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2022-11-06 08:10桂新春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核心

桂新春

卫生中职学校是培养医学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由于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特殊性,为实现培养目标既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应该加强思想素质的培育。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师应聚焦课堂,与时俱进,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政治思想教育,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非思政课教师把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对学生进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相结合,做好思政内容的融入,引领和巩固学生的思想基石,促使学生行稳致远,真正成为德技双馨的白衣天使。

一、课程教学设计背景

卫生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逐步走向稳定的重要阶段,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随着世界思想文化深入交流交融,西方普世价值观趁机肆意渗透,中职学生又受自身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的局限,面对经济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对某些不良社会现象的长期存在,难免产生迷茫、困惑,从而阻碍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势必影响他们在学校的思想、行为及将来的工作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每位教师都要坚守自己的责任区,立足课堂,引导青年学生提高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自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教育资源更具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本课程教学设计是在课堂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事例,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中引入“对分课堂”模式,创立开放、主动、自由的课堂,聚焦学生过程性、个性化、问题化、合作性学习,让学生养成思考、探究和交流的学习习惯。当面对核心价值观内容和事例的冲击时,激发学生思考和反思,以达到净化心灵,领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的化学分子和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学科,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其理论渗透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各个领域。掌握生物化学知识为临床各专业,特别是护理、助产、药剂等专业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夯实基础,并为将来工作中能准确把握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而采取对应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课程内容相对繁杂、抽象,又具整体性、广泛联系和交叉性等特点,使学生深感枯燥难懂。学生只有学会思考和分析,才能理解课程知识,再辅助记忆才能掌握其内涵。

三、学情分析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卫生中职三年制护理、助产、药剂等专业一年级学生,年龄在16岁左右。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识水平相对薄弱,生物化学的重要前期基础课程如《有机化学》等知识多数没有学过或没有掌握。该年龄段的学生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抽象概念的感知力和理解力较弱。多数学生心存享乐、读书无用论等想法,表现为不思進取、沉迷手机网络、厌学,少数学生甚至漠视校纪班规等,透视学生这些行为习惯,折射出他们的思想及价值观存在问题。

四、思政设计理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揭示教师存在三方面作用:一是传道即传授做人的道理;二是受业指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三是解惑指教师讲授课程的重难点和解答学生心中疑惑。传道,基于学生厌学、沉迷手机网络等实际情况及折射出学生的思想及价值观问题。在讲解课程知识时融入相关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事例,达到直面学生问题、启迪学生思想、触动学生心灵,引领学生关注、理解、认同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发生改变。受业,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对分课堂”模式,按照课堂留白讲授、课后自主学习和思考、课堂讨论与交流三个步骤进行,指引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等习惯,助力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对核心价值观思考和反思。解惑,在课堂上对课程中重难点内容详细讲解,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提高其学习信心,同时解答学生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冲突中的疑惑。因此,本课程教学设计以实现情感目标为抓手,利用情感对价值观念的更新、对学习态度的形成、对高尚情操的培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转变。

五、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

1.课堂外辅助模式

采用任务驱动法,为课程学习做铺垫。培育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思考、探讨交流的习惯。

(1)教学开始前,将“对分课堂”模式的详细做法和要求发给学生学习、领悟,课堂上教师进一步解释和强调,督促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同时将生物化学讲学案(含预习问题、探究问题、训练问题)发给学生,作为每节课后学生“亮、考、帮”作业参考,也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引。

(2)每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及时将课堂学习的书本内容独立学习、通过思考来理解、内化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亮、考、帮”作业,为课堂讨论交流做好准备。

2.课堂思政教学模式:五步法

(1)领悟内涵。教师深学悟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2)挖掘与对接。潜心研究教材,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挖掘出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事例与其关联对接。

(3)讲解。课堂中当讲到包含德育元素的知识点时,及时讲解融入相关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事例。

(4)讨论(思考)。通过讨论或思考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反思自己行为。

(5)分享。学生谈谈对本次核心价值观主题的理解、想法或做法,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

讲解、讨论(思考)及分享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

3.融入效果的评价方式

(1)课堂融入效果的评价方式。主要从学生课堂参与度(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感知,反映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精神面貌)、平时作业质量评价(反映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期末成绩(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调查中学生各方面认知的变化等四个方面来评价融入效果。

(2)课程结束后融入效果的评价方式。主要从学生对整个班级良好学风(体现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等方面)、班风(表现班级团结友爱、遵守校纪班规、积极向上等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等方面的自觉性,以及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反映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来评价。

六、课程思政示例

课程思政资源主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和事例,再拓展到社会和国家层面。课堂融入示例如下:

爱国:针对部分学生奉献意识不强等问题。在学习“酶原与酶原的激活”时,其生理意义体现酶原对自身组织的保护作用,含有人们保护、爱护自己的祖国是心之所归的寓意。举例抗日英雄集体——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转移,面对穷凶极恶的日伪军,临危不惧,英勇阻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义无反顾地跳下悬崖。84岁钟南山院士和全国医务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顾个人安危,逆行奉献自己的知识和生命。他们的行为体现什么?你为班集体能做什么?你怎么理解“多做事吃亏”?请同学讨论、思考并分享,最后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从小事从实处做好每一件事情,认同多做事就是多锻炼,并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爱国。

敬业:针对学生学习、做事较浮躁,学习只求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深入探究等现象,在学习“糖酵解”时,其反应过程是一步步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到达代谢终点,蕴含做任何事情都应有条不紊、脚踏实地地推進,才能践行高质量做好事情的敬业内涵。举例七旬张伯礼院士在新冠肺炎肆虐时凭借精湛医术,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方式,取得显著效果,为中医药赢得了国际地位。从接线员做起的任小萍通过自己刻苦努力的拼搏,从基础最差成为年级最好的学生。毕业后从接线员做起,用细心、耐心、专心把工作做得人人称赞。从这些成功人物中获得什么启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请同学讨论、思考并分享,最后老师谈谈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认真落实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学习上只要做到踏石留痕、工作尽职尽责,学习和工作都能取得成功。

七、结语

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在教学设计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事例作为实现情感目标的思政资源。根据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人将情感目标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从外显到内化的顺序分为五个层次,设计和教学中紧密融合,一步步达成。学生在课堂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事例,经过反应、价值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达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落实情感目标,实现教书育人。教学中同步引入“对分课堂”模式来培育学生思考和探讨能力,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核心价值观的领悟及反思,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此教学设计融思想教育、学习方法及解答认知疑惑于一体,创新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课题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物化学教学中的研究”(项目编号:2017YQJK272)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