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10 00:17袁琼辉YUANQionghui
价值工程 2022年30期
关键词:泵站水利工程农业

袁琼辉YUAN Qiong-hui

(石首市水利和湖泊局,荆州 434400)

0 引言

在调配与管理水资源时,农业水利工程设施是水资源的唯一人工动力来源,其中泵站对于区域性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社会发展的全新时期,人们在开展农业农田灌溉等调配水资源工作时,对泵站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其在农业生产期间具有的重要功能与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但与一般的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不同,泵站运行管理和建设工作对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方便进行使用。但在一些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由于未高度重视泵站维护管理工作,进而极大地降低了泵站运行效率,导致其出现较高的损耗率,也影响到泵站的使用寿命。对此,相关泵站管理部门需要科学管理泵站运行,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从而提升泵站运行效率,发挥出泵站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1 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中小型泵站进行分析,其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兴建,为了使农业生产的水利灌溉需求得到满足,中小型泵站的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由于当时泵站的建设未能满足具体标准,部分泵站在使用10年到20年后便出现问题,这也极大地降低了泵站自身的运行效率,导致其灌溉能力有所减弱,而且还具有较大能耗,无法使农业生产灌溉要求得到满足[1]。

1.1 设计不够规范,运行可靠性差

针对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设计不规范问题进行分析,其主要表现为历史问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自身生产力方面存在的限制,以及受到其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农村人口数量虽然相对较多,但土地资源较少,多数泵站在设计时,均是按照中小型标准开展设计与建设工作,其设计的规范性有所缺乏,进而降低了泵站的运行可靠性。具体来说,相关泵站的功能还不够全面,无法有效发挥出自身的排灌功能。与此同时,在设计泵站时未充分考虑进水池,因此其运行的规范性也相对较低。除此之外,泵站在防洪方面的标准设计水平相对较低,这也导致其在相关洪涝灾害当中容易被摧毁。在泵站当中虽然有着多台泵机,但其设计流量通常偏小,这也导致泵机的维护管理难度有所增大,具有较高的能源消费,经济浪费情况十分严重。在具体设计泵站时,由于受到资金与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进而导致相关设计存在许多不合理因素,例如部分泵站的主机房高层相对较低,在汛期需要拆掉电机,否则将会被水淹没。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泵站在设计时,为了防止施工期间的地基处理难度,通常将主泵房在岸边设置,并采用侧向进水的方式,这也极大地降低了泵站的运行效率,而且容易有振动、气蚀以及漩涡等情况发生,加大了设备损坏率,也导致泵站的运行管理难度有所增加。除此之外,中小型泵站通常在计划经济时代建设,并由政府计划来调拨相关机电设备,存在七拼八凑的现象,这也导致同一座泵站所使用的机电设备型号往往不同,极大地增加了泵站运行维护管理难度[2]。

表1 各泵站详细参数

1.2 管理体制落后,职责不明

在我国水管体制改革以来,多数国有泵站已开展了相关改革工作,对主泵站进行了有效维修与更新改造,同时还合理改进了相关排灌区工程的调度与运用。在泵站改革后,不再收取排涝费,并对人员进行了有效精简,这使得相关排涝结合站、排涝站以及灌溉站的定性转变为自收自支、准公益性和公益性等性质,每一个泵站均为独立运行的管理单位。排涝电费具体需要由县财政负责,省级单位会为其提供少量补助,而相关灌溉水费的收取难度相对较大,泵站自身的维修与养护费用有所缺乏,这对排灌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产生了一定影响。部分泵站由于未有效开展维修工作,进而加大了其自身运行成本,使泵站运行管理陷入恶性循环。相关管理部门由于未高度重视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进而导致各项工作的实际落实效果不够理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乡镇以及村集体也逐渐弱化了水利工程管理,而且多数年轻人不断离开农村,向城市进行迁移,这也使得相关泵站单位只能聘用一些老同志临时进行看管,无法满足中小型泵站的运行管理要求[3]。

1.3 泵站老化失修,存在安全隐患

多数中小型泵站存在超期服役的现象,其建筑物往往年久失修,存在墙体裂缝、混凝土碳化、门窗破损以及基础沉降等不良现象,极大地增加了泵站的维修成本,也缩短了其维修周期。与此同时,泵站的主机组存在严重老化现象,降低了相关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与安全可靠性。泵站内部进出水管道以及闸阀等部件存在严重的锈蚀问题,进而引发爆裂隐患。除此之外,泵站的开关柜电机以及水泵等能耗相对较高,或为相关的淘汰产品,运行效率相对较低。通过具体调查可以发现,部分泵站存在屋顶漏雨的现象,会用雨布来挡住室内开关柜,这也导致泵站在运行时的安全隐患十分严重。

1.4 泵站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难度较大

多数中小型泵站在具体建设时,未设置固定规范的相关拦污设备,即使少数泵站有拦污栅,但其栅体也存在严重的锈蚀问题,而且结构比较简单,设计标准相对较低,存在倒塌风险。目前,一些中小型泵站引水渠当中存在大量水生植物,而且一些新品种的水草具有极强生命力,无法一次完成清理工作。当无拦污栅时,泵站运行容易导致水泵被水生植物所缠死,增大电流量,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电机烧毁。许多中小型泵站缺乏固定的起吊设备,在实际运行时开展维修工作通常要架设三架支架,并挂起吊葫芦,这使维修工作难度有所增大,也导致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所下降。对于泵站而言,想要充分发挥其运行效率,除了需要通过泵站自身,还应完善其饮水和出水渠道的配置。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泵站的引水和出水渠道存在淤积严重和边坡塌陷等情况,部分泵站的引水渠道,由于在枯水季节发生淤积现象,或者其自身水位调整,进而无法有效发挥出引水抗旱的作用,一些出水渠道已被改为良田[4]。

2 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对策

2.1 完善设计,提高标准

对于泵站设计不够规范这一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完善与改造泵站。在相关泵站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技术以及其他因素所带来的限制,进而导致泵站设计存在不规范问题。但通过多次论证与考察,可以结合泵站的不规范问题合理进行改造,具体需要对其内部设置加以改善。在改造泵站时无法变动其地理位置,因此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优化泵站内部设计。而针对无法进行改造与优化的泵站,则应合理进行拆除,以此来维持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5]。

2.2 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在中小型泵站的运行管理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有效制定泵站管理制度,需要对建后管理体系加以完善。首先,需要结合中小型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对管理责任制度和管理责任人进行落实,并要依据泵站的运行特点,有效保证相关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相关泵站管理人员需要依据项目管理情况,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制度,并确定任务人员和费用,从而合理制定泵站管理方案,明确企业自身的绩效评价方案,完善具体的奖惩制度,使泵站管理水平得到提高[6]。与此同时,泵站管理人员还应建立制度管理方案,使相关项目的收费标准得到明确,对泵站日常管理期间的各项支出加以解决,从而透明化地管理泵站经费。除此之外,还需要深入分析泵站管理工作,保证泵站管理与运行的稳定性,完善相关项目和管理制度,对泵站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认真进行核查,并构建相应的绩效评价机制,科学制定泵站管理方案,以此来有效创新泵站管理工作[7]。

2.3 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

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机房定期进行清理,将设备上的灰尘有效清洗。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电气设备加大检查力度,使机组完好性得到保障。在开展检查工作时,应对设备启闭的运行情况以及建筑物裂缝进行检查,及时向运转部件进行加油处理,使制动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得到保障。在汛前以及汛后还应对丝杆进行定期保养与清理,防止电气设备出现短路、漏电等相关问题,使接地可靠性得到保障。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对沿线建筑物进行检查,对建筑物裂缝以及位移等问题加以记录,使泵站安全性得到保证。在运行管理期间应对先进技术有效推广与应用,使泵站基础设施得到有效维护和建设。

表2 各模块地址分配表

2.4 完善管理体制

为了使中小型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相关部门应对自动化管理模式进行应用,有效引进自动化管理设备,使泵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还需要强调科学管理,依据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对创新性的治水理念加以利用,有效采用全新技术与材料,进一步提高泵站运行管理效果。在对管理方案进行制定时,相关部门需要有效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对管理监督机制加以建立,从而使自动化管理效果得到有效提高[8]。

2.5 加强技术管理

为了使中小型泵站在运行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应对其技术管理方案加以优化。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应对泵站管理工作加大重视,并严格按照我国的区域情况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对泵站的检修与运行方案进行完善。结合泵站的实际运行管理情况,对管理目标加以制定,确定绩效考核方案,使管理的实效性得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还应采用自动化管理对泵站的相关监测设备进行有效整合,使其管理方法得到优化,充分落实泵站技术改造,使泵站的技术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2.6 加强管理培训

为了使中小型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相关部门需要对岗位培训工作进行强化,针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效加大培训力度,并对多层次的培训方式进行采用,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更多的管理方式进行掌握。与此同时,还需要对高学历人才加以引进,使高级技工数量得到增加。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上岗制度加以完善,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获得具体的岗位资质,并要定期落实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使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9]。

3 实际案例分析

本文以安徽省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的运行管理为例进行分析,通过相关资料可知,安徽省的固定泵站已达到1.95万座,其总装机为185.49万kW,其中包括大型泵站15座,其总装机功率可以达到14.9万kW,而中型泵站则为375座,总装机为59.2万kW,剩余则为小型泵站。结合相关数据可知,安徽省中小型泵站的总装机容量已达到总体的90%以上,具有点多、面广以及量大的特点,可以有效发挥防洪、灌溉等作用,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泵站的安全使用期限通常为20-25年,但安徽省的相关中小型泵站建设时间相对较长,许多设备已为淘汰产品无法在市场上买到相关零部件。而且泵站建筑物结构不够完善,灌排的设计标准相对较低,这使得相关泵站的运行效率也比较低下。对此,需要结合安徽省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具体来说,应完善泵站的各项管理制度,针对泵站开展维修与改造工作,并要完善泵站的配套设施,以此来提高泵站运行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的实际运行管理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对此加大重视,结合实际问题展开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合理优化与完善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使中小型泵站的整体运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进我国农业水利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泵站水利工程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