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

2022-11-09 09:59赵炜
记者观察 2022年20期
关键词:播音员主播主持人

文 赵炜

新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应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创新发展,以促进自身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自身影响力。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语言传播的特征

具有规范表达和艺术创作并重的特征

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首先普通话要标准这是最基础的要求。地方台的主持人至少需要一级乙等及以上水平,中央台的要求则是必须具备一级甲等且上岗资格考试为A级。在新媒体环境下规范表达是前提基础,艺术创作是改革创新,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不能照本宣科,稿件只是一个基础,主持人在利用稿件梳理节目的过程时,要注意语法、逻辑方面的规范性,并且还要把稿件与现场情况进行结合,适当修改稿件中措辞有误的地方。同时主持人要根据节目的类型和风格来相应变化语言风格,这样才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主持人的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在语言创作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进行语言创作阶段,主持人不仅要做到能够规范表达,还要利用各种发声技巧和创作技能,把握语言的魅力,塑造语言美,并让观众能够感受美、接受语言美。

兼具形式和内容传播

在新媒体环境下内容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元素。播音员要利用语言的特征,把语言的个性化与传统媒体的导向意识进行结合。新闻热点对于主持人来说固然重要,但是必须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思维导向,播音主持在进行语言播报时首先要确定好基调,以弘扬主旋律为主,给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除此之外播音主持还要注重高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来丰富节目内容。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速度快捷是显著特征,作为播音员要清楚地意识到新媒体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同时这些挑战也是机遇。播音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更多的播音主持人有可以发挥的平台、有被观众认识的机会。目前各大网络平台层出不穷,直播也成为当下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播音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给自己提供走进大众视野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利用新技术来提高播音员的知名度,从而提升节目的影响力。

播音主持行业还要与各类线上平台进行合作,增强播音主持行业的互动性,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以往播音主持是在电视屏幕上进行展示,受众只能接收信息,但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发展,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播音员可以和受众进行互动交流,这样可以促进播音员和受众进行充分的互动。在交流的过程当中,播音员可以接受受众提出的建议,并依据这些建议适当地进行调整,从而让播音员与受众之间更近。直面受众可以提高受众的忠诚度,还可以扩大受众群体。线上平台可以给广播电视节目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播音员可以让线上平台更具情感色彩,通过线上平台与播音员的互动可以提高节目的整体质量。

具有语言美学特征

语言形式美。播音员是语言美的发现者和使用者,同时播音员也承担着传播语言美的责任。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员除了要提高专业素养,还要提高语言审美能力。声音是语言的载体,是播音员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在进行播报时播音员发声要饱满圆润、韵律抑扬顿挫,从声音状态上给人美的享受,这样可以调动观众的情感节奏,让观众对信息内容产生共鸣。

语言风格美。生活阅历、个人气质可以让每一个播音员都具有自己的播音风格,这种风格既体现了主持人的审美追求,又让自己的播音具有独特性。如央视主持人董卿是知性、儒雅风格的代表,在节目中她的每一句话都能体现出知识的积淀,不仅展现知识本身的魅力更让主持人本身具有知识文化的气质。而何炅、撒贝宁等等是幽默有趣的代表,他们在节目中语言俏皮并且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恰当的比喻,让观众在欢声笑语当中释放负面情绪,从而提高节目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在新媒体时代下不同的播音风格百花齐放,广播电视必须根据时代发展坚守语言美和时代美,提高播音员的语言审美素养,以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为主导展现广播电视的独特魅力。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创新发展的挑战

播音主持特色不足

新媒体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的关注,一般会对新闻进行包装。如创新标题设计、创新新闻结构形式等等,在二次加工的过程中达到个性化的效果。这种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有较大的区别,相比于新媒体来说播音主持在信息传播上缺乏一定的个性,存在特色化不足的问题。除了一些播音主持行业的翘楚,大部分的播音新人都在模仿前人的风格,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在风格塑造方面难以抓住受众的眼球,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播音员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环境下脱颖而出。

边缘化危机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播音主持的表现形式相对单一。部分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在知识结构以及专业技能方面不够高水平,缺乏内在沉淀,导致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缺乏竞争力,难以在市场当中占据有利位置。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

转变播音员角色,增强互动性

转变演播形象。《新闻联播》作为重量级的新闻节目,其新闻主播始终代表着权威形象。但是在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主播说联播》的节目中,各个权威新闻主播转变了自己的角色。从严肃的新闻主播转变为视频博主,从风格上也由严肃严谨变得更加个性化。通过自己个体形象来传递内容,淡化了《新闻联播》给人严肃刻板的印象,增强了亲和力。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播可以进行角色转换与受众进行互动,如在《主播说联播》这个节目当中,拍摄地点仍然是在《新闻联播》的演播空间,但采用了直播的形式同受众进行沟通交流,在严肃刻板的环境中用个性化的语言传递内容,体现了官方新闻的权威,但同时也丰富了受众的交流体验,拉近了主播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这与受众平时利用电视观看《新闻联播》有很大的区别。《主播说联播》这个节目是通过短视频平台来播出的,并且拍摄方式也是短视频的形式,受众的观看从电视屏幕转移到手机屏幕,不仅实现了传播平台的转变,从语言风格、节目风格上都让观众感到更加亲近。

播音员在转变演播形象的同时,要坚守主播的本色。如《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在《主播说联播》的这个短节目当中,形象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但是在播放内容时仍然要以明确的态度、标准的语音和明确流畅的表达来传播新闻内容。尽管角色发生了转变,但是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是不变的,在短节目当中主播可以进行调侃,可以用诙谐的语气开玩笑,还可以打造一些个性化的语录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与平时在《新闻联播》时的形象大不相同,两者之间的反差可以抓住受众的猎奇心理,提升主播在受众心中的魅力值。

话题不变内容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员要尝试多种语言播报形式,尽管话题不变但是通过语言播报形式的转变,也可以带来不同的效果。播音员可以运用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传递相关信息,这样可以拓宽新闻覆盖面,深化新闻的传播价值。在一般情况下播音主持人是不会对新闻内容进行评论的,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员可以从个性化内容出发,利用创新思维进行精彩的点评,让更加具有温度的表达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如近几年“全民健身”是一个非常有热度的话题,那么播音主持人在播报与全民健身有关的新闻时,可以从自身的健身情况以及自己做运动时的表现出发来引入全民健身的话题,从而拉近播音员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并且从播音员自身出发,给受众做良好的榜样,可以提高全民健身在受众心中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受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全民健身新闻的影响力。此时的新闻主播不再是新闻的传递者,而是以立体的形象成为了受众的朋友与贴心人,这样的形式可以让播音主持人受到大众的喜爱,还可以提高节目质量。

丰富语言形式

新闻语态对新闻的传播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内容多样化,且新闻的传播渠道多种多样,受众审美分流问题较为明显。对此,在新闻播音创作中进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语言形式的变革也受到了播音主持人的重视。通过近几年对央视节目的观察可以发现,央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主持人在央视旗下的节目中各显身手,把传统的语言节目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而开创这一先河的则是著名央视主持人朱广权,他在节目当中打破了受众对传统央视节目刻板严肃的印象,用幽默诙谐的语气既传播了内容,又拉近了新闻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如朱广权的经典语录有“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换台就是淡季。”在冬季播报天气新闻时说道“床以外都是远方,上厕所像出差到边疆。”在夏季播报天气新闻时说“原本想空调WiFi西瓜,却热得差不多能出锅洒把葱花”。在提醒广大群众不要被保健品欺骗时说道“不问健康状况实际,只看老人经济实力。服用剂量多与少,全凭钱包大与小。”等等,像这样用幽默诙谐的语气播报正经的新闻内容,让朱广权新闻段子手的话题登上网络热搜,从而扩大了朱广权节目的知名度,还增加了受众对节目的喜爱程度。

除此之外新闻主播可以根据新闻内容,利用一些网络语言进行评论。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网络语言层出不穷,网络语言多是出自于网民之手,这些网络语言在社会大众中广为流传,并且网络语言具有短小精悍但内涵引人思考的特点。利用网络热词来评论新闻,可以让新闻更加形象、语言形式更加具有亲和力,从而受到观众的喜爱。如“yyds”“躺平”“内卷”“破防”等等,播音主持人可以在讲述新闻时适当地用上这些网络用语,如在讲到与职场有关的新闻时可以从躺平和内卷两种不同的状态来作为切入点,利用网络用语既可以表明态度又可以让新闻内容更加生动灵巧。丰富语言形式是新媒体环境下播音员进行创新创作的重要途径。

除了丰富语言形式以外,还可以运用反问、质问、自问自答等等技巧,通过精妙的表达技巧让受众更加容易接受信息。语言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既要丰富有趣又要能够快速地抓住受众的眼球。因此播音主持人还要对新闻内容进行犀利的分析,抓住新闻内容当中的核心观点,运用创新词汇对新闻内容进行概括,从而让节目具有创新性。

结合多样化平台拓展创新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平台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从而提升新闻的引导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屏幕已经不能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分流了大部分的电视群体,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受众接收新闻的主要来源。近几年大部分的主流媒体都进驻了多个视频平台,并创造了相应的APP软件。如中央广播电视台创设了视频账号进驻了bilibili,拥有240多万粉丝;利用央视频账号进入了抖音,拥有1400多万粉丝;同时创建了央视频APP。这不仅给播音员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还可以扩大新闻的影响力。

以2022年冬奥会为例,在以往受众只能通过电视观看冬奥比赛,但是有了央视频APP受众可以提前知道赛事的比赛行程,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赛事进行观看。由于冬奥会的赛事多是在工作日进行,部分受众不能在家守着电视观看比赛,但是有了这些网络平台,等到赛事开始的时间,受众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直播观看。受众观看赛事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这给受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这样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受众观看冬奥赛事的欲望,提高了冬奥在受众群体中的影响力。

央视解说陈滢曾在冬奥会上这样评价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这段话在赛事结束以后登上热搜,更是有不少的受众因为这一段话在线上平台搜索这一段比赛。而陈滢也走入了社会大众的视野当中。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当中,有不少的受众通过线上平台观看陈滢在冬奥会上的解说,线上平台提高了陈滢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而陈滢也可以利用这些线上平台来提高花滑的引导力。

在新媒体时代各大网络平台成为了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播音主持人要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平台进行社会价值的传播,和受众进行充分的互动。通过多样化的平台创新新闻的传播形式,让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新闻,这样可以提高新闻的影响力,保证新闻的价值和时效性。为此播音主持人要对新媒体媒介的发展有全面认识,合理地利用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时代拓展了社会大众接收新闻的渠道,这就导致传统播音主持节目观众有很大程度地流失。播音主持必须在新媒体背景下从自身以及新闻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进步、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猜你喜欢
播音员主播主持人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会聊天的主持人厉害在哪里
栏目主持人语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网络主播:近半月收入不足5000元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完形填空训练
基层播音员的自我培养
电视播音员“背诵如流”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