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现状述评

2022-11-14 08:00
商业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内涵

陈 燕

(黑龙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站在全球观的立场上,深刻洞察人类历史发展的命运,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这一构想为解决人类发展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建立了新型的国际秩序以及全球发展新模式,由此引发了国内学术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各个层面及其相关领域的全面探讨与研究。尤其十八大以后,理论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日益深入,成果丰硕。本文主要就现有研究资料对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内涵、类型、构建路径等方面加以梳理和提炼,旨在系统地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意蕴及其实践发展理路,为更加全面深入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展开一定地探索,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的研究

国内理论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近些年呈现出了井喷式的状态。随着其层次的不断拓展,内涵越发地深刻,同时体系也日臻成熟,实践路径持续展开,探讨的角度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很多重要思想的产生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之上的思想继承和发展。石云霞曾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的思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以及中国核心的外交思想。对此,理论界也有着比较一致的认同。虽然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选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这有利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更全面地深入地研究。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源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贺来认为,马克思与以往哲学家相比赋予“类”概念新的内涵,“类”概念所表达的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价值追求上具有一致性,从而“类”概念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基石。康渝生提出,在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基础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其进行了继承,我们在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都有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蕴含。田鹏颖指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基本理论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它是虚幻共同体向真正共同体转化的一个过渡阶段。卢德友提到,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对于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积极的现实行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以另一种思维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创造契机,进而争取实现人类解放。马俊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起点之一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这两种理论在方法论上也存在着贯通性。总而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厚的理论来源。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有的学者认为“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各国包容互惠的理念有深刻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世界情怀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积淀和文化支撑。[还有的学者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底蕴。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想

陈向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重要的外交理念,是对新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升华,另外也是对2000年后所提出的“和谐世界”对外思想的继续和延展。刘昌明、杨慧则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理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重要的实践依据,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理论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臧峰宇、史海默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的外交理念,它摒弃了两极对立的冷战思维方式,强调主权国家一律平等,外交理念映现了一种有原则的政治团结”。

总体来讲,通过对重要文献的大致梳理,理论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渊源的研究主要围绕着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思想等方面展开,积累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今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拓展了研究的视角,提供了更多的探讨空间和价值。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与类型的研究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研究

国内的学术界和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形成了全方位的解读。通过学者们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能够更全面地总结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基础。现在理论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五位一体”的角度解读内涵。绝大多数的学者有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位一体”总路径进行解读。王毅认为,“五位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很好地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内涵和基本内容,也明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方略、基本原则,同时也明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总路径。“五位一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其中构建伙伴关系对话协商是主要途径,实现共同安全是重要保障,坚持合作共赢是基本原则,促进文明交流是牢固纽带,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必要条件。

第二,从文明、文化的角度解读内涵。吴增礼提出,需要在互相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不同文明互鉴、互通、互信,深化合作,才能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

第三,从共同价值的角度解读内涵。石云霞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现在少数霸权国家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而实际上却推行本国利益优先,本国利益最大化,全球西方化的行为有着本质区别,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秉持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其中“和平、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前提,而“公平、正义”是蕴含于其中的基本要求,“民主、自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目标。韩庆祥提出,与西方推崇“普世价值”的西方中心论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平外交政策重要体现。王泽应提出,价值共识的价值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类型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些的重要场合和会议中相继提出了因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共同体”,从而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现实中的丰富与发现。

薛力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的蕴含了四个层次的建设:“一是全球层次,即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区域层次的中国与各个地区命运共同体,如:中非命运共同体等;三是两国之间的双边命运共同体,如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等;四是某个功能领域的共同体,如海洋命运共同体、安全命运共同体、健康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目前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展开了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构建。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径的研究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如何应用这一理念去应对全球在安全领域和非安全领域出现的危机,如何将这一理念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不断深入地推进是理论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国内学者已经从多方面展开探索,无论是研究视角还是具体观点都随着实践的发展日渐丰富。其中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总路径、参与全球治理等具体措施,并相应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学者高奇琦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于全球治理的总体理念,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则离不开‘一带一路’与二十国集团的(G20)的现实推进。”目前,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的关系是学界研究较为关注的内容。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何亚非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前者是后者的重要途径,后者是前者的精神升华,两者是“路”与“道”的关系。邱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和愿景是全球性的,而“一带一路”则为这一愿景搭建全球化平台。“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的伟大探索和实践,同时也是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由此可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一带一路”建设是重要的平台和路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二)“五位一体”的构建路径

部分学者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不断细化深化“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总战略,也分别就这五个方面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阐述。

政治上,高祖贵认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相互尊重是前提,合作共赢是目标,公平正义是准则。打造更具包容性和建设性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道路、积累条件。”

安全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使人类面临新的安全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有学者认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公共卫生这一具体领域的实践和体现。”

经济上,有学者认为,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致力于形成一个平等、均衡、互利共赢的贸易秩序,从而稳定国际秩序的民主化和国际经济交往。

文化上,刘鸿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了新型的文明观,将全人类的权利和职责连接起来,有力遏制了西方长期奉行的“强权性、冲突性文明观”的肆虐。

生态上,林坚认为:“从生态文明角度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提出,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低碳,这些主张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责任”。

(三)参与全球治理

刘同舫认为:“通过增进全球价值共识、树立共同利益至上的意识、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保障参与主体平等协商的权利、划定责任范围以及搭建全球治理的实践平台等手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了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性重构”。

综上所述,经过梳理可以看到,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已经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展开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阶段的重要成果,为学者们进一步深化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但是也能看到已有的研究呈现出碎片化、同质化、重政治轻学理的特点,还有待增强分析的学理性和论证的思辨性、系统性,以期勾勒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整的内在运行逻辑。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

其一,需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做更深入的挖掘与论证,尤其是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不断地去探寻,从而更有力地夯实理论基础。

其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还需要在现实层面上进一步研究,对于随时出现和面临的问题都应该有一定预见性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的研究。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如何解决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利益共享、制度共建等现实困境;如何处理民族国家自身发展与全球治理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内部的各民族国家矛盾化解机制如何建构等实际问题。

其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学理研究需要跨学科、立体化、全景式深入研究,才能进一步廓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特征、理论内涵。这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更需要国际法学、国际贸易与金融学、网络安全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撑,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原则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架构。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爱的共同体
照金精神的内涵
命运的更迭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