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作品的选择与演唱
——以《贝加尔湖畔》为例

2022-11-10 01:16谢佳辰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20期
关键词:贝加尔湖李健唱法

谢佳辰(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一、流行音乐介绍

(一)流行乐的由来和发展

流行音乐,它的发展一般被认为是以美洲大陆的移民音乐和西非黑人的非洲音乐为起源结合而成。发展到今日,其风格的百花齐放,也始终引领着当今社会的音乐风、流行风、时尚风,甚至是审美风。

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但是又独具个性;基于传统同时又超越传统,是一个独特的音乐理论体系。流行音乐的发展同样也经历了由单薄到丰厚的过程,由起初的几盘磁带、几个歌手乐手的孤军奋战,到现在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和流行音乐人才,并有更多人加入其中,不断创作和发展着流行音乐,丰富着流行音乐文化市场。当前的中国流行音乐,除了在社会受众面的拓展,流行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渐丰富。

时至今日,流行音乐的教育教学也俨然成为现今中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和打造的重点学科。这些专职的流行音乐人才作为主力军,在不懈的努力中推动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

(二)流行唱法

在我国,流行唱法作为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表现手段和载体,同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统称为三大唱法。虽然流行唱法发展比不上其他两种唱法发展的时间长,在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的系统性上仍可研究和探讨。但是在近些年流行唱法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已经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艺术魅力,流行唱法同其他唱法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技巧、表现手段,并且拥有独特的艺术特质。

二、流行作品的选择

流行乐时至今日已经风靡全球,拥有大量爱好者。他们或学习或模仿,用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诠释着对于流行音乐的喜爱之情,作为学习流行演唱的人来说,选择怎样的一首作品,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作品对于后期的演绎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普通业余的爱好者,选歌时可能是因为这首歌的某个旋律打动人心、好听而选,但是作为专业演唱者来说,选择的作品不仅只应该具有一定的可听性,更应该具有高度的可唱性。换句话说,也就是能够驾驭得了作品,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艺术鉴赏和判断能力,包括对自己声音音域的了解程度,音色的了解和自身风格与歌唱水平有清晰的认知。这样选择的歌曲,符合自己的声音条件,自然更能规避短板,从而发挥声音优势,而不一定盲目追求华丽的音符,或者一味求喜欢听而进行演唱。专业学生在歌曲的选择方面,通过长期大量的实践,就能对自己擅长的风格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形成个人辨识度。在流行音乐方面一直讲究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根据个人不同的条件与特点进行教学,精准化更强,也更能挖掘出每个人的特质所在。由此可见,个性特征在流行音乐中的重要性,模仿只是学习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在找到与自己风格相似,符合自己声音特质的歌手进行模仿后,就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模仿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来继续演唱,开拓出自己的歌路和天地。这里提到的建立个人的辨识度,可以是与词作家曲作家相互合作,根据音色、音质、音域和风格为演唱者量身定制歌曲,用自己的声音和理解来诠释自己的作品。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更多的时候是对作品演唱上进行的二度创作,在前人大量的翻唱中,对比自己的特点,用自己的个性、感受和表现力来进行演绎,同样也能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择出来的作品,不仅能够达到符合自身定位具备鲜明的个人特色的标准,也能够贴合作品本身想要通过歌手传达的意境。选择作品是流行演唱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演唱者能否成功地进行演绎与诠释,无论在演出,考试或者比赛中都显得尤为重要。

三、《贝加尔湖畔》作品与演唱分析

歌手李健原创作品《贝加尔湖畔》(谱例1),适合流行专业方向的高声部(或次高)男声演唱。选择该作品举例,通过分析作品背景、曲式结构,对如何正确选择与演唱流行作品进行深度的解析。

谱例1 贝加尔湖畔乐谱

(一)作品背景分析

演唱前作品的分析,也可以称为演唱前的案头工作,是一个大致相似的概念,它不仅包含着所有文字工作方面的准备,例如对声乐作品创作社会、时代背景、作品内容、思想感情以及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理解,还包含着曲谱、伴奏以及整个歌曲演唱声音的调整、适当音域的调整进行作品分析与二度创作,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是一个较为繁杂但是非常必要的步骤。《贝加尔湖畔》这首歌早在2011 年就被李健创作出来了,收录在他的专辑《李健·依然》中。当时的李健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平缓期,鲜少有人注意到他。也正因为如此,李健才有了这么多的时间去进行音乐的采风和创作,这首歌曲正是李健到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市游玩,看到贝加尔湖美丽壮丽景色而写下的,那时的他被当地的美景深深震撼、折服感动。伊尔库茨克市虽是一座只有70 多万人口的小城市,那里经济算不上发达,但是文化生活异常丰富,在小教堂里面有很多表演,小型歌剧演出、器乐表演,他们的精神生活丰富程度以及对文化的推崇是大部分人无法想象的。贝加尔湖在伊尔库茨克市郊,很像李健小时候生活的哈尔滨,在那里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出处与寄托,更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因此,李健对着美丽清冷的贝加尔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贝加尔湖畔》,浓浓的思乡之情也勾勒其中。而历史上这两千多年前的贝加尔湖,就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大汉中郎将苏武在此地冒风雪、暴严寒生活了19 年,始终保持一坚贞不渝的爱国之心,受尽千难万苦,最后回到祖国,受到长安城老百姓的热带欢迎,这便是感人至深的苏武牧羊的故事。其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华人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为国家艰苦奋斗抵御外侮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的爱国之心也同样受到后人敬仰。苏武历尽艰辛,在匈奴一待就是19 年持节不屈。几多年,几多变,待到他回朝之日,他已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却依旧是那个刚烈不屈的汉人。

因此《贝加尔湖畔》的歌曲背景,除了北国迷人绚丽的湖畔自然风光以外,更具有历史厚重感。

(二)歌曲分析

作者李健去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到访贝加尔湖惊为仙境,于是写了这首俄罗斯风格的流行歌曲。这首歌描述了贝加尔湖春风沉醉,绿草如茵,又有月光如水的东动人景色,词曲非常优美,既凄凉又动人,既深情又清澈。作者生动地描写了一对恋人曾经在贝加尔湖畔相恋,却无奈被世事分离,时常追忆起过往,徘徊在湖畔思念对方,期待对方的出现。“在我的怀里,在你的眼里,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月光把爱恋,洒满了湖面,两个人的篝火,照亮整个夜晚”,这两段是对于往事的浪漫怀想,写出了《牡丹亭》中那良辰美景奈何天,两人相互依偎在贝加尔湖畔的动人场景。“多少年以后,如云般游走,那变换的脚步,让我们难牵手”,但往往天不遂人愿,有情人也有难成眷属而最终分道扬镳走散,让人唏嘘美好总是稍纵即逝的,不受上天垂帘,并发出感慨“这一生一世,有多少你我,被吞没在月光如水的夜里”,你我之间从此隔山隔水,再也无法回到最初。“多想某一天,往日又重现,我们流连忘返,在贝加尔湖畔”多想在某一天,还能故地重游,虽然并不知道这会是何年何月,仍然满心期待,但是前尘往事随着流年已经在心中慢慢被隐藏,逐渐消逝,一些人一转身就是一生一世。“多少年以后,往事随云走,那纷飞的冰雪容不下那温柔,这一生一世,这时间太少,不够证明融化冰雪的深情”两句歌词对比的很好,隐喻贝加尔湖冰天雪地冷冷的打碎了两个人美好的感情,但是纵然冰雪容不下往日柔情,却也能用生生世世来证明,情至深,爱至深。结尾处“就在某一天,你忽然出现,你清澈又神秘,在贝加尔湖畔,你清澈又神秘,像贝加尔湖畔”,感慨万千之时,好像见到了一直想见的你,又在这贝加尔湖畔,你如这绚丽灿烂却极易消逝的湖一样,还是清澈神秘的模样。这首作品,表面写景实则借景抒情,感慨美好的往事,感慨这世间多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感情。

(三)歌曲结构及演唱分析

音乐结构是这首歌的架构。演唱者在演唱前要有统揽全局的意识,只有在弄清楚了整首歌歌曲结构之后才能有效进行划分层次,突出整首歌的重点部分。歌曲的前奏由钢琴、手风琴、古典吉他组成。一开,始用钢琴的一串琶音独奏演绎出湖面平静波光粼粼的景象,带出湖水的声音,一声老旧木门关门声之后,手风琴进入,奏出了歌曲的主题动机,并配合着若有若无的口哨声,用古典吉他醇厚的音色作为底音“垫”在其中,创作风格与苏联的小调旋律线条颇为相似。歌曲结构并不复杂,是常见的前奏+A 段+A1 段+B 段+B1 段+间奏+B1 段+B1 段原样反复+尾声。

前奏过后,如诉说一样的口气唱出主歌部分,应该带有一些民谣唱腔,每一个单句“在你的”三个字都用气包声的处理方式进行演唱,让整首歌的氛围更加抒情和动人,“月光把爱恋”中的“月光”“爱”“洒满”“湖”都可以多用气带着声音叹下去演唱,

“照亮整个夜晚”中的“照亮”和“晚”,同样也是用浓浓的气息包裹着声音,这样处理后的声音显得真挚动人,为副歌进行铺垫。“多少年以后”的“后”和“被吞没在月光如水的夜里”中的“里”字,都是副歌的高音技术点,需要气息下沉,充分使用横膈膜的力量,声音转换到混合声高音需要灌进头声中,运用良好的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转换结合,声音才能过渡平稳自然。特别是“里”这个字,还有一个装饰的下滑音,在尾音处的转音想要转的更自然,需要更好地保持住气息的稳定度,作为有效的支撑。这里的这个滑音写得也十分巧妙,将这个月凉如水,湖畔边凄美动人的画面描绘了出来,印刻在听众的心中。

“多想某一天”仿佛又拉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所以这里的声音在前面副歌高潮迭起之后又恢复了平静,应采用一开始的叹气式的气声唱法进行演绎。歌曲的间奏巴扬手风琴配合着钢琴声,切分充满律动,人声再次反复两次B 段,有一些装饰音上的变化,这时的情绪更加的强烈,再次感慨多少年以后,往事已经不能回首,随着云飘散在天边,交响乐的合奏和女高音伴唱的融入,盛大而磅礴,震撼听众的心灵。“深情”中“情”字下滑音十分巧妙,暗示音乐快要结束,此时接尾声部分,音乐伴奏声减弱,人声同时也做减弱处理,仿佛一切又回归平静。最后一句“你清澈又神秘,像贝加尔湖畔”做减弱、减慢处理,整首歌缓缓结束,如沐春风,如品清泉,平静却醇厚,悠扬却充满内心的张力,这首作品是一个有灵魂的故事,值得细细品味。低吟浅唱过后,会发现这是一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性极高的流行歌曲,没有过多的文字赘述,只有无尽的画面感和情感缓缓流淌,静静地浇灌进了人的灵魂中,在贝加尔湖徜徉,在爱与遗憾中怅然若失。选择这首作品演唱,禁忌平铺直叙的表达,百转千回和悠长是这首歌最大的特点,也是表达时应该抓住的重点。

演唱者对于歌曲的选择,应该学会扬长避短。仔细研究了这首歌,《贝加尔湖畔》男声原调为F 调,歌曲写作的音域为十三度,最高音为A,这首歌对于普通的流行男歌手来说,音域还是比较宽,适合高音关闭问题解决比较好的男声进行演唱。歌曲舒缓,但是连贯性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它对于演唱者整个气息的要求也相应比较高,但因为抒情性较强,因此这样四四拍的慢歌,对于爆发力的要求相对低一些,适合嗓音条件好,气息保持能力强,同时情感充沛,表达能力强的歌者,在选择时,可以作为参考。这样更能够贴合作品想要传递的情境,也更能让演唱者唱得舒服,听众接受性增强。

四、结语

流行音乐发展至今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离不开创作者与演唱者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作品在一代代歌手中被进行二度创作甚至三度创作和跨度较大的改变,或重新编曲,被赋予了更新鲜的血液与生命。流行作品的选择与演唱在流行专业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正确良好的选择是演唱的前提,是保证,深入到位的音乐作品分析是完整表达其音乐内涵的基石。在选择好一首适合演唱者音域、声线、风格的作品后,对于其背景、创作内涵的深入研究是需要完成的首要工作,其次是对歌曲的深入剖析,通过了解其架构更好地着手处理作品的细节。对于演唱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值得不断学习的永恒课题。

猜你喜欢
贝加尔湖李健唱法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贝加尔湖里有海豹吗
李健作品
李健:音乐诗人,白马王爷 主持
李健美术作品六幅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迷人的贝加尔湖
融醉贝加尔湖那片圣洁蓝
音乐
放谈通俗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