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以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实践为例

2022-11-13 21:24张爱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线下教学模式评价

张爱辉

(西安外事学院,西安 710077)

0 引言

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现代化的结合,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教学信息化变革的重要举措。伴随着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持续深入,构建一个新的适应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考核,已经成为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通过挖掘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评价活动来调整教学、改进教学,让混合式教学评价真正融入教学过程,进而规范整个教学活动。文章对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为例,搭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使混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服务于教学、教师及学生,提高混合式教学效果。

1 混合式教学评价发展的研究现状

混合式教学最早是由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NIIT)提出的。我国在混合式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混合式教学评价原则的相关研究中,李海东、吴昊提出课程评价与实施评价结合、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全面化三大原则。在混合式学习结果影响因素及评价模型研究上,张娟娟提出了满意度模型,该模型包括学生满意度、期望、价值感知等,重点关注学生满意度里价值感知、学生期望、质量感知对其正面和侧面影响。薛磊、王立红提出“产出导向法”模型,重视“始于产出,终于产出”的教学过程。李驰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设计了线上和线下6 个评价一级指标,22 个二级指标。邰玲、李美转分别对教师和学生针对15 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调查。莫莉萍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满意度量表,设计五大维度23 个评价指标,并通过Likert 量表进行具体测量。邵华提出根据高职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新内涵的特点,构建了“学—用—创”层级递进的教学实施新模式。

2 管理会计课程现状

2.1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状况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在高职教育、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中同时开设。西安外事学院将管理会计课程在2019 年确定为校级精品在线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针对管理会计课程性质,结合混合式教学要求,通过在线网络学习平台和移动手机微课堂学习平台的建设,逐步探索翻转课堂的实施和混合式教学改革。该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背景下的专业人才,掌握会计、管理、经济及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具备会计处理、财务管理、财务共享服务规划与运营等方面实践和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管理会计课程内容及学生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方面也进行相应调整,管理会计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以阶段考核作为实践教学的手段,实行“产、学、研”相结合。

2.2 管理会计混合式课程教学特色

管理会计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教学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采用本土实例,引入管理会计操作实务,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了“管理与会计融合、理论与实务并重”的课程特色。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基础、以立体化教学资源为平台,力求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坚持将分析方法与实务应用结合作为教学重点,特别是在阐述管理会计方法时,突出管理会计的应用性,营造良好的线上线下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中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管理会计在线课程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开发建设一个可以支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并能实现在线视频学习、互动交流、提交作业、在线自测等多功能的“在线网络学习共享平台”。教师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扩充平台功能,从单一化的传统教学内容向多元化的混合式教学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拓展成为可能。

但是,该课程在推进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新的改革和挑战,如对优质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的力度不足,缺乏混合式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的支撑。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力量是分散、不均衡的,没有形成学科合力、人员合力,导致课程建设中的碎片化现象严重。加之,部门之间、专业之间、教师之间也缺乏沟通,影响了管理会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前进步伐。

3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课程的设计应用

管理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仅关注企业过去已发生的业务,更加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决策。教师在授课时将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弱化知识导向,突出能力型、应用型的特色培养方式。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将线上与线下课程做有效衔接,使学生在实体课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融合。管理会计实体教学课堂是以任务点为中心,同时串联在线课程教学内容。在实体课堂上,教师以深入浅出的案例与简单明了的概念、体系来描述管理会计理论。在线上课堂中,教师以微课小视频为基础,结合相关教学知识点课程视频,并辅以前沿案例的点评展开教学。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教师在线下课堂里主要解答共同性难点。学生对知识的讨论取代了教师的满堂灌输,教师的更多身份是监督、检查和陪伴。在线下课堂里,教师还需坚持多角度、多方位的教学改革,实施仿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革新。

4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4.1 管理会计教学评价体系的新要求

4.1.1 提高在线课程的参与度

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让学生在线上课程学习的时候,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是老师在设置各类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的首要考虑因素。线上教学资源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但正是这种碎片化时间的学习方式,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提高混合式教学效果,管理会计课程利用钉钉学习群的功能,组织半个小时的集体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程,时间做好严格控制,让学生进入在线课堂后,立刻开展有步骤、有计划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学生预习时主要以5~8 分钟的短视频学习为主,这样可以有计划进行课程预习,避免了盲目性。在线复习时,教师以单元小测替代了传统的课后作业,利用学习通的作业自动评改功能完成作业批阅。利用平台功能不仅让学生及时复习考核的知识点,也改变了教师的传统作业评改方式,减少了教师的日常重复性工作。

4.1.2 完善双线课堂的结合度

如何协调好管理会计线上与线下课程的结合度是管理会计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一直面临的问题。课前,教师利用在线试题的完成时间和完成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知识点的回顾。课中,教师发挥传统课堂的优势,将重要知识点讲深、讲透,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线下课程不再是满堂灌输知识的方式,而是加大学生的自主思考力度,拓宽分析视角和思路。课后,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整合知识内容,让学生自定步调再次学习。教师通过线上、线下课堂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充分进入深度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4.2 管理会计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设计

混合式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效果,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大量业余时间被占用,教师备课时间也大幅度增加。传统课堂中,管理会计课程的成绩是由课中时间的教学和课后时间学生的复习构成的,即课程成绩=f(课中时间+课后时间)。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后,课程成绩=f(课前在线课程视频的学习+课中时间+课后时间作业+课后在线课程的视频复习)。从成绩构成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大大延长了,有关数据显示学生额外增加近55.6%的学习时间;对教师而言,备课时间也大大增加,几乎是传统教学的3 倍,教师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搜集视频资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课堂讨论、线下课后的答疑等课程备课任务。如何评价这个耗费学生更多学习时间和教师更多备课时间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效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未来的混合式教学实施中,对学生而言,如何减少学生负担,用最少时间达成学习目标;对教师而言,用最少精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是混合式教学体系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文章基于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从线上和线下两个课堂平台出发,设计管理会计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

线上课堂的教师考核点:线上教学计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生动性、教学平台系统的稳定性、线上教学资源的完备度、课程任务内容丰富性、教学时段的分配合理性、线上学生学习状态等7 个方面。线上课堂的学生考核点:学习任务完成率、在线平台资源利用率、平台应用信息的分析力、课前视频的适度性、线上课程题库的利用率、扩展学习次数、学生发帖与回帖次数等7 个方面。

线下课堂教师的考核点:与线上教学学时的划分度、与线上教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交叉互补、与线上教学活动的衔接度、课上翻转课堂的适度性、课堂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课堂的教学设计能力、语言基本功及学生的亲和度、教学创新的关注度、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等9 个方面。线下课堂学生的考核点:重要知识点的总结与反思、案例视频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与质疑线下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线下小组汇报中的动手能力、线下小组互评中的公平、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活动的反馈及时度等7个方面。通过线上和线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保障管理会计课程运行的规范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5 结语

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需要探究。未来的混合式教学中,在管理会计课程实践中,学校要关心学生、教师在混合式教学实施中的“成本(时间成本)与收益(课程收益)”的问题,关注教师与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付出的成本与收益是否是线性相关,是否是正比例。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边际效益,要注重课堂时间的高效率。未来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更要注重评价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数据化及科学化,还需要积累更多的定性与定量指标来综合评价混合式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线下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