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一颗长枣,生生不息

2022-11-11 17:55杨晓彤
宁夏画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灵武市灵武枣农

杨晓彤

灵武长枣主要产于灵武市的临河镇上桥村、东塔镇园艺村和果园村等。灵武长枣产业是灵武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自治区扶持推广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灵武长枣基地面积6.8万亩,占全市经济林面积的66%,年产量达到2500万公斤,带动当地枣农8000多户3万多人增收致富;主要销往北京、重庆、广州、甘肃、陕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等地。近两年,灵武市搭乘电商快车,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了350多个配货中心和直销窗口。

每年9~10月,全国各地的枣商都会聚集在这里,将灵武长枣一车车运到全国各地的市场,甚至出口到国外。

“灵武长枣口感好,南方市场普遍很认可,每公斤的零售价在8元左右。”广州籍客商王大海告诉记者,他和其他客商从9月15日开始在灵武长枣交易市场收购长枣,收购将持续至10月底。

灵武市长枣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10月,首批500公斤灵武长枣经海关检疫合格,销往泰国,这标志着宁夏又一特色农产品获得进军国际市场的“入场券”。在拿到“入场券”后的半年时间内,灵武长枣又相继进入欧美等多个国际市场,并获得了较好的反馈。

记者驱车行驶在灵武市下白公路,路两旁很多家庭房前屋后都种着十几米高、树龄达百年的长枣树,路边不时能见到农家乐,当地人依靠长枣采摘,做起配套的旅游生意。枣农李彩红说:“家里种了1000多棵枣树,枣子每年能够卖出10万元左右。”几年前,李彩红的丈夫外出打工挣钱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院里种的长枣都是自己吃、送亲戚,不懂外销,一年下来,全部收入也不过2万元,那时全家人住在土坯房子里。自从做了枣农以后,家里买了楼房,还买了小汽车。

近年来,为推进灵武长枣产业提档升级,灵武市制定出台了《加快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重点支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和推行施用有机肥补贴、建设设施温棚和贮藏保鲜补贴、电商销售和科技创新成果补贴、贷款贴息补贴等政策,极大调动了枣农积极性。2022年,灵武长枣亩产提升至1300公斤。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促进了灵武长枣产业升级、市场振兴、提质增效,也让“中国灵武 长枣之乡”的美誉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目前,灵武市在东塔镇马场湖建立了万亩灵武长枣标准化生产基地,在郝家桥镇狼皮子梁、临河镇上桥村分别建设2个3000亩优质生产基地,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巩固提升了1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主产区,聘请专家、创新团队、创新企业开展集体攻关,重点解决灵武长枣良种繁育、果树更新复壮、精准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技术难点;同时建成灵武长枣绿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产基地5.37万亩、灵武长枣有机产品认证1878亩,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3家,建设设施温棚1214亩。还通过单轴延伸、双膜覆盖、生物秸秆填埋等技术革新,让以往只在深秋上市的灵武长枣,实现了一年四季皆可食。现在灵武长枣每年4月中旬即可上市,拉长了供应销售链,成为全国上市最早的鲜枣,设施灵武长枣每公斤售价在35元左右,每亩可实现产值3万元。通过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推行“三品一标”,让枣农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露地灵武长枣由原来1000公斤提高到1300公斤,销售价格每公斤提升0.5元,每亩增收3000元。

此外,灵武市还将长枣种植与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提升长枣产业的附加值。同时,加强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的监督管理,有效提升了灵武长枣的品牌影响力、辐射力,推动品牌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通过品牌体系建设, 灵武长枣品牌得到了保护与提升,加深了“灵武长枣”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赢得了顾客的信赖,促进了灵武长枣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枣农增收的“聚宝盆”。

猜你喜欢
灵武市灵武枣农
早熟灵武长枣果实糖代谢酶与早熟的相关性
“青少年科技博览杯”科幻画选登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浅析如何壮大灵武市村集体经济
灵武市水污染防治的实践与目标
论新郑红枣的产业化
壳聚糖对灵武长枣保鲜效果研究
塞上金秋枣熟了
灵武长枣水提多糖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