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中金融投资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2022-11-13 12:35廖水生国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金梦昆仑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2年17期
关键词:管控防控金融

廖水生 国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金梦 昆仑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在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金融投资风险管控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时,将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持续影响。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的投资专业能力存在着局限,进而导致金融投资项目风险较高,如发生金融投资失败将会严重影响整个财务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最终波及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生产。为了有效应对企业财务管理中金融投资风险,本文阐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投资风险类型、风险成因,并提出有效的风险防控以及应对措施,以供探究。

一、企业金融投资风险概论

(一)金融投资风险概念

企业金融投资风险主要指企业参与的金融投资项目在投资、管理过程中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金融投资与资本市场高度相关,其对市场、政策等因素极具敏感性,波动幅度大且变化频繁,可能会面临无法收回本金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审视金融投资风险管控工作,严格监管投资过程,引进先进的风险管控技术和管控策略,将风险管理理念贯彻到各个环节,不断强化金融投资风险的管控与分析,保障金融投资项目顺利实施,达到投资预期。

(二)风险类别

金融投资项目在投资、管理过程中,承担的风险主要可分为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类。其中,内部风险主要取决于投资管理人员的行为。而大部分企业自身投资管理制度欠缺或不够完善,难以规范投资管理人员行为。加之金融投资风险体系与企业发展步调不一致,进而产生内部投资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来自地方政府政策变化以及金融市场的波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仍不成熟,金融政策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投资者的专业水平和成熟性仍有待提高,市场波动趋势难以预测,金融投资管理工作质量达不到预期。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金融投资风险的成因

(一)投资人员执业能力不足

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时,将会配置管理团队负责金融投资的前期预测和后期管理工作。因此,金融投资管理人员职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将直接影响到金融投资项目风险管控的工作质量以及金融投资的绩效。以往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侧重于会计核算,缺乏对宏观经济、行业发展以及投资项目发展前景的判断能力,在原有刚兑的投资时代尚能保住本金不受损失,但却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自担风险、精准投资的金融资产投资环境。此外,在部分金融投资管理团队建设过程中仅重视职业水平把控,忽视了道德素养的要求。当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时,金融投资管理人员可能存在以权谋私、未能勤勉尽责的情形,例如,为获取利益,不惜向竞争单位泄露公司机密。

(二)缺乏有效的投资决策机制

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决策时,需要严格按照公司颁布的相关文件进行操作和决议,科学合理地对金融投资项目进行风险和收益预测、尽调,细化和夯实可行性报告。投资管理人员对整个项目进行系统化深入研究和全面尽职调查后,才能正式确定是否对金融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国内部分企业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制度,在开展金融投资管理时,并未召开投资审议会议,也未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只是一味跟风投资或者拍脑袋决策。

(三)缺乏风险控制机制

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能够起到指引作用,保障企业在第一时间规避风险的发生或者降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许多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金融投资防控机制,部分企业尽管存在风险防控机制,但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同时,部分企业忽视了金融风险监管工作,风控人员缺乏良好的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责任心较弱,导致金融投资项目爆发风险,对企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四)利率波动带来的金融投资风险

近年来,我国经济市场波动幅度较大,利率变化频繁,而金融投资项目的收益尤其对市场利率波动特别敏感。因此,企业应引起重视,加强对于利率进行追踪分析,结合国家发布的政策开展利率预测,在投资过程中不断调整投资结构和投资频率。财务管理人员要在利率上调时,降低投资金额,在利率下降时,适当提升投资金额,确保资金得到良好运转,发挥出最大效用。利率波动情况对企业带来的金融风险是直接的,因此,企业应在利率波动后,第一时间做出反馈,运用风险防控方案,比如采用利率互换等金融工具降低利率波动对企业带来的负面作用。

(五)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时,除了需要不断关注投资项目本身情况外,还要关注金融市场波动情况,市场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金融投资收益水平。一般情况下,金融市场的波动分为两类:第一,正常的金融市场波动,对企业投资的金融产品带来有限且反复的影响。第二,市场的波动导致部分区域金融经济崩盘,对金融投资产品带来难以预测的波动影响。因此,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时,应首先做好市场评估工作,确保后续风险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金融投资风险防控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金融投资计划

在企业开展金融投资管理时,应重视金融投资计划管理,做好金融投资项目计划和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工作,并在后续项目运转过程中,做好资源、资金的调配。其中,企业在创建金融投资计划时,应重视管理模式的优化,并将管理工作作为控制核心。由于管控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金融投资管理工作的进程和主要内容,因此,企业应结合金融投资管理项目进行分析,明确管控工作的关键点,设计完整的控制手段。首先,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状态、市场环境等要素建立完善的投资计划,不断规划金融投资思路和方向。其次,企业应重视市场波动情况以及政策变化情况,将金融投资项目运转过程中需要承担的外部压力予以明确,分析对金融投资项目产生不利影响的政策和环境因素,建立完善的应对计划,从而起到预防作用。最后,由于金融投资项目中基金以及证券波动存在不确定性,企业要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对于证券和基金波动情况存有心理预期。在金融投资计划中也应明确规定备选方案、风险转移方案以及风险清除策略等,避免金融投资失败对企业带来过大的负面作用。相关管理人员应保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建立完善的投资管控计划,确保金融投资项目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

(二)建立完善的金融决策机制

企业要想降低金融投资风险,就要不断提升风险掌控能力和预防能力,重视金融决策机制的构建,完善金融审批流程。首先,为保障风险决策工作的合理性,应将大数据技术与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融合,通过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方式,了解金融投资资金运维情况,从而提升风险防控工作质量。其次,应通过信息化共享平台将金融投资项目资金运维情况反馈至各部门,各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建议或意见,并提交至企业决策人员,以降低决策依据的片面性,保障决策的合理性。最后,企业要对金融投资项目运维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实践结果,建立完善的金融决策评估机制,为后续金融投资风险防控工作奠定基础。企业要不断提升金融决策机制的适用性,保障金融决策机制的合理性,及时处理金融投资风险,保障经济效益。

(三)强化企业投资团队建设

随着投资项目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常见,企业要想筛选到优质的投资项目,就需要不断强化投资团队建设工作,重视人才的储备以及培养。专业化的投资团队,才能更快更精准地发现优质投资项目,并从根源上提升企业的内部管控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保障企业金融投资的效益稳步增长。金融投资管理工作需要以人才为基础,因此,企业应不断强化人才的招聘力度,同时还要不断提升金融投资人员的福利待遇与薪资,确保能够留住金融投资人才。引进的金融投资人员需要起到带头作用,不断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的方式,提升自身职业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在当前越来越多企业进入股权投资领域的背景下,金融投资团队除掌握金融投资产品本身特点和资本市场波动规律外,也越来越需要理解金融产品背后的实体项目,了解其产业的发展趋势,理解项目的投资亮点。

(四)利用外部专业机构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已绝大部分成为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而我国则主要为散户。未来专业投资机构受托进行个人理财和企业金融资产投资也将成为我国主流趋势。专业的投资机构可以实时提供金融资产投资的净值、收益等信息,提供更为精准和快捷的财务核算数据,并且可以利用其背后的投研团队、基金经理等专业人员甄选投资产品,降低投资风险,增厚投资收益。

(五)树立创新意识

企业管理人员应在金融投资风险防控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随着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大数据技术、智能技术应用广泛,风险防控模式层出不穷。如果金融投资管理人员忽视了创新工作,坚持用传统风险防控机制开展管理工作,将导致防控水平不到位,企业也将面临金融投资失败的风险。因此,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不断引进先进的风险防控策略和防控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金融投资风险防控中。同时,还要在实践中积攒风险防控经验,转变传统的金融风险控制理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风险类别以及影响风险的相关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降低金融投资风险。与此同时,企业投资管理人员还要重视金融风险防控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联系,促进部门间合作,保障金融防控机制的有效落实,将金融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六)重视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应结合自身金融资产投资需求明确人才职业素质方面的需求,并展开系统化培养。企业在开展风险防控时,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精通相关政策法规并准确把握,还需要具备制定多种风险防控方案以及应急处理预案的能力。因此,企业在开展人才培养时,应着重对上述两方面内容进行培养。可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对于风险防控知识进行梳理并传达至风险防控人员,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确保风险防控人员能够了解到风险管理细节以及金融投资项目存在的特殊性,为后续管理工作良好开展奠定基础。企业还要配置专业的人员,对政府政策进行搜集整理传达,实现市场经济波动情况的预测,确保能够及时了解到政府部门出台的最新的管理政策,并将政策细节传达至基层风险管控人员,从而保障金融投资项目风险管控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性。企业还应定期对于风险管控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应从职业素养、风险管理知识掌握情况、政策了解情况等多个方面入手,了解金融防控人员存在的缺陷和具备的优势,及时对培训工作进行调整,保障人才培养计划有效落实。与此同时,企业还应结合考核结果给予人员相应的奖励以及处罚。当风险防控人员职业水平良好,对于政策了解程度较高,风险防控管理知识掌握情况良好时,企业不仅需要给予人员物质奖励,还应给予其国外进修的机会等福利,从根源上提高风险管控人员的积极性,不断促进风险管控人员通过线上线下进行自学,从而提升风险防控工作的合理性,保障防控工作质量,从而降低金融投资风险。

(七)重视金融市场调研

金融投资项目对金融市场信息和政府政策反应迅速。因此,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项目前,应对金融市场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由于项目种类各异,企业应结合项目种类持续关注政府发布的政策及有关文件,金融投资方向应尽可能与政府鼓励和支持的方向一致,例如对医药创新、芯片创新等领域的金融投资项目具有良好的投资潜力,才能从基本层面上降低金融投资项目风险。

(八)优化财务管理模式,为风险防控工作奠定基础

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项目风险防控时,需要借助财务管理手段,了解金融投资情况以及资金运转情况。因此,企业应重视财务管理模式的完善,只有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模式,充分运用智能财务管理技术,确保数据处理的精准度以及工作质量,才能保障风险防控工作良好开展。与此同时,随着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应重视财务管理信息运维平台的建设工作和维护工作,确保其能够有效分析金融投资项目运维风险。企业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财务管控模式,革新财务管控策略,确保管理模式能够适用于金融投资项目管理,为后续防控策略建立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有效的金融投资风险管控环节不可或缺。由于金融投资项目风险较大,企业管理部门应不断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类型金融资产投资风险成因采取针对性对策,将风险控制在企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与此同时,企业还应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提前预判和明确金融投资项目在后续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别,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管理机制,避免风险的扩大。当然,财务管理部门也应特别注意做好资金使用规划,确保企业在投资及持有金融投资项目时,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资金不受影响。

猜你喜欢
管控防控金融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深基坑工程的监理管控探究
房地产工程成本管控措施及其策略研究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