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精进与转化:国术与传统武术文化重构

2022-11-05 02:32徐景彩张良志
武术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国术传统武术武术

陈 亮 徐景彩 张良志 王 思

1.西安医学院体育部,陕西 西安 710021;

2.西安医学院学生工作部,陕西 西安 710021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国家与民众的灵魂,文化自信与繁荣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将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重要的传承发展内容,融入生产生活。新时代文化自信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寓意,是关乎国运与复兴的时代课题。国术作为中华体育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在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历史强音中引爆热点,在文化大发展实践中塑造新的发展路径,重拾传统文化优势,成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但研究表明,国术文化发展实践中,面临西方文化的强势垄断与蚕食,存在舆论、教育、竞技等困境,以及边缘化问题,造成一定的文化生存危机,亟待解决(王智慧,2019,尹继林,2020;陈建峰,2021)。因此,本研究在现当代语境下,探索国术文化的历史缘起、文化演进与时代价值,构筑传统文化自觉、自知、自信的发展通路,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1 文化自觉:国术的源起与内涵

1.1 国术的缘起

清末,新政推行,武举制被废除,失去了军事和人才选拔价值的武术拳勇逐渐势弱。洋务运动后,以体操为代表的西方体育传入我国,以西方先进兵操操练新军,成为一种社会改良主义的具实体现。在此影响下,在学校体育中,以马良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创编“中华新武术”,尝试纳入学校教学体系。1910年精武体育会成立,在爱国、修正、正义、助人精神下以健体、博智、重德达成精神寓于健全之体魄,谋求强国、强种、强身。在近代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觉醒中,传统武术在套路表演、实战搏击基础上进行改革,强调文化精神与使命担当,为国术出现奠定了基础。

国术(中华武术的别称)源于民国时期张之江的倡导。1927年,南京成立国术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中央国术馆,随后中央国术馆陆续招生,并举行国术国考,对传统武术进行现代化改造。国术对传统武术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以民族性拥抱世界性,以传统性契合时代性。在“竞演之争”上,强调只有套路表演不合实际,将套路练习与技击比试相结合,“艺与敌、知与行”相结合。对待“门派师承”上,摒弃派别繁杂,提倡融通化合各家所长。在文化精神上,术学兼备,武以德先,养成文明的脑筋和高尚的思想。张之江认为,国术对中华民族意义重大,将国术从攻防之技艺上升到国家与民族的指向,提出国术是“救国要图”,利于“国强身健利吾群”、“恢复民族精神”,是“提振民气,复兴民族”的切实载体。

1.2 国术的内涵界定

在广义上,国术涵盖吾国杰出之技术,如书法,绘画等。在狭义上,张之江认为,国术是拳勇技击,以及我国旧有各种武艺的统称。1932年全国体育会议认为国术是体育活动的一种。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推进下,通过武术与体育的融汇,以及传统武术的西化,逐步统一采用其狭义的概念,即传统武术融汇与现代化改造后的统称。这一概念的界定得到学者研究支持,如刘帅兵(2021)指出国术是武术的改造,麻晨俊(2021)认为国术是武术竞技化改造。

在张之江的论述中,国术为我国“固有之术”,强调祖辈传习下的历史沿革;国术关注“善与人同”,摒弃门户流派的弊端,倡导公开统一。张之江对国术的定义,突破了术的视野,从国、民、族的层次上诠释了国术中“国”的内涵:在国的角度国所倡、国固有、合国情;在民的角度民当习练、卫国必需;在族的角度则事关民族存亡。进而突破“民”和“人”层次体魄上的强国强种,成为涵养国族主义,形成与西方体育相对应的概念。而在当代语境下,国术以其内外兼修、顺势而为、各美其美的内涵思想成为武技文明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国家关照,助推中国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重要内容。综上,本研究采用国术的狭义概念,在“国”的视角下,国术是与西方体育相对应的概念,以我国固有武术之精华,承载着民族、国家复兴的精神寄托,体现着文化自立、自强、自信的现代图景。在“术”的视角下,国术是拳勇、技击与各种武艺的集合,无门派之区隔,取各家之所长。国术重视“打、练、演结合”的知行统一,是重视技击本质的现代化武术。简而言之,国术是承载优秀传统文化,演竞融贯的各类传统武术技艺的统称。

2 文化精进:国术文化内涵的演化

2.1 对“有机”与“机械”自然观的文化调试

国术是对传统武术的现代化改造,是对根植于农耕文明的民族传统体育与诞生于工业文明的西方体育在文化冲突的调试过程。从文化本源上来看,传统武术文化是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表现形式,在自然的人化(如太极拳)和人化的自然(如螳螂拳)实践中形成对自然关系内在性理解,体现为“顺应”自然的有机自然观;而西方体育文化发展以现代工业文明下机械主义自然观为背景,强调不断突破自然对人的限制(如田径、举重),体现为对自然的“超越”。国术在文化上强调对本体文化选择的调试,从文化脉络中寻找文化根基,提出技击为武术的本质,提倡“打、练、演结合”,将武术套路表演与技击竞技的再融合,强调“实用主义”形成对传统武术的体育化改造。虽然,国民政府出于展示国家形象的需要,国术对武术的现代化改革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首秀中,竞技化让位于表演性质的国际化传播;但是,国术在东西方自然观交流中探索文化融合,在历史文化审视中自身定位,在现代社会下的发展适应中形成了文化调试,为国术文化发展奠定了方向。

2.2 由“己”为“国”的文化升华

传统武术在农耕文明中是个体维持生存的文化存在形式。自武术起源,无论是狩猎、军事,还是职业,都是个体以武术技艺谋生,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在强身、健体、养生的实践中,武术技艺同样以个体为视角,是保存生命的生物属性活动。传统武术在个体的社会实现与生物体现中,体认了“己”的文化认知。现代国家的建立与社会变迁打破了传统武术的文化生存空间。国术对传统武术的文化改造受到“国粹”精神的影响,以国家和民族的定位审视国术文化,涵养国族主义,承担“救亡图存”的文化使命。这一点在国术定义中以“固有”强调其文化脉络,在其价值中以“强国强种”成为国家化行为与文化诉求。由“己”到“国”,国术对传统体育的文化改造实现了由个体到国民的文化升华,国术与国家紧密相连,由个体对话自然与社会,转换为国家对话世界的文化语境。国民成为国术的主体,现代化“统一”与“公开”国家育人方式成为通用的文化表达。以“自上而下”的国家化革新,推进国术由传统向现代,由民间向国家的文化升华。

2.3 从“对抗”到“和合”的文化正途

传统武术有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武术流派,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四大拳种,纷繁复杂。农业社会地域之间保持相对的封闭与独立,传统武术的个体认同来自于血缘宗亲的制度化实践,以师徒传习得到社会道德规范承认,而非国家权威。习武群体的凝聚力、影响力高度依赖于门户标识,师徒个人成就的社会认可与门户生存发展高度捆绑,进一步衍生出派别等,形成稳定的群体行为规范。习武群体对于社会身份及门派权威的维护,在派系利害矛盾的对抗与竞争中演化为互相攻讦。

国术对传统武术的改造以现代社会西学东渐为背景,在体操独占化、武术体操化后探索武术体育化。现代社会生活秩序的重构下,中央国术馆以国家权威对传统武术进行改造与组织,主张摒弃门派之见,集百家之所长,汇中华之精华。逐步形成了术德并重、文武兼备、中西并用、内外兼修、体用兼备、刚柔并济等“和合”文化。“和合”文化成为国术发展的重要文化倡导,在国术发展历程中不断演化精进。中央国术馆的首期招生考试内容就涵盖了少林与武当两门派,刀枪剑棍摔跤等内容。1928年,张之江提出,国术家如不能用科学方法教授他人难以有宏效,需融汇中西体育。1930年,张之江考察日本远东运动会,指出日本柔道进步之速,因其毫无自私之习。1934年,中央国术馆体育专科学校成立,国术走入现代教育体系。1957年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张之江《不要忽视国术的研究整理工作》摒弃居奇娇吝、好勇斗狠,互争雄长狭隘之风。国术通过不同流派的功法、套路、格斗形式以及文化理念的“泛学博通”式改造,以技术原理的哲学思辨与人的思维、价值取向彰显“和合”文化,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一种凝练、实践与表达方式。

3 文化转化:国术文化的时代使命

国术文化的自觉与自知是对传统武术现代化改造的积极尝试,在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积极发掘国术文化的时代价值,担负时代使命,是增进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重要支撑。

3.1 教育融入:传承文化基因

推崇继承是各国基础的传统文化教育立场,如英国以传统文化活动、课程,开展创造性文化教育,新西兰以毛利语教学强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韩国将跆拳道的教学赋予民族精神象征,强化民族认同。国术从出现开始,就积极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同时,张之江在《提倡国术的要点》中提出保存和发扬国术文化,即遴选与整理,融合与整编有价值的传统武术文化,为国术文化教育提供了支撑。近年来,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成为社会共识,在文化强国国家战略下,将国术文化精华融入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杨建营(2020年)从传承传统文化、实现社会价值角度提出,以武育人,弘扬文化、培育精神的学校武术传承体系。将国术文化“术德并重,文武兼修”融入教育体系,应在追求增进健康、提高竞技技术的基础上,在育人方面,强调德育先导,将国术蕴含的传统道德与价值标准进行凝练推广;在培育精神方面,强调文武兼修,培育刚健自强的民族精神;在文化传承方面,展示传统文化的活态图景,形成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广泛认同。由此,增强国术文化的辐射力、教化力与吸引力,提高传统文化的认同力。

3.2 产业赋能:活化文化资源

开发国术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根植现代社会生活土壤,将国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利用市场的力量,推进国术文化焕发活力。而对国术文化资源的清晰认知,对其品质、效用、价值、前景等本质属性的把握,则是推进这一进程的关键问题。国术的武技与武理的技术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由外而内组成了国术文化体系,对其文化资源的开发则应由具象的拳法、套路文化的艺术化展现、技击竞技文化的广泛参与、健体养生文化的需求开发着手,活态展示国术思想、道德、价值等核心文化体系。在健身养生领域,八段锦、太极拳有着丰富的群众基础,可结合国术文化开发运动休闲服务产业;在演艺领域,各类套路可与大型演艺活动有机结合开发旅游观光服务业、节庆表演服务业,提高旅游观赏体验;在赛事领域,标准化发展赛事体系,培育观赛、参赛群众基础,开发竞赛表演业。通过产业体系带动,为国术发展带来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使国术文化始终与基层民众保持紧密联系,为立体展现中国的审美价值与标准赋予能量。

3.3 话语构筑:共享传统文化

“尚和贵中”的国术文化历来重视传播交流。上世纪30年代中央国术馆历经发展形成了24个省市级国术馆,300多个县级国术馆的国术系统,开展教授班、师范班、练习班、青年班、少年班等各种训练班,派出辅导,设站辅导,形成了向下扎根的国家权威倡议下的平民化普及传播。同时重视理论传播,编纂《查拳图说》《少林武当考》等22种理论著作,创办《国术周刊》促进组织与传习者交流。在国际交流方面,组织“南洋旅行团”赴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南亚诸国进行表演,在英国组建“之江太极拳研究学院”,参加德国柏林奥运会表演,通过表演展示中国体验文化,促进国际传播。在新时代,以国术蕴含的“和合”文化化解文化相争的异化状态,体现文化共同体中的分享与共享的价值准则,助推国家形象建设。借鉴、完善国术的理论与技术、竞技与表演结合的平民化普及传播方式,共享中国传统文化,以民心相通,汇聚民之力,链接国之相交,为构筑文化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国术传统武术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中华武术
南京国民政府国术推行工作述略
武术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