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云平台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2022-11-02 11:37王双华荆大勇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9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技术人员服务平台

王双华,张 平,荆大勇,邵 杰,刘 放

(河南省标准化和质量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标准化试点示范地推进对于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具引领和辐射作用,即引领本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辐射其他区域积极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为详尽表述文章将以省级综合云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为例展开具体的分析。

1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

在研究的过程中应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是国家推进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背景下的一个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分为三大类别,具体见下图1所以。

图1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分类

本研究所针对的研究对象为上图1第三类别中的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享服务平台的牵头单位应为当地的科技部与财政部,在平台的建设中建设者应重视各类资源库的完善,强化技术在服务平台中的应用,用以更好地发挥出服务平台的资源共享效能与社会价值。

2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总体设计

2.1 项目概况

现阶段河南省已经建成了诸多的标准化服务平台,如“河南省标准信息服务网”“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鹤壁市标准信息服务网”等。虽然已经建成的标准化服务平台自投入应用至今一直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标准服务作用,但总体来看本省的标准化服务平台仍存在着功能局限、资源分散的问题,无法满足标准化综合服务的需求。因此,本项目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致力于通过建设云服务平台打通省内各管理部门、技术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之间的信息通道,实现省政府“一网通办”,各方互联互通的目标。

2.2 总体设计

云服务平台的系统总体架构见下图2所示。

图2 系统总体架构图

基于上图2对综合云服务平台的系统进行部署,在部署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考量到平台的主要功能,基于数据安全角度本研究将云服务平台的部署划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为省政务公共云、第二层级为省政务专有云,两层级可通过跨域交换系统实现数据交互的目标。

3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与管理

3.1 标准规范

一般情况下在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过程中,建设主体需要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亦或是单独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而后在建设的过程中由管理人员在审核的过程中依照标准规范进行查验。在本研究中综合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并未单独制定标准规范,且相关标准规范均按照国家及本省电子政务相关标准规范以及本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现行的规范执行。

3.2 信息资源

信息化、数字化是现阶段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发展与人类生产的必然趋势,而这一必然趋势即会衍生出海量的信息资源,所以本研究认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应对信息资源的规划、共享,数据库的运维予以高度重视。在本研究中综合云服务平台主要涵盖了基础信息资源、业务信息资源、深加工信息资源以及公共信息资源。关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技术人员可以编制信息资源目录,见下表1所示,技术人员将省政务资源目录与所开发的综合云服务平台对接,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管理,即按照省政务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发布的web service接口,将数据资源目录数据组装成标准政务资源目录,上传到省政务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实现目录数据的实时动态更新。同时将省政务资源目录管理系统的关联更新数据实时抓取到平台。利用省统一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更新数据实时交换至省政务资源目录管理系统的前置库中,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同样,技术人员也可以将省政务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前置库中的关联更新数据,实时抓取至平台中,实现数据的反向更新。

表1 信息资源目录

3.3 数据库

数据库的建设是保证综合云服务平台数据统一管理的关键,关于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技术人员应从数据库、历史信息处理、元数据管理、数据库应用四个方面展开。首先综合云服务平台应具备收集、整合、使用、管理相关数据的能力,即技术人员需在建设服务平台的过程中保证平台的功能。在后期应用的过程中管理员可以利用综合云服务平台的数据库对用户与各方数据进行管理。其次,综合云服务平台的数据库中,存在一部分数据的来源为历史信息,且会随着平台应用时间的推移,历史信息的数量持续增多,基于这一问题技术人员在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则需设计相应的数据录入界面和功能模块与数据汇总和批量装载功能。为管理员后期的历史信息处理提供便利。而后,关于元数据管理,因本研究中的综合云服务平台的用户来自不同的领域,所以数据库中的数据来源较为多样,基于这一现状技术人员则需采取元数据管理的方式,即对数据的来源、转换的规则、操作规则等进行管理。元数据管理方法见下图3所示。

图3 元数据管理方法

3.4 应用支撑平台

基于SOA框架进行综合云服务平台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省局各类应用系统均可被认为是一切服务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以此解决各应用系统形成的信息孤岛问题,与此同时基于SOA框架理念,在管理的过程中因应用支撑平台能够满足各方应用系统的独立改造与拓展,所以各方用户均能够继续按照以往的系统运维方式进行管理,无需了解对方的技术架构与实现方式。在建设与管理应用支撑平台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建设消息中间件,通过为用户提供消息传递与消息排队的模型与消息传递机制实现各方用户消息交换。需建设数据转换引擎;建设数据交换组件用以实现不同网络间或同一网段内的数据整合和数据交换;建设数据适配接口通过统一标准的数据适配接口提供对外数据共享服务,实现系统层应用对接的协议及通讯适配、安全验证、消息传递、访问控制、接口使用审计等一系列功能。技术人员还需设置运行维护工具,系统管理员可利用相应的运行维护工具对应用支撑平台进行管理,如系统运行监控、用户登录监控、门户系统等。此外技术人员应对虚拟存储予以重视,即通过软件定义设计平台分布式存储,用以降低数据中心总体的拥有成本与管理运维复杂度。

3.5 综合服务平台

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管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其一,标准化组织与管理。在本研究中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综合云服务平台的组织与管理主要涵盖创新联盟管理、服务机构管理、技术委员会管理、标准验证中心管理。其二,标准化人员建设与管理,涵盖培训管理、专家库管理。其三,技术标准建设与管理,涵盖标准数据采集与管理以及档案管理。其四,标准化研究建设与管理,涵盖研究方向、研究项目申报、研究成果申报、标准比对、数据分析、战略研究六项管理内容。其五,标准化应用管理,管理员需从示范项目、推广监督等方面开展管理工作,例如综合服务平台中示范项目的查询、目录提起、结果公式、资料对接等均应实现标准化,同时技术人员需将其对接国家标准化试点示范相关系统。其六,标准检索服务建设与管理,技术人员需保证综合服务平台能够为各方用户提供统一的标准查询服务。

3.6 运行维护系统

为保证综合云服务平台的常态化运转技术人员应建设运行维护系统,系统管理员也应根据运行维护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涵盖网络管理、系统应用、安全管理、存储备份、故障、人员等管理制度。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在建设综合云服务平台的过程中还应在平台上部署安全系统与备份系统,用以保证各方数据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类别为例,针对综合云服务平台对其建设与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通过上述的理论研究得以明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作为国家标准化试点示范的一个重要体现,国内各地区在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过程中,无论所建设的项目属于哪一类别,若想发挥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对于区域社会发展存在的积极作用,基地建设工作与基地管理工作均应秉承标准化态度,以根源上的标准化带动整个区域各领域发展的标准化。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技术人员服务平台
长治市植保站组织技术人员调研指导病虫防控工作
这才叫创业!90后水产追梦人打造一条龙式技术产品服务平台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秦山核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经验与工作展望
高校财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福州首家“奶爸版”母婴服务平台上线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养护方法与技术标准研究
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和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