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思政一体化同心圆传好铸魂育人接力棒

2022-11-10 13:46许珠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
家教世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党史思政育人

文/许珠 安徽省黄山市实验小学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进一步上好思政课提出了新要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程,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是思政课教师要担负起的责任和使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国蓬勃开展,小学和初中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融入了有关党史教育的相关教学内容。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为提升思政课实效性,进行专题化教学,黄山市开展了小学、初中、高中四堂党史教育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该活动上出味道、上出效果、上出高度,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中铸魂育人。

一、筑牢根基听党话

从认知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个性、品德等正处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且活泼好动、喜好模仿。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少,知识面狭窄,没有学过历史,对于党史知之甚少。因此,要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党史教育的教学内容、植入红色基因是有很大的难度。但执教老师和其团队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运用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次展示的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九课《中国有了共产党》的教学内容,讲述了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执教老师立足小学生认知特点,从小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活动视频、历史故事,启迪思维、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触摸历史,感悟认知,体验深刻。教学生动活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民主和谐,精彩纷呈。这里分享“再现五四运动”课堂精彩片段:

1.1919年5月4日这一天,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为什么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游行示威?

2.学生找出教材中五四运动的口号,制作旗帜。

3.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振臂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利”。

通过本活动开展和情境设置,学生仿佛置身于五四运动的时代,如同加入了五四运动游行的队伍中,愤怒之火被点燃,爱国热情被激发,振聋发聩的口号响彻整个会场,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幼小的心灵埋下红色的种子,传承了红船精神,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扣对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小立志听党话,长大坚定跟党走。

二、坚定信念跟党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主要目标是根据中学生成长特点和思想教育规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初中授课教师上的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教学设计包含三个篇章。教师在教授第一个篇章时以学党史、悟初心、担使命为主线,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和手段展开教学。第二个篇章是“党的故事我来讲”,授课教师以张桂梅的事迹来引导学生讲身边党员的故事,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身边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第三个篇章讲的是“党的初心和传承”。这是本课的落脚点,重点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目标、个人的理想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充分利用本地党史教育资源是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还恰当运用本地的乡土党史教育资源,如宣传中共皖浙赣省委带领群众在斗争中所形成的“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石屋坑精神,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特别是播放学生采访休宁县汊口老党员、退伍军人姚华亮义务举办党史展览馆事迹时,大家深有感触。展览馆开办至今7年,一直免费对社会开放。姚华亮不辞辛劳,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小型纪念会等活动120余场次。7年来,他主动志愿讲解党史5000余次,服务6万余人次,服务时长达4500小时。八旬老共产党员不图回报,一片丹心传党史,体现了大爱无疆的奉献情怀。学生讲身边党员故事,再到介绍姚华亮的故事,大家更加具体地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扣正扣子向前行。

三、青春向党筑未来

高中思想政治展示课的主题是“红船起航越百年 青春向党筑未来”,以高一思想政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内容为基础,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伟大征程和巨幅历史画卷。上课时,教师以学生喜欢的红色歌曲《百年红船》导入,让同学们在歌词和MV的画面中,回望党的百年征程,在课堂伊始产生情感共鸣。以“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依次展开。第一幕“雄关漫道真如铁——站起来”,围绕中国国家博物馆之“复兴之路”这一主题情境,从学生充当讲解员的活动展开,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素材得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结论,并领悟其中的不易与艰辛;第二幕“人间正道是沧桑——富起来”,结合黄山本地资源,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黄山谈话”,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对黄山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意义;第三幕“长风破浪会有时——强起来”,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列举自己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直观感受进入新时代后的“强起来”。最后,以“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的故事、师生合作朗诵及2035年心愿瓶等活动,使学生产生共鸣、升华情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也是正确的选择”的政治认同。整堂课教学设计守正创新,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科学运用教学资源,注重价值引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学生交流分享,对话参与,立德树人,水到渠成,扣好扣子筑未来。

这几堂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教师紧紧围绕党史教育主题,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进行了主线贯穿、特色各异的教学展示,教师都很好地把握了思政课活动性和综合性的课程性质,贯彻了思政课知行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行动,课堂教学春风化雨、精彩纷呈,所有学生都受到一次生动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精神洗礼,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收获。

总之,要画好思政一体化同心圆,传好铸魂育人接力棒,就要针对不同学段,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具体教学目标,落实学段教学目标。既不能揠苗助长、操之过急,也不能刻舟求剑、故步自封。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切实转变思维方式,要有系统性思维、整体性思维,既要关注所在学段教学,也要关注全学段教学。小学教师“往前看”,大学教师要“回头看”,中学教师“既要往前看,又要回头看”,既能“守好一段渠”,又能“跑好接力赛”,同心同向,打破学段壁垒,全学段共育;同愿同行,打造思政育人新格局,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党史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党史篇
党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