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三公山碑》书法艺术与标识设计融合应用研究

2022-11-06 08:45沧州师范学院讲师籍敏沧州师范学院讲师陈明
国画家 2022年2期
关键词:篆隶字体笔画

沧州师范学院讲师/ 籍敏 沧州师范学院讲师/ 陈明

在当今,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书法元素越来越成为公共标识设计运用当中的主题。对于标识设计来说,书法的图形符号又是极具价值的文化宝库。标识设计本身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公共属性又使富于传统的书法艺术元素具有了新的生命特征。这样一种结合的尝试,将使祀三公山碑成为具有极强的区域性文化标签。

一、《祀三公山碑》的书法字体艺术的表现

文字是标识设计的三元素(图形、文字、色彩)之一,在设计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书法曾经是汉字语言表达最重要的载体,其本身具有信息传递、抽象表达、形象传达等多种形式,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当前追求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主题下,书法字体融合标识设计应用更应加以提倡。字体标识设计的应用也符合当前绿色设计的概念,这样一种融合将使书法艺术更具有时代的魅力。

《祀三公山碑》是河北封龙山汉碑重要的历史遗迹,其文字记录了东汉时期这一地区重要的礼仪和风俗。它的书法是现存东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碑刻,其“篆隶体”书法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祀三公山碑》以其独特的书写风格成为两汉书法和文字现象中的重要标志。其“篆隶体”书风的独有特征,极大呈现了汉碑书写的多元性与审美观。

《祀三公山碑》是书法中的变体。说其是篆书,则其结字方正,许多字压扁,笔画有许多简省的地方,有些字末笔呈拉长垂下的尖笔出锋,可看作是隶书波磔笔法的一种变形处理。说是隶书,则其结体方法多是篆法,有些笔画更变得屈曲排满,比篆书还要冗繁。而综合看去,它更像是一种有着浓厚书法味道的美术字。

《祀三公山碑》起笔方截,尤显古拙生辣。转折处方圆兼用,小者用圆,大者用方,别开生面地展现了一种生涩峭厉的篆书体例。与用方重之笔相吻合的是,《祀三公山碑》在结字上一改篆书纵向延伸、修长的特征,易之以方折、紧敛的结字方法。这种以方为体的篆书结字形式,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显得宽绰雄强、稳重方博,呈现出一种宽宏浩大的气象,《祀三公山碑》堪称一篇缜密绵长的文字巨作。

《祀三公山碑》章法独特,其虽产生于篆书和隶书十分成熟的年代,但其不囿陈规,未入流俗,大胆尝试极富新意的笔法与字法,构建宏大的章法,打破了结字惯常的对称和均衡,注意字形正侧、大小、疏密、虚实的对比,强调字形结体的自由与纵横观照,从局部到整体、从单纯到复杂,最终回归质朴之境,大大提高了全碑的视觉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同时,此碑字态拙朴无华,生涩的用笔结字透出冷峻肃穆的气息,使通篇格调更显古茂拙朴。

《祀三公山碑》文字体的风格在当时具有实际的意义,我们今天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的书写性的趣味来看待,从标识设计的语境出发,它的文字表现极具个性的表达,文字的结体、架构象形属性亦可以说是非常前卫的。

二、《祀三公山碑》“篆隶体”汉字元素形象重塑的标识设计表达

标识在其浓缩的方寸之间以言简意赅的语言,凸显出主题内容和独特的价值。书法艺术能够在以汉字为主的标志设计中展示其特有的文化属性和生命力。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势必要对全球化发展环境产生适应性,标识设计与经典的传统书法艺术融合,能够产生生动的新创造物,获得中国模式标识的设计脉络。《祀三公山碑》“篆隶体”汉字元素形象重塑的标识设计表达是实用性和审美的结合统一。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针对汉字标识部分延伸展开,利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展现汉字标识的意与形之美。

今天的汉字经过符号化、规范化演变而来的现代汉字已经使我们现代人在设计以汉字为元素的标识时忽略汉字字与形不分家的特质,或者说由于我们对古代汉字不了解而更关注现代易阅读的应用性汉字字形。那么,在进行标识设计时,我们应该暂时性地搁置文字的应用属性,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篆隶体”的象形属性上来,从象形化的重塑入手,研究“篆隶体”汉字的前世今生,将“篆隶体”通过设计改造到兼具文字字意传达和图像传达双重信息的传达优势上来。

标识设计的主要功能是信息传达,无论采用何种元素、手法来表现,都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篆隶体”的字体表现从功能上讲已“降格”为设计的一种表现元素,对于标识设计的视觉化表现,无疑字形比其字意更为受用,充分利用“篆隶体”与生俱来的象形化特征,通过主观的设计,将文字的应用性功能暂时搁置,并强化“篆隶体”象形化自我描述的功能,做到字与形的一体化设计,做到字意传达和图形视觉传达的统一,发挥图形与字意的双重传达优势才是标识设计的生命力所在,也必将是突破文化障碍、体现民族特色,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融合创新的方向。

在《祀三公山碑》标识设计的过程中,首先从整体的间架结构布局,结合书法的实践研究及书法理论的很多重要著述,全面系统地总结《祀三公山碑》的汉字书写的结构和组合结构,对字体间架结构的学习和掌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篆隶体”有其已定的艺术造型方式,文字本身在笔画上有疏密、繁简程度的差异。在书写上应当“因字制宜”。在“篆隶体”书写的章法上有形式、字字连接的体例上的变化,注意笔画长短、轻重、正斜、俯仰、收放等变化,使得字体参差错落、变化有致。在字体的组合上要保持视觉的统一性。个体随机组合的过程中,个体差异很大,但整体又要和谐统一,在设计时应当结合“篆隶体”书写的特征,把握造型的特点。“篆隶体”属于汉字特有的组成方法,在结构上更需要做出疏密、黑白、重心等细节的处理。

蕴含着文化精髓与符号化特征的《祀三公山碑》从古至今被不断地挖掘、整合与创造,从设计方法上主要可从字形设计和笔画设计两方面着手。字形设计是从整体的形态上来设计,强调字体的整体塑造。字形设计要注意外形、重心、组合等方面的设计内容。外形设计是指整体外貌形象的变化;重心设计是根据审美的需要合理安排字体的重心,增加字体的趣味感和运动感;组合设计是对多个汉字进行大小、方向、位置等方面的安排。把握好不同的编排,使得文字的性格特点更加的鲜明生动,形式感更强,能表达多种抽象的含义和概念。

在笔画设计方面,要注重“篆隶体”书写的起笔、落笔、转折等造型,注重对笔画的修饰和形象处理,针对粗细、曲直、起笔、落笔等处进行改造,通过断笔设计、连笔设计、断连设计等笔形设计将笔画装饰化,使曲笔直化、转角圆化、笔画宽度变化和点线面化等。这些微小的笔画变化都会对字体和字形性格产生影响。在标识设计的内容上要体现出现代设计理念对“篆隶体”的改造和表达具有的现实意义。

三、《祀三公山碑》“篆隶体”标识设计融合要体现“人本”观念

《祀三公山碑》“篆隶体”标识设计要体现人本主义,以人为本就是讲求设计时要把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在设计宗旨上要体现人格、人性的综合发展。“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也是回归中国最传统的思想核心,《祀三公山碑》“篆隶体”其文字和书写都体现着那个时期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表达着“天人合一”人本思想。汉字在信息表达量、语汇丰富度上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汉字书体经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承载着历代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体现着独特的民族文化。

标识设计不仅是一种知识学习和能力的训练,也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再造,在一定的空间内将信息梳理整合,以视觉形式进行有目的的呈现。在短时间内直观清晰、简明扼要地表达显得尤为重要。《祀三公山碑》作为“篆隶体”语汇系统产生的语言,其字体特征本身赋予了图形表述的作用,其文字更有着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因此《祀三公山碑》本身就是一种平面化的信息载体,其在造字规律和构字形式上体现着书法造型中空间布局、线性形态塑造的意象之美。

《祀三公山碑》的标识设计可以准确使用语意的表现,字体图形化的展示,减少了图案图形的使用及色彩的使用,以白色的面貌呈现,符合当下流行的“绿色设计”理念。文字在标识设计中传递的信息是最直接有效的,而结合书法架构的优势在于字体结合语言传达的特殊性,甚至可以不借助具体的或者抽象的图形图像进行表达,具有语言简洁凝练、视觉效果强烈、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

四、《祀三公山碑》与标识设计的融合展望

《祀三公山碑》汉字及书写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和记录者,其发展应该随着社会进程、文明进步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革新,每种形式的变化都应遵循传统而孕育出新的可能性。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进化。在汉字的使用上,设计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对汉字创新的追求促使汉字形态的出现。在应用字体设计的过程中,选择新的造型的汉字趋向明显居多。虽然在一些表现上与传统相去甚远,但也表现了新时期的审美需求。我们既不要一味地否定传统,也不能仅仅为了创造而创新。中国人自古的哲学“叩其两端而执其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营养促使我们更理解文化,吸收新的文化形式语言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孕化和梳理传统和现代文明的交集,应该成为我们的责任,只有不断地融合,才能使文化开出更绚丽的花。

猜你喜欢
篆隶字体笔画
傅山“碑学先声”的源起之说
傅山《杂记》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时代·新风采上海市第七届篆隶书法展”举行
找不同
清·傅山论书句
枯燥的Times New Roman字体有了新花样
组合字体
30
字体安装步步通
添笔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