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分社:让世界看见“东方之珠”的风采

2022-11-04 01:49曾嘉
传媒 2022年19期
关键词:分社香港回归中新社

文/曾嘉

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始建于1954年6月,起初名为“《中国新闻》代销处”,是中新社在境外建立的第一个分支机构,也是新中国媒体在境外最早建立的一批分社之一。近70年来,香港分社一代又一代记者深入一线,浓墨重彩地记录和讲述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实践的历史篇章,让世界看见“东方之珠”的风采。

见证港澳回归 首报“港人治港”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新社就致力于开拓港澳新闻工作。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风雨飘摇中,在港机构也没有停止工作。上世纪80年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完善选举制度等,中新社在这些重大历史时刻都是亲历者与记录者。立足香港,与时代同频共振,正是香港分社成立以来所秉持的报道宗旨。

1982年,“港人治港”这一概念首次见诸媒体,即是在中新社的一篇报道中。1984年,中新社记者采写的稿件中,第一次使用了“马照跑,舞照跳,股票照炒”的形象表述,这一说法从此流传开来。

金庸生前翻阅中新社的画册

香港回归前夕,1996年“推委会”首次会议选出3位行政长官候选人直至正式选举产生行政长官人选和临时立法会60位议员,香港分社的采访报道,真实地记录了这些标志着香港迈入真正民主和“港人治港”的开端。

香港分社还推出“香港名人谈回归”系列报道、“回归路上香港人”专栏,多界别、多阶层地反映港人内心即将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并开办“香港聚焦”专栏就特区政府的筹组情况、临时立法会为特区立法的准备工作等进行了详尽报道。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香港。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在回归时刻,香港分社创造了39小时连续发稿的纪录,力图记录下每个重要的历史瞬间。

香港回归庆典报道可谓一次“世纪新闻大战”。香港分社和总社来港的新闻采访团,全力投入,自1997年6月1日至7月10日,共发电讯通稿1200篇,累计100余万字。此次文字和图片日发稿量、周发稿量、战役性报道发稿量等都创建社以来的最高记录,实现了中新社当时历史上的五个“最”:日发稿量最多、报道总量最大、滚动播出时间最长、动用传播工具种类最全、覆盖面和影响力最大。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为迎接澳门回归,澳门分社也做了大量工作,向海内外传递大量相关信息。

立足香港 与时代同频共振

港澳回归后的发展道路非一帆风顺。2003年的春节刚过,“非典”不期而至,肆虐一时,香港分社播发大批稿件,报道了香港各界众志成城抗击“非典”、 中央政府及时伸出援手等消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冲击香港,香港分社紧跟事态发展,切中时艰,新闻内容富有启发性,被港澳及东南亚、欧美传媒大量采用。2014年香港发生“占领中环”事件,身处舆论斗争第一线的香港分社,及时发稿并主动引导舆论。2019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修例风波”及异常复杂的政治和舆论斗争,香港分社沉着应对,稳妥进行了有关新闻报道。2020年,香港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香港分社记者奔走在抗疫前线,发出“疫情下的香港”和“香港记疫”等系列报道;2022年第五波疫情袭来,香港分社发出“香港抗疫高层系列访谈”独家专访,取得良好传播效果。多年来,香港分社积极报道香港特区依法施政和“一国两制”成功经验,独家专访董建华、曾荫权、梁振英、林郑月娥和李家超等历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2022年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报道,香港分社再度“全情投入”,及早策划系列重点稿件为庆典日的到来进行预热。通过对社会名流的访谈,反映“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以及香港经济、民生、社会和文化等发展情况。同时播发系列深度报道,讲述香港回归往事和未来发展机遇;跟进庆祝回归的各种活动,文、图、视全方位展现香港25年来的发展变化和成就。

中新社记者采访董建华

辐射东南亚 拥抱融媒体

在中新社总社尚未设立国际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分社尚未建立的时候,香港分社承担着拓展东南亚报道等任务,包括东南亚大海啸灾难、泰国军事政变、柬埔寨踩踏惨剧、菲律宾“8·23”香港人质劫持事件、马航MH370航班客机失联事件等,香港分社迅速派出报道组赶赴当地采访,通过现代数字通信传播技术,及时向用户提供一手的新闻稿件。此外,从港澳回归后至中新社实现在台湾驻点采访,香港分社也担当了对台报道前沿阵地的角色,多次派记者入岛实地采访。

近70年来,随着舆论环境的变化以及传播手段的改变,香港分社始终坚守信念,不忘初心,利用各种先进的传播技术,为对港对外报道打开新篇章。1995年,中新社在香港上网,中新社的稿件从此进入国际互联网,成为亚洲地区上网最早的中文媒体之一。

进入融媒体时代,从“占领中环”到“修例风波”,从完善选举制度到抗击新冠疫情,从中央援港措施到香港社会人生百态,香港分社无不以“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的报道原则和“实、宽、短、快、活”的“中新风格”,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香港。如今,在香港迈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走过近70年的香港分社,必将继续讲好香港故事。

猜你喜欢
分社香港回归中新社
藏品见证香港回归
欢迎订阅2023 年《中国记者》
第二届消博会闭幕展会规模超过首届
香港回归25周年
欢迎订阅2022 年《中国记者》
海外视角 新锐表达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
法新社进入朝鲜
新华社青年团分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