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探析

2022-11-14 22:11杨婷婷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8期
关键词: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公允

杨婷婷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辽宁分所,辽宁 沈阳 110000)

新金融工具准则于2017年修订实施,旨在为了保证降低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在新实施的金融工具准则中,重点修订内容主要集中于金融资产分类这一部分,这也是本文将要详细研究和探索的部分。对新的金融资产分类方式和模式进行探究思考,不仅帮助企业在处理相关金融问题时重新调整战略谋划,同时也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提供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和实践引导作用。

一、关于新金融工具准则调整的相关介绍

金融工具准则的具体政策条例是严格按照企业的财务会计准则来制定实施,其主要内容一方面包括常见的金融工具,另一方面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相关方面的处理方式。通过对金融工具的情况进行介绍和披露,不仅可以帮助发行方重新调整自身经营发行战略战策,同时也帮助企业就金融风险规避问题进行合理谋划。在2017年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和制定之前,金融工具主要划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过以上四部分,共同组成了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常用的四类金融资产。通过对以上四类金融资产的介绍可以发现都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直接影响企业的实际经营方向和战略。除此之外,以上四类方划分方式还呈现出一个统一的趋势,那就是划分的界限模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主观能动性。这与金融风险规避方面的严格工作原则有着较强的冲突性。以企业公款购入的债券为例,这部分债券既可以被纳入以公允价值表示的金融资产中,同时也可以被认为是持有至到期的金融资产。虽然表面上来看,债券的总金额和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占比一样,但是在实际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却有着不同的流向和属性,也会影响企业实际的经营管理策略和资金流动变动。因此对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进行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具有重要的工作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17年财政部门重新更新和优化了金融工具准则,并于当年实施,被称为新金融工具准则,旨在弥补以上问题,重新对金融资产的划分方式进行细化和明确。同时也进一步实现了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促进全国范围内经济的稳定前进,实现了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方式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在金融工具准则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金融资产的分类实现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具体来说,新金融资产分类方式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划分种类数变化

在新修订的金融工具准则规定之下,金融资产从原先的四类重新更改为划分为三类,这三类分别是指以公允价值表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表示的其他类别金融资产以及摊余成本金融资产三大类。从这三类的分类模式上来看,新准则之下分类方式呈现出分类角度更为单一的趋势,极大地弥补和改善了之前分类界限模糊,存在一定主观性的重要问题。在新的金融资产分类方式之下,三类金融资产都以实际的计量属性来进行规定和利用。从之前的质变模式过渡到目前的量变模式,进一步体现了金融资产方面的严谨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极大地避免了金融风险。

(二)以业务模式为主要的分类依据

对于企业金融资产相关方面的管理工作来说,业务模式主要包含企业在使用和运营金融资产过程中产生实际流动现金的具体方法。具体来说,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现金流主要有两大来源,分别是通过签订业务合同所收取的合同现金和出售相关方面金融资产收取的现金流量。根据以上两大来源,在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业务模式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种,其中包括通过合同签订履约产生的现金流量,第二种是通过出售金融资产而产生的现金流量,最后一种涵盖了以上两种以外的所有业务类型。以上三种分类方式和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对金融资产进行划分的方法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逻辑相同性。以业务模式为主要依据来对金融资产进行划分,可以清晰地了解现金流量的来源和使用方向,为企业进一步细化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金融风险的前期防御

在传统金融工具准则对金融资产进行划分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已发生损失法来对当期资产的减值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分下,用现在的预期损失法替代了传统的处理方式。预期损失法主要是从金融风险防范的角度出发,对可能会产生金融资产的减值事项进行预期核算。这不仅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的发生,更进一步增强了对金融资产流向的管理和控制。但是与此同时,在预期损失法的指导之下,相关方面的会计处理工作也面临着复杂性增加的问题。可以说从这一点上来看,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资产划分方式的改变有利有弊,虽然工作复杂性有所提高,但是却实现了金融风险管控的前置化和有效化。

三、新金融资产分类模式下的会计处理方式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新金融资产分类模式出现了极大程度上的改变,从之前的四大分类改变为了目前的三大分类,下面将从三大分类的角度出发,一一分析其具体的会计处理方式,旨在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提供重要的工作操作参考和帮助。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是指对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有重要影响的价值变化。在这部分中,大多数的价值变化按照传统借贷记录的方式,普遍记录在借方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或投资收益两个细分科目中。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可能会涉及资产利息、但尚未收到利息现金流的,需要记在借方应收利息这一具体细分科目下。而贷方根据实际的资金支出来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大多数记载存款这一科目下。在资产负债表日会对相关的账目进行调整,如果发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差额,如金融资产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此时需要将差额记录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一细分科目下,同时被记录在贷方,而借方可以记录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下的细分科目。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这部分金融资产和上文所探讨的当期损益金融资产在实际会计工作处理模式上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细分上的区别,下文将实际通过讲解这些操作区别来分析这一板块下的会计处理方式。首先,对于这一板块来说,在金融资产产生损益的时候,除了金融资产自身所产生的汇兑损益之外,大部分的金融资产都应该被纳入其他综合收益这一板块中。其次,在对公允价值损益情况进行最终确认的时候,之前被纳入其他综合收益板块中的相关内容需要重新归为当期损益科目名下。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价值差额核算的过程中,贷方主要表现为其他综合收益,而借方也同时表现为其他债券投资,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反应可能会存在的相关差额。

(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环节相对复杂,囊括内容也相对较多,主要来说涵盖了金融资产、利率、摊余成本、收益损失等多方面的核算和处理。具体来说,在对摊余成本会计账务进行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将具体的金融资产投资价值借记在债权投资成本这一细分科目下,贷方根据实际支付资金来源,选择细分科目,通常选择银行存款。在资产负债表,需要注意对摊余成本的利息进行核算和处理。一般来说,针对应收未收的部分利息,在借方记录到应收利息下,贷方计入投资收益下。实际的核算方式,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综合计算。

四、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对金融资产分类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进一步规范金融资产业务模式

虽然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指导之下,金融资产分类方式确实起到了细分和优化的作用,改善了之前传统金融资产分类方式主观性过强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会计账目处理的过程中,仍然难以避免一些主观性判断所造成的后果。尤其是在对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一部分中,根据目前的分类标准,实际的金融资产可以被纳入多个科目中去,从而造成后期财务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工作人员实际处理工作账目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业务模式在上文中进行过简单的探讨,是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对金融资产进行划分的重要依据和来源之一,因此这两者之间本身就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通过规范业务模式可以从源头上来保证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保证各项数据的真实性,有效预防金融风险,只有从源头上实现业务模式的规范化,才能进一步实现金融资产后期会计账目核算过程中的数据来源准确性,为会计核算和记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慎重选择权益类工具投资

权益类投资具体来说是指企业的投资方向,既包括股票,也包括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权益类金融工具最主要的特点表现为,没有办法通过合同履约的方式来实现现金流,而应该使用上文所用的通行的公允价值方式来对其进行核算,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对该金融资产有着详细的规定。按照他的规定,在前期公司可以将这一部分以公允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计量核算,并且纳入其他类金融资产科目中去。而在后期资产负债表日或年底清算的过程中,这一部分被计入其他类资产的科目,还需要从中转出重新被计入收益中留存收益这一细分科目中,这一细分科目主要用来代表利得或损失。因此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说,这一部分和企业的利润没有任何的关联性,因此也就不能在企业的利润中被表现出来。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本身权益类工具投资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理论问题性,不论从哪一个角度上来对其进行规范,在后期处理过程中都会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在投资的过程中也可以从源头上来进行把关,慎选权益类工具投资资产。

(三)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进修力度

事实上,2017年新修订和实施的新工具准则在实施背景上也存在一定的国际背景。在G20峰会中,各国领导人就深入探讨过金融危机这一核心问题,就金融工具准则的制定和优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以上建议也得到了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的认可。从这一背景上来看,我国财政部门重新优化制定金融工具准则具有长远的时代背景。而新制定和实施的金融工具准则,也在其性质上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国际接轨性,很多准则内容都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旨在能够和其他西方国家实现通用并行,这就导致我国传统会计处理人员对相关方面的工具准则掌握程度不够,甚至了解程度不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这部分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进修力度,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和主要金融发展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四)进一步优化公允价值标准

在上文对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进行探讨分析的过程中,多次提到了公允价值这一重要的概念。公允价值在实际核算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包括金融市场因素,还包括未来现金流价值。而这其中所提到的以上两点都不是稳定性因素和精确值,而是一个大概范围内的预估值,因此公允价值表现出不确定性较强的问题,这给后续金融资产核算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为多数的金融资产都需要通过公益价值的方式来表现出来,这就会导致金融数据不准确、不稳定的现象。为了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在后续工作的过程中务必对公允价值相关方面进一步加强规范,提升和完善公允价值核算相关方面的标准。在会计信息核算的整体过程中,公允价值事实上处于一种中立的态度,对公允价值实施进一步的管理规范措施,不仅实现了数据的准确性,遏制了数据造假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实现了成本上的优化,降低了公允价值核算过程中的各项人力、物力、财力,对于整体金融市场的规范性发展有重要的战略利益。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重点分析和探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的应用模式和注意事项。新金融工具准则制定至今虽然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但是由于其内容的进一步细分和国际接轨性等多个特点,在实际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可以说新金融工具准则指导金融资产分类,未来仍然任重而道远,在下一步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分析和探讨,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实际的账目管理流程进行实践性的分析,以此来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展开,并保证金融资产的有序运转,遏制金融风险的出现。

猜你喜欢
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公允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有效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
论金融资产转移的相关问题探析
现代金融工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国家金融体系差异与海外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选择
浅析公允价值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