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

2022-10-29 11:33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
中华环境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气候变化气候

文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

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取得显著成效

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8.4%,超额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2021年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3.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的一半,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全国碳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陆续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上线交易。试点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覆盖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趋势,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试点经验基础上,持续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是全球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2年7月15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碳配额的价格在每吨40~60元波动,价格稳中有升。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有效发挥了碳定价功能。

我国低碳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推进

我国陆续在6个省和81个城市(区、县)开展了三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同时开展了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低碳社区试点和低碳城(镇)试点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低碳试点体系。鼓励地方探索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相关工作。启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引导和支持气候投融资地方实践。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高

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2013年,我国首次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依据。为进一步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举措,提高气候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2022年,生态环境部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积极建设与谋划美丽中国相衔接的适应气候变化目标和任务。与有关国家共同发起成立全球适应委员会,积极推动全球适应领域务实合作。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全社会低碳意识不断提升

连续十年开展“全国低碳日”活动,成为宣传绿色低碳理念,培育全社会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平台,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每年公开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展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202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理念、实践行动和成就贡献,提升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

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在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和实施细则制定上发挥了历史性作用,并持续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全面平衡有效实施。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截至2022年6月,中国已与38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3份气候变化合作文件,开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同时积极开展能力建设培训,累计在华举办45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班,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气候变化气候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