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板滑雪初学者常见错误动作成因及对策研究

2022-10-31 15:02刘希泰程蒙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滑雪者初学者滑雪

刘希泰 程蒙

(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 年)》的提出与北京承办2022 年冬奥会的大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迅速发展。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2020—2021 雪季财年(2020 年5 月1 日—2021 年4 月30 日)的滑雪人次统计为2076 万次,相比2019—2020 年度的1045 万次,同比增长98.66%;相比2018—2019 年度的2060 万次,增长0.78%,同时2020—2021 年度,滑雪者在国内滑雪场的人均滑雪次数由2019年的1.60次上升为1.91次。另外,报告指出,雪季初期强劲反弹,新疆阿勒泰地区异军突起,这些都说明我国滑雪运动正在加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参与滑雪的人数与人均滑雪次数的大幅增多,初学者出现滑行事故的比例也随之上升,杨渝平等指出,在崇礼某大型雪场2 个雪季共753 例受伤者中,有577 例(76.6%)滑雪者摔伤,111例(14.8%)滑雪者撞伤,18例(2.4%)滑雪者扭伤,34 例(4.5%)滑雪者擦伤,13 例(1.7%)滑雪者因为其他原因受伤。数据表明,摔伤滑雪者占一半以上,其中滑行技术不足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然而与单板相比,双板可以让人更快地站在雪道上,提升初次滑雪的快感,这无疑提高了双板滑雪在人们心中的热衷程度,大幅增加了参与双板滑雪的人数,导致滑行事故多发,滑雪体验感差。因而,如何纠正初学者滑行时的错误动作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以往对双板滑雪初学者错误动作成因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该研究旨在针对双板滑雪初学者常见错误动作的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法,使初学者能够掌握正确的双板滑行技术,提高滑行水平,减少运动损伤。

1 常见技术错误动作及解决方案

初学者首次接触双板滑雪时,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学会制动。陈兆飞等人在对100 名我国滑雪者的调查中发现,有44人曾经因为滑雪运动受过总计91次的损伤,这与大多数滑雪新手不能很好地掌握滑行技术要点有很大关系,容易产生错误动作,从而造成身体损伤。另外,参与滑雪时间短,影响我国滑雪者的运动水平,初学者发生事故的概率要远高于高水平滑雪者。因此,犁式滑行是初学者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滑行技术。初学者可以运用这项技术停止滑行、减速、控制滑行和转弯,避免在滑行中造成身体损伤。

1.1 犁式滑行中的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

犁式滑行时,应上身放松,身体重心在前脚的内侧,不能后坐,在滑行中使双板的板尾打开,呈“V”字形,身体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两支雪板上,双膝和踝关节内旋以使两支雪板的内刃立起并刻于雪面上。滑降时,做小犁式,板头之间的宽度控制在一拳左右,不要交叉,同时板尾距离不宜过大,制动时,在小犁式的基础上增加板尾打开的宽度,使滑雪板内刃的立刃角度增大,加大与雪面的摩擦力,降低滑行速度或停止滑行。

1.1.1 双脚发力不均,导致板头交叉

初学者在犁式滑行时,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板头距离无法控制在一拳至两拳之间,形成板头交叉,这会导致其中一侧板的内刃无法刻雪,重心失控,造成运动损伤,而板头距离不可控的主要因素归根结底在于双脚发力不均。由于双脚对雪板的施压不同,单侧腿发力较弱,会形成板头前后交错的情况,同时重心落后,板头晃动,更容易让板头交叉重叠。

对于双脚发力不均,造成板头交叉的初学者,建议通过加强单侧腿部旋转来解决,在原地加强单侧膝关节与踝关节的内旋,进行推雪,两腿交替练习,同时注意滑行过程中保持双腿一致性。

1.1.2 缺乏腿部旋转,导致板头距离过大

初学者在滑行时,往往无法保证两板打开呈“V”字形,于是板头距离的问题就随之而来,无论板头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使犁式板型不规范。板头距离过大主要是腿部旋转不够所致,膝关节与踝关缺乏内旋。

对于板头距离过大的初学者,有两种体会腿部旋转的方式,第一种建议初学者脱下雪板,原地做腿部旋转练习,雪鞋在雪面上抹“蝴蝶结”;第二种建议初学者穿上雪板,单腿抬起并旋转腿部,体会膝关节与踝关节的内旋,双腿交替练习。这两种方式可以加强初学者转腿能力,改善犁式板头距离过大的问题。

1.1.3 膝踝关节过度弯曲,影响正确滑行姿态

在学习犁式滑行时,许多初学者都会过度追求做出犁式板型的动作,使雪板形成“V”字,加大立刃角度,但却忽略了正确的犁式滑行姿态,导致膝踝关节过度弯曲,形成夹膝盖的错误动作。

对于这类初学者,建议巩固犁式滑行姿态。首先,原地多次复习犁式板型的正确打开方式,注意双腿打开,髋关节外展。其次,原地进行犁式跳跃,身体呈基本站姿,摆出犁式板型,腿部发力向上跳起,腾空落地后尽量保持正确滑行姿态与犁式板型,控制膝关节与踝关节的弯曲程度。

1.2 半犁式滑行中的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案

所谓半犁式滑行技术,就是在犁式转弯过程的后半段,从动板向主动板的平行和靠拢过程。很多高水平滑雪者在滑行时,两板都保持平行状态,这样的滑行方式可以让滑雪者站在更高、更陡的雪道上滑行并随时制动,但初学者很难从犁式滑行直接进阶到平行式滑行,因此初学者需要进行半犁式滑行的学习。半犁式滑行是犁式进阶到平行式的重要过渡环节。半犁式转弯主要分为3 个不同阶段,分别为出弯阶段保持平行(基础半犁式)、弯中阶段保持平行(中级半犁式)和入弯阶段保持平行(高级半犁式),不同阶段的半犁式主要取决于雪板变为平行的时机,当初学者从基础半犁式进阶到高级半犁式后,经过不断练习就可以完全进阶为平行式滑行。

1.2.1 外侧板承重不理想,导致转弯时内侧板抬起

她抿嘴一笑,挥手说了句“拜拜”。我呆呆地看着她从蘑菇亭的小台阶轻盈地走出去,菲薄的裙布水般的透明,我甚至隐约看到了她粉红色的内裤,小巧玲珑,在水中一样漾来漾去。她快步走出公园,急匆匆穿过马路,然后招手叫住了一辆出租车,再然后那车一溜烟跑了。

在双板滑雪教学中,发现初学者经常出现转弯时内侧板抬起直接与外侧板平行的问题。其原因在于转弯时没有及早建立外板平衡,外侧板承重较少,导致内侧板承重,进而出现内侧板脚踝不能翻转,无法使内板跟随外板与之平行并做出内板外刃触雪的正确动作,造成转弯时内侧板不能持续接触雪面。

对于转弯时内侧板抬起的初学者,建议指导员在教学中提醒初学者充分建立外侧板平衡的意识,让学员明白外侧板承重的重要性。给予相对应的辅助练习手段,如鹤弯滑行,鹤弯分为出弯阶段(基础鹤弯)、弯中阶段(中级鹤弯)和入弯阶段(高级鹤弯)3种类型,不同阶段的鹤弯主要取决于抬起内侧板的时机。初学者首先练习基础鹤弯,在出弯时将内侧板的板尾抬起,板头接触雪面,充分体会外侧板平衡的建立。随着不同阶段的鹤弯滑行,学员会逐步提升外板平衡的意识,主动建立外板平衡,从而通过鹤弯的练习,改善内侧板抬起的问题,提高初学者的滑行水平。

1.2.2 内侧板脚踝没有翻转,导致转弯时内侧板卡刃

在半犁式转弯中,常见错误动作的表现形式为内侧板脚踝没有翻转,内板脚踝是否外翻是出弯阶段两板平行的关键所在。很多初学者容易忽略这一技术细节,因而在基础半犁式的滑行中会出现内侧板卡刃的严重问题。

对于转弯时内侧板卡刃的初学者,建议平地练习半犁式动作,以板头为中心,使内侧板跟随外侧板平行,在充分体会内侧板不承重,压力建立在外侧板的基础上,重点注意翻转内侧板脚踝,使内板的外刃触雪,自然回收内板,与外板平行。指导员需要随时关注学员在滑行中内侧板用刃的情况,如果发现错误,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鼓励学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清晰讲解与多角度示范,使学员进一步理解脚踝外翻的重要性,使学员不断向更高的滑行水平进阶。

2 心理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

2.1 对速度、坡度的恐惧

初学者在面对恐惧时,要能够识别这种负面的兴奋感,并将其转化为积极的兴奋状态,用于自己的滑行。同时,指导员应提醒初学者客观看待这一问题,鼓励学员改善滑行姿态,修正错误动作,增强滑行技术,通过努力练习,提升技术水平,克服心理恐惧。

2.2 练习动机模糊

在雪场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一定滑行基础的初学者,为了炫耀自己的技术,按自己的想法滑行,不愿听从指导员的要求进行练习,导致滑行动作不规范,滑行姿态不正确,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同时逐渐形成了错误的理论体系与滑行观念。

对于这种情况的初学者,建议指导员应首先培养学员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对学习技术本身产生兴趣。应该肯定学员良好的滑行基础并给予鼓励,在不打击他们自信心的基础上,耐心讲解他们在滑行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在纠正错误动作时,注意循序渐进地疏导学员的不良心理情绪,讲明道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身体损伤。

2.3 意志力匮乏

在技术动作的教学中,有些学员往往因某项技术动作无法掌握,而造成进步缓慢,甚至停滞,参与滑行的热情降低,意志力薄弱,或因为原本的错误动作已经定型,纠正难度大,导致对滑雪完全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使错误动作更加难以纠正。

建议指导员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缺乏意志力的初学者,首先,可以在练习中利用语言鼓励,如“好”“行”“不错”等,可能会收到意外的效果。其次,指导员在教学时应运用心理纠正法,掌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纠正错误动作的决心和毅力。另外,初学者自身可以利用思维脑补法,在脑海里想象自己完整并成功地完成了预设的动作,应尽量灵活自如地控制思维,多角度地在头脑中练习想要完成的动作,通过“由内向外的学习路径”,提高滑行技术,从而解决滑行时意志力匮乏的问题。

3 客观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案

3.1 雪质对初学者的影响

由于在不同雪场和不同时间段滑行时,雪质会有一定的变化,因此初学者在滑行时会明显感觉滑行不稳定,技术动作不到位。原因是,在重力的作用下,初学者在向下滑行时,速度会越来越快,所以在面对这一情况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在相同的坡度下,粒状雪比较松散,滑行阻力和推雪阻力较小,滑行速度较快,给初学者带来的心理压力较大。另外,当天气回暖时,表面积雪融化,形成一层“冰面”,人在上面滑雪时非常不容易掌握平衡,对初学者来说,这样的雪道会使滑行速度更快,很难在冰面用板刃刻雪,进行制动,容易造成重心失控,出现错误动作而受伤。

雪质的不同和变化会直接影响滑雪者的心理状态和动作的准确性。因此,初学者应在指导员的建议下选择较好的雪质,尽量在压雪机工作后形成的“面条雪”上滑行,这种雪质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而且对于增强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应根据不同的雪质,调整滑行速度和动作幅度,形成正确的滑行动作,避免受伤,获得更加良好的滑雪体验。

3.2 雪板长度对初学者的影响

随着我国滑雪场以及滑雪人数的增多,雪场旺季时的工作量也在大幅增加,因此可以发现部分雪场雪具大厅的租赁雪板区域,经常出现工作人员为了加快人员流动,随意出板的情况,使初学者会拿到与自身情况不符的雪板,这会严重影响初学者在滑行中的体验,甚至导致运动损伤和滑行事故的发生。对此,建议雪场应安排工作人员培训,增加工作人员数量,增加租赁窗口数量。

滑雪板的长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初学者的滑行。较长的雪板在滑行时稳定性强,但不易控制转弯;较短的雪板在转弯时灵活性强,但缺乏稳定性。滑雪初学者选择初学者板的要求,一般是板身的弹性较好,滑雪板的长度不超过滑雪者的身高或与肩部同高,这样的板长可以使滑行更舒适,更容易控制技术动作,降低初次滑雪的难度。

3.3 雪鞋样式对初学者的影响

大部分初学者都对雪板持有浓厚的兴趣,但却忽视了雪鞋的重要性,忘记了当雪鞋踩进固定器后,它就成了雪板的一部分,其实雪鞋对滑雪效果的影响要比雪板和其他装备更加重要。在雪场中,常常见到初学者穿着的雪鞋基本为单扣雪鞋,这种雪鞋对脚踝的包裹性差,在滑行中不能精准地将腿部力量传导给雪板,从而影响滑行时的动作质量,建议初学者在滑雪场对雪鞋进行升级或自己购买多卡扣的雪鞋,这类雪鞋具有良好的包裹性能,能够将身体各运动关节发出的力量均匀地传至雪板,从而提高初学者对雪板的控制能力,提升滑行水平。

4 结语

针对初学者在滑行中常见的错误动作,采取多样化、有效化的辅助训练方法,帮助学员纠正错误动作,改善滑行技术,克服心理难题,提高对客观因素的应对能力,同时增强学员的自我纠错能力,突破滑行技术的瓶颈,提升初学者的基本滑行技术,有效减少运动损伤和滑行事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滑雪者初学者滑雪
Differences Between Skiing and Snowboarding双板滑雪和单板滑雪的区别
滑雪?滑沙?
冬来啦,滑雪去
小熊滑雪记
走进平昌
深水浮具法在少年儿童初学蛙泳中的应用
羽毛球初学者高远球技术常见错误及应对方法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初学者
滑雪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