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常规课堂的化学微项目教学实践研究
——以“铁花肥”教学为例

2022-11-01 07:15杨士锋赵研王瑶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
教育家 2022年28期
关键词:黄叶性质核心

杨士锋 赵研 王瑶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

新课标强调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教学要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立足学科核心知识,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勇于探索。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项目式学习的功能得以凸显。本文以“铁花肥”微项目教学案例为载体,探索在常规课堂上如何利用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确定项目主题

项目主题要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经验,真实、有意义、贴近生活,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项目的来源可以是社会性议题、工业生产问题或者学生身边需要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能承载学科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和核心素养。“铁花肥”项目的确立就来源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校园里种植的铁树叶子发黄枯萎。

◎进行项目规划

第一阶段是项目拆解,确立项目的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铁花肥”项目的基本问题为:①黄叶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②铁花肥治疗黄叶病的作用机理;③铁花肥的制作、保存和使用中的问题。单元问题为:①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②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内容问题为:①硫酸亚铁的性质;②哪些含铁物质可以转化为硫酸亚铁。

第二阶段是课时规划。根据项目内容要求合理规划课时,明确每个课时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课上任务和课下任务。“铁花肥”项目设计为2个课时,其中课下任务为:查阅资料,了解黄叶病的原因和铁花肥的治疗机理;查阅资料,了解铁花肥的制作方法;制作铁花肥,并进行肥效测评。而课上要完成的任务有:汇报课下任务;探究铁花肥的有效成分FeSO的性质;探讨铁花肥保存和使用问题;展示铁花肥的制备过程及肥效测试结果;对制作方法和肥效优劣进行评价、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阶段是优化设计。重新对项目进行审视优化,包括项目的设计是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项目的内容能否承载学科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课时的设计是否合理等。发现不足的地方要及时进行再设计、再优化。

◎项目实施过程

“铁花肥”微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以课上任务第1课时为例进行说明。

【引入】校园里种植的铁树叶子发黄枯萎,是什么原因?如何治疗?

任务一:小组汇报课下任务

【问题】1.花木得黄叶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2.铁花肥治疗黄叶病的作用原理。3.铁花肥在使用和保存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3个小组学生分别进行汇报。

任务二:探究铁花肥的核心成分——Fe的性质

【问题】你会选用哪些试剂来探究FeSO的性质?请说明依据。

【学生活动】1.讨论实验试剂的选择并汇报;2.小组设计实验并实施和汇报;3.师生共同总结物质性质探究的一般程序。

任务三:再探究铁花肥的保存和使用问题

【问题】基于FeSO的性质,你认为在储存或使用花肥时还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再讨论和完善铁花肥的保存和使用问题。

◎开展项目评价

为了更好地达成项目式教学的目标,在教学实施中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

“铁花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融合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核心知识、能力和素养为评价内容,设计如下评价方式——

在操作上,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相应的分值:①掌握Fe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初步设计性质检验、物质制备方案(20分);②具有文献查阅、阅读、信息提取和初步应用的能力(10分);③小组做好分工,进行有效信息整理和课堂汇报(20分);④能正确使用相关仪器(10分);⑤能初步构建价类二维模型并初步应用(20分);⑥对异常现象、产品好坏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修订方案(20分)。

猜你喜欢
黄叶性质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黄叶奇遇记
《飞鸟集》节选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绿叶与黄叶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