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鲥专题系列讲座美洲鲥越冬养殖

2022-11-09 07:23施永海谢永德徐嘉波杨明税春
科学养鱼 2022年10期
关键词:增氧机鱼种美洲

施永海,谢永德,徐嘉波,杨明,税春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

美洲鲥在水温8~10℃时摄食明显减少,5℃以下停止摄食,温度继续下降开始出现死亡。因此,在长三角地区,美洲鲥不能自然过冬,需要搭建室外越冬棚或移入室内进行越冬养殖。越冬养殖有池塘大棚越冬、集约化越冬和网箱越冬3种模式。池塘大棚越冬是近年发展起来比较适合规模化生产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管理方便等优点。

一、越冬条件

1.池塘大棚的构建选择两个相邻的池塘为1组,搭建池塘大棚,池塘大棚搭建后的总跨度不超过100米。池塘以狭长形为宜,有独立的进排水设施,单个池塘的面积控制在2~10亩,深度控制在2米以上,水深控制在1.5米以上,塘埂上口和水位线的落差保持在0.5米以上,塘埂面宽控制在2.5米以上。池塘大棚为池塘间的中塘埂架构钢结构中梁,向两边塘埂铺设柔性钢丝绳,并固定于地锚上,形成棚架。固定横向钢丝绳的地锚间距为50厘米,固定纵向钢丝绳的地锚间距为1米,上面覆盖农用薄膜,固定后形成保温大棚(图1)。

图1 越冬土池大棚

2.越冬前准备越冬棚一般在每年的11月底之前搭建完成。池塘进水用60目网袋过滤,用网目为2毫米×3毫米的聚乙烯皮条网作为排水口的拉网。放养前池塘必须清淤修整,然后池底留30厘米水,用15~30千克/亩漂白精浸泡消毒24小时后,彻底排干待用;或用150~200千克/亩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注水1周后放鱼,如有天然海水资源,越冬用水取天然海水为宜,盐度5~18。越冬池要配备增氧设备,一般为1.5千瓦或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也可将叶轮式增氧机和水车式增氧机搭配使用。3亩以下池塘配叶轮式增氧机1台即可,具体视越冬池的面积大小和越冬鱼的载荷量灵活配备。

二、越冬鱼种放养

每年的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当水温低于15℃时,美洲鲥需要移入池塘越冬棚进行越冬养殖。

1.拉网锻炼放养前1周,需要对移入越冬棚的美洲鲥鱼种进行拉网锻炼。运输前2~3天,减少饲料投饲量;拉网锻炼前1天,停止投喂饲料。用网眼为2.5毫米×5.0毫米、柔软的皮条网将鱼种拉入网围,将鱼种集中于小网围内。美洲鲥刚集中至网围内时,活动急躁,乱窜乱撞,过5~8分钟,美洲鲥逐渐适应安静下来。网围15分钟后,放开网围的一角,让鱼种自由游出。拉网锻炼1~2次,拉网锻炼后须立即开启增氧机,对池塘进行连续增氧。

2.拉网为避免太阳强光刺激美洲鲥,拉网运输选择太阳光较弱时进行,如早晨、傍晚、阴天,开始拉网时,先拉半网。鱼种起网后,刚集中在网围内时应激反应较大,待5~8分钟鱼种应激反应逐渐减弱,逐渐适应人为操作(图2),如果有个别应激反应过分强烈的鱼(如抽搐、“假死”),应立即放回原池塘苏醒。鱼种在网围里滞留时间不能超过45分钟,若超过这个时间,应立即放开围网,再次拉网后,还需要进行上述操作。

图2 美洲鲥大规格鱼种拉网

3.水温调节由于池塘越冬大棚保温性良好,大棚内水温相对较高。若越冬大棚内池塘和露天池塘水温差超过3℃,越冬大棚内池塘水需进行水温调节,一般可采取两种操作,一是尽量延后注水时间,可安排在临近放养时给越冬大棚池塘注水,避免大棚池塘与露天池塘温差过大;二是通风降温,可以对越冬大棚两侧通风降温,以接近露天池塘水温。

4.运输放养美洲鲥越冬鱼种运输时,一般不建议进行长途运输,而是采用车载水桶的短途运输,此法装卸方便,对鱼种运输应激损伤程度较小。采用20~50升的车载圆桶遮光运输,圆桶为不透明的灰白色或蓝色,装水高度为桶高度的1/2处。运输时,须用水瓢或水盆将网围内的鱼种带水舀入桶中。0+龄鱼种装载密度为0.5~1尾/升,1+龄鱼种装载密度为0.25~0.5尾/升。水桶上车后,即用双层75%遮阳率的遮阳膜遮光。运输过程中不充氧,运输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运输至目的地后,放鱼时将圆桶放入池塘中,让池塘水进入圆桶中,然后等待1~2分钟,鱼种适应池塘水后再行放出。放鱼当天,池塘须保持增氧机开启状态。放鱼时,运输桶内和越冬池塘内的水温差小于2℃。

5.放养密度0+龄鱼种为体长100~120毫米、体重20~4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为1 500~2 500尾/亩。1+龄鱼种:体长275~350毫米、体重300~60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为500~700尾/亩。

三、水质调控

美洲鲥越冬水温要求控制在10℃以上。在长三角地区通过搭建土池保温大棚,能够确保美洲鲥安全越冬。棚内池塘水温一般不会低于10℃,也不需要再另行升温。而且,棚内水温相对稳定,上下波动小,美洲鲥应激反应也小,更有利于美洲鲥的生长。

在越冬前期(即12月中旬前)每2周换水1/3,中期(即12月中旬后至2月底)每4~5周换水1/5~1/3;水温低于10℃时不换水或在低温潮来临之前换水1次,再者连续几个晴天后上午排水、下午进水,换水时务必开启增氧机;后期(即2月底之后)恢复每2周换水1/3。随着外界水温上升,根据池塘水质情况还可以增加换水量,注意温差不能超过2℃。晚上增氧机开机5~8小时,晴天中午增加开机时间1~2小时。

为了改善池塘水质,还可以每月按15~25千克/亩生石灰用量全池泼洒1次。1+龄成鱼在次年的3月开始逐步换入淡水,由海水过渡到淡水养殖环境,通过淡水养殖培育后,挑选人工繁殖亲本或者上市销售。

四、饲料投喂

越冬期总体水温偏低,美洲鲥摄食能力下降,为了保证美洲鲥营养需求,改投粗蛋白质水平相对较高(44%)的浮性海水鱼膨化料。每天投喂2次(8:00、16:00),每次投饲量以2小时摄食完为准。若有条件做到精细投喂,每天投喂次数可以增加至4次(7:00、11:00、14:00、17:00),每次摄食控制在1小时内。利用美洲鲥摄食条件反射,定点、定时投喂,饲料投喂点选在池塘中间区域,不设置饲料投喂框。冬季投喂不必控制八分饱,足量投喂。根据养殖鱼的规格选择合适的饲料粒径,尽量做到适口性投喂。

五、日常管理

越冬期的首要任务是保温。土池大棚搭建好后,需要经常检查保温膜是否被大风吹破、框架上的钢丝是否被拉断,一旦发现及时修补,维护好土池大棚保温功效。遇到下雨天气保温膜上若有积水,要及时打洞除去积水。

在越冬养殖期,每天需要清理残饵及固体有机物。每天上、下午需要测量水温,并定期检测池塘水质常规指标,密切注意池塘水温、水质变化。遇上晴好天气,大棚两端开门通风。整个养殖期间还需要做好各项详细的记录工作,以便追踪、追溯养殖过程。

当外塘水温持续稳定在15℃以上时,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可以将越冬美洲鲥鱼种或成鱼逐步转移至外塘进行养殖。

猜你喜欢
增氧机鱼种美洲
曾经称霸北美洲的美洲栗濒临灭绝
美洲野牛当宠物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精养渔池增氧机的合理设置
池塘养鱼如何选择适合的增氧机
一种用于增氧机错峰启动的控制电路技术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冬放鱼种技术
鱼种深秋管理四要点
谁发现了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