文/图

1

立夏前夕,一波寒流带来的阴雨天气还在持续,我又一次辗转于滇西北剑川古城老街,走向城西的景风公园。那里有我看了又看的古建筑,闻了又闻的花香与木香。

还在五一假期,天空又下着小雨。我一早沿着城北老214国道南行至古城东门口白族原乡民族风情街区,再转入文照街到西门街,所见行人并不多,多是打着雨伞散步的老人,他们有跟我同一方向前行的,也有晨练后迎面归来的。

剑川古城有600多年历史,至今留有161处明清古院落。至古城东西南北路的古城街区和西门外街,都是古城内的挂牌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街道两边分布有各种古民居建筑。历经数百年时光,古城做了多次提升改造,但依然保持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现在城内整洁干净,但处处散发着历久弥香的味道。北门到南门街主线过去是以茶马古道商旅驿站为特点的商业主街,现在经修缮的沿街景区依旧保留着茶马古道时期前设铺台后置庭院的风格。从东边文照街到西门口的西门街,是古城里的文化名人街,一些中国文化名人和古城读书出仕的士大夫,大多都曾居住在这条街上。何可及故居、张勉宅院、昭忠祠、王英家宅、何桂枝宅院、段学颜宅院、陈家大院、赵将军第和张时宜家宅9个明代建筑组成的西门街古建筑群于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每一次行走西门街,都会遇到一些外地游客在参观拍摄古建筑。

白族原乡民族风情街区原为214国道,经过剑川古城的800多米路段。2019年至2021年剑川县实施美丽县城建设,此路段便打造成了白族原乡民族风情街区。街区主街道石板路宽阔,四季鲜花不断,小桥流水与荷花游鱼相映成趣,景观雕塑和灯光水景靓丽典雅。沿街建筑改造着力彰显剑川浓郁的白族文化风情,突出剑川传统工艺木雕石雕的传承和发展,27座不同造型的石桥和200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墙体彩绘与木雕技艺的深度融合,将剑川故事体现在微景观中,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的同时,巧妙保留了传统白族特色建筑风格,不断吸引人们前往。我上下班经常经过部分路段,平时有事无事也来走走,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时,体验浓浓的民族风情。尤其是和年轻人们在此交流谈笑时,内心像是年轻了几岁。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剑川还持续加大古城名人故居的修复力度和原有古建筑的活化利用。除了对古城91处明清古建筑、125个历史建筑进行挂牌保护,还完成古城东门街、西门街、南门街、早街、北门外街、文照街、西门外街、剑阳楼、报国寺等古街道和古旧建筑修复改造,完成历史文化博物馆、景风公园古建筑群、西门街古建筑群等重点文物修复。将石雕木雕技艺融入到美丽县城建设各领域,在众多门窗、牌坊、城门、拱桥、亭台楼阁和临街建筑外立面改造中,到处呈现剑川木雕石雕的精湛技艺。在提升改造景风公园的同时,县城东边金龙河公园、北边盘龙公园和城中法治文化公园等也相继建成开放,这些公园在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南边的西湖公园迎来候鸟的同时,也不断增添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2

西门街道为三条长石板路,中间铺有弹石,中间的石板比两边宽。剑川历史上重文轻商,数百年间,道路正中的青石板路面只能由城中的老年人、达官显贵和读书人行走,其他人则靠两边行,这种路面等级和街道建设,显示古城对学而优则仕的激励和尊儒重教的风尚。现在已经不受这种礼制干预,但城内民风依旧淳朴,行人遇到老弱妇孺,也是自觉让到一边。我一边走一边拍摄西门街明清古建筑。步伐较慢,直至西门外街尽头公园外也没有超过哪位老人的步伐。

西门外街历史文化街区,在本地被誉为白族群众与先贤和众神共居的家园,除了白族建筑风格明显的民居,还有景风阁等儒、释、道多教合一成片的古建筑群。这些建筑精致华美、铺排大气,显示出白族特色和对各种宗教文化的兼收并融。

我要讲述的景风公园就在西门外街尽头,园内有数十种古树名木,有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景风阁古建筑群,有被列为大理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有四二纪念碑,有中共滇西工委、滇西北地委武装斗争史实馆,有剑川县民族博物馆等,不仅汇集剑川历史文化内涵,还是剑川四时风景优美、景中有景、景观连连的风景名胜。在我数十年的印象中,无论春夏秋冬是晴是雨,公园从来没有寂静无人的时候。它紧连着剑川古城,是一直以来剑川城内白族群众节日活动和闲暇游览的地方。人们一有闲暇便到公园遛鸟、散步、歌舞、拉曲、访古、拜谒……各乐其乐,各玩其玩,其乐融融。若是下雪,园内更是热闹非凡,摄影者、观景者、嬉乐者汇聚园内,让一个公园尽显它的宽容与博大。这下雨天,我还走在公园墙外的鹅卵石道上,也能听见里面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和音乐声。

进门,一条近年新建的石板路直通礼门石坊。石板路左边有水池,右边为古建筑。在这春夏交替之时,最先抢眼的是右边15米高的灵宝古塔与塔边正在盛开的高大滇楸。滇楸园内各处分布有数十株,我上周来时已开得绚丽典雅。一周后的清晨,花朵依然在开,但已有部分在雨雾中散落到树下。我走向落着花朵的石板小径,一边感受这座境内名塔的历史文化魅力,一边享受着古建筑与鲜花相互映衬的清雅别致,心旷神怡。

灵宝塔是景风公园古建筑群的重要建筑。公园西靠金华山,北临永丰河,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是剑川县的主要风景区。永丰河上游岩场沟承接滇西老君山流水,是金华镇农业用水之源,水势较高,历史上常有泛滥,建此塔原有镇岩场沟水患之意。灵宝塔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地震倒塌,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建,为九级密檐式塔,基座用条石砌筑,属于古代建筑中用于高级建筑的须弥座,上下雕刻莲花瓣纹,还雕有犀牛望月、兔含灵芝、双凤朝阳、二龙戏珠、双狮滚绣球、麒麟望蕉等精美浮雕。塔身为青砖外敷石灰,一级砌筑十五层青砖,比其他多出十层,二至九级逐步收分,每级四面佛龛,内作高浮雕佛像,第一层龛内雕四大天王,第二层龛内雕四大金刚,三至六层龛内雕十六应真,七至八层龛内雕天龙八部。塔顶成攒尖顶、置铜葫芦宝顶。塔身雕像出自剑川白族石匠之手,雕刻技艺精湛,为剑川石雕艺术精品。历经风雨,现在塔身外敷石灰不同程度斑驳,整座塔呈现着旧旧的灰白色,更显弥足珍贵。

景风阁只隔着灵宝塔数米距离,在景风公园的古建筑群中,景风阁是代表性较强的古建筑。由景风阁、大成殿、启圣宫、关岳庙、棂星门、财神殿、灵宝塔、来薰楼和古戏台等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以景风阁命名,公园也曾以阁为名一度为当地群众心中的文化地标。景风阁被我拍摄过无数次,这座飞檐斗拱三层八面飞角阁楼,四周绘有白族花鸟山水民间图案,精致典雅,远看气势轩昂,近观雕梁画栋,有着浓厚的地域民族特色。阁楼南面下层装有春、夏、秋、冬四扇精美绝伦的木雕格扇门,曾见本土专家老师撰文称其中由东往西数的一、三、四上扇的镂空雕花窗芯及腰板是大理杜文秀帅府遗物,细看雕花为凤穿牡丹、鹭鸶登莲和喜鹊登梅。虽出处不一,但整套格扇门外观和谐协调,镂空雕花精致典雅,让人赞叹不已。格扇门两边挂有木刻赵藩题联:“景行惟贤当立最高处;风励薄俗所争没世名”。在剑川县志中,此阁建于清康熙时,原为转经阁,清朝中期改建为魁星阁,俗称八角亭。民国元年(1912年)赵藩倡首撤魁星像,改奉明代以来先贤牌位,改魁星阁为景风阁,寓景仰先贤遗风之意。阁上曾悬李根源题写匾额“服义未沫”。

原景风阁主体构架为四大井口柱,以正袱和斜袱分出八角,第一层原南面施以斗拱,其余三面为砖墙,1983年重修改为四周回廊,焕然一新。今人至景风阁,领略剑川木雕的精湛技艺之余,也是品联景仰先贤遗风,勉励自己或他人积极努力。

来薰楼是景风阁东边一个二层小楼,泛旧的红墙红柱,灰白色的格扇门和木窗,题刻着“来薰楼”的匾额挂于二楼房檐正中,门常年上锁。“来薰楼”为存在于县志中的古建筑,但在我的阅历中,还没有看到有人就楼而作的文字记载,楼也是近代建筑,我咨询了一位在公园内工作了十多年的朋友亦不知其用,便自认为取典于《南风歌》之“南风之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南风歌》古谣以舜帝口吻,说世间万物迎承薰风的恩泽,抒发了中国先民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双重感情,表达了作者为民着想,以民之忧为己之忧的思想。剑川生产生活以农耕为主,讲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很多地方一样有社稷山川之神祀奉。而公园内的古建景观设置,也是与“来薰”意寓相辅相成。

来薰楼东有几株粗壮高大的参天桉树,县志载景风公园原为一古建筑群,1984年县人民政府正式将此地辟为公园,在50年代,每到傍晚,建筑群边桉树上成百鹭鸶争鸣,远看似满树银花,后被人为赶杀绝迹,1986年后复出现,但数量不如从前。现在剑川生态环境不断向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鹭鸶已成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剑湖周边随处可见。去年5月,在大理喜洲古镇苍逸图书馆的院子里,我就见过鹭鸶聚集树上争鸣不休的热闹景象。景风公园在1987年以后由专人管理,现在花草繁茂,古树参天,生机盎然,但这种曾有的鹭鸶争鸣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田野已经成为它们的天堂。

景风阁西边的古戏台始建于光绪十二年(1887年),为单檐歇山顶两面戏台,东西两面各有楹联和白族风格花鸟图。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上早已不开展文艺演出,但过去每逢喜庆节日城内居民常在此举行歌舞、戏剧演出。我在景风阁边转悠拍摄的时候,就有3位耄耋大娘坐在阁楼回廊闲聊,我与她们并不熟识,但对我礼貌性的招呼,她们给予了热切的回应,一位大娘以为我是她哪位熟悉的晚辈,不仅说人老眼花耳背没认出我,还跟我说她们年轻时候每逢喜庆节日就来看歌舞戏剧的事情。古建筑内已经数年不开展活动,但在她们的记忆中,过去每年农历八月初在此开展的各类文艺活动,仿佛还是昨天的事。

古戏台对面的财神殿原来香火旺盛,为纪念生于剑川古城的中国早期革命家张伯简,这院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财神殿曾于1987年被辟为张伯简革命史实陈列室,2018年在剑川古城南面重新布展建设张伯简纪念馆后重新挂上财神殿牌匾。我在张伯简纪念馆未建成时进去参观过,由大门、过厅、大殿和厢房组成的院子,有寺庙建筑风格,也有白族民间建筑。此时南墙边坪地正在铺新的石板,靠墙的合欢树遮天蔽日,新刷的深红墙体与紫竹绿叶相互映衬,呈现出皇家园林似的气韵。

景风阁北面为成立于2003年9月的剑川民族博物馆。博物馆有馆藏文物6000多件,除了有不同时期出土的铜器、石器石雕、陶器陶片、碳化多样性食物等,还有清乾隆时期的圣旨、剑川明清进士一览表和历史文化名人书画等。民族博物馆周末也时常开放,人们进门参观,就可通过文字介绍和实物史料,来了解剑川历史。

3

景风公园中央一线,为剑川文庙。和其他地方一样,剑川文庙是纪念儒家文化创始人、教育家孔子的庙宇。

据志书记载,景风公园文庙今址原为喇嘛寺“崇仁寺”,建于元代。清乾隆十年(1745年)知州张泓“移诸佛像于报国寺,徒僧合祀之”,改崇仁寺为文庙。乾隆十六年(1751年)地震倾圮,十八年(1753年)重修,为重檐歇山式建筑。

修复的文庙由泮池、棂星门、大成殿、启圣宫组成,是景风公园的主体建筑。十多年前,我从老家到剑川县城工作生活时,公园大部分坪地还没有硬化,棂星门前后的土路面多半时候潮湿长有青苔,泮池南边的一大块空地长满蓼草和灯芯草。

在近几年的美丽县城建设中,景风公园古建筑群得到了进一步修复,不仅新修建了礼门、义路石坊,泮池面积也比以前扩大了倍数。新的泮池一改往日的梯田形式,为石板砌筑的圆角方形大池,正中石板泮桥与棂星门连成一线,桥下红色鲤鱼成群结对游来游去。泮桥所对连接着礼门和义路石坊的石栏中间,有一块长方形石雕《状元出巡图》,《状元出巡图》背面,又铺有一块于2019年春雕鉴的《剑川文庙起始暨状元出巡图记》。图记称剑川文庙初创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庙原地址位于古城南门学门口西侧(今报国寺所在)。清乾隆十年冬(1745年),州牧张泓自新兴(玉溪)调任剑川,首谒文庙之时,见原址“地势卑洼,蝮蛇逐蛙于棂陛之间……”,遂“独断于心,详明立案”,将城内文庙与西外报国寺作两地置换……乾隆而后,文庙累修累扩,规制完备,气格雄浑,剑邑文风日益鼎盛,科甲接踵,翘楚于滇省……

据碑刻载,原来的出巡图为明嘉靖间佳作,原作以石雕呈前后两铺排列,恢复的时候按原作改设为左右平铺雕鉴,左右列榜眼、探花、状元、宰辅、文衡、侍从、魁星、天卿、少宰、侍郎等。一幅传递明王朝科举信息的佳作,通过剑川本地白族工匠精湛成熟的技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气勃勃,就如图载所言,不仅与文庙古建筑交相辉映,更与泮池相得益彰,东西连美。

原为孔庙大门的棂星门与泮桥、《状元出巡图》在一条中轴线,系牌楼式建筑梁柱构架。棂星门于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1982年又在原来基础上重修,整座门楼气势恢宏,大梁、楼面以及两壁都有富含白族特色的彩绘图画。正面大红柱上悬挂着剑川白族革命家、诗人张子斋所撰楹联:“凭藉东风威力刷新文献名邦喜见桃李芬芳群星灿烂;发扬革命精神高举光辉旗帜定叫湖山绚丽万木欣荣。”

棂星门和大成殿之间,隔有数台递高天井,天井中有圆柏、干香柏等苍松古木。那日春雨绵绵,群众在公园的歌舞活动都移至旁边供人休憩的长廊进行,但这里一度是剑川白族古乐的演出地。剑川白族古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远在唐代,南诏就向唐王朝敬献南诏“奉圣乐舞”,白族乐舞成为国内宫廷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吸收了菩萨蛮、清平乐、江南好、小开门、南清宫等中原古曲牌。元、明两代,儒家音乐随科举制度进入白族地区,祭孔所用“大成乐舞”被康熙《剑川州志》作完整记录。清康熙以后,各地“洞经会”兴起,以儒生为核心的“洞经音乐”成为白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演奏形式。每年中秋前,古乐队都要来这里演奏洞经音乐祭孔。通过吹打、鼓乐、合奏、齐唱、弦乐、独唱、伴奏等形式演绎“大成乐舞”,以求取文运昌顺、启迪智慧。我没有在此听白族古乐的缘分,但想象中秋明月清风、丹桂飘香,人们在苍松古木间听乐悠扬,享人间清音,真是别具风味。

穿过天井,便是公园西面的文庙大成殿。大成殿四面迴廊,窗门栋梁精雕细刻,四檐彩绘孔子名言书画。殿门上有“万世师表”匾额,两边悬挂对联:“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殿内不仅有高3米的孔子铜像,其左右两边还各有8尊两米高的仿青铜玻璃钢塑像。我从殿门左边依次细看塑像下的人物介绍牌子,分别是朱熹、子张、子游、冉有、宰我、冉耕、亚圣孟子、宗圣曾子、孔子、复圣颜回、述圣子思、闵子骞、仲弓、子贡、子路、子夏、有若。这些人物我之前没有完全知晓,查了一下是做陪祀的四配十二哲。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除主祀孔子外还有四配十二哲做陪祀,是到清乾隆时期才确定的最终格局,可见当时儒家思想在剑川产生的影响力。

寓意圣人起程的启圣宫就在大成殿后面,十多年多少次来,我都没有遇到过开着门的时候,我问了一下守卫人员,说里面放着文武庙会用的物什,受疫情影响,已有几年没举行庙会了。但以前每年分别在此举行文武庙会,后来把两会合起来举办,选定一个日子,一起举行仪式祭拜圣人和英雄。

关岳庙就在文庙旁边公园南边。因是武庙,我没像文庙一样每来必进,大多时候脚步只停留在门外,这回进去细细察看,除了供奉着关公和岳飞,两边还有药王、鲁班祖师、文昌帝君、魁星。这是我之前忽略了的。想起曾经一位老者问我古城哪里供奉有药王,但我不知道,不禁为之前的孤陋寡闻和盲目大意感到惭愧,明明在眼前,我没做了解,还有在别处的成见。

景风公园古建筑群奉祀的这些先贤人物,是剑川民众学习的榜样,人们每每谈及都引以为傲。大成殿门前还有鼎内置文武土供人取用,这是近几年为了保护古建筑采取之举。和很多地方一样,文武合祀在剑川也是普遍现象。这种文化早已渗透到古城人们的生命意识中,长期以来,婴儿满月就被家长抱入文庙去拜谒至圣先师,以期承接垂荫,长大后知书识礼;老人去世,要取文庙武庙的一瓶“文武土”埋于圹穴,以喻后辈文昌武运。以前文庙没有设文武土取土处的时候,人们就想方设法到孔庙照壁上来撬取文武土祭祖。现在照壁早已不在,但通过了解,我大概知道,照壁以前在公园东边。这种文化植根于人们内心,现在大人有事无事、有意无意也会携儿带孙前来顶礼膜拜先师圣贤,鼓励下一代努力学习,以期成贤成仁。就在这个普通日子,就有一些人领着儿孙进大成殿和关岳庙拜谒,并大声祈愿儿孙学业有成能文能武。

顺着关岳庙前石阶下,一泓清流潺潺欢歌。十几株高大笔直的参天滇楸,在南墙边开着花,花朵有的落在地面,有的开到瓦楞上,和古建筑一起散发着别样清香。除了树龄50、60、70多年不等的滇楸,公园内还有不少挂着保护牌子的古树名木。那些古树名木有树龄210多年的金桂、50多年的干香柏、310多年的圆柏、230多年的紫薇、80多年的海棠、70多年的滇杨等等,扫一扫牌子上的二维码,即可查阅它们的身世。而那些生长在公园各处的合欢、金桂、石榴、梨、核桃、杏、紫荆、鸡爪槭、翠竹、迎春、垂柳等大小不一的树木,分别在不同季节开花展叶,展示它们生命力的同时,和古建筑相互映衬,让公园四时皆景,四时皆美。

4

如果把整个公园适当分类,东北边景风阁一片为观赏游乐场所,西面为拜谒祭祀区,南面就是纪念场地。

公园南边原来有长满灯芯草和蓼草的一大块空地,已经在2018年变成石板铺就的纪念广场,原在公园中央棂星门前的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剑川“四二”武装暴动纪念碑和雕刻有胜利会师场景的石碑搬迁至此后,又于2021年在纪念碑后新建成了中共滇西工委、滇西北地委武装斗争史实馆。

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57年4月建于景风公园内,1988年被列为大理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总高6米,基台四面等宽8米,四面设置石级。石碑上分别刻有毛泽东手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和朱德题词“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四二”纪念碑于1998年建立,全碑由两方大红砂石镶壁,内嵌两块大理石,一方上刻剑川“四二”武装暴动碑文,一方雕有解放军第十四军与边纵第七支队胜利会师场景,背面分别有毛泽东手迹“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和“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前人浴血斗争争取解放,后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每年4月2日墙边垂柳泛青之时,剑川各地人民群众纷纷来祭奠英烈,缅怀历史。就在这5月之初,纪念碑前还有一束鲜花陪伴着革命烈士。

我来正逢假日,中共滇西工委、滇西北地委武装斗争史实馆没有开放,但去年7月6日开馆那天,我去做了采访。1948年5月,中共滇西工委在剑川秘密成立。1949年4月,由滇西工委领导、剑川县委组织实施的剑川“四二”武装暴动成功,组建起了人民自卫军,剑川成为滇西革命武装斗争领导中心。1949年9月,中共滇西工委改建为滇西、滇西北两个地委,滇西人民自卫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纵队第七支队。中共滇西工委、滇西北地委在剑川的武装斗争为云南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史实馆以详实的文字、图片、实物等史料,全面展示了中共滇西工委、滇西北地委武装斗争的光辉历程。我留存的照片中,有人民自卫军自制臂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纵队胸章,有人民自卫军指挥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纵队第七支队有关委派令、命令复印件,有当时中共剑川县委会议所用马灯、方灯,有藏族骑兵队战士服装,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纵队干部、战士制服,有皮制干粮袋、火药填塞罐、火铳、火药枪、弓弩、各军用刀等人民自卫军武装斗争初期武器用具,有中共滇西工委、滇西北地委创办的《人民日报》《滇西北日报》,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纵队第七支队曾用步枪、手枪等等,这些实物和墙上的图片文字,直观地讲述着中共滇西工委、滇西北地委武装斗争的光辉历程,不断给后人前进的力量。

和张伯简纪念馆、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剑川“四二”纪念碑一样,中共滇西工委、滇西北地委武装斗争史实馆自开馆以来就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断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今年7月25日我再去,馆内已有几个参观者,讲解员小杨正在给来自云南中医药大学的一个学生做讲解,门口也不断有人做来访登记。开馆一年,史实馆已经接待参观人员一万多人次,在一个个特别或不特别的日子,人们从四面八方到来,认真听取革命先烈事迹介绍,仔细观看图片、文字、实物等相关史料,回顾中共滇西工委、滇西北地委武装斗争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财神殿南墙外坪地已经全部修复,花坛中各色花卉竞相展妍……为境内观光游览、陶冶情操的休闲胜地,本地群众一如既往在公园内参观、游览、休闲、练太极。7月疫情缓解旅游已经逐渐开放,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一期项目已经于5月中旬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进入试运行阶段,剑川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即将迎检。我走出景风公园大门时,门口还有一波一波的游客自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和白族原乡民族风情街区而来。

园林县城、文明城市、卫生县城……在一个个国家和省州给予的名誉中,这座位于滇西北高原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风景园林,正敞开大门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客人。

猜你喜欢
剑川白族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千年繁华后的平淡剑川弥井村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在公园里玩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中国云南大理白族女子头饰文化研究
剑川木雕千年绝技·律动时空
part04 剑川木雕的独特之处
一见如故
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