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13 12:35刘仁萍开江县财政局
财会学习 2022年17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会计工作核算

刘仁萍 开江县财政局

引言

财政总预算会计也可称为总预算会计,所指的是政府部门反映核算、监督执行及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最早的总预算会计创立于1949年后,随后经历巨大改革后,才实现了会计要素、记账方法及会计等式等内容的统一进步。财政总预算具有政策性和计划性的特点,以国家法规法律为基础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活动。集中体现了国家在财政方面的分配思想。国家财政预算属于全国统一预算,必须以国家的预算执行为核心,组织全国集中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避免出现无法及时反映国家财政情况的问题。通过研究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实践,可以充分了解总预算会计核算及管理现状,思考财政总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提供相应对策。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及管理的现状分析

财政部门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变,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作为财政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可以推动财政部门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制度,实现会计监督流程的优化进步,为优化财政资金配置的方法来提供保障。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目标在于办理相关财政收支及资金调拨和往来款项的会计核算工作。结合财政收支的优势来看,科学解决财政资金库存和用款单位的需求冲突,以及借助会计核算的反映,提出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并分析等。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确切建立了权责制度及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为了贯彻落实财务报告的相关政策,国家也在不断跟随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和管理内容的系统化,提升了政府财政预算的管理水平,为当下财政制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一)逐渐完善的系统规划

随着几年来财政部门陆续制定,且完善了会计相关准则等指标,不仅颁发了系统化的会计单位报表,还使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更加完善,从而让所有职能的执行实现有政策可依。同时,在市场经济逐渐发展中,财政总预算会计也在不断完善。结合上级国务院的相关通知内容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制度已经逐渐实现了体系完善,并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框架,这为预算会计核算和管理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二)不断强化的制度改革

因为财政部门的相关管理制度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并且其优势有待挖掘,所以需要有效提高财政部门的管理水平。在我国经济市场实现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财政部门的创新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梯,以往的财政管理工作方式,已经无法符合当下经济发展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需求。所以,为了从宏观角度上提升工作水平,财政部门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由经济发展到管理工作,实现了全面的基础建设和条例补充,从而达到提升财政部门管理水平的目标。一般情况下,财政部门以事业单位的管理需求为基础,结合实际来逐渐完善和修订有关事业单位的核算制度,按照相关计划实现会计管理工作流程的优化,全面掌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将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会计和相关功能整合起来,阶梯式的提升会计核算工作水平及质量,满足事业单位的需求。并且,财政部门结合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来增加相关科目,达到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强化业务和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系性,达到现代化业财融合模式,还能推动政府会计体系不断进入新的局面,从而构建工作水平整体上升的局面。

(三)坚持发挥总预算工作职能

总预算会计核算工作一般情况下将以往预算管理工作作为基础,结合综合性因素来了解总预算资金的详细使用情况与利用率,对各事业单位与行政管理部门的预算执行具体情况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分析,结合各机构的专业职能以及履行情况作出评估,以此为基础,可以充分了解预算会计核算的发展方向以及工作安排,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履行会计核算职能。结合总预算会计的职能情况来看,要以守恒为准则展开总预算会计的岗位设置及职能划分,根据不同工作的提案来开展多元化的资金会计核算工作,以及财务预算的执行报表、账户管理等等工作岗位,并依据相关要求与工作标准来加强内部运行的流程控制,明确自身职能工作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履行职责。

(四)构建信息多元化工作模式

结合相关会计制度来看,无论在会计工作内容方面,还是在会计工作信息化改革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强调了会计信息化为实际会计核算工作带来的预测性和真实性。通过了解新制度,明确了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结合具体工作做出努力,加强对会计道德修养提高,以及相关队伍建设的重视。还要求在提升会计工作质量的同时,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前瞻性。借助多元化的核算方式,来提升核算收支的质量。并且,总预算会计信息的增加,可以缓解财政财务存在的经济问题,构建现代化会计工作模式,达到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多元化的目标,从而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二、财政总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工作水平提升缓慢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实现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条件,并推动市场经济活动模式优化,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与规范性,为稳定健康发展的市场经济提供保障,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了政府投资形式的多元化,但同时带来了政府经济行为与活动复杂化的问题。所以,出现了当下总预算会计核算内容逐渐复杂化的现象。虽然这种复杂化问题可以暂时缓解经济市场发展中总预算会计工作遇到的问题,但并不利于长期稳定进步,且增加了政府预算会计开展工作的难度。在此背景下开展总预算会计工作,对财政部门来讲,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在新形势下,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工作不能仅关注政府直接拨款等财政措施,如果仅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开展工作,就会导致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及水平无法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大大降低了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应有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无法全面地反映出当下财务部门的真正业务情况。

(二)会计核算基础水平薄弱

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来分析,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工作相对来讲较为落后,许多财政部门采用的会计核算方式依旧过于传统,并没有探查到市场的需求以及未来总预算会计工作的改革方向。并且,在会计业务处理方面,许多财政部门所应用的制度依旧为收付实现制。而结合收付实现制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果来看,其自身尚有一定不足,在开展实际工作中,仅能反映出当前的实际收付经济活动,无法为未来年度的经济活动情况提供参考。所以如果总预算会计工作仅采用此方法开展工作,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出现一定的滞后性,并影响后续财政部门在收支管理方面开展的工作,大大降低工作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三)相关管理工作不完善

结合我国当前大部分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在基础工作方面仍旧需要不断提升,例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内部管理不规范,以及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的不健全等等,并未采取较为全面的控制措施。部分单位甚至存在财务专用手续随意使用的问题,缺乏专业严格的审批环节。还有部分单位存在法人名章与财务用章全由一人保管使用。而结合存在管理不完善的单位来看,普遍问题主要有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功能不重视,以及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团队不足,专业素养不高等。这就导致在岗位设置期间,出现会计工作需求增大,但是当前的会计水平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及职务要求,严重影响管理效果,使管理水平逐渐下降。想要改善这一问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会计团队建设,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于会计人员数量不足以及素养不高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提升整体水平,从而促进管理效果提升,达到总预算会计管理工作要求,为单位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信息化会计模式不健全

结合目前大部分单位现状来看,缺乏健全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发展较为缓慢,甚至存在未及时进行信息化等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影响了预算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还降低了工作效率,拖慢单位整体现代化变革。同时,结合实际来看,部分单位未实现电算化会计核算工作模式,依旧依靠传统人工操作来完成会计工作,而人工核算会出现难以避免的误差及失误,一旦出现失误,将会导致管理风险。出现这一问题的因素,在于人员缺乏对电子核算的认识,未意识到信息化会计变革在单位运行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对信息的整理、收集以及筛选工作,让核算和管理缺乏重要、真实、准确的依据。

三、加强总预算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提升总预算会计管理和核算的工作水平,是当前财政部门需要加强重视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单位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会计管理及核算水平提升计划,明确自身薄弱项目,从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首先,在工作中要认识到加强预算管理科学性的重要性,并树立标准的预算管理观念,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提升工作效率,结合具体情况来优化预算管理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提升制度的可行性。

同时,部门要由源头开始加强对单位预算的控制,避免出现乱开账户等行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提升账户管理的合理性。在针对具体问题时,要进行专题调研,并联系财政、业务等多项部门,加强商议,致力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提升预算执行的保障性,促进单位稳定发展。

(二)构建完善的相关制度体系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我国财政国库管理方面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结合当前新形势来看,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已经实现总预算会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尤其在账户管理及财政资金的支付和收缴管理等方面,都实现了现代化的建设。针对此,要不断制定新目标,并积极实现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建设,夯实信息化基础。

同时,总预算会计管理要积极拓展核算范围,设立专业的账册体系,针对当下现行体系整合研究,并依据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进程,持续实现整合升级,从整体角度出发反映预算的内外收支情况,从而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三)增强总预算会计管理水平及质量

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整体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管理水平正在逐步提升,所以尚存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要求部门会计人员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改革力度。而结合众多问题来看,导致会计核算管理受阻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部门沟通,管理阶层无法充分了解基层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调整方案。所以,在具体工作中,要求预算单位加强沟通交流,提升岗位职责思想认识,管理人员要密切关注预算单位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方式解决。同时,要求强化财政相关工作的管理力度,构成团结协作的工作模式,从而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度与效率,保证财务工作的准确性。通过此,不仅可以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还能达到资金资源配置优化的目标,为财政部门和谐稳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构建现代一体化信息平台

建设信息平台是当下总预算会计管理需要加强重视并大力执行的重要工作目标。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人工失误、误差等问题,有效提升了核算工作的效率。财政要充分遵循财政部门应用平台建设的思想,借助完善的信息系统,建立数据中心、安全体系以及网络系统,加强对系统的维护和运营,从而构建一体化的系统模式,满足数据共享及管理程序的严格规范要求。同时,针对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的问题来看,导致这一问题的因素还有人员信息化水平较低等。所以要全面实现信息化建设,就要提升人员信息化水平,加强全员意识,针对此问题可以采取教育培训、加强交流等手段,提高财务会计整体信息化水平,推进预算管理实现精细化,从而满足财务单位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五)加强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协调性

针对部分单位工作缺乏协调的问题,财务部门要充分明确问题所在,并有效加强各单位的沟通协调。同时,财政制度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着明显差异,尤其是会计基础工作的不同,所以在核算收支标准方面会出现不统一的现象,如果不能采取科学的核算方式,将会导致核算结果出现巨大差异。同时,因为会计核算制度及国库收支制度存在差异,为违规违法行为提供了空隙,增加了风险系数。所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协调性,为会计核算工作创造安全前提。

结语

财政总预算会计属于较为专业的核算方式,在推动我国财政部门稳健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建设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可以优化预算会计体系,提升我国的预算会计工作质量。想要全面实现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优化改革,就要积极结合当前核算及管理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实际策略。本文从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建设完善的制度体系等角度,提出加强核算及管理工作的对策,为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进步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会计工作核算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在校生勤工助学相应时间不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