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油茶产业发展研究

2022-11-07 23:38
新农民 2022年22期
关键词:油茶广西

马 靖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商贸与外语系,广西 南宁 530025)

1 桂北油茶发展优势

1.1 桂北油茶历史悠久

打油茶的习俗在柳州、桂林、贺州等桂北地区很普遍,很多村落,大街小巷,喝油茶很常见,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打油茶的历史也较为悠久。一方习俗的渊源必然有自。有文章认为,广西的打油茶文化来源于晋唐“吃茶”、“茶粥”饮茶风尚的遗存,此后桂北的人民为了适应岭南的气候,逐步对传承的饮茶文化进行演变,最后形成“打油茶”的饮茶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迁徙,与油茶有关的饭店逐渐遍布广西各地,爱好喝油茶的人不再限于喜欢打油茶的桂北少数民族,在广西各城市都有不少的拥趸,特别是与恭城相关的油茶店,在南宁、北海等城市的街头随处可见。

1.2 桂北油茶呈多样性发展

在桂林、柳州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油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恭城瑶族油茶、灌阳瑶族油茶、三江侗族油茶、融水苗族油茶、龙胜苗族油茶等等。虽然都名为油茶,但油茶原料、制作方法、味道、油茶佐料都大有不同,如除三江油茶原料无生姜外,其他均须含生姜;灌阳油茶在原料中加入肉类、蔬菜,其他则无;恭城油茶、龙胜油茶原料中仅加入盐,但另三种则可糖可盐。在制作方法上差别也比较明显,如灌阳油茶细分为香菇茶、焦米茶、茱萸茶等,将肉类、蔬菜加入茶中共同煮,需要用“7”字木槌进行捶打,而三江油茶则较为简便,直接翻炒老茶叶至焦香,加水煮开即可,无需捶打。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制作方式,出来的油茶味道自然也不一样,有甜有咸有涩有辣,有浓郁有清爽,让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选择。

1.3 桂北油茶契合饮食健康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还讲究吃得健康,享受吃的过程。油茶的发展也契合现代人注重保健的饮食文化的变化。自古以来,广西相对于其他地方,开发相对较晚,经济也相对落后,起初的油茶主要是用来解渴、充饥的,在改革开放之后,吃饱已经不再是问题后,桂北的人们仍然离不开油茶。原因在于人们逐渐发现喝油茶具有祛寒除湿、消食解渴、醒神避瘴、抗氧化、降脂护肝和提供多种维生素等保健功能。甚至认为,喝油茶有助于寿命延长,如有文章提到“普遍认为,恭城人的长寿与喝油茶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几乎所有的百岁老人都有喝油茶的习惯,油茶又被誉为‘长寿汤’。”在人们追求饮食健康的今天,油茶的保健功能将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潜力提供了非常好的特性保障。

1.4 桂北油茶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化

经过近三四十年的发展,桂北油茶不再限于桂北人民食用了,渐渐地在广西范围内也随处可见了,油茶的经济价值也被挖掘出来,油茶也慢慢地取得一定程度的产业发展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恭城油茶、三江油茶已先后列入了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往往以油茶作为地方名片,将油茶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打造文旅项目,将观光、民俗文化展示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旅游业得到发展,也反过来带动油茶的消费与对外宣传,从而让油茶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不少的劳动岗位。

2 桂北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

虽然桂北的油茶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还有很大的不足,尚未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2.1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不高,区外认可度不够

与同样是广西知名小吃的螺蛳粉相比,桂北的油茶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不高,在广西以外的地方的消费者较少。柳州的螺蛳粉则成 为网红新宠,近期广西支援上海的抗疫物资包里就有螺蛳粉,螺蛳粉受到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螺蛳粉甚至出现在了一些人的防疫物资储备清单里。与螺蛳粉相比,油茶的保健功能突出,但在味道上则可能没有螺蛳粉那么讨年轻人喜欢,在吃的便捷度方面,油茶更是相对复杂一些,这会对新受众的接触意愿形成一定的反面影响。

2.2 分布较散,标准不一,未形成品牌优势

如上所述,在桂北地区多个地方都有自己品牌的油茶,每种油茶都有自己的特点、品味,各自的受众群体也不一样,但出名度却不一样。2008年、2014年恭城油茶、三江油茶先后都列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而,两者在知名度上明显超过其他油茶,两者中,又以恭城油茶最为出名,一提起广西油茶,对广西油茶缺乏了解的人们首先想起的是恭城油茶,认为恭城油茶即是广西油茶。人们此种印象对恭城油茶而言,可能是好事,但对于桂北的整体油茶而言,则是不利的。因为恭城油茶相对而言,味道比较浓郁,初尝的人会觉得苦涩、辛辣,不少人不愿意再次尝试,这样,会导致苦涩难喝成为很多人对桂北油茶的思维定式。而事实上,三江油茶、融水油茶可以做成清淡、香甜的,在口感和观感上对初次接触者就相对比较友好。因此,由于桂北有多种油茶,但在地理位置上比较分散,而工艺、味道不一,知道度一强多弱,造成受众面相对较小,反而难以形成类似螺蛳粉这样的品牌优势,打造不出能闻名全国的知名度。

2.3 传统技艺传承困难,可能会失去桂北油茶的独特性

随着产业化的发展,也会带来相应的弊端。在实行产业化之后,往往也会进行油茶生产的自动化,传统打油茶的工艺的传承慢慢地也会变少,而目前自动化的油茶品质与手工打出来的油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由于桂北油茶的源头都是在相对交通落后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当地的年轻人因求学、务工等原因离开故土,年轻人中比较少愿意留在当地专门从事油茶制作,因而,油茶传统制作工艺也面临传承人变少的困境。如果要建立桂北油茶的高知名度品牌,纯靠目前自动化生产工艺来推广是难以达到目的的,毕竟现有自动化生产工艺很难还原出手工打油茶的原汁原味,失去特色,也就失去了建立知名品牌的机会。

3 桂北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3.1 注重非遗保护,标准化与多样化有机统一

广西桂北有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各少数民族的油茶类别不一,油茶的多样性为人们提供多种口味的选择,但如果不能统筹发展,油茶的多样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桂北油茶的整体发展。目前而言,仅有恭城油茶、三江油茶列入了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灌阳油茶、融水油茶、龙胜油茶、钟山油茶、平乐油茶等等,这些油茶都没列入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从打造桂北油茶品牌的角度出发,应由广西区级政府部门整合桂北的油茶产业,深度挖掘桂北各个地方油茶制作工艺、习俗所承载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从广西区级的角度去讲好每一种类油茶的故事,形成广西区级对每类油茶的认定标准,打造成一个统一的桂北油茶品牌,而不能由桂北下面的各个县独立为战,应由区级单位统筹,形成广西的油茶标准,制定相应的制作工艺规范,努力把桂北油茶或者广西油茶作为一个品牌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把桂北油茶作为桂北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一部分传承进行传承保护,打造了特色,才能打造出品牌,才能推向全国。

确定传统打油茶制作工艺传承人,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饮食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在于正宗传统技艺的传承,如果技艺无法传承,非遗保护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桂北油茶有多个种类,对每类油茶都应在考察后确定合适的传承人。由于传统技艺往往会有成本高、难以快速生产等缺点,因此,需要对传承人加大政策及资金力度的扶持。

标准化与多样性要辩证统一。桂北油茶形成广西的统一标准并非要抹去各地油茶的特点,相反,是要把各地每类油茶的特点都上升为全区的标准,各地的油茶要根据各地的油茶特色及旅游资源、少数民族特色,制定适合当地的油茶产业的发展路径,同时,要避免不同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重复投资,也要避免出现恭城油茶宣传力度大而形成对其他种类的油茶知名度的不良遮断影响,因此,广西区级政府部门应从整体上统筹,保护好桂北油茶的多样性,按不同种类、不同品味、不同工艺等特点,进行保护和推广。在广西区级形成桂北油茶有甜、咸、浓郁、清淡等口味,速食类或者堂食类,以及饮料类油茶或者主食类油茶等类别的区分,开发多种油茶产品,向不同的受众推广不同类别的油茶,才能让油茶走出广西。

3.2 加强理论研究,加强人才培养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也查阅了一些相关文献材料,相关文章不少,但文章的作者所在的单位往往是一般的职业院校,鲜有重点高校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的论著,在此并非要否定现有的研究,也不是贬低现有研究的作者,本文仅想表达目前与桂北油茶、桂北少数民族风俗相关的理论研究,特别是重量级的理论研究太少,关注度不够,需要更多的专家、教授参与进来,进一步加强调查、论证,才能形成关于桂北油茶制作工艺提升、产业健康发展相关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从而促进桂北油茶的长足发展与保护。这也需要区级政府部门加以引导,设立相关的研究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加强人才培养。油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油茶自动化生产工艺提升、油茶品牌建立、文旅路线设计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广西已建立有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桂林农业学校等高职院校,可设立与油茶相关的专业,为油茶产业培养相关专业职业技术人才,可传承传统打油茶工艺,也可从事油茶自动化生产。可在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院校设立与油茶相关的课程,让师生在课堂上就了解桂北油茶的由来,不同油茶的区分,让更多的师生从理论的角度认识、研究油茶,从理论高度去指导实践。甚至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可以委培的方式,委托部分院校为其培养相关的专门人才;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基金、奖学金,以吸引更多的人研究与油茶相关的领域。还要注重复合人才的培养。由于桂北油茶分布于各少数民族聚集区,旅游往往是当地重要产业,注定了油茶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对油茶、旅游都有研究的人才必然更难得。

3.3 整合资源,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针对桂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的情况,要加大财政力度的支持,同时地引导和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融入地方建设,特别是县城、乡村之间的基础建设,整合资源,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油茶发展现状、旅游特色、人口流动数量等因素,搞好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要确定重点发展的若干个油茶地区,待重点地区发展起来后,以点成线,以点带面,从而促进桂北油茶的良好发展。因为桂北油茶分布在广西北部的柳州、桂林、贺州等数个地市,因而,由区级政府部门统一协调、整合资源会较为妥当。

3.4 与旅游相结合,加强新媒体宣传

桂北有壮族、苗族、瑶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旅游业对桂北的经济有莫大的影响,而“极具文化价值和地域性特征的饮食民俗非遗文化成了重要的地区旅游资源,是推动古城振兴和发展潮流文化精品城市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打油茶又会成为当地旅游的宣传点之一,因此,挖掘油茶故事,把打油茶的体验融入旅游路线,构建吸引大众的文旅项目,让油茶产业与旅游业两者相得益彰。

随着头条、快手、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出现,哪怕是远在深山,只要能抓住眼球,也能迅速“走红”,成为“网红”新宠,如果不是负面的走红,往往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桂北的油茶业,不仅要依靠传统的媒体进行宣传,也要与时俱进,利用直播平台进行宣传、引流。常看直播平台的人都知道,广西不乏各样的网红,加以适当的引导,打造如同李子柒等类型的饮食类、文旅类的博主,未尝不可。桂北美食小吃众多、民俗风景各异,是非常适用长期做直播宣传的。而桂北很多人三餐都离不开油茶,只要直播中时不时出现油茶的元素,即使不刻意去直播宣传油茶,油茶也会被注意到的,如果再有几次偶然的高光时刻,桂北油茶的知名度可能就可以走出广西了。

桂北油茶作为桂北的文化符号之一,在广西官方的重要国内外会议上,可以考虑用清淡类的油茶来取代一般的茶水,用餐时,也可以用油茶及配套小吃来招待宾客。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用桂北特色油茶招待来宾,一来可显尊敬,二来可得宣传,以期早日建立桂北油茶的品牌知名度。

猜你喜欢
油茶广西
广西贵港
油茶飘香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油茶的种植技术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吃过三次就会爱上的油茶
和我一起去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