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一步三回头

2022-11-11 08:55沈志荣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沈志荣

[摘 要]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解决问题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研究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学生数学整体能力有着较大的价值。通过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回顾反思三个环节入手,每个环节采用切实有效的“一步三回头”策略,可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一步三回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3-0047-03

“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这是课程标准中问题解决教学的学段目标之一。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也曾说,智慧往往表现在经验的过程中,而经验也需要在过程的教育中感悟。因此,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实施“一步三回头”策略,就是给学生更多体验、比较、反思和锻炼的机会,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经历,使学生在不断回顾过程的学习中感悟方法,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近一年来的实践,笔者分别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回顾反思三个环節开展了研究。

一、分析问题三回头——精准定位

分析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观察条件和问题,通过三回头,帮助学生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提升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析问题中,综合法和分析法是较为常见的两种策略。综合法是由已知推得未知的思考方法,其解题思路是从题目的已知条件出发,与未知建立关系,最终解决问题。分析法是将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的思考方法,其解题思路是从问题出发,一步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在解题过程中,综合法和分析法是结合运用的,需要沟通两者的联系。

1.从条件回头看问题

在分析较复杂问题时,不管使用哪种分析方法,仅分析条件并不利于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条件回头去看问题,即在分析条件的同时也要考虑问题,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从关系回头看条件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对条件与问题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关系,然而并不是每种关系都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在分析问题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关系出发,再次回顾条件,从而最终确定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从思路回头看习题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还是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积累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经验。当出现了一种合理的思路时,教师也不用急,只需引导学生再次从思路回头看习题,寻找有没有其他的思路,就可有效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

【案例】五年级上册“用方程解决问题”。

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长675米的隧道,开凿20天后,甲工程队因其他任务被调离,剩下的由乙工程队单独施工,10天后完成。乙工程队每天开凿12.5米,甲工程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该习题出现在五年级上册中,笔者所在班级学生的正确率只有57.3%。解决这类习题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分析问题环节,学生往往不能厘清其中的关系。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分析问题三回头策略,引导学生从条件、问题、关系和思路等角度思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有一定的抓手,有效促进学生分析出数量关系。同时,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为后续解决问题教学打下基础。

二、解决问题三回头——优化算法

在解决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把算式列出来后,会急着去计算结果。这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停下来,引导其在计算前也要回头看,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算法、拓展思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从典型算式看条件

在解决问题时,若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条件,则会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从典型算式看条件就是引导学生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在得到相应解题思路和算式后,不要急于计算结果,而是反思算式,即从算式再回头看条件,判断思路是否正确,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从计算结果看习题

在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中,学生也经常会遇到一些计算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也是一种反思的信号,就看学生能否抓住信号。当然,除了可以检查计算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反思分析过程。因此,从计算结果看习题就是从计算结果出发,引导学生从算式再次反思条件与问题,从而厘清线索,最终确定最合理的解题思路。

3.从关系式看思路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反思习题,寻找习题共性,有效形成解题策略,并促进能力的发展。从关系式看思路即从问题的算式出发,引导学生回顾解题思路,沟通算式、习题和思路之间的联系,提炼相应的算法,寻找正确的解题模式。

【案例】六年级上册“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甲校需要购买新课桌椅800套,购买40%后,正好等于乙校需要购买新课桌椅的[23],乙校需要购买新课桌椅多少套?

在运用分数的乘除法解决问题中,厘清单位“1”,找到对应的量与分率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对于常规的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教师也要时刻引导学生从计算过程与结果回头看条件、问题和思路,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回顾反思三回头——整理提升

回顾与反思,不仅可以回顾现在做习题时的过程、方法与策略,也可以回顾过去解决问题时的方法、经验和情感。通过三回头策略,可帮助学生打开回顾与反思的思路,从多角度去反思习题。

1.从结果回到过程

从结果回到过程就是指从计算结果出发,回顾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分析与解决问题中的方法、策略和困难等,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思考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2.从现在回到过去

从现在回到过去是指从本习题出发,引导学生回顾过去解决过的同类习题,通过对同类习题之间的比较与分析,使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厘清思路,促进学生更好地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3.从技能回到情感

从技能回到情感则是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情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品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而借助回顾与反思中的情感则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

【案例】四年级上册“用两积之和解决问题”。

师徒加工零件,师傅每天做15个,做了10天,徒弟每天做12个,做了8天,两人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解决问题的教学需要注重结构化,合理的回顾与反思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结构化的形成。在上述教学过程中,通过回顾过程、回顾过去、回顾情感,从不同条件中找相同点,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它们虽然情境不同,但解题的方法都是相通的。

解决问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一种载体,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一步三回头”策略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对解决问题教学的细化,同样也是解决问题的创新手段,我们也将继续努力,共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 吴正宪,张秋爽,贾福录.听吴正宪老师上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李玲玲.小学数学教师5项修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推理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