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研究

2022-11-07 01:27管宪慧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外语课程思政新时期

摘 要:在当前教育事业持续发展背景下,人们不仅关注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且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高职院校应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以外语课程为载体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致力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外语知识水平,塑造其完善的人格。本文结合外语课程思政的意义、特点、现状,提出了外语课程思政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

作者简介:管宪慧(1992.10-),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职业院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案例研究”(课题编号:2020ZYWYJG033)的研究成果。

在外语课程教学中,要将思政教育和外语知识的教学融合起来,发挥出外语课程的载体功能,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走出困境与迷茫。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应将教书、育人这两大任务落实到实际的办学中。高职院校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育,突破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立体化教育。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明确了人才培养方向。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将高职外语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和利用起来,拓宽思政教育的路径。教师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鼓舞,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塑造良好的品格,提高个人素养和外语水平,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内化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

高职院校的外语课程是一门语言类的课程,有一定的特殊性。外语课程在传承文化精神、进行思政教育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外语课程教学中,教师需挖掘课程内在的育人属性,发挥出外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使高职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自觉形成思辨意识,对比汉语和外语的语言结构差异、中外文化差异。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互联网时代受到了多元思想文化的侵袭和冲击,很容易出现认知层面的困惑、迷茫。在高职外语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有助于学生坚守正确方向,突破发展困境、学习障碍,走出困惑,走出迷茫,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的特点

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是针对工具型、应用型学科的思政教育渗透。外语课程具有场景化、具象化的特点,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因此,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体现出师生互动性的特征。想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需要构建应用外语的语言情景,使学生从中获取感悟,体现出高职外语课程思政的思辨性、场景性特点。

(一)互动性

将课程思政理念渗透到高职外语课程的建设和实践中,就是以外语的工具作用为依托展开师生互动。互动过程中,学生将会受到积极的引导,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外语课程是一门语言课程,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中发挥功能,外语课程思政的互动要从师生层面、生生层面体现出来,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互动交往树立正确观念。

(二)思辨性

在学习外语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外国文化近距离接触,体会外国文化,感悟外国文化的特色,几乎所有的外语专业都会相应地设置文化课程,例如英语文化、日语文化等。教师以专业课程的内容为依托,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使思政教育和外语专业课程之间形成内容上的契合,在对中外文化的对比和分析过程中,增强教育效果。学生将会在外国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形成主动对文化进行分辨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习效果。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辨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成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场景性

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外语知识传授、外语技能培养、课程思政路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体现出了明显的场景性,学生需要参与到具体的外语使用场景中,形成内在的语言感悟、文化感悟,升华情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需要在语言应用场景中学习外语知识和技能。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应拓展思政教育的内容,要用具体的语言应用场景启发学生,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应用场景中学习知识,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三、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的现状

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将教学侧重点放在了对学生语言知识、技能上,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对语言的人文性缺少重视。在外语教学活动中,面对外来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本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被淡化,外语教育的显性德育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在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将思政教育和外语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发挥外语课程的载体功能,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四、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优化策略

(一)统一教育观念

在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加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教育观念上进行统一,将人文教育思想和语言教育思想的方向相统一,实现人文教育和语言技能教育之间的有机协调。外语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使用方法,在人文教育的熏陶和影响下,促使学生树立正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智力培养、道德素养教育、情感教育等多个方面受到关注、引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外语课程的教师要统一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向,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大力进行中国文化的宣传,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以语言素材为依托,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将有着积极乐观和良好思想导向性的素材导入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专业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将语言教育和人文教育统一起来,推进高职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进程。通过教育观念的统一,使外语专业教师、思政教育教师、辅导员教师等多方主体形成合力,发挥育人导向的功能,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是对专业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延伸,在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将中国文化渗透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加大对中国文化的弘扬宣传力度,弥补第一课堂存在的短板、缺陷。在第二课堂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实践技能、交际水平。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样,例如戏剧表演、歌曲比赛、演讲比赛、外语文化角,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语言使用的主体,融入场景中去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国文化。第二课堂中由学生作为主体探究中国文化,感悟传统美德,学生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響,坚定文化自信,主动加入弘扬和传承中国文化的队伍中。

例如,在第二课堂,教师可以开展经典故事分享活动,让学生利用外语语言工具进行经典故事的分享、讲解,利用配图、视频等不同的形式,将中国经典故事展示给他人。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将知名的中国歌曲、富含中国文化元素故事等作为第二课堂的素材进行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认知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素养。教师应明确高职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拓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外语知识、外语技能,促进学生对思政理念的践行,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让学生结合“Chinese saying on friendship”的知识点开展辩论赛,学生可以将与友谊的观点整合起来进行辩论,并古代的诗歌中歌颂友谊的部分作为自己的观点,讲述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看法、认知。在小组合作式第二课堂实践中,在交互性、探索性的体会中,学生形成了深刻的知识体验、知识印象,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强化了质疑精神、文化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外语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加大课程思政的建设力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外语课程思政成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外国文化、中国文化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色,进而坚定文化自信。例如,对比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外国文化的冲击,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已经落在了新时代青年身上。

高职院校学生有必要担负起时代使命,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坚定文化自信,将语言工具利用起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在外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中华文化的探索、分析,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意义,提高文化素养,强化学生对外国文化的辨析能力,形成较强的思辨意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外语课程建设中,应将外语课程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教师要提升站位,加大对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力度,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真正践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求和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娟.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实施课程思政路径探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4》Unit3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72-75.

[2]潘丽.高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及改革:以日语专业课程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39-43.

[3]李金凤.“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外语教材建设路径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64-67.

[4]刘毓敏.隐性育人视角下高职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1(24):63-65.

[5]马菲菲.高职公共外语课程思政一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J].校园英语,2021(49):60-61.

[6]徐洁.信息化背景下医学类高职院校外语课程思政初探: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海外英语,2021(20):276-277.

[7]张琪.课程思政在高职外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思路构建[J].作家天地,2021(27):185-186.

[8]王文轩.“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1(2):98-101.

[9]王欣.对接职业岗位的高职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1):195-196.

[10]屠俊.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外语课程的生成路径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8):195-196.

猜你喜欢
外语课程思政新时期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