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是个锔瓷匠

2022-11-14 09:36李柏林
莫愁 2022年29期
关键词:细数双亲铁钉

文/李柏林

记得上学时在图书馆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女孩的双亲去世了,家里办丧事来了很多人,那些人都怀着悲悯的心,说着她如何可怜,如何不幸。女孩坐在门口,看着人来人往,心里感到厌倦,一直都没有说话。后来,来了一个男孩,女孩想,如果这个男孩也是来可怜她的不幸就装作听不见。男孩走到她面前,并没有提双亲去世的事,而是静静地坐在女孩身旁,说了一些生活中无关紧要的事情,提起了院子里的树,以及那晚的月亮。突然男孩说:“不知道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还会不会一起看月亮?”说完男孩走了,没有一句安慰的话,但女孩每次想起,心里总是充满温暖。

有时候,安慰一个人并不是把他的伤疤揭开来,细数伤痕,而是让他产生对未来的期盼,哪怕是因为一缕月光。

我们习惯性地对于破碎的东西,不是修补,而是放弃,包括自己。而最好的安慰是什么?我想到了小时候的锔瓷匠。

小时候,物质贫乏,家里的瓷器有了裂痕,总要找锔瓷匠给补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就是锔瓷匠。他们会让破碎的东西散发出更高级的美。我见过补碗的师傅,敲敲打打,不用胶水,单凭着金刚钻和铁钉就把破碎的碗修补得滴水不漏。

在我眼里,锔瓷匠分为两种:一种是低级的锔瓷匠,他们做的都是粗活,用的工具也不是那么精细,修补瓷器就像打补丁一样,先把破碎的地方固定住,钻洞,用铁钉连接,碗便能再用了。他们只管实用,不管别的。

另一种是高级的锔瓷匠,他们把修补当成艺术。在行业里经常流传一句话:补花不补疤。在他们眼里,破碎的东西因为人类的珍惜反而更珍贵。他们利用裂纹的走势,用各种金钉、银钉、铜钉,在有裂纹的地方化腐朽为神奇,补上图案或花纹,使得修补好的东西反而身价倍增,具有艺术价值。

而我们的人生就像一件瓷器,身上有两道疤痕印迹再平常不过,可在那段愈合的时光里,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你把伤口缝合好,等着它慢慢愈合,让别人觉得你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总有人喜欢把自己对他人的怜悯当作善意馈赠于人,不管别人是否愿意接受。那些不礼貌的安慰像一个个射击健将,一遍又一遍地对准你溃烂的地方,次次击中靶心。为什么要去做言语的打靶者,而不做一个安静的锔瓷匠呢?

那些需要安慰的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忌讳别人把他们放在一个过去的时态中,永远说着过去,细数破碎的痕迹,强调他们的不完整。而锔瓷匠不一样,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瓷器拼凑完整,他们懂得如何去规避和掩盖这些残缺,甚至为这些最脆弱的地方附上美丽的盔甲,让它们散发出更独具匠心的美。

怜悯只有过去,而珍惜才是细水长流,来日方长。但愿我们面对别人失意时,不是言语的射击者,而是一个高级的锔瓷匠。但愿我们能把那些裂痕锤炼成独一无二的人生底色,而我们的身边,永远有一个未来可期的人。譬如,你只要想到那一缕月光,便觉得温暖了时光。

猜你喜欢
细数双亲铁钉
春天
蝶恋花·秋日忆双亲
风来之前
一枚铁钉的价值
幸福时光
隔水取铁钉
举世无双
让老人重新动起来
物理潜能知识竞赛
看看俺们身边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