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的多现场电视直播报道分析

2022-11-09 09:59蔡祎
记者观察 2022年20期
关键词:现场直播电视新闻受众

文 蔡祎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电视媒体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迎来发展新机遇。如今,电视媒体在新媒体传播理念、传播方式的影响下,更加体现出多媒体融合的趋势,其中,现场直播成为其进行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之一。

电视直播的表现特征

难以预测性

电视直播分为三类:实况转播、新闻录制、现场新闻直播报道。虽然可以事先排练,但在正式的直播中,采访和报道是同时进行的,这样可以保证报道内容的系统性。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在直播中,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新闻传播环境和各种突发事件,这些都是新闻实况报道无法预测的因素。

同步性是其重要特征

通过该直播方式,受众能够与记者、主播在同一时间了解到有关的信息,了解到新闻事件的报道情况。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使得电视直播与现场报道保持同步性,同时使新闻媒体和观众在同一时间获得信息,这样使得新闻受众的视角可以与新闻的传播过程保持一致,进而增强受众的体验感,吸引更多受众关注,从而拓宽新闻的传播范围,扩大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新闻报道真实性日益凸显

目前的现场新闻报道多是以全程录制和直播为主,这样使得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日益凸显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新闻报道传播的局限性。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常常会从海量信息中进行筛选,选取重要的新闻事件和重大主题的新闻报道,受众获得的信息受限。

大大提高了受众的体验感

现场直播是最迅速、最直接的新闻报道和传播手段。通过实时的新闻传播,观众可以在新闻活动中获得新闻资讯,并了解新闻事件的基本情况。同时,同步的报道方式可以使观众对新闻事件产生亲历感,也能使受众更自由地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更能满足他们的表达欲,从而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参与性。

多现场电视直播报道的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央多次安排部署,湖南省委、省政府亲自督战,今年的春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此,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在3月开始推出“早稻生产直播三部曲”,通过“春耕”“插秧”“夏收”三场直播展示湖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抓粮食生产的浓厚氛围,展示湖南肩负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的良好形象。此次多现场实况直播不仅反映了电视直播报道的特点,更是对现场直播报道的实践与探索。

多现场电视直播报道的精髓体现于思想上

此次“三部曲”是“春耕”“插秧”“夏收”三期直播,共同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品种,蕴含着深厚的政治内涵和象征意义。这种大规模的直播报道要求主播事先对相关信息和情况有足够的了解,有足够的思想深度,才能更好地进行。在本次现场电视直播报道的前期准备工作中,相关负责人就提出,要把湖南作为国家的重要力量,突出农业社会化的作用;坚持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中心。

多现场电视直播报道的说服力

电视现场实况直播的作用,不但在于现场记录所见,而且要反映出受众群体的主观愿望,积极呈现现场直播报道的新闻元素。新媒体技术的相互融合和竞争使得它具有了新的内涵,它包含了利用各种方式对多个现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对多个现场的报道。与单一的现场电视转播相比,多现场电视直播具有广阔的视域性,可以报道更丰富的内容。当前,多现场直播给了观众更多的视角,给人带来了更多的震撼。这种多现场电视直播的方式,实际上“权威”地解读了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这一点,明显要比单一现场直播更有说服力。

专题片是多现场直播的骨架与内容的体现手段

由于时间长、涉及的现场比较多,大型现场电视直播必须有专业的媒介技术手段来突出其题材,体现重大新闻报道的内容。在多现场电视直播报道中,以《2022湖南早稻生产直播三部曲之忙春耕》为例,该专题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多现场电视直播,既能说明报道事件的直播情况,又能提供新媒体的技术支持。

实况转播是多现场电视直播的表达方式

在中心会场设置实况转播,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搭建直播工作室的关键,就是要将现场的场景与编导、主持人等事先协商好,以呈现一种更好的效果,让春播春种实景在画面中突出显现,让演播室各要素发挥更好的衬托效果。所以,在搭建现场演播室时,关键在于如何将真实场景进行生动应用。本次演播室运用了在线包装、虚拟现实等技术,营造热火朝天忙春耕的场景,让人如同身临其境。现场采访更是彰显了此次现场直播的深度,独特的视角、现场的画面,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体会到湖南藏粮、抓粮的浓厚气氛,展现湖南担当时代重任的良好形象。

多现场电视直播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的作用

多现场电视直播报道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2022湖南早稻生产直播三部曲之忙春耕》的大型实况转播,我们可以看出,多现场直播的新闻观念和形式在不断地改变,而这一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时效的同步性和受众群体的单一性是两个根本原因。这既是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也是由于观众的需求。

其次,传播效率、丰富度和便利度是三个重要原因。所谓的传播效率,就是不断地采用新手段、新形式、新模式,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以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持续增长的需要。“丰富”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不断地引入新的报道手段和报道模式,以丰富的内容和表达形式适应大众的多元化需要。“方便”是指媒体通过各种方式,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得信息;方便的需求使得各种媒体朝着方便携带的方向改进。

而所谓的“方便”,就是指观众和媒体追求方便的程度达到了极致,方便指的是传播的效果。如在新媒介时代,人们可以方便地接触到哪些媒介终端、哪些终端可以方便地使用,哪些终端用户最有可能使用。当前,电视这一媒介仍有着较高的覆盖率,普及度依旧很高,而与此同时,手机作为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资讯获取终端,其普及率也正在日益提高。

多现场电视直播是媒体整合的平台

电视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地与多种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历史,它反映了媒体融合的历史。这一融合包含了电视与长距离传输手段、传输方式等通常不被传统媒体所关注的领域,同时,也使电视直播成为了新闻传播的媒介,使得电视具备了实时的新闻直播功能,从而使电视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这样的整合使得电视直播既可以作为一个媒介,又可以作为多元形式的内容产品。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不仅要丰富,而且要有深度;不但要快,还要达到同步的效果。在快速、准确、丰富、深度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下,不同媒体由于媒介传播之间的差异而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而报纸的传播也变得更加精准和深刻。当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形式和经营观念的演进并非走上了一条单一的道路,像采访这样的录音室节目,传达观点与分析,在新闻与综合频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使得电视新闻直播变得更为完备。电视直播的作用不只是传播图像、文字等信息,还要传达、分析观点。在这一点上,传统的文字、图片等表现形式,以及动态图像,成为了电视媒介的主要内容框架。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多现场直播应当是一种媒介整合的平台,使其更好地呈现出多种表达方式,并发挥其更多的优点。目前,电视现场直播呈现出多现场、多信息交流、多终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实际情况下,多现场直播报道将使受众能够实时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动态。目前,多现场电视直播越来越显示出多平台内容产品,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结合现场直播报道的元素,在媒体融合理念的基础上,对电视节目进行了产品的再开发。直播的内容可以通过很多方法重新使用。通过现场的镜头,文字记者可以对某些新闻进行补充和完善。现场记者、电视记者在现场摄像机后面或前面所做的访谈,在后台可以被加工成其他形式的产品,包括文字报道。可以想象,在媒体融合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直播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再利用,使得信息的收集与加工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空间上的分离;生产方式将会改变,生产效率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可以说,在媒体融合的时代,电视直播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形式,它自身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新媒体时代下多现场电视直播效果的探讨

创建团队,塑造品牌形象

现场直播报道已经成为媒体的潮流,各大媒体平台纷纷推出微博、抖音、淘宝等直播业务。与赢利性的直播相比,通过新媒体直播的方式进行现场直播,具有民主性、社会性等特征。要想吸引更多的观众,就要注重打造媒体的平台,并不断地积累用户。在实践中要始终保持对新闻事件报道的客观和真实。同时,要注重新闻的内容,防止哗众取宠、故弄玄虚。当电视转播时,通过职业形象的塑造,可以更好地展示其传统媒介的权威和优势,从而塑造优秀的品牌形象。

多元化新媒体融合

在新媒体普及之前,电视实况转播是一种主要的新闻传播方式。但随着融媒体等新媒体的不断普及,新技术对电视新闻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注重学习新媒体的直播报道优势,提高其与时代的契合度。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创建一个稳定的新媒体协作平台,或是借助自身的资源,搭建多元化的新媒体融合平台,以拓展自身的影响力,提升媒体融合的发展态势。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和掌握新媒体在技术层面的运用,转换思路,提高媒体融合的时代意识。

加强对新闻记者的业务培训,提高现场操作能力

无论是传统的直播方式,还是在新媒介的背景下进行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电视新闻的传播都必须通过人来完成。为此,必须加强对新闻主播的能力建设,做好新时期电视新闻直播工作。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是增强传媒产业的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关键,必须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而更好地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服务。这一举措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重大的价值,也是顺应新媒体发展过程的一个关键性支持和先决条件。要熟练掌握各类新媒体编辑及直播软件,在现场直播之前进行详细的前期筹备,提高现场直播的稳定性,如在紧急情况下,要提高现场直播的操作能力,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随着新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时代下,人们能够在网络上自由地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新传播模式的出现,对电视新闻的实况报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多现场电视新闻直播报道应该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打开与受众的沟通渠道。在新媒体时代,要有效提升现场电视直播的时效性,必须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建立一个品牌队伍,提高其影响力;另外,还要主动适应新的媒体环境,拓宽电视新闻的传播途径,积极适应新的报道形式需求,提高电视新闻的吸引力。

猜你喜欢
现场直播电视新闻受众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广播电视现场直播技术浅谈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现场直播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