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风格与演奏分析

2022-11-04 05:53王倩
艺术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斯特拉触键奏鸣曲

□王倩

阿尔伯特·吉纳斯特拉(Alberto Ginastear 1916—1983 年)是20 世纪拉丁美洲伟大的作曲家、教育家、音乐活动家,《第一钢琴奏鸣曲》Op.22 是其代表作,也是钢琴家们争相演奏的热门曲目。本文从作曲家的生平简介及作品背景入手,总结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及作品风格,分析作品的钢琴演奏重难点。希望通过对这首奏鸣曲的研究,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感受其魅力所在。

一、吉纳斯特拉及《第一钢琴奏鸣曲》Op.22概述

阿尔伯特·吉纳斯特拉是阿根廷现代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音乐活动家。他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自幼便展露出过人的音乐才华,12 岁进入阿根廷著名的音乐学院——威廉姆斯音乐学院学习。1945 年,29 岁的吉纳斯特拉迁往美国纽约深造,师从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Aaron Copland),学习作曲。归国后,他全力投入阿根廷音乐教育的发展中,1948 年至1958 年间,他先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音乐学院、音乐与戏剧艺术学院等高等学府中任教。1971 年,他定居瑞士。1983 年由于长期辛劳奔波,在日内瓦逝世,享年67 岁。吉纳斯特拉对阿根廷音乐的创作与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拉丁美洲音乐界具有极高的威望。他一生创作了104 部种类繁多、风格多样的作品,其中既有为吉他、小提琴、竖琴、钢琴、大提琴等乐器创作的独奏曲、协奏曲及室内乐作品,也有芭蕾舞剧、歌剧及电影音乐等其他类型作品。其作品风格极具表现力,既有传统因素又有现代技法,两者相得益彰。

吉纳斯特拉的音乐创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创作初期(1934—1948 年)为客观民族主义时期;创作中期(1948—1958 年)为主观民族主义时期;创作晚期(1958—1983 年)为新表现主义时期。《第一钢琴奏鸣曲》op.22 是吉纳斯特拉创作中期的代表性作品,创作于1952 年,是作曲家受美国卡内基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女子大学委托而作。该作品在匹兹堡国际音乐节首演后立刻引起了轰动,赢得了大家的赞誉,并成为钢琴家们争相演奏的热门曲目。他的钢琴音乐拥有着不可思议的活力与能量,整首奏鸣曲都鲜明地受到了阿根廷的吉他与潘帕斯草原地区音乐的影响。这首作品运用了极其宽广的音域和强烈的力度对比,时而是多变的重音、切分音、舞蹈节奏和无节制爆发的和弦,时而又是复杂的色彩和梦幻般的曲调。正如作曲家自己所言,这部作品很快获得了认可,同时这也许就是作曲家中断了奏鸣曲创作多年,直至1981 年才写下《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原因。

《第一钢琴奏鸣曲》有四个乐章,每个乐章各有特点。第一乐章是强有力的快板(Allegro marcato)奏鸣曲式结构,3/4 拍。呈示部主部主题表现了充满阿根廷民族风格的舞蹈场面,运用了切分音形成强烈的节奏感,高音低音的快速切换充分展示出不同音区音色的鲜明对比。副部主题突然转变为乡村田园式的牧歌主题,带有装饰音的旋律轻柔地从高声部奏出,充满了诗意的柔美。该旋律是作曲家由阿根廷潘帕斯大草原产生的灵感创作而成,抒发了作曲家心中对祖国美好风光的热爱之情。本乐章总体节奏复杂多变,音乐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换,十分有张力。

第二乐章为神秘的急板(Presto misterioso),以ABA 的单三部曲式构成。本乐章运用了马兰波舞曲节奏,与十二音创作技法相融合,体现了作曲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具有飘忽不定的神秘气氛。A 段以等分节奏为基础,通过音区、音程的变化等方法使乐曲具有持续的动力感,无调性的色彩感丰富多变。B 段的旋律则选自阿根廷民谣。乐章采用了与第一乐章辉煌绚烂的结尾方式完全不同的极弱的力度收尾,音乐风格清新洒脱,极具异域风格魅力和田园色彩。

第三乐章为热情的慢板(Adagio molto appassionato),这一乐章极具浪漫色彩,采用ABA 曲式结构。主题A 模仿吉他拨弦的方式呈现了神秘的音调,主题B 采用了ff 的力度,与A 段的缓慢幽静形成了鲜明的冲突对比,主题急促又富有激情,主题不断下行模进运用了类似复调的方式,最终在主题A 的缩减再现中渐渐消逝。

第四乐章是粗犷且固定节奏的终曲(Ruvido ed ostinato),作曲家生动展示了马兰波舞曲的节奏韵律和步伐,诠释了阿根廷高卓牧人文化的民族特色。整个乐章为托卡塔式的快速音群,有较为困难的技术段落,需要演奏者具有精湛的技巧与饱满的情绪。本乐章采用了ABACA 的回旋曲式,音乐风格气势庞大,充满了狂热的激情与无穷的力量,最终在火热炙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二、创作技法与风格探究

(一)节拍与节奏的错位

在《第一钢琴奏鸣曲》中,不规则的节拍节奏变换,增强了乐曲的创造力和丰富感,使阿根廷民族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完美融合。作曲家打破了传统节拍节奏强弱规律,频繁变换拍号、强拍休止、保持音等,使乐曲极具不稳定的戏剧性张力。这一创作手法在第一乐章、第四乐章中尤为明显。例如,第一乐章开始的1~11 小节,拍号变换了8 次,其中包含了3/4、2/4、4/4、8/8、6/8、5/8、9/8 等,这些变化打破了传统的节拍强弱规律,增加了极强的戏剧性效果,使音乐充满内在的张力。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通过跨小节连线、切分等方式,打破了原有常规节拍的律动,形成了重音位移的“错位感”,增强了乐曲的趣味性、律动感及现代风格。

在初期练习时,演奏者应换算好节拍,运用节拍器将节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统一,既使拍号变换频繁,又要在一定的节拍规律和固定的速度下进行。演奏者在固定速度和节拍后要分析每个拍子特有的节拍韵律,弹出切分音、复合节奏等独特节奏感,找到不断变换的节拍与速度统一的平衡点。

(二)阿根廷民族元素的运用

1.马兰波舞曲素材的运用

马兰波舞曲(malambo)是一种男性舞蹈,富有阳刚之气,通常采用快速的节奏,6/8 拍,伴奏乐器以吉他为主,表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与无穷的力量。在吉纳斯特拉的其他作品中,如《阿根廷舞曲》(作品2)、《马兰波舞曲》(作品7)等,均可见到这种舞曲形式。

2.民间器乐的音调特色

作曲家运用最多的乐器便是阿根廷吉他。20 世纪中期,吉他在阿根廷的山区得到广泛流传,具有当地牛仔热情开朗、乐观勇敢的民族性格。阿根廷吉他的音调旋律是在阿根廷五声调式(“E-G-AB-D”)的基础上创作的小调式,即以“E-A-d-g-b-e”的象征性和弦为主干音。吉纳斯特拉在钢琴音乐创作中也运用了这一调式,如第二乐章结尾部分的“E-A-d-g-b-e”钢琴和弦(参照谱例1)。此外,作曲家在乐曲中还多次运用短促急板及不规则重音,模仿非洲鼓点。这种文化的多元性使阿根廷音乐绚烂多姿,特点鲜明。

谱例1

三、演奏技法分析

(一)敲击式触键

敲击式触键是20 世纪钢琴作品中常见的演奏方式。受巴托克作品的启发,吉纳斯特拉在《第一钢琴奏鸣曲》中也广泛运用。演奏出既有颗粒感又不僵硬的音色,是敲击式触键技术的关键点。顾名思义,钢琴敲击性音色的模拟性就是把钢琴看作打击乐器,但是钢琴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不仅有乐器中最为丰富的音高变化,更重要的是钢琴可以通过音高、节奏、力度和触键的各种组合超越打击乐所能表现的音乐形象。

敲击性音色最常见的触键方式为手指以掌关节为支撑点立住,由指尖力量集中点来进行快速发力触键,类似于鼓槌快速击打鼓面,在快速敲击琴键后借由反弹力迅速放松,使声音达到尖锐集中又富有弹性的良好状态。由于下键速度快,连动装置的琴槌敲击琴弦也是快速碰撞,从而产生明亮、尖锐的敲击性音色。触键有一定的高度、力度和速度,角度近于垂直,但要注意音的弹性和质量,避免过于直硬死板。敲击式的触键通过音区、力度、层次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呈现出具有冲击力的音响效果,这一特性使敲击性的触键方式本身偏向于客观,但吉纳斯特拉将客观与主观进行了完美融合,在敲击式的触键中融入了民族特色及丰沛的情感,使音乐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敲击性因素常运用敲击动作在不同音区弹奏来产生客观的声音对比。在力度方面,较强的力度是敲击式触键较常见且较易掌握的一种。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弱音的敲击方式,其在本曲的第二乐章最为常见。在触键位置方面,演奏者不需要动用手臂以上的力量,运用手指尤其是第一关节和指尖的集中点便可完成。演奏者可通过手指高抬指快下键形成颗粒感的音色,再通过手臂和耳朵控制下键的力度和音色,必要时可配合弱音踏板来完成颗粒分明、轻盈又富有紧张感的独特音乐形象。这里值得一提的还有第四乐章托卡塔式的敲击性演奏。托卡塔风格的演奏法是钢琴演奏史上最早的,也是最能体现敲击性因素的奏法之一。敲击性触键音响效果猛烈,具有炫技的成分,可以较好地展现人类情感的宣泄或喷涌。作曲家还在这首奏鸣曲中较多使用了三度、四度、六度音程的平行进行,这一创作技法极具现代和声效果。演奏者在演奏时同样需要运用敲击式触键技法,应运用抬手后的惯性,把掌关节支撑住,一个力量快速带出平行音程的几个音,使声音既有敲击式触键的颗粒感,清脆饱满,又连贯轻松,推动旋律发展。

(二)多元化的力度层次

在本首奏鸣曲中,千变万化的力度为音乐提供了神奇绝妙的层次。力度会直接影响音响效果和音乐内容。声音的强弱在音乐中不仅仅是发音物体振幅大小所产生的不同声音强度这一物理现象,更是演奏者所创造出的艺术气氛及塑造艺术形象和表达艺术内容的复杂技术手段。

力度层次分为横向与纵向。横向是指声部线条的层次,在绝大部分时候和弦需要突出两边的音——最高音与最低音,使音响效果更加立体又有一定的空间感。纵向的力度变化可大致分为对比型与过渡型。对比是艺术的重要美学原则之一,犹如戏剧的本质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无法形成戏剧,没有对比的音乐也会趋于乏味。20 世纪,音乐更强调力度的极端变化与对比,以更具有冲击力与表现力。例如,第三乐章的结尾处便是由ff—pp 的快速转换。弱时声音的轻柔可以创造出梦幻的、朦胧的、田园诗意的抒情音乐,强时可以展现极具震撼力、戏剧性、气势磅礴、坚定有力的音乐形象。过渡型分为渐强与渐弱。渐强(Cresc.)意为音响逐渐移近、增强,可以联想为火车轰隆隆由远驶来时音响的变化。音乐是流动的,渐强意味着推动力与生命力,只有这样的渐强才能赋予音乐艺术表现力。渐弱(Dim.)意为音响逐渐离开,减弱。如作品第二乐章的结尾句便是给人以渐渐远去、消怠而尽的意境。同时,渐强渐弱还需要演奏者规划好起点、长度、形态。通常有渐强渐弱标示的地方或稍微移后些作为起点,渐强处应该弹奏弱,渐弱则相反。长度则意味着幅度,要看到下一个力度记号的出现,做好长度的安排,采取“前少后多”的策略可以让过渡型的力度变化更具戏剧性效果。形态则是指有些模进的音型做阶梯式的力度变化更合适,有些则是有坡度的变化,有些是较长篇幅的力度推进。演奏者需要按照情况做好一定的力度变化安排。

通过以上对吉纳斯特拉《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与演奏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吉纳斯特拉独具特色的音乐语言及这部奏鸣曲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吉纳斯特拉将传统创作技法与当代创作手法加以融合运用,使作品既有鲜明的时代感,又具有很强烈的民族风格,生动地描绘出南美洲少数民族鲜明的音乐形象。整首乐曲既彰显作曲家个人风格,又反映出20 世纪音乐创作的积极探索与大胆创新。

猜你喜欢
斯特拉触键奏鸣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斯特拉文斯基早期芭蕾舞剧中音乐主题的结构方式及特征
春天的奏鸣曲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
卧室里的蜘蛛
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音色组合分析
饥饿奏鸣曲
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浅谈钢琴演奏中歌唱性触键
浅析钢琴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