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探析

2022-11-04 12:07姚心怡
今传媒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儿童教材

吕 炜 姚心怡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要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关爱服务体系;“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指出,需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2021年和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经常探访留守儿童,完善未成年人的关爱保护工作网络。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等问题再次引发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近几年,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一)“农村留守儿童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方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促进与反社会预防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崔丽娟教授等人于2022年发表的 《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改善社会支持系统: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促进对策》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为从根本上加强完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破解社会适应问题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有力保障。要以战略眼光,从发展产业、振兴教育等多方面,思考和提出能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新思路、新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侯为民教授等人于2021年发表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及难题破解》提出:“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再生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山东农业大学陈祥猛于2020年发表的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研究——以X镇为例》提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广大农村如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需要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如何处理社会转型期留守儿童群体的成长问题,是乡村振兴中绕不开的难题,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底层孩子们阶层再生产发生的日常机制及策略干预研究”成果之一,东北师范大学杨清溪副教授等人于2019年发表的 《需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实践准确定位》提出:“留守儿童教育要联合多种社会力量并重视个性化关爱,通过不断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来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川陕革命老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精准救助政策研究”成果之一,西华师范大学徐东教授等人于2019年发表的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现状解析及趋势》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联结社会媒体与大众媒体的力量,引导全民参与。”此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西部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的长效机制研究”成果之一,宝鸡文理学院马多秀教授等人于2019年发表的 《乡村教师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帮扶研究》提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精准扶贫既包括经济扶贫,更要扶智、扶德和扶志。”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方面

合肥工业大学孙学敏等发表的 《留守儿童课外阅读之生态系统研究》提出:“留守儿童阅读呈现阅读量小、阅读范围较窄、阅读不规范、阅读方法不当等诸多问题。”华中师范大学曹高辉副教授等人于2020年发表的 《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指出:“个体因素中阅读自我效能和阅读沉浸体验以及环境因素中的同伴支持和老师支持会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行为。”杭州师范大学鲍秋萍于2020年发表的 《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将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问题的原因总结为:“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够全面,儿童自制力弱,教师和家长的课外阅读指导能力有待提升等。”

上述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些共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化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契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本身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这些结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引发了笔者对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的思考。从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角度着眼,乡村振兴说到底是人的振兴,人的振兴必先振兴教育,乡村教育面对的是部分留守儿童群体,将其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情操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不仅要重视课内的学习,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也至关重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相对较为封闭、心理支持偏弱,课外阅读能够帮助他们丰富知识、拓展视野、解锁成长困惑、点亮心灵之光。但是,由于父母缺位、隔代教育等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阅读指导不到位。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等进行较为深入的科学研究,积极化解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缺乏针对性指导的难题,真正将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二、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肖定丽曾说:“阅读会让孩子的心灵更加丰富、柔软和坚韧,尤其是对留守儿童来说,书籍将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能帮助他们获得情绪上的疏解,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因此,有效地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阅读指导至关重要。鉴于此,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组建的“助力乡村振兴——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组的成员,前往陕西榆林、周至、石泉等地的乡村,针对小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情况展开了调研。

项目组成员将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划分为教材内的课外阅读和教材外的课外阅读两部分。教材内的课外阅读是2017年9月起在全国投入使用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由分布在低、中、高阶段的“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等板块组成;教材外的课外阅读依托于2020年4月国家教育部推出的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2020年版)》,为小学生挑选出课外阅读书单。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无论是教材内还是教材外的课外阅读,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指导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教材内课外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和大人一起读”是统编语文教材课外阅读的亮点之一,对培养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激发其阅读兴趣、推进幼小衔接、创设家庭阅读氛围等具有积极意义。在教材的教师指导用书共读指导中,有“这篇文章,爸爸妈妈是怎样和你一起读的?”等备课参考。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指导很难落到实处。

“我爱阅读”是二年级和教材单元主题对接的课外阅读板块,是亲子共读向学生自主阅读的过渡,“快乐读书吧”是“我爱阅读”后的跟进阅读,但是,亲子共读阶段家长指导的缺失,导致“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指导难以衔接。大部分教师虽能够按照教材要求开展一定的阅读指导,但只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共性指导,缺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针对性指导。此外,个别教师的阅读指导仅仅是推荐书目,让家长自行监督孩子阅读,并不制定阅读计划,致使阅读指导落空或流于形式。

(二)教材外课外阅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研发现,多数学校领导、语文学科教师、留守儿童家长对教育部发布的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2020年版)》不甚了解,无法为选择课外阅读图书提供科学指导。即使部分教师和家长了解该指导目录或关注到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也未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内在需求,为其提供书目选择指导和阅读方法指导。

三、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物理距离客观受限,课外阅读指导缺失了实施基础。即便是一方外出,另一方由于承担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也难有精力给予子女课外阅读指导。此外,留守儿童父母、祖辈或其他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也制约着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的效果。其次,由于农村的经济水平落后,学校藏书、家庭购书、其他公共服务机构藏书等都非常有限,农村留守儿童获取图书的渠道受限,课外阅读的指导也就无从谈起。

(二)主观原因

1.家长的意识不强

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认为“吃饱穿暖就是养育”,仅关注对子女物质上的支持,支付了生活、教育等开支,就觉得已尽到了责任和义务,对亲子阅读、阅读指导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是孩子自己的事,阅读指导是老师的事,对孩子提出“共读”的要求并不配合。

2.教师的指导乏力

部分教师未深刻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其理论和实践研究也较为不足,未能在书目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此外,一些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性也缺乏了解,未深入调查研究班级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课外阅读指导仅停留在普适性层面,不能因材施教、因生施策地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课外阅读指导。

3.学校的培训不到位

项目组成员在调查中了解到,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学校利用“国培”“省培”等项目对教师和相关人士开展过相关培训,但是,并未针对城乡差异,就如何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或其他课外阅读、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进行讨论,导致一些教师也产生了困惑,难以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

四、有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的客观环境还待进一步改善,需要各方集思广益、凝心聚力。课外阅读指导应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以启智润心为目标,转普适性为针对性,并积极落到实处。

(一)教材内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1.“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指导策略

有效实施“和大人一起读”,需要尽可能地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角色缺位的现象,发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家长首先要认识到亲子共读、阅读指导的重要性,再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手段与儿童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比如,可以通过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图像和有声化的阅读方式,录制、分享范读音频或同步音视频共读等。面对部分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教师或“三下乡”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就有必要承担起阅读指导的责任,不仅可以通过制作“和大人一起读”的朗读音频,以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儿童散文等不同体裁,采用唱读、分角色朗读、导读等各类方式,指导农村留守儿童阅读;还可以创建“和大人一起读”微信公众号,将阅读指导音视频、媒体支持路径、家庭教育方法等进行推送,拓宽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共享平台。

2.“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指导策略

一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优选“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的相关内容,制定差异化策略,给予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另一方面,可以推荐适宜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需求的阅读书目。例如,在阅读二年级上册“我爱阅读”中的课文《画家乡》后,可以让学生谈一谈“你心中十年后的家乡”,构建耕读教育的阅读指导思路,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勤俭、奋斗、奉献的精神,在其憧憬勾勒未来家乡的图景中,引导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在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儿童小说阅读中,可以推荐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从情感方面给予农村留守儿童充分的支持,引导其理解父母远离家乡和亲人,外出务工、勤劳致富,为家庭、社会、国家作出的贡献。同时,传递社会大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的温暖,为他们注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他们在阅读中懂得爱与感恩。

(二)教材外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1.设计主题阅读

设计主题阅读可以建立在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2020年版)》人文社会科学、文学、自然科学、艺术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扶智、扶德和扶志的内在要求,进行图书的主题分类,向学校、家长、公共服务机构等提供适宜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的图书采购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指导。例如,通过 《五星红旗》《嫦娥探月立体书》《团圆》等图书的阅读指导,能够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爱国爱家的情怀,激发其报国之志,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主动积极地学习、成长;通过 《萝卜回来了》《我的友情要出租》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图书的阅读指导,能够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懂得自信、关爱、分享以及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激发和唤醒农村留守儿童内在的生命力。

2.制定阅读计划

首先,要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学情,对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2020年版)》,制定不同学段的阅读计划。例如,《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2020年版)》对1-2年级学生推荐的 《五星红旗》,可以作为“爱国爱家”主题阅读的指导图书,引导学生按照五星红旗从祖国走向世界、从陆地飘向海洋、从地球飞向太空的时空轨迹,规划自己的阅读时间。其次,设计“你最喜欢哪张图片,为什么?”“书中的哪个故事最打动你?”“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等问题,拓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思维空间、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课外阅读能力,同时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最后,还可以建立班级阅读小组,定期举办课外阅读交流会,为农村留守儿童打造展现自我、彰显个性的平台。

此外,还需要政府主导、多元社会力量积极合力,给予充分的支持,将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指导最终落到实处。首先,要建设好“农家书屋”“留守儿童之家”等公共服务场所,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和阅读指导提供条件与环境;采购智能语音设备,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通过智能交互技术和有声阅读,实现“虚拟伴读”“有声听书”等阅读指导。其次,要充分掌握教师在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方面的需求,邀请专家从阅读指导、儿童心理学、家校共育、新媒体技术等方面展开培训,探索符合农村小学教师实际情况的培训方案;还可借助师范高校的信息化平台,交流推广课外阅读指导经验,发挥新媒体在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中的作用。最后,志愿服务组织、高校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应发挥自身优势,从心理关怀、日常陪伴和情感沟通等方面入手,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弥补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的不足。

2021年9月8日,国务院印发的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21-2030年)》再次强调了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家庭的主体责任,县、乡级政府的属地责任,以及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企业等社会责任的履行。各方齐抓共管,将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指导提供有力的保障,让农村留守儿童在阅读中获得学业发展、道德提升、行为养成,为乡村振兴助力。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儿童教材
教材精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