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四大误区

2022-11-10 01:26邹丽梅
健康之家 2022年13期
关键词:母乳黄疸母乳喂养

邹丽梅

产妇在生产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尽快与婴儿接触。但临床中,产妇在产后第一次接触到新生儿往往是生产后几个小时,此时很可能错过让新生儿尽快吸吮的最佳时期,而且,新生儿往往比较嗜睡,可能刚刚见面还需要睡几个小时。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护理人员和产妇要提前了解产后的护理要点,尽可能降低母乳喂养不良因素的影响。

母乳喂养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物和饮料,含有各种细胞、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细菌及辅助消化的酶类,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而均衡的产妇营养是乳汁分泌的物质基础。如果产妇膳食中营养不足或缺乏,机体会通过动用母体储备的营养素来维持乳汁的量与成分,从而影响产妇的产后恢复及长远的身体健康。若营养不足的时间延长,将影响到乳汁的质量,导致婴儿出现营养素缺乏。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习俗各不相同,产妇的膳食营养也各有差异,产妇产后的护理也不一样,因此进行科学的产妇营养护理教育十分必要。产妇母乳喂养指导是指在护理人员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的前提下,允许产妇家属参与新生儿出生后常规生活护理的一种照护模式。一般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手卫生、更换尿布、母乳喂养、口腔护理、脐部护理、臀部护理、袋鼠式护理等护理技巧的培训,并提供“一对一”的指导。通过针对性护理模式的转变,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从而有利于新生儿生命体征的稳定和生长发育,提高家庭照护能力。母乳喂养针对性护理主要是对产妇母乳知识护理和科学育儿知识的培训。母乳喂养指导在国际护理界得到普遍认可和应用,其在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新生儿行为和神经发育、促进宝宝生长发育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减轻产妇产后的焦虑情绪,更有利于出院后护理。母乳喂养能更好地助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增进亲子感情,使新生儿从住院到回归家庭有更好的衔接。母乳喂养指导使得产妇及其家属对于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更为熟练,能够更好地在遇到新生儿突发需求的时候做出灵活反应。

增进母婴关系

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时,由于需要抱着哺乳,母婴间的拥抱、抚摸可以对新生儿的成长产生良好的刺激。产妇在哺乳的这个过程中,可以迅速、温柔、耐心地满足新生儿的需求,而这个过程又进一步拉近了母婴关系,帮助新生儿建立对外界的安全感,降低新生儿对外界的应激反应。

产后恢复

母乳喂养不仅对于新生儿有益,还可以帮助产妇更快产后恢复,减少产后出血的概率,促进产妇子宫恢复,同时降低产妇日后罹患妇科恶性肿瘤的概率。对于产妇而言,母乳喂养除了有生理方面的优点外,还对心理方面有好处,产后的心理应激反应会减少,降低产后抑郁的概率。

产妇母乳喂养误区

母乳性黄疸要给宝宝断奶

一般新生儿黄疸2~3周便会消退,但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宝宝全母乳喂养时,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这个现象就叫做母乳性黄疸。约有10%~15%以喝母乳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一般来说,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可以按照以前一样,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只有当血液清胆红素>15mg/dl(256.5μmol/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3d,待黄疸消退后可以继续。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便出现也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多喝水,母乳会变稀

哺乳期间的产妇都比较在乎自己的饮食,有时会考虑多喝水会不会导致奶水变稀?吃过凉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影响母乳量。其实多喝水是不会影响乳汁分泌量的,也不会导致奶水变稀。相反,多喝水会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帮助产妇身体恢复。

母乳6个月以后就沒营养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从出生到6个月,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就能够得到成长所需全部营养,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6个月以后,婴儿成长所需养分,单纯依靠母乳已经不够,需要添加辅食。在增加辅食的情况下,也应尽量延长母乳喂养1~2年。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在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

例假期间奶水没有营养

产妇在哺乳期有可能会来例假,但这并不会影响产妇母乳的质量。月经来潮时,母乳量一般会有所减少,但质量和营养成分没有多大变化,所以无须停止喂母乳,反而应该让宝宝多吸、多吃,奶量很快就会恢复。建议产妇可以多喝点开水,多吃鱼类、牛奶、禽肉和汤类等,增加母乳中的营养。

产妇母乳喂养健康宣讲

一是护理人员要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新生儿的健康知识培训,向新生儿家长传授新生儿的生长特征和行为特征等,确保新生儿父母在参与护理过程中不慌乱,面对突发状况时可以做出相应的处理。

二是开展产妇母乳喂养大讲堂,逐渐将产妇及其家属引入新生儿护理中。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解决了角色缺失以及知识、信息缺乏等问题,提升新生儿父母的自我效能感,改善了家庭功能,进而达到提高母乳喂养率的目的。

三是适度摄取营养。护理人员要告知产妇家属坐月子期间适当进补,有利于乳汁分泌,同时可以帮助患者身体快速恢复。产后须适当进补,要注意荤素合理搭配,保证足够的摄入量。抑郁情绪通常在产后3~5天出现,产后产妇在此期间需要充足的休息、合理的营养、与子女的密切接触、家人的关心和理解、细心的倾听和支持。护理人员要引导产妇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抓紧时间休息,保持舒适的心情,同时要指导家庭成员给予照顾,必要时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科普小结

许多刚刚经历分娩的产妇,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人工喂养。在没有其他特殊情况下,依然提倡产妇实施母乳喂养。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为产妇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母乳喂养指导,帮助其了解母乳喂养对自己及对新生儿的益处,以提升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猜你喜欢
母乳黄疸母乳喂养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