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企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内容、意义及改进措施

2022-11-14 22:11王锁梅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8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人员经营

王锁梅

(赞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社会经济正处在稳步增长的状态,而市场经济的竞争也变得比以往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若想保持更好的发展状态,则需要加强相应的管理工作,尤其要加强对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该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保护企业财务安全,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则能够弥补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因此,相关企业应该提高对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度,并且要将其中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还要针对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其中的问题予以改善,提高该工作的质量。

一、企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分析

对于财务全面预算管理这一工作开展,其主要内容就是根据企业所设置的战略发展目标,对企业在短时间内的经营活动、财务收支情况等,予以全面的管控、预测以及筹划,与此同时,还会在具体的财务全面管理工作过程中,开展严格的监督与管控工作,对预算方案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的偏差进行科学研究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预算管理方案及措施进行合理调整,在这一基础上,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在企业中,其预算本身就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财务计划,该计划涉及经营、资本以及财务等多个方面的预算,所以,企业在开展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开始着手,针对不同方面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管理。预算,顾名思义,就是预先估算,在具体的预算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储存量、资源应用情况等进行合理估算。而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对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各部门,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进行预算估计,并结合相应的预算编制方案,对其进行全面管控,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尤其是能够保证财务资源的安全,降低财务安全风险,既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也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分析

针对企业财务开展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能够产生重要意义与积极作用。

其一,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实现对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科学规划,会结合当下的各种数据信息分析结果,对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经营情况予以有效预测,进而对企业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等予以初步拟定,根据相应的预测结果,实现对企业内部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能够减少财务资金的支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其二,增强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质量。财务全面预算管理本身的约束性就比较高,若是以财务全面预算方案作为管理控制的重要标准,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管控,规范工作流程,减少资源消耗。在对预算方案予以执行时,应该针对执行过程予以全程跟踪及分析,这样也能够为企业对自身经营发展战略改进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其三,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企业内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而且还要采用动态化的管理方式,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促使不同部门及不同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得他们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协作配合,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及工作水平,促使其生产经营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三、企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基础工作

相关企业若想在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实现对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指导,以此获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则需要对有关基础工作予以有效夯实,并且还要对预算切入时机予以严格把控,以此增强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其实效性。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在开展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存在与其自身发展实践不相符的问题。基于此,相关企业在具体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应该做到从实际出发,而且要对企业当前发展阶段及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要站在这一基础上,对其经营活动指标予以明确,借此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性工作予以充分发挥。

在实际经营发展中,企业应该对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进行优化,并做好相应的落实工作。企业可以结合当下社会时代的发展趋势,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信息化的预算管理模式及体系,进而提高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及科学水平,促使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通过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全面且及时地收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经营运行信息数据,提高信息数据的传输速度,也能够实现全面共享,这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运行,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相关企业还应该对全面预算报表予以统一化,使其格式保持一致。对于定额管理也要予以重视,通过预算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消耗指标予以合理设定,减少资源浪费。

此外,企业还应该结合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情况,建立具有较高科学性、且精细化程度也较强的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发展情况,对原有的管理制度予以完善,借此规范并指导其内部各项业务活动,促使预算得到有效的落实。在建立制度时,要设立岗位责任机制、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等,还应该构建预算规范条例,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条例,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程予以高效操作,减少预算管理问题。其中责任、监督等机制的构建也能够约束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做好预算管理的落实工作。

(二)科学编制财务预算方案

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工作时,应该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用发挥出来,以此保障生产经营工作的有效性。相关企业若想将预算管理落实到位,首先就需要一个合理完善的预算方案,所以,要开展预算编制方案,借此将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关财务信息予以全面且准确地反映出来。就当前的企业全面预算工作情况来看,该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经营实践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且脱节现象比较严重。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在开展预算方案编制工作时,应该对实际经营现状予以全面了解,结合实际对预算方案进行科学编制。

基于此,有关工作人员在预算编制这一工作中,要做到自下而上。在以往的预算编制工作中,会使用“自上而下”这一工作方式,很容易造成预算编制方向产生偏差,使其与企业实际经营发展需求相背离。因此,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自下而上,先针对各部门进行预算编制,在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够对预算予以逐级汇总,在这一基础上开展整体编制工作。另外,在具体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收集各部门不同业务的信息数据,并且要对经济市场进行深入调查,从中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对各部门不同业务的财务资源需求予以科学估算,以此制定出更加合理的预算方案,在确保各项业务能够顺利开展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避免资源浪费,做好资源分配工作。在完成预算编制工作之后,就要对其进行执行,要将预算编制方案下达到各部门,要求其有效落实预算方案。与此同时,企业应该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对预算执行过程予以全程跟进,而且预算管理人员还应该时刻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情况,对于经济市场的变化也要予以动态化监督,这样也便于对预算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用,避免产生财务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财务全面预算管理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完善合理的组织体系予以落实,同时也要明确相关组织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基于此,相关企业应该结合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专业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而且要立足于顶层设计,这样也能够保障相关工作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就以往的预算管理工作来看,相关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建立专门的部门,组织管理体系也缺乏健全性,最终影响的预算管理工作效果。面对这种情况,相关企业在实施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应该依托于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并且要安排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借此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水平。另外,还应该结合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内容,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比如,信息收集、财务核算、数据分析、预算编制等多项工作岗位,并针对不同工作岗位,安排不同专业的人才,确保整个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完整性,以免存在较大的漏洞,影响到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针对不同工作岗位,明确相应的工作内容及职责,要求该组织体系中的工作人员能够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责任,落实好工作任务,使得整个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企业在实施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还应该针对相关工作人员设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利用考核机制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基于此,企业要对全面预算管理这一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了解,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任务等,针对处在不同工作环节中的管理人员,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机制,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其中工作行为、工作绩效、工作态度等都需要纳入预算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之中,接着则要针对不同工作内容,在对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应该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而且要借助相应的监督机构,对于不同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完成程度进行检查,按照相应的考核指标对管理人员进行客观评估,同时还要将考核结果予以公式,提高被考核人员的认可度,同时也要针对考核结果施行相应的奖惩措施,借此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效果。另外,在进行考核激励时,企业还可以将考核与管理人员的薪酬经理相挂钩,通过精神与物质这双重奖励,激发出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热情,这样也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的实效性。

(五)建立合理有效的预算模式

从简单的角度对财务全面预算管理进行观察,其主要是一种管理类型的模板,而这项工作的执行是否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相应的预算模式,因此,在进行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相关企业还应该建立与该工作相匹配的预算模式,借此提高预算管理的高效性。在建立预算模式时,应该将预算策略融入其中,同时还要与企业各项业务进行结合,与此同时,要引进精细化及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借此构建精细化、信息化的预算模式,通过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细致划分,对管理人员的合理分配,对信息化技术手段的科学应用,提高预算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以及信息化程度。构建这样的预算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对财务数据信息的核算及分析效率,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并且也能减少预算失误问题,提高预算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六)落实预算管理的相关注意事项

其一,在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将成本费用、经营收入、现金流量等多个方面纳入预算范围之中。其中经营收入的预算在整个工作中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使得市场调查、分析预测以及预算周期内的经营计划等予以紧密联系,进而为财务预算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另外,成本费用预算工作则是重要的财务支出内容,成本费用包括生产经营所需的设备、材料、人力资源等多种资源成本,若是能够通过预算管理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支出,就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二,在具体的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加大相应的监督力度,不仅要对预算过程进行严格监督,还应该对预算执行予以全面监督。相关企业应该将监管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实际效用充分发挥出来,要求监管部门落实好相应的监督责任,而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就需要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审计部门则要对预算编制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在确定预算编制方案具有可行性及科学性,才能够允许通过,接着就可以进行预算执行,监管部门则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对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仔细监督以及检查,确保预算执行到位,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及时上报,以免造成财务风险问题,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发展。

四、结束语

开展有效的财务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推动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所以,企业要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从实际出发,针对具体的财务管理状况,以及企业内部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管理体系,采用多种方式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以此获得预期的管理效果。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人员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