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

2022-11-14 02:04姚正海
商业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要素理论经济

姚正海,秦 悦,王 强

(江苏师范大学 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已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由经济增长方式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历经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采取的经济发展方式出现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还远不及世界先进水平,亟需加快由“数量速度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型进度,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政策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对其内涵、理论基础与实现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对于经济增长而言,通常指的是社会产出或社会财富的积累,强调的是“量”的概念,其目标是实现经济总量的扩张和速度的增长,一般常用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宏观经济指标加以衡量。就经济发展而言,通常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推动整体财富扩张的同时,保持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持续进步与改进,强调的是“质”的概念,涉及的方面除了经济指标数字的增加以外,还有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与经济质量的提高等,要求经济以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为首要目标,并注重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开放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是辩证的关系,前者在外延上小于后者,后者需要建立在前者的物质基础之上。综上所述,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扩大再生产划分为外延式与内涵式两类,据此,相应地经济增长方式大体上分为粗放式增长方式与集约式增长方式两类。前者通常需要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而实现增长;后者则依赖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升而实现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相较于经济增长方式来说更加丰富,除了包括后者以外,又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保护、技术手段的持续创新、人民生活的改善等方面的内容。

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必由之路。蔡昉等(2008)将经济发展分为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劳动力驱动、生产率驱动四个阶段,并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常指的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由某一生产要素向另一生产要素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求以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替代过去的资源和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以效率提高型经济发展方式替代规模要素扩张型经济发展方式。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增长理论

探求如何实现经济稳定长期的增长,是经济学领域经久不衰的论题。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解释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主要经历了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三个发展阶段。

1.古典增长理论

作为经济增长理论的开端,1928年以前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日后的经济增长理论发展作出了铺垫,在该时期以亚当·斯密(1776)《国富论》中的“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思想为代表,其认为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人数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动力,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最根本途径就是增加资本和合理的劳动分工。此外,亚当·斯密还阐述了人口数量和质量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口的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和劳动人数增加相关,而人口质量提高带来的人口红利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马尔萨斯(1798)在其著作《人口论》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中,阐释了与人口数量自然增长方面相关的经济增长理论,他提出人类的繁殖人口能力远超生活资料和粮食的增长速度,而因为土地资源等生产资料的有限,产出的增长难以和人口增长相平衡,因此为了避免出现粮食等生活资源跟不上的情况,必须以战争、饥荒、瘟疫等手段来恢复人口与生活资源的平衡。马尔萨斯还表示,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并非导致贫穷、罪恶等问题的真凶,而人口规律的作用才是,人口的不断繁殖,会导致社会财富的稀释,进而造成抑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局面。李嘉图(1817)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将前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进行了融会贯通,他以和亚当·斯密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增长进行了阐释,其对于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分配利润以及创造财富。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是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在该时期各个国家在选择经济发展方式上基本都采取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19世纪70年代初,经济学中发生了一场理论的大变革,这场变革中出现了许多以马歇尔为代表的边际效用学派的学者,这一次革命性的突破使得新古典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新古典经济学对经济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消费、需求和效用上,开创了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更为完备的经济学体系。马歇尔(1879)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运用边际效用理论解释了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反向变动以及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同向变动,当供求双方的力量达到均衡时,商品价格就决定下来,也就是均衡价格规律,在此基础上,他还确立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马歇尔在对经济增长进行深入研究时,借鉴运用了心理学、物理学、数学等许多领域的概念工具和理论基础,融会贯通地使用了边际分析法、连续性原理等多种研究方法,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马歇尔开创的“价格均衡论”不仅承袭了古典时期的经济学传统,还糅合了边际效用解释价值决定的学说,因此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该理论表明:如果想实现国家经济稳定、持续不断增长,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必须以技术进步为前提。

3.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罗默、卢卡斯等学者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经济持续增长是由经济体内部的力量造成的,可以不依赖外力的推进,其将诸多要素内生于模型,强调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现之前,新古典理论时期将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源简单地归咎于经济系统外部的生产要素,且其增长模型中,物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会最终导致国家经济零增长,但反观现实并未如新古典理论所描述的一样,因此在现实情况的需要下,罗默(1986)将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等因素内生化,使资本的边际收益不再递减,产生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林毅夫和任若恩(2007)认为,我国经济增长过度地依靠高投资,而高物质资本投入导致了生产能力的过剩,经济发展的内生能力缺乏。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来说,克服了很多限制因素,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更全面的了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涉及了很多经济模型,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有两种模型,第一种是建立在阿罗的干中学模型基础上的模型,第二种是内生技术增长模型,具体可以分为线性生产函数、知识溢出效应、生产型公共资本、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投资五种模型。卢卡斯(1988)提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关键要素之一,其认为投入时间资本和积累人力资本之间是正比例函数关系,且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能够使社会生产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使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等要素内生化,并强调这类生产要素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解释了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

经济增长理论在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断挖掘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其中包括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但经济增长理论无论处于哪个时期,均强调了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意义和影响程度。研究重点从要素投入扩大到要素投入深化、科技创新作用、资源有效配置的转移,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过程也体现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思想。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的是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满足现阶段的需要,而且需要保证日后发展不被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要义是达到共同、协调、公平、高效、多维的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初次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性描述,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更应当立足于长远的角度,以满足后代人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要求低碳、高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污染,能够更大程度地减少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从具体方面来看,可持续发展需要协调统一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因素,在经济层面,主要表现为集约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将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放在同等位置,在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有效保护环境。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三大基本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一方面是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指的是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给予人们向往谋求幸福生活的机会;另一方面是不同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指的是达成当代人与将来各代人之间的平衡,鉴于部分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并非取之不尽,所以在保证现阶段资源不受影响的同时还要保证未来人类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坚持公平性原则,可以为人类营造出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提升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二是持续性原则。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的必要前提,持续性原则需要人们依照自然资源的状况协调自身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不断快速进步的同时,也要注意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就要求长远的眼光和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道路。该原则要求政府应当合理开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投入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不断地使消耗的资源用另一种方式补充。三是共同性原则。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在环境资源等问题上更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努力加以解决。要求人类不仅要约束自己,还要互相监督,共同促进自身之间、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其最终宗旨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民生福祉,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冲突,逐步满足人们对自身能力发展的要求和需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单单是经济这一领域,它涵盖了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生态的和谐稳定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整体协调性,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力求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的统一,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科学统筹生存和发展质量的关系,这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与本质要求紧密相关。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使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人们对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更高层次要求。将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使其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支撑,促使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技术创新、环境保护、资源有效配置等驱动。

(三)创新理论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这一概念,他认为“创新是实现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创新决定了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核心竞争力及持续发展能力。自此,创新便被视为经济增长的根本来源和驱动力。20世纪初,熊彼特在其原有理论基础上对创新思想作了进一步的解释,逐步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技术创新不同于发明创造,而是发明创造等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应用,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我国学者在科学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对创新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界定,傅家骥(1998)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以获得市场上潜在的商业利益为目的,重新改革生产方式、拓展更多消费市场、取得新的原料供给来源或创建新的企业组织的过程。宋刚等(2008)表示,技术创新是由各创新主体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为了成功开拓市场,和创新要素在交互影响的作用下所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多环节的复杂现象,是科学技术进步和实践应用创新联合演变进化的结果。技术创新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项重大而复杂的技术手段,充分的技术创新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其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关键性地位,创新就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唯有坚持创新,方能促进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发展较经济增长而言最大的不同便是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存在着多个因素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自主创新毋庸置疑是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要素。目前中国正位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环节。

(四)五大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在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为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方针。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动力逐步减弱,“创新驱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新着力点。创新的首要目标表现为创造社会财富,通过优化配置技术、资本和人才等要素,激发创新创业的动力,加大创新投入,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实现有效创新产出,运用创新力来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呈现出丰富内涵,包含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协调,强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结构优化程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以协调为内生特点,强调经济增长过程中各系统相互协调所构成的发展质态。绿色发展旨在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增长“去污染化”目标。绿色发展的本质是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的“均衡”“低碳”“清洁”“节约”“循环”,目的是追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平共处,达到经济增长“去污染化”目标。开放包容是变革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汲取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主引擎。开放发展强调的是内外联动的发展问题,要求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互补的新发展格局。共享发展倡导人人参与,旨在以民众获得感的跃升促进社会繁荣大发展,并提升经济、社会、政治等多重领域建设成果的全民共享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深化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解,也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了方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又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表现,只有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才能保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在保证要素投入数量的前提下,提高要素投入质量以及要素投入组合的有效性,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和增长效率,更要在发展的创新驱动力、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内外联动性以及发展成果的共享性上着力。

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路径

(一)实施创新发展战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要将其摆在经济发展的关键位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本质要求。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就是要重视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资源、劳动力和资金全面转向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加快促成以技术进步为核心、以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新局面。不断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建立健全以市场为目标、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不仅要提高自主创新的研发经费投入,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而且要强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一支适应时代特征的创新人才队伍。

(二)深化经济体制机制创新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由于不同的经济体制均有着独特的运行机制,以至于经济效率与发展方式因受其影响而有所不同。在经济长期运行的过程中,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迁与创新,除了会影响到经济的长期增长,还会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造成重大影响。一是尽快完善要素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从目前我国的资源配置视角来看,要素市场仍然不够完备,市场机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应当逐步优化资源、环境、劳动力的市场定价体系,更加充分地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中优胜劣汰的规律,以使得高投入、高消耗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方式退出市场。二是最大程度利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规律,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调节,但在转变进程中,应避免角色错位和功能错位现象的发生,尊重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市场运行的内在机理,将政府适当干预和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高效配置有限资源。

(三)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财税制度反映了政府和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分配关系,对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同时财税制度的深化改革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奠基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突出财政的公共服务功能,使政府财政支出向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方面倾斜,确保居民生活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持续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对目前税制下的宏观税负、税制结构、中央和地方税收关系、税收优惠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四)转化政府绩效考核方式

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极易产生一种不良的现象,即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晋升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总量的速度,忽视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严重负外部性。因此要切实改变政府官员的政治升迁和当地经济增长绩效挂钩的做法,弱化地方政府对GDP增长的片面追求,引导各级政府努力为城乡居民谋求福利。事实上,GDP增长只是考核政府绩效的一方面,一个地区经济运行良好,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更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生态自然环境的改善等。改革的目标必须将政府利益和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受益。

猜你喜欢
要素理论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