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黔油31号产量的影响

2022-11-08 01:23燕,唐
农技服务 2022年8期
关键词:角果单株油菜

胡 燕,唐 容

(1.黔西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贵州 黔西 551500;2.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

油菜是冬季轮作倒茬的主要作物之一[1],油菜能有效提高冬闲田利用、增加农民收益[2-4]。贵州省是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省份之一[5],目前贵州省油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四,常年油菜种植面积达46.67 万hm2,年产菜籽约258.66万t,年产菜籽油约86.22万t。黔油31 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黔油6A 与恢复系11—4490 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双低、高含油量的优异性状,对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及产油量,保障粮油安全有积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为加快优质新品种黔油31 号推广,促进油菜品种的更新换代,扩大油菜种植规模,开展对黔油31 号的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以期为黔油31号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黔西市雨朵镇思源社区,东经106.12°,北纬27.05°,海拔1 231 m,年降雨量1 010 mm,年均温度13℃,光、水、热、气条件优越。土壤类型为石灰土,土壤肥力中等,前作作物为玉米。

1.2 材料

供试油菜品种为黔油31 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利用黔油6A 与恢复系11—4490 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属半冬性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品种,2014—2016年在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186.26 kg/667m2,比对照南油12 增产13.72%;芥酸、硫甙、含油量分别为0.2%、25.59 µmol/g、44.33%;低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2019年6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油菜(2019)520087。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置6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处理1:3 000 株/667m2;处理2∶4 000株/667m2;处理3∶5 000株/667m2;处理4∶6 000株/667m2;处理5∶7 000株/667m2;处理6∶8 000株/667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5.7 m×3.5 m),每小区设置7行,行距50 cm,株距由株数定,重复间走道宽1 m,小区间不设走道,四周设保护行。在油菜生长阶段,观察记录生育期和田间长势。油菜成熟期进行田间考种及测产。

1.4 田间管理

于2020年9月5日进行油菜育苗,2020年10月12日拉绳掏沟分小区免耕移栽。

移栽时每小区施缓释肥1.5 kg和30 g硼肥在两窝之间作底肥;大田期施尿素20 kg/667m2(分3次施入,2020年10月25日施提苗肥8 kg/667m2,2020年12月15日施腊肥8 kg/667m2,2021年1月15日施蕾薹肥4 kg/667m2)。在移栽前7 d,打除草剂除草,2021年4月8日大田防治蚜虫1次。2021年5月14日收割,生育期共计226 d。油菜成熟后按小区实收菜籽产量并测产,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黔油31 号不同种植密度黔油31 号的农艺性状

由表1 可知,不同种植密度的黔油31 号农艺性状不同。株高:不同种植密度为190.6~199.8 cm,平均为196.7 cm,其中,处理3 最低,处理1 最高;一次分枝数:不同处理为8.0~10.0 个,平均为8.9 个,处理3 最少,处理1最多;单株有效角果数:不同处理为335.3~625.5 个,平均为465.4 个,其中,处理1 最多,处理6 最少,单株有效角果数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角粒数:不同处理为18.10~21.25 粒,平均为19.50 粒,其中,处理6 最少,处理1 最多,角粒数也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千粒重:不同处理为3.86~4.26 g,平均为4.05 g其中,处理6最轻,处理1最重。

表1 不同种植密度黔油31号的农艺性状

2.2 不同种植密度黔油31号的经济性状

由表2 可知,不同处理间的产量为153.8~182.7 kg/667m2,其中,处理5 的实收小区平均产量为5.48 kg,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6的小区实收平均产量为5.14 kg,位列第二,与处理4 无显著差异,极显著高于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 的小区实收平均产量为4.93 kg,位列第三,与处理2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处理3 和处理1;处理1 的小区实收平均产量为4.61 kg,产量最低,与处理3无显著差异。表明黔油31号在黔西市雨朵镇最适种植密度为7 000株/667m2。

表2 黔油31号不同种植密度的经济性状

3 结论

通过对黔油31号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对比试验发现,黔油31号的株高适中,不同种植密度的株高为190.6~199.8 cm;角粒数为21.25~18.10 粒;单株有效角果数为335.3~625.5 个;千粒重为3.86~4.26 g;产量为153.8~182.7 kg/667m2。处理5(种植密度为7 000 株/667m2)的小区实收平均产量为5.48 kg,折合产量为182.7 kg/667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建议次年黔西市黔油31号的种植密度为7 000株/667m2。

猜你喜欢
角果单株油菜
基于光谱反射特征的油菜角果成熟指数构建
贵州芥菜型油菜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福鼎大白茶有性系后代优良单株品比试验初报
5TR—20型水稻单株单穗脱粒机的设计
油菜机收专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