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患儿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睡眠结构参数的变化及与整体严重程度的关系探究

2022-11-02 00:29魏西军刘志强李倩倩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30期
关键词:抽动症神经递质整体

魏西军 刘志强 李倩倩

抽动症患儿的运动性或发声性肌肉呈现痉挛状态,而这对患儿的学习生活造成较大危害,且本病病程较长,部分甚至可延续至成年,对其生存状态的不良影响极为突出。临床中与抽动症相关的诊治研究中,疾病相关血液指标的研究占比较高,而血清神经递质作为在本类患儿中研究多见的指标,其肯定性的研究仍相对不足,且现存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1-2],导致神经递质在本类患儿诊断与治疗中的参考价值有待进一步探究。有研究认为,本病患儿的睡眠状态也易受到疾病的影响,因此睡眠结构参数在本类患儿中的研究意义也较高[3]。鉴于上述情况的存在,本研究探究抽动症患儿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睡眠结构参数的变化及与整体严重程度的关系,以为抽动症的诊断、治疗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6 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86 例抽动症患儿为观察组,同时期86 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年龄均在14 岁及以下;(2)对照组体检各方面均正常健康;(3)观察组于本院初次诊断为抽动症,且于本院进行治疗。排除标准:(1)3 个月内发生创伤或有手术史;(2)2 周内发生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情况;(3)合并哮喘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4)合并神经损伤或既往神经系统疾病史;(5)合并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6)免疫系统疾病史。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家长均对研究知情同意且患儿有效配合。

1.2 方法 (1)采集两组儿童晨起空腹肘静脉血标本3.0 mL 并即刻送检,离心(半径、速度及时间分别为15 cm、3 000 r/min 及5 min)后取血清,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试剂盒进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定量检测,检测指标包括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2)另将两组儿童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睡眠结构参数,其中第一夜为适应期,第二夜进行睡眠监测,由经验丰富者采用多导睡眠诊断分析系统进行检测,统计指标包括入睡后觉醒次数、睡眠进程及睡眠结构相关指标,其中睡眠进程指标包括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效率,睡眠结构相关指标包括慢波睡眠百分比及非快眼动睡眠Ⅰ期百分比。比较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睡眠结构参数。将观察组患儿按照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估结果分为轻度(1~20 分)、中度(21~30 分)、明显(31~40 分)及重度(41~50 分)。本量表的评估项目包括抽动类型、抽动频度、抽动强度、复杂程度及干扰程度等五个方面,运动性抽动与发声性抽动分别评估上述五个方面,每个项目的评分范围为0~5 分,总分范围为0~50 分,采用Spearman 秩相关分析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睡眠结构参数与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YGTSS 总分)的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 秩相关分析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睡眠结构参数与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66 例,女20 例;年龄3.5~14.0 岁,平均(8.72±2.01)岁。观察组 男66 例,女20 例,年龄3.7~13.9 岁,平均(8.83±1.89)岁;病程1.5~8.5 年,平均(3.01±0.81)年;轻度20 例[男15 例,女5 例,年龄3.8~13.6 岁,平均(8.90±1.91)岁],中度23 例[男17 例,女6 例,年龄3.7~13.5 岁,平均(8.78±1.79)岁],明显23 例[男18 例,女5 例,年龄3.7~13.9 岁,平均(8.86±1.86)岁],重度20 例[男16 例,女4 例,年龄3.9~13.9 岁,平均(8.92±1.93)岁]。两组入组儿童的性别与年龄、观察组中不同整体严重程度患儿的性别与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及不同整体严重程度抽动症患儿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比较 观察组5-HT、DA、NE 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中整体严重程度较重患儿的5-HT、DA、NE 均高于整体严重程度较轻患儿(P<0.05),见表2。

表1 两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比较[ng/mL,()]

表1 两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比较[ng/mL,()]

表2 不同整体严重程度抽动症患儿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比较[ng/mL,()]

表2 不同整体严重程度抽动症患儿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比较[ng/mL,()]

*与严重比较,P<0.05;#与明显比较,P<0.05;△与中度比较,P<0.05。

2.3 两组及不同整体严重程度抽动症患儿的入睡后觉醒次数及睡眠进程指标比较 观察组入睡后觉醒次数多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长于对照组,睡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观察组中整体严重程度较重患儿入睡后觉醒次数多于整体严重程度较轻患儿,睡眠潜伏期长于整体严重程度较轻患儿,睡眠效率低于整体严重程度较轻患儿(P<0.05),见表4。

表3 两组入睡后觉醒次数及睡眠进程指标比较()

表3 两组入睡后觉醒次数及睡眠进程指标比较()

表4 不同整体严重程度抽动症患儿的入睡后觉醒次数及睡眠进程指标比较()

表4 不同整体严重程度抽动症患儿的入睡后觉醒次数及睡眠进程指标比较()

*与严重比较,P<0.05;#与明显比较,P<0.05;△与中度比较,P<0.05。

2.4 两组及不同整体严重程度抽动症患儿的睡眠结构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慢波睡眠百分比低于对照组,非快眼动睡眠Ⅰ期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观察组整体严重程度较重患儿慢波睡眠百分比低于整体严重程度较轻患儿,非快眼动睡眠Ⅰ期百分比高于整体严重程度较轻患儿(P<0.05),见表6。

表5 两组睡眠结构相关指标比较[%,()]

表5 两组睡眠结构相关指标比较[%,()]

表6 不同整体严重程度抽动症患儿的睡眠结构相关指标比较[%,()]

表6 不同整体严重程度抽动症患儿的睡眠结构相关指标比较[%,()]

*与严重比较,P<0.05;#与明显比较,P<0.05;△与中度比较,P<0.05。

2.5 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睡眠结构参数与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入睡后觉醒次数、睡眠潜伏期及非快眼动睡眠Ⅰ期百分比与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睡眠效率及慢波睡眠百分比与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见表7。

表7 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睡眠结构参数与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3 讨论

抽动症以男童为主,患儿可表现出不自主的突发的多发性肌肉抽动,且多伴有不自主的发声与秽语,对患儿的生活学习影响显著,部分可伴有紧张等心理状态,故对抽动症患儿的诊治研究多见[3-5]。关于抽动症的相关研究显示,本类患儿的神经精神障碍相对突出,因此与之相关检测指标的研究成为本病的研究重点,而神经递质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是在抽动症发生发展及疾病治疗效果研究中均可见的一类指标,其相关指标在抽动症中的表达研究结果差异仍较为突出[6-7],而5-HT、DA 及NE 等作为单胺类神经递质中研究较多的指标,其对抽动症的诊断与病情变化的研究意义较高,但有研究认为其在抽动症中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8-10],故其与抽动症的关系进一步细致研究的空间较大。有研究认为抽动症患儿除表现出上述异常情况外,其睡眠状态也与疾病有一定的关系,较多抽动症患儿可表现出睡眠障碍方面的问题[11-12],而睡眠结构参数作为有效反映睡眠状态的指标,其在抽动症患儿中研究差异的存在,提示其研究意义较高。

本研究探究及分析抽动症患儿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睡眠结构参数的变化及与整体严重程度的关系的结果显示,抽动症患儿与健康同龄儿童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睡眠结构参数存在显著差异,且越为严重的抽动症患儿其异常幅度相对越大,Spearman 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睡后觉醒次数、睡眠潜伏期及非快眼动睡眠Ⅰ期百分比与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睡眠效率及慢波睡眠百分比与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故上述指标在抽动症诊断与治疗中的参考价值均较高。分析原因,抽动症越为严重的患儿其神经异常程度越为突出,而相关的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也越为异常[13-15],同时上述神经递质又是与睡眠状态密切相关的方面,因此神经递质表达越为异常,其睡眠结构参数也相对异常[16-20],故其有助于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的诊治。

综上所述,抽动症患儿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睡眠结构参数相对异常,且上述方面的表达与抽动症的整体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故在抽动症患儿中的诊治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猜你喜欢
抽动症神经递质整体
科普拟人让理解更轻松
槐黄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神经递质及SCF/c-kit通路的影响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快乐不快乐神经递质说了算
抽动症是个什么样的疾病?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儿童青少年抽动症及其疗愈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