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莘县渔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11-05 02:55高志强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6期
关键词:莘县水产品渔业

○高志强

(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莘县 252400)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莘县水产业逐年都有新的发展,地方特色已初步显现。如罗非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种工黄河鲤鱼净养及全鱼宴菜品研制开发,泥鳅、乌鳢的人工繁育、养殖的迅速发展,名特优水产品比例不断提升等。在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莘县水产能否不断推广生态健康技术,提升全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水平并发展壮大,使之成为富民增收的一条途径,是县委、县政府和县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十分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就莘县渔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对策试作简要分析,并提出渔业发展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莘县水产业发展现状

1.资源状况

莘县有水库2座,总水面4858亩;池塘水面4245亩,工厂化养殖面积约30000多m;可养鱼植藕的村头荒洼地面积约1万亩。

古云水库位于古云镇秦庄村西侧,总占地面积1784亩,设计总库容538.8万方,年供水量1095万立方米;莘州水库位于莘县南外环以南,占地面积2100亩,设计总库容787.6万立方米,年供水量1671万立方米。2座水库现在是人畜饮用水水源地,为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修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改善和提高自然水域基础生产力的利用率,有效增加渔业资源群体数量,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在2座水库进行了适当的人工增殖放流,达到了“放鱼养水,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

县内池塘包括藕鱼混养塘和鱼类专养塘两大类,总面积4245亩。其中藕鱼混养塘面积1300亩,鱼类养殖塘2945亩。池塘是发展水产养殖的主要水域类型。

工厂化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由于其养殖密度大、养殖环境稳定、产量高、效益高等特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健康养殖发展的主要养殖方式。

2.水产养殖生产基本情况

2021年莘县水产养殖面积6510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4245亩,水库养殖面积2265亩。工厂化水产养殖发展迅速,先后有莘县光耀水产养殖合作社、山东种工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莘县耀霆渔业专业合作社、莘县莘大水产养殖场等几个地方建设了工厂化养殖设施,总面积达到3万多m,工厂化养殖产量占全县养殖总产量的40%以上,实现经济产值4500万元以上。

近年来,莘县十分重视水产品质量,以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己任,在古城、朝城等镇巩固推广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000余亩。在巩固发展大宗水产品生产、推广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的同时,积极探索名特水产品的资源开发利用,养殖品种由原来的青、草、鲢、鳙等四大家鱼发展到罗非鱼、锦鲤、乌鳢、鮰鱼、彭泽鲫、黄颡鱼、鲶鱼、泥鳅、牛蛙、小龙虾等十多个名优特品种,并先后开展了乌鳢、泥鳅人工繁育和池塘规模养殖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且养殖规模稳步扩大,比重不断上升,以四大家鱼一统天下的养殖格局彻底扭转。另外,品牌建设在稳步推进,莘县成功创建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3家,山东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注册“碧水”牌罗非鱼和“种公渔业”黄河鲤鱼商标2个,申报了“莘县罗非鱼”地理标志、认定“三品一标”水产品24个。山东种工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种公渔业”牌黄河鲤鱼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国际现代渔业博览会金奖。

二、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1.渔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养殖水平参差不齐。

池塘养殖目前仍是我县水产养殖的主要养殖方式,水产养殖虽然有4240多亩的池塘养殖面积,但成方连片面积不大,规模化养殖面积较小,且养殖池塘分散,养殖条件参差不齐,不易管理,只有朝城、古城、徐庄、十八里铺和燕塔等几个养殖场面积在100亩以上,其他都是零星的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养殖,且池塘大部分都淤积严重年久失修,蓄水能力降低,无法满足池塘高产养殖所需水位和“阔水养大鱼”的要求,特别是遇到久旱无雨的年份,河道无水可取,机井水位下降,取水困难,水产养殖则受到严重威胁,有时造成缺氧泛池死鱼,使渔农遭受重大损失,养鱼积极性常受影响。再则,面积小水位浅的池塘,水体的理化性状受自然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大,水温、水质变化快、幅度大,鱼类难以适应这样的剧烈变化,生长发育会受影响,甚至导致鱼类发病或死亡,以上情况已严重不能满足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制约了我县水产业的健康发展。

2.良种更新和选育滞后,鱼种质量退化。

苗种是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目前,多数养殖单位往往偏重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良种引进和繁育,主要表现在:一是自有的亲鱼长期得不到更新,亲鱼退化;二是亲鱼购买渠道不正确,随机就地选取,造成不适当的近亲交配;三是没有正确掌握人工选育良种的技术,对培育环境不重视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品种质量退化,导致子代生长缓慢、性成熟早、个体变小、鱼的抗病能力减弱,影响了产量和效益。同时,养殖品种更新缓慢,创新乏力,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养殖对象。

3.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用地的严重扩张和大面积高标准农田建设致使部分水产养殖水面被蚕食和占用,内陆可养殖水面减少,养殖水面开发利用遇到了前所未有困难,另一方面,现在的小规模农村池塘精养模式中,养殖主要采用投放人工饵料,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还做不到营养物质的零排放,水产养殖自身的污染与水域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资源的需求和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外部水资源紧缺和污染制约了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排污又影响了外部环境。现在面临的是环境容量的减少和水产养殖的产业转型升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虽已展开,但养殖环境保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务重、时间紧。

4.产业发展受资金和技术的制约,渔业转型升级困难。

渔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渔业的必由之路,现代渔业发展需要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人才。莘县渔业基础薄弱,缺乏群众和社会基础,县内资金、人才、技术不足以支撑渔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莘县为农业大县,县财政和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渔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池塘标准化改造步伐滞后,致使水产养殖基础设施较差,生产能力低下,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一定距离;其次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经费和人员不足等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虽然省市渔业主管部门加大了对渔业的投入,进一步调整了水产养殖结构,改善了部分企业养殖生产条件,渔业生产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新时代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仍存在着资金短缺和水产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5.莘县渔业仍处在低端发展阶段。

莘县只形成低端的养殖环节产业,水产品销售都是依靠水产经纪人联系活鲜运输车辆在塘口售卖,由于生产和市场脱节,水产养殖主体不了解市场行情,水产品价格不透明,出塘价说是随行就市,实际是经纪人说了算,价高低卖的情况时有发生,伤害部分群众养殖积极性;水产品加工目前仍以小作坊为主,虽然有2家水产品加工企业,但生产的都是初级产品,难以走向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数量有限。由于缺少龙头企业引领带动,生产、销售和加工还是各自为战,未形成上下游完整的、循环的产业链,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渔业发展尚未建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三、莘县现代渔业发展的对策

莘县渔业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示精神为指导,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为抓手,以建立维持良好资源、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发挥合作社、协会各成员的作用,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着力发展绿色健康养殖、增殖水产品加工,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产品市场竟争能力,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努力使渔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1.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养殖生产能力。

在积极争取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等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充分发挥渔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池塘连片整齐、设施设备配套、道路环境优美、管理模式先进”的目标要求,改小塘为大塘,浅水塘为深水塘,因地制宜确定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规模,从养殖池塘条件、养殖基础设施、养殖电力配备、养殖区域环境等4个方面进行标准化改造,全面提升养殖池塘条件,提高养殖水域自净、异位修复和抗风险能力。按照“美丽渔场”的建设标准,建设几处绿色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当地群众的水产养殖,普及应用生态绿色养殖技术和健康养殖模式,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加强基层渔技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科技是强渔之基。积极争取渔业教育培训经费,在内容上主要是在加强渔民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水产养殖与环境和谐相处、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培训;在培训教材的编写和技术知识的讲解上,结合农民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和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编写、讲解和演示,以召开现场会的形式,现场指导等,提高从业人员实际操作技能,让农民读得懂,学得会,用得上。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织渔民外出进行现代渔业观摩学习,并引进外地先进养殖经验和技术。同时,积极加强与省淡水渔业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联系,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渔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完善,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3.调整养殖生产布局,发展高效特色渔业。

根据自身优势,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创建渔业品牌,充分发挥“种公牌黄河鲤鱼”品牌效应,延伸产业链条,引导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和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开展种业提升行动,加快引种育种和良种体系建设,因地制宜,稳妥开展水产新品种试验推广,提升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至2025年筛选、改良、引进和培育2-3个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经济性状优势明显养殖良种,建成一个省级良种场,提高水产良种覆盖率。在稳定“四大家鱼”和黄河鲤鱼、罗非鱼等养殖品种的同时,发展名特优新特色水产养殖,调整养殖区域布局,增加加州鲈鱼、宝石鲈鱼、乌鳢、南美白对虾等鱼类的养殖,开展水产新品种、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养殖尾水治理、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和配合饲料应用等技术和模式的示范推广,大力发展高标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集约型高产高效养殖模式,至2025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到50000m。做大优势产业和特色品种,实现渔业经济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4.发展观赏休闲渔业,增强渔业发展后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休闲渔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针对我县休闲渔业发展分散、规模小的特点,一是加强对休闲渔业行业组织的建设和指导,成立休闲渔业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机制,促进信息交流,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在现有观赏鱼养殖的基础上,依托山东繁花锦鲤养殖场建设观赏鱼养殖和繁育基地,解决观赏鱼鱼种长期依靠在外地购买的状况,年繁育和养殖观赏鱼2000万尾,建设2-3处以观赏鱼养殖、休闲、垂钓、品鲜为主要内涵的城郊休闲渔业基地,离城镇较近的发展6-8家以有机鱼品尝和垂钓为主要内涵的渔家乐,逐步形成观赏鱼产业。

5.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

水产品加工上接水产养殖,下连水产品流通,是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环节,所谓“加工活,则流通活,流通活,则生产兴”,搞活了加工,货畅其流,实行加工带基地,能够有效拉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此,我们一是要强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适度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加强水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实现产地和销地的市场、冷链物流有效对接,引导开展水产品电子商务,推动单一传统营销方式向多元化现代营销方式转变;二是积极探讨水产品精深加工,对现有的加工设备和仓储设施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提高加工质量,提升加工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展销售渠道,主动与一产融合,建立订单生产基地,为销售企业提供优质商品来源,以二产带动一产推动三产,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激发产业活力,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全县渔业健康快速发展。

随着郑济高铁和德商高铁的建设和开通,莘县区位优势更加明显,莘县必将成为鲁西地区货物的集散地和人口的聚集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必然大有可为。为此,我们在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增值、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着力发展养殖、增值和水产品加工,不断推进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推动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聊城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猜你喜欢
莘县水产品渔业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感雾(外两首)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高质量农业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1957—2013年莘县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近期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中国渔业经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