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2022-11-14 22:11焦阳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8期
关键词:独立性事务所会计师

焦阳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大连分所,辽宁 大连 116000)

审计工作具有监督属性,通过落实审计工作,提高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为企业管理者及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准确的优质数据,并为企业经营及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现阶段,审计失败案件频发,审计工作开展受限,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依赖程度受到影响。一旦审计工作出现问题,不仅无法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翔实的财务信息,甚至会导致企业管理决策失效,投资者则会出现投资失误等问题,从企业及投资者层面来看,均会产生经济损失。审计失败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在审计工作中,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着重要责任。会计师是参与整个审计过程的主要人员,其能力及专业素养均会影响审计结果,若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则会提出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审计工作失败。为防范审计失败问题,可不断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管理体系、提升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管理能力,推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

一、审计失败概述

审计失败主要指的是会计师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审计工作失败。审计失败,主要包含两种含义。首先,审计失败指的是会计师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并未依据相关流程及规范,未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会计师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信息,影响审计结果,审计理论不合理。其次,审计失败指的是审计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不一致,导致审计目标难以落实。从两种层面来看,一种是强调审计过程的失败,另一种则是审计结果失败。

(一)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客观因素。审计环境主要指的是外部大环境,包含市场环境与法律制度环境等。其中法律制度环境主要指的是当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审计过程存在违法及违规行为,证监会能够依据我国相应法律法规,采取恰当惩罚措施。但从我国审计法律法规层面来看,当前我国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惩罚力度较低,无法对会计师事务所产生威慑与制约作用,导致审计失败。从市场环境层面分析,主要内容为审计需求与审计实际费用。大部分企业在运营中,对审计工作存在抵触心理,往往是被动开展审计工作,市场需求属于被动市场。

(二)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是审计工作开展主体,其自身因素也会对审计工作产生直接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自身因素包含了多项内容,如组织结构、规模、具体收费及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等。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环节,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将会对审计结果产生直接影响,若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规模有限,会计师缺乏实践能力,在审计过程中,将无法与被审计单位形成对等地位,审计工作受到影响,导致审计失败。

(三)被审计单位

在审计过程中,将会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及财务报表等进行严格审计,从中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引导被审计单位改正。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认知不正确,通常是被动开展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也会采用多种方式,影响审计工作开展。针对部分规模较大且业绩不佳的企业,为保证企业市场地位,会采用提高审计费用等方式,影响审计行为。由此可见,被审计单位因素也会引发审计失败问题。

二、审计失败的原因

(一)审计程序不当

从我国证监会所披露的31份审计失败案例中,能够发现大部分审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审计程序不当,在失败案例中占58.3%,审计程序不当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分析程序不当、审计抽样不恰当、风险评估程序不当等。由于审计程序不当所引发的审计失败问题,其突出问题是由于函证程序不当,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函证程序不当,主要表现为未对询证函保持有效控制、针对函证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并未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等。函证程序不当所引发的审计失败问题,主要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环节中,并未形成良好的审计质量管控意识、审计缺乏谨慎性。注册会计师缺乏风险导向意识。其次替代审计程序缺失,与函证程序具有密切关联性,如回函率低下及回函率存在异常时,并未实施替代程序,审计证据获取不充分,最终导致审计失败。

审计程序不当,与风险评估程序及关联方审计程序不当均具有关联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对风险评估程序认知不充分,也并未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而直接进行实质性程序。当实质性程序操作完成后,才会补加风险评估程序,这一操作存在不规范性,错报概率增加,审计意见不准确。关联防交易存在复杂性,无形中增加了审计工作开展难度。受关联方交易的特殊性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关联方审计不当问题频发产生。此外会计师事务所还极易忽视审计计划,为优化审计成本,节约审计时间,并未制定审计计划,或者审计计划对实际审计工作缺乏指导,导致审计计划流于形式,实质性作用难以发挥。

(二)未勤勉尽责,未保持必要的职业怀疑

在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中,未勤勉尽责被多次提及,占审计失败原因的154.8%,而未保持必要的职业怀疑也被多次提及,占失败原因的9.1%。在证监会公告的行政处罚文件中,均明确指出,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并未勤勉尽责,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会计师事务所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质量控制程序中,存在不尽责行为,职业怀疑不到位,导致部分注册会计师无法遵循相应审计原则,未树立风险意识,从而引发审计问题。

(三)审计证据与审计底稿不当

在证监会所发布的行政处罚公告中,由于审计证据与审计底稿不当,导致审计失败,这原因共被提及16次,占审计失败原因的13.3%。审计不当所引发的审计质量问题,主要可分为四种情形。首先为审计证据不充分,其次为审计证据真实性不足,再次为审计证据间存在相互矛盾的问题,最后则是审计证据缺乏公允性,这部分问题均会影响审计质量与审计结果的真实性。此外审计底稿不当,主要指的是在审计工作实施中,并未体现出真实且完整的编制工作底稿,制约审计工作落实。

(四)审计沟通不充分,未合理考虑期后事项的影响

依据证监会所发布的行政处罚公告,其中由于审计沟通不合理产生的审计失败问题,统共提及数量为3次,占审计失败原因的2.5%。审计沟通不充分,主要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与前任注册会计师与公司治理层沟通不充分,或存在虚构沟通问题。另外未合理考虑期后事项的影响,也会导致审计失败问题。关于未合理考虑期后事项的影响,在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中提及次数为1,占审计失败原因的0.8%。在审计准则中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应充分考虑期后事项对财务报表与审计报告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注册会计师对期后事项缺乏重视,并未开展期后事项对财务报表与审计报告的影响评估,审计环节不合理,必然会导致审计失败等多种问题。

三、审计失败防范优化措施

通过探究审计失败原因,掌握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多重因素,为有效防范审计失败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则需要在掌握审计失败原因的前提下,从多个层面出发,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审计质量,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翔实的信息参考,同时也能够带动会计师事务所的进一步发展。

(一)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内控管理

会计师事务所在日常运营中,为保证审计工作有序开展,提高审计质量,不仅需要遵循我国政策及法律法规开展审计工作,还可在内部构建质量管控部门,该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则是对审计工作实施全过程管控,及时发现问题,规避审计风险。在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中,由于内部管理不规范,为提高自身竞争力,对审计业务审查与监督不到位,内控制度并未落实,导致审计失败。因此,需要从制度层面出发,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内控管理,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主要措施。首先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健全审计业务智联控制体系,并将该体系应用在实际审计工作中,通过联合管理与控制,全方位把控审计工作。其次从会计师事务所可将现有质量控制体系为基础,实施优化与改进,增加资金与人力资源投入,完善责任追溯机制,一旦出现审计失败问题,可及时明确差错环节,明确责任主体进行问责。最后会计师事务所应明确具体权责分工,将审计质量与审计人员的绩效相挂钩,通过审查与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纠正方案,降低审查风险,保证审计质量。由于审计行业的特殊性,在审计过程中,通常需要多个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够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基于此,可构建完善的行业质量信用体系,强化对审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质量。

(二)提高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管理能力

1.审慎承接审计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应始终遵循审慎原则,是降低审计失败发生率的重要因素。由于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业务时,对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及管理模式等内容缺乏全面认知,忽视风险问题,自身业务水平评估不到位,导致审计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问题,易产生审计失败。为降低审计失败概率,事务所在业务承接前,应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降低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业务时,应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对客户的风险系数进行评估,并从多角度出发,识别审计项目中的潜在风险问题,了解被审计对象的信用等级及行业发展情况,同时还需要对其业务能力与风险防范能力展开评估,若评估结果良好,则可接受委托。另外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要重视审计业务的承接与审查,若不具备被审计单位风险防控能力,盲目承接审计业务,必然会增加审计风险。在审计项目承接中,应从多角度考虑问题。首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风险信用等级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分析行业所处的环境等情况。其次注册会计师应形成自我审计与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评估标准是否能够承受审计风险,分析自我专业能力是否能够胜任该项工作。在审计项目承接前,会计师事务所应保持谨慎态度,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考察,分析自身专业水平及能力,在能力范围内承接业务,降低审计风险发生概率。

2.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与素质

注册会计师是审计工作开展主体,其综合素质与能力将会对审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在日常运营及发展环节中,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获得进一步发展,则需要从注册会计师层面出发,提升其专业能力与素质。首先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准入门槛。虽然我国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师考核制度,但对其实践能力考核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可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考核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通过相应资格考试,成为注册会计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自我。第二阶段,当注册会计师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才能够正式成为注册会计师。其次会计师事务所应定期组织学习及培训工作,邀请相关方面专家开展讲座,引导其参加。在培训过程中,将教授更多先进理念与专业知识,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其专业技能,丰富知识体系。最后会计师事务所应定期开展考核工作,依据考核结果,合理划分注册会计师的能力等级,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树立学习理念,提高专业素质,从而应对更多高难度业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三)加强审计的独立性

在内部审计工作实施中,通过提高审计独立性,是保证审计结果准确的重要措施。审计的独立性,不仅指的是审计形式的独立,还包含了实质层面的独立。虽然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但合作关系也会限制审计工作开展,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影响审计证据评价的公正性,降低审计质量。在强化审计独立性过程中,首先应建立高门槛的人才聘任制度。存在部分注册会计师,为与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利用职业之便,帮助审计企业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审计人员独立性受到影响,制约审计工作开展。为从根本上避免这一问题,实现相关利益的剥离与监督,应当由董事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并从全局角度出发,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在审计工作中,董事会也需要发挥积极作用,强化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及管理。其次在对外提供非审计业务时,应尽量避免影响独立性。附加业务具有高利润及低风险特点,为保证经济效益,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会增设多种附加业务,如税收筹划及纳税代理等,严重影响了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基于此,在审计环节,应采用审计人员轮换制度,使其始终保持独立性,提升审计效率。

四、结束语

现阶段,审计失败案例频发,不仅制约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会计师行业发展。在本次研究中,针对审计失败问题,深入探究其诱因,从不同层面概述审计失败问题,制定完善的应对与防范措施,通过提升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内控、提升业务管理能力,有效规范会计师的审计行为,推动会计师事务所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独立性事务所会计师
设计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设计事务所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组织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