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影像”创意思政品牌赋能专业创新
——以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为例

2022-11-14 08:49崔耀中王浩林
活力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益思政红色

崔耀中 王浩林

(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南京 21117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民办艺术类高校而言,在新时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克服思政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相脱节、“两张皮”的倾向。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从时代需求、专业需要、学科特点等实际情况出发,将专业与实践相融合,构建“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都育人”的课程思政、思政工作体系,形成学生策划、教师指导、学生创作的专业服务特色品牌“曙光”公益影像工作室,从而以思想引领专业建设,以专业优势赋能思政工作品牌创新,以专业实践增长专业技能,培育“又红又专”的新时代应用型传媒人才。

一、“曙光”公益影像服务项目创新起因

“红色文化”是青少年德育的重要课题。在新时代的大形势下,“红色文化”的传播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或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结合时下新兴模式,制作青少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并通过融媒体手段大范围传播同样不可或缺。目前,红色文化的传播主要包含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在社会认知中,对红色文化育人作用重视程度不足,过分强调以“智”育人,导致大部分人认为红色文化较为“古板”,红色文化传播通达度不够;二是以往红色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多在稍年长的高级知识分子手中,这导致传播过程中的话语多为“高层次话语”,青年与红色文化之间形成壁垒,对其兴趣不高、理解不足,但在全媒体时代的推动下,传播过程中将“高层次话语”转化为“青年话语”,利用全媒体优势让青年从旁观者转化为参与者、传播者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三是在学校教育中,相对落后的传播形式、单一单向的思想教育与宣传,导致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及实践安排相对落后,因此部分青年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度、兴趣度不高,且客观障碍较多。在高校层面,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推动红色文化育人,把红色文化融入专业教育,不断加强以红色文化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红色精神愈发重要。

二、“曙光”公益影像服务项目的主要内容

“曙光”公益影像项目主要聚焦红色文化资源宣传力度不均、主流文化教育形式僵化、红色文化传播不够通达等问题,以“为时代留存红色底稿”为主旨,结合“影像+”传播模式,以专业构建红色文化传播矩阵,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影像传播鲜活案例,助力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传播,获得社会广泛认可赞扬。

本项目以青年为主体,从中心团队到志愿者均以青年为主要成员。项目以“红色公益影像”为主线,以“雨花英烈精神”为指引,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发展思路,项目团队实地摄制红色影像,并进行全媒体包装,通过融媒体矩阵传播伟大红色精神,将党的百年红色气质与百年征程通过短视频、VR 影厅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同时立足纪念馆、各志愿单位等组织的需求,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红色公益影像服务。项目传播内容主要从青年视角出发,体验青年需要、青年追求、青年喜好,旨在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与其思想相融汇,助推红色文化在青年群体中传播。

在此基础上,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创新性地提出由专业教师带队组成7 支重点创作团队、18 支一般立项团队,共同组成“曙光”公益影像服务团队,以“为时代留存红色底稿”为初心,重走红色道路、拍摄党史故事、宣传红色精神,用红色精神铸魂育人,使红色文化厚植于心。同时,师生协同创作主旋律影像作品,使学生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不断增强、学院综合创作水平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号召广大青年以专业能力为祖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三、“曙光”公益影像项目创新开展的体制机制

(一)思政+专业融合制定活动方案

在学院统一部署下,师生创作团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查阅相关文献及新闻报道、影像展示形式,运用文献研究法、走访调查法、会议调查法对有关红色精神,以及文艺志愿服务方式进行调研、整理、分析、归纳,为后续调研等提供理论支撑。随后,团队扩大调研角度,将青年学生、村民、纪念馆工作人员、讲师等不同人群作为不同调研对象,并以访谈、讲座等会议形式进行直接调研。

(二)思政+影像项目化,开展实地调研

方案制定后,由专业教师带队前往当地进行具体调研、拍摄工作。此时,团队根据当地特色红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当地主旋律故事,及时调整预期方案具体操作部分,并整合归纳实地调研时发现的问题,把握访谈录、纪录片等产出成果的质量与时效。

(三)创新创作形式,产出主旋律影像成果

经过实地调研,及时记录调研进展及特殊事件,产出新闻稿件、访谈录等投放至融媒体矩阵中,进行调研记录及宣传,后续配以影像材料制作手工书并装订成册。同时,团队将拍摄的影像材料制作成纪录片、宣传片、VR 等影像产品。之后,团队将优秀成果展出,搭建影像成果展。

(四)影像变思政案例,创新内容宣讲

在学院统一部署下,团队将创作的主旋律影像作品加以制作、改良为思政传播案例,组织骨干成员在校内、合作高校等开展系列宣讲会,通过宣讲将实践中感受到的红色文化精髓传递给其他青年,以“真听、真看、真感受”的实践案例感化青年,提升其责任感、使命感。

(五)创新宣传模式,讲好中国故事

为使扩大影像项目受众,促使思政工作品牌化,使品牌可推广化,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团队逐步推进与各大高校、社会组织合作,通过开展交流会、影展等形式在高校内进行宣传,并招募志愿者。同时,密切联系各大主流媒体及高校官方公众号等,“线上+线下”相融合,及时对成果进行推广宣传。

四、“曙光”公益影像项目创新开展的主要举措

(一)新媒介新形式传播红色故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变革,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时代青年对运用新兴技术媒介的媒体作品接受度强、兴趣度高。在此基础上,团队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视角激发青年的学习热情,引导青年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青年在阅读、观看等方式中深刻感悟红色精神。同时,植根党史红色资源,探寻最适应时代潮流、适合广大青年的传播形式,让高校思政教育在传播中“新起来”“活起来”。

一是创新性运用新型传播媒介,团队搭建线上VR 展播平台,助力更全面、更深入地学习党史,激发青年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影像活化红色资源,为广大青年学子认真研读党史、深入理解党史背后的红色精神内涵提供专业保障与理论支撑。目前,已将南京市185 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资源点公益制作为线上虚拟展厅形式,通过VR 影像赋予代入感、真实性、观赏性,极大程度地还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真实情况,促使青年在专业创作中就能受到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同时促使青年在“沉浸式”观赏中学习红色故事,领悟红色精神,真正做到让“青年人讲红色故事给青年人听”。

二是创新性地打造主旋律传播阵地,团队与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深度融合共建,依托《国家相册》栏目组资源,共建《国家相册》后期制作基地,通过打造该主旋律传播阵地,以“影像+”传播模式树立主旋律影像创作标杆,从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专业建设,通过国家历史案例引导学生代入自身思考,真正加强引导广大传媒学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深入学习党史国史,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献上主旋律影像贺礼。

三是主旋律影像化项目,充分发动青年学生群体。在建党百年之际,团队以主旋律影像创作为根本深挖南京特有“红色记忆”,开展“石城里的红、生命里的红”作品征集评选等活动。通过前期调研,深刻领悟百年党史,考验青年学生对党史学习的灵活性与掌握度,让青年群体在活动中了解红色历史,促使思政教育在高校工作中“润物细无声”。

(二)不忘初心,助力红色精神传承

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关于“不忘来时路,走好新征程,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的工作要求,团队以引导人们寻找思想源泉、力量源泉、快乐源泉为目的,不断寻求新的传播方式,谋求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依托传媒专业优势,进一步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进一步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卓越贡献,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劳模精神。在学院的牵头组织下,工作室与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融合打造全省“劳模、工匠、科学家故事”系列30 集短视频项目。该项目被列入江苏省总工会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以“大国工匠”胡胜,全国劳动模范、“最美教师”朱永,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得主邢文革等人为创作蓝本,采取故事化、肖像化、短视频化的创作思路,运用摄影专业技法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进行简单化、意象化处理,结合人物深度访谈,制作出便于融合传播的新时代最美奋斗者影像故事,采取“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展播方式精准刻画百年奋斗者群像、传承劳模精神。并同步开展“劳模、工匠、科学家”访谈录制作,梳理整合访谈内容,将其“原汁原味”地呈现至社会面前,让人们在阅读过程中,感悟共产党人精神,进而达到红色精神深入人心的效果。

(三)勇担使命,影像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改变青年群体对于主旋律影像的传统认知,同时发挥青年群体的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团队通过公益影像形式开展“‘曙光’于鲁山南麓绽放”“理想凝聚影像力量,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等影像考察项目,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制定“线上线下相融合,专业调研共联动”的方案,即线上进行研究政策、筛选调研对象、数据分析、确定实际项目方案等筹备工作,线下进行实地考察、成果产出等工作。最终拓展为思政实践项目,连续两年组织师生前往沂蒙山区、四川宜宾、云南昆明进行“影像+文旅”的宣传工作,共计创作四位乡村致富带头人的微纪录片,制作五个车间、百余个家庭的视觉档案,为其留存近两百小时的影像库,供给数家媒体进行宣发,以影像助力乡村振兴。依托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工作室、学校、政府等多方综合力量,号召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长才干,将小我融入大我,彰显青年理想与担当。同时,该项目也成为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申报校级“一流课程”立项项目,用思政工作具体案例,促使专业建设更上一层楼。

(四)搭建平台,打造思政项目“品牌化”

截至目前,“曙光”公益影像工作室已获得校级立项扶持,团队正积极探寻发展红色公益影像新方式,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添加“跟随热点”“传播有效”作为关键抓手。团队通过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将红色文化与新时代的新型传播媒介相融合,打造全新可持续性融媒体矩阵的同时,着力搭建“互联网+”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深度结合,将平台接点于社会、地方及部分重点项目,进一步充当校企、校地“连接点”,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产学研”一体化研究。

五、“曙光”公益影像创新之处

面对科技发展与思想进步的错综影响,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坚持对公益服务地区的真干、真服务、真效能。学院找准思政教育发展痛点并分析解决问题,以“思想+实践”的形式开设“曙光”公益影像实践活动,跟随国家发展方向、国家战略方针,以影像助力办实事,结合影像直观性、具象性、纪实性、叙事性特点,以公益影像的创作产生实际成效为主要目标,始终站在传承红色基因第一线,并通过系列创新手段初步获得思政成果,具体为以下几方面。

(一)时效性与实效性有机结合,创造性构建“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都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

利用灵活传播、理实结合、双向互动、榜样激励等方法,集合红色公益影像、手工书、访谈录等多种形式,依托抖音、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今日头条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平台,同时结合时下热点,将其转化为教育桥梁,利用其新型多样的传播手段,打破单一“说教式”的苍白无力,灵活多样地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二)培养思政教育中青年群体的自身作用,形成学生策划、教师指导、学生创作的专业服务有机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以往思政教育多以教书式为主,对青年来说较为“死板”且兴趣度不高,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隐形教育对青年的思想触动与引导重要性。本项目以青年为主体,号召其以专业与实践相结合,参与VR 展厅、宣传片、手工书、访谈录等项目,引导其主动传承红色基因真正实现变“被动”为“主动”,起到更好地进行思政教育的作用。

(三)由“静”到“动”、由“听”到“视听”,以影像助推项目深入性、可视性、思想引领性

依托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传媒专业资源,利用传媒“新”“活”等特点,打破传统故事口口相传的固定范式,根据项目内容进行调整,摄制具有灵活性强、操作空间大、传播范围广的红色影像,进行可视化呈现,助力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控传媒变革趋势形成红色影像舆论阵地

利用新媒体开放度高、包容性强等特点,向上对接主流媒体,向下联系村镇媒体,借助主流媒体扩大宣传内容影响力,并结合乡镇媒体提高普适性与推广度,将红色精神、优秀思想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猜你喜欢
公益思政红色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公益
公益
红色在哪里?
公益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