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课程思政与UNWTO全球旅游道德规范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2022-11-06 22:16杨义德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旅游专业

杨义德

一、旅游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实施课程思政是旅游教育发展的需要

旅游教育首先要本土化。本土化教育需要扎根于中国,为国家旅游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旅游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16 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精神和理念的一项举措。课程思政要求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的思想素养不断升华,思想境界不断提高,这对学生的个人品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旅游教育要国际化。国际化是旅游专业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模式,为我所用,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在国外开办分校、与国外院校互认学分、国内学生赴海外实践、与国外院校交换留学生等手段提高我国旅游教育的国际地位,增强国际旅游教育话语权。在交流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些冲突和融合为旅游专业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政治定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时需要专业课程教授者和学习者主动融入旅游专业,学习相关旅游专业知识,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找准切入点,帮助学生根据自己专业所学,提升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交流和应变能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加政治定力,讲好中国故事。

(二)实施课程思政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以广东省为例,2018全年广东省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748.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5.12亿美元,增长4.4%。整体看来,2013-2018年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18年入境过夜游客超3700万人,旅游外汇收入突破200亿美元,皆为近十年来最高值。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经香港和澳门进入广东乃至整个中国大陆的外国旅游者不断增加,这意味着需要大量具备旅游专业知识、英语表达能力良好、具备较强责任意识和较高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英语类课程作为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程,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其教学内容涵盖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中国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多种话题。其工具性可以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从而向世界游客讲好美丽中国的故事;其人文性肩负着对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担负“民间外交使者”的责任。对涉外旅游的从业人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操守教育势在必行。

(三)实施课程思政是旅游专业学生成长的需要

大学时期是学生心智成长、世界观建立的重要阶段,然而在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多元思潮的猛烈冲击下,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受西方国家不实言论蛊惑,出现思想意志不坚定、面对诱惑不自控、抵抗腐化不彻底等,在生活上表现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在实习就业岗位上表现为缺乏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等。旅游专业作为向旅游业输送人才的大本营,在育人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要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学中去,不断挖掘教学中的各种思政教育资源,为旅游行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之人。

二、旅游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一)主要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身其教学内容就含有大量的思政教育元素。如,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就涵盖了中国历史神话、文学诗词、小说戏剧、科技发明、楼阁建筑、书画艺术等众多尊重自然、改造世界的杰出人物和典型案例,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素材;英语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ESP英语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丰富,以笔者主编的旅游文化英语教材《旅游英语教程》为例,该教材的主题与思政教育不谋而合(表1)。

(二)主要课程思政教育目标与世界旅游组织教学质量认证的一致性

UNWTO TedQual教育质量认证是由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颁发的唯一具有国际标准的旅游教育、培训及研究项目的质量认证。该认证以学生为中心,对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雇主需求之间的关系,教师参与学生培养、课程建设等内容,课程设置与开发的合理性、科学性、系统性等内容,学院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表2)。

(1)雇主(The Employers)视角,评价本专业(项目)如何满足雇主(用人单位)的期望和要求以及适应旅游行业新的挑战。

(2)学生(The Students)视角,评价本专业(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和毕业之后如何在学术贡献和技能发展方面的知识更新。

(3)課程体系(The Curriculum and Pedagogic System)评估本专业(项目)课程体系的一贯性与科学性。

(4)师资(The Faculty)视角,评估本专业(项目)确定的师资招募机制以及教师发展对本专业的贡献。

(5)管理(The Management)视角,评估学院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使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持续优化的方略。

(6)全球旅游道德规范(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lobal Ethics for Tourism)方面,评估本专业师生在遵守旅游道德、坚持旅游扶贫、从事旅游培训等方面的执行情况。

三、旅游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与实践

(一)净化教师思想灵魂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专业教师既要保持学术的专业性,更要保持思想的专一性。由于教师有过留学西方的经历或有的专业本身就是英语,长期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大量接触西方文化而形成西式思维,然而在新时代新要求下,旅游专业教师更需要强化思想政治意识,只有坚定政治立场才能保证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能性;学生呈现的思想面貌往往也是教师政治素质的侧面反映。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专业课教师任务艰巨,思政课教师要发挥指引作用。教师应定期走进企业学习锻炼并制度化,同时加强各学科教师思想观念与能力融合。高度重视对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升,适当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安排专业课教师前往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实践研修和思想洗礼,还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学习,提升专业课教师自身人文素质。学校通过安排知名专家讲座、交流研讨等形式帮助教师找到符合课程思政特点的课程改革方法和途径。

教师深入班级,每位教师兼任20名学生的“职业导师”。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要把学生当成与其界限分明的受教者。正如古人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善良正直、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为人师表的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才能传递给学生正能量,指引学生前行,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实现教育和教学真正有机统一。让金牌导游、金牌服务员走进课堂,现身说法,讲述他们长期奉献于旅游行业的崇高情怀。

2.提高教师职业能力素质

要真正实现“授业+ 传道+ 解惑”,教师不仅需要端正的品行,更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用专业知识解答学生思政之惑、职业之惑的能力。作为旅游专业教师,不仅应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不断关注旅游产业的新业态,学习旅游行业的新知识,掌握旅游行业的新技能,并随时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成功融入思政教育,帮助旅游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中用“英语+ 旅游”“互联网+旅游”“旅游+教育”“旅游+创新”谋取旅游行业的新岗位,以获得更大发展。

(二)量化学生的思政考核指标

目前,很多旅游专业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形成性评价根据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的参与度、完成度和阶段性考核进行评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旅游专业课程将形成性评价内容分为两个模块 :一方面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导游讲解能力、酒店服务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基本技能,考核的主体包括任课教师评价、其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 ;另一方面考核学生思政情感要素,从专业学习的认知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动机变化、兴趣变化、效率变化等方面去评价。对于终结性评价,鼓励教师创新考试内容,在书面考试(比如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地理学等)中融合旅游行业的职业素养内容;在口语考试中(比如模拟导游、导游英语等)以考核学生的中文、英文讲解为主(表3)。

此表每周通过学生自评、班干部评价、宿管员评价、教师评价,每项1分,总分10分。最终形成对该学生的评价,并将分值换算计入学生综合素质学分。

(三)活化课程思政教学素材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时代对旅游专业教师的教材选取和把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教师必须以教材为依托,透过语言的表象剖析其所传达的文化和人文精神,结合旅游专业,教育学生爱国爱家、爱岗敬业、明辨美丑;提高思想觉悟,培养道德品质,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选取并挖掘符合时代特点的思政元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灵活运用思政元素。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旅游学院要求全体教师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讲岭南风土人情、人物故事;用林则徐虎门销烟击退英军、容闳留学耶鲁报效祖国、孙中山推翻帝制主张共和、广州七十二烈士为国捐躯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爱国情操,用岭南四大园林的精巧设计和曲径通幽培养审美趣味,用广州开通近代史上首个通商口岸、广交会被誉为中国第一会展激发学生学好英语建设祖国的热情。

(四)强化学生实习实践能力

1.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如世界心理卫生日、世界读书日、世界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等各项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其自身能力和素质也在不断增强,如学会与人沟通、融洽相处等,这些能力和素质在学生即将从事的旅游行业工作中起重要的作用。导游协会、非常英语、模特队等社团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导游讲解、英语演讲、心理情景剧表演等活动,旅游专业特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精彩纷呈,为学生日后走上旅游行业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融入企业深入锻炼

参与企业实训,对学生眼界的拓展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十分有益。根据合作企业的季节性需求,学校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当地旅游景点、涉外酒店、旅行社等实习基地开展实训。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充分利用中国航展、国际马戏节、广交会以及长隆海洋度假区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实地演练。学生制定好海岛游、红色景点游、休闲游等多种路线,学生导游带着教师游客用英语讲解各景点的人文风情、历史渊源,完成整个游览过程后,由教师和景点讲解人员共同参评。按照學院要求,每名学生必须参加企业顶岗实习6个月以上。学生参与校外实习,不仅能诊断出学生是否掌握景点的旅游知识和相关的业务技能,还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演练实训中切实地体验当地文化、了解当地发展历史和现状,增强其爱国爱乡之情。

四、结论

在新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旅游专业课程思政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也契合世旅组织教学质量认证的要求。净化教师思想品质、量化学生考核内容、活化思政教育题材、强化学生课外实践等措施必将成为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主要路径。

参考文献:

[1]曾俊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原则与路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 (02):13-16.

[2]王丹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5):46-51.

[3]谢雨萍.建设一流专业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初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0(71-73).

[4]张燕燕.旅游类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探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0,3:71-7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校级科研平台“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社科研究基地”项目成果之一,编号:KY202108;广东省教育规划办公室十四五规划课题(德育专项)“珠海市大中小学运用本土抗战史迹资源打造思政教育品牌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0JKDY071。]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思政旅游专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