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现代应用探究

2022-11-09 06:42郝梦玲
造纸信息 2022年7期
关键词:剪纸传统艺术

□ 郝梦玲

1 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

1.1 前世之繁盛

据相关史料记载,剪纸艺术源自于汉魏时期,在南北朝时期技艺发展地更为深入和延绵,而剪纸艺术真正深入百姓人家是在唐朝。唐朝的文人墨客留下许多关于剪纸艺术的诗词作品。例如唐朝诗人李商隐在《人日即事》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杜甫也有诗云:“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足以见得剪纸艺术在那个时期的流行程度。

宋朝时,造纸工业的成熟为剪纸艺术的流传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也使得剪纸艺术不仅沿袭传统,也逐渐日常化,成为那个时期百姓良辰吉日必需的物品,例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而且其内容也不断丰富,除了节日需要用到的剪纸外,剪纸艺术也与各行各业相融合,例如民间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等动物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此外,宋朝还逐步出现了专业的剪纸艺人,这些艺人将剪纸艺术用于装饰茶盏,例如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

明末清初,剪纸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鼎盛时期。剪纸艺术的做工愈发精细,技艺愈发精良,行业融合也更为深入。例如灯彩与扇面上的饰样,女儿刺绣的配花等,都是以剪纸艺术为核心的艺术创作。总之,历朝历代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等方面多样性的发展使得剪纸艺术迎来了繁盛。

1.2 后世之多元

自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理念在中国的传播,一些学者逐步意识到了剪纸艺术在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中的重要地位,他们尝试将剪纸艺术这一传统技艺进行收集、划分与整理,并正式将其纳入了工艺美术的科学范畴。

此外,20世纪的中华大地饱受战争的摧残,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成功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最终成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建国后也紧跟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段时期内,剪纸艺术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中华文化之中,渐渐出现了许多以反映社会热点与国家大事为主题的内容与作品,人民群众可以用剪纸的形式来表达对时事的看法与态度,这使得剪纸艺术不仅具备了新的内涵,也使得其应用形式更加丰富。同时,这也反映出剪纸艺术逐渐摆脱了传统文化的框架,成为宣传爱国主义思想,激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愈发多样,除了经济、政治的交融外,西方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融合与碰撞也愈发激烈。由于新兴艺术形式的流行,使得传统的艺术形式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剪纸艺术也仿佛成为落后与陈旧的代名词。然而,随着国家不断强调文化自信,新时代的艺术工作者也发现了剪纸艺术的可玩性与丰富性,许多艺术工作者开始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美学、民俗等诸多角度来总结剪纸艺术,并借鉴前人的经验,利用现代技艺,灵活地将剪纸艺术应用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剪纸艺术的现代应用

随着文化交融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审美与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与艺术工作者将目光放在了剪纸艺术上,剪纸艺术现代应用的多元性正在逐步体现。这些具备剪纸艺术内在元素的现代应用与设计理念被艺术工作者巧妙地应用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当中,他们坚持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将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让传统的剪纸艺术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在产品设计中,艺术工作者将中华传统文化祝福词与剪纸元素巧妙结合设计出的手机壳(图1)就为剪纸艺术增添了新的意味。此外,剪纸图样的灯具、餐具、床上用品随处可见,这些都是将剪纸艺术以其他形式展现的案例。

在室内设计中,艺术工作者利用剪纸艺术中的镂空技艺,将室内背景墙、吊顶、隔断墙进行镂空处理。此外,艺术工作者会将墙花作为室内设计的主题,使得剪纸艺术的自然质朴发挥到极致,给人一种独特的蓬勃魅力。在服装设计中,艺术工作者也同样利用镂空技艺,将多层布料缝合,裁剪出镂空花纹,而且底衬与外层布料色彩分明,凸显衣着品味,或是把握同一色系不同的饱和度与亮度,让本就层次分明的服装呈现一种另类的和谐。

在舞台和舞蹈设计中,春晚节目《剪纸姑娘》(图2)便是将传统的剪纸艺术融入舞蹈当中,在酷似大型红色剪纸的舞台上,舞蹈演员们身着具有剪纸元素的红白色服装,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表演。这很好地证明了在艺术形式多样化的今天,剪纸艺术是能够以更多崭新形式呈现出来的。

图2 《剪纸姑娘》舞台照

综上所述,无论是哪个领域的艺术设计,艺术工作者都可以考虑到剪纸艺术本身所要表达的内涵,并且将其与其他领域结合,这使得剪纸艺术愈发多元,不再是“枯燥”的纸上艺术。

3 发展建议

目前,剪纸艺术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但相较于其他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可能更多的是剥离了其本身的传统特色,转而将其内涵、技艺、图样等与其他内容相结合。基于此,为了剪纸艺术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让其在与其他领域融合发展的同时,不失去本来的魅力,可以保持其独特性,文章给出以下三点发展建议。

3.1 与新媒体技术深入融合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进步,信息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广,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新媒体技术对群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深远,而且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新媒体技术与剪纸艺术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促进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关单位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向更多的年轻人普及剪纸艺术的精髓,让年轻人们能够充分了解剪纸艺术,树立他们的文化归属感与自豪感。同时,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开发剪纸艺术小程序,鼓励年轻人们加入到剪纸艺术的创作当中,激发年轻人的创作热情,让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拥有良好的文化土壤。

3.2 依托文化旅游进行推广

剪纸艺术在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地域特点,有关单位可以结合本地文化旅游的特色,在传播本土地域文化的同时,通过旅游活动来激发游客对剪纸艺术的兴趣。目前的文旅活动多以山水湖泊等自然风光为主,容易使游客审美疲劳,但剪纸艺术的融入,可以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也为剪纸艺术的传播创造机遇。例如可以在旅游景区推出以本地文化为主的文创剪纸周边,或者开展剪纸创作的活动,这样既能吸引游客,又能将剪纸艺术更好地推广出去,让剪纸艺术的发展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3.3 重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为了促进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使剪纸艺术充满生命力,就要积极地挖掘与培养专业的剪纸艺术人才。目前,有关单位并未充分重视剪纸艺术人才的挖掘与培养,较其他艺术群体而言,中国缺乏大量优秀的剪纸艺术工作者,而且大多数的剪纸艺术工作者都是“半路出家”,并未受过科学系统的培训。因此,有关单位要加强对剪纸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不同地区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当地学校设置剪纸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到剪纸艺术魅力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止匕外,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政策,号召各地区积极地搭建剪纸艺术人才学习交流平台,定期组织集体学习与实践交流等活动,使剪纸艺术工作者不仅能够展示自身的设计理念,还能学习其他人的经验,最终通过专业人才使得剪纸艺术在现代应用中能够有更好的突破和发展。

4 结语

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前世的繁盛与后世的多元共同构成了一幅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图鉴。时至今日,剪纸艺术已经融入进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其在现代应用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不可否,剪纸艺术带给中华民族的精神与魅力,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剪纸艺术本身的特色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流逝。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剪纸艺术,要将剪纸艺术与新媒体深入地融合,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同时依托文化旅游进行推广,以期望未来的剪纸艺术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剪纸传统艺术
大嘴蛙学剪纸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纸的艺术
剪纸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剪纸
爆笑街头艺术
剪纸鉴赏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