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让“闲地”变产业发展“热土”

2022-11-10 18:40王清杰
资源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工业用地鹤壁市盘活

□ 王清杰

“我们通过各项政策,有效捋顺企业用地提质增效的路子,先后盘活3600 余亩闲置低效土地,为天海电器、辉凯智能电器、垂天智造等企业提供了用地保障。”近日,在鹤壁天海产业园二期项目现场,鹤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为妥善解决鹤壁市各开发区不同程度存在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用地现状,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改革,在做好“三区三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配置、破解障碍、提高效益等举措,推动开发区走上节约集约高效用地之路,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是项目建设的基础,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完善功能、提升效能为重点,以项目落地建设为根本,在开发区存量土地核查的基础上,将存量土地划分为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和未供即用四类,建立台账和数据库,实行挂图作战,加强分析研判,捋顺供应关系,开展土地供应工作。

该局以市场配置为主、行政配置为辅,准确掌握市、县(区)招商引资最新动向,准确了解市场信息,及时跟进项目规划和土地招拍挂工作,先后为美瑞、大树、京东3C 智能制造等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实施精准供地。同时,把城市道路、道路绿地等用地,从项目用地进行剥离,统一划拨给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将水厂、公交场站、变电站等公共服务事业用地,划拨给相应公司;将社区改造项目划拨给相应的村委会或政府平台公司。

根据发展要求和完善功能的需要,该局以完善园区功能为重点,对土地用途不适宜的地块用地性质进行调整,先后对综合保税区、安博外国语中学等地块性质进行调整,不断优化用地结构。实行“增存挂钩”机制,根据存量建设用地消化情况,先后核减相关县(区)计划指标630 余亩。

2020 年以来,鹤壁市通过定向招商、平台公司“搭桥”、规划调整、补办用地手续等方式,累计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58万亩,建设用地年供应率保持在85%左右。

破解政策性障碍

“针对之前在土地转让、闲置低效用地盘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堵点,我们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积极为盘活用地扫除障碍,打牢基础。”谈起新近出台的《关于支持开发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局创新破解闲置低效用地管理路径,与现企业、新受让企业签订《工业项目再投资履约监管协议》,引导不能按照协议投资投产的企业及时退出占用土地。出台鼓励提质增效政策,用于降低企业再投资、转让土地、消化存量用地成本,理顺转让管理机制,包括企业提高用地效率不增收土地价款,落实差别化税收政策,多种方式供应工业用地、降低企业拿地成本,支持企业分割转让结余土地,支持企业利用存量用地发展新型产业5 年过渡期等5 项支持政策。强化约束性政策措施,转让闲置低效用地需签订《工业项目再投资履约监管协议》,再办理不动产转移手续;对不配合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除保留对土地出让合同、招商引资合同约定事项起诉之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信用等手段,对企业进行履约监管和违约惩戒,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限制其参与土地竞买。

提高项目用地质量

“海骊镁合金产业园二期选用了原昱科太阳能源存量土地135 亩,和一期用地仅一路之隔,既让我们达到了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集聚效应,又盘活了存量土地,一举两得。”在海骊镁合金产业园二期工程现场,项目负责人高兴地说。

为实现存量用地的高质量利用,鹤壁市要求各县(区)列出存量土地清单,加强对新落地项目分析研判,根据项目意向,强化存量用地与项目的对接匹配,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落地综合评估机制,保证落地项目向延链、补链、强链和高产出、高效益项目倾斜。

该局还积极推行“标准地”出让,出台《关于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的实施意见(试行)》。今年以来,已挂牌出让6 宗工业用地“标准地”,涉及土地面积1100 亩,占已供工业用地的57.6%。同时,出台《鹤壁工业项目设计导则(试行)》《关于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物理空间建设行动方案》等文件,要求根据园区产业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打造标准化厂房、专业化园区,到2023 年年底盘活、建设各类物理空间4650 亩。

猜你喜欢
工业用地鹤壁市盘活
翰墨传情 共克时艰
翰墨传情 共克时艰
挥毫泼墨
镇平县审计局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380.05万元
高标准粮田区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
冯“虚”御文,尽“虚”其能
浅议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