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财务整合问题探析

2022-11-14 00:43王春燕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2年23期
关键词:财务制度统一核算

王春燕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一、引言

财务整合是利用特定手段,在考虑股权各方存续状态的前提下,对共同的经济主体的财务关系、财务活动、财务事项进行调整和梳理的过程,此过程前进的方向是促使财务运作更加合理、协调、顺畅,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财务整合一般应遵循及时性、统一性、成本效益优先、充分融合、相互协调等基本原则。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混改企业财务管理整合对于整个企业管理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必须高度关注此项工作。混改企业要理清各方股权在财务管理目上的差异,充分了解各方在会计核算体系上的不同,找到各方在财务管理体系上的差异点,为混改财务整合打好基础。

二、国企混改财务整合的内容

(一)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是国企混改财务整合的基础,我们知道,不同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存在不同,国企混改过程中要对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整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方的利益,真正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铺平道路。从大的方向来看,民营企业财务目标和国企财务目标主要差异点还是国企财务目标更强调社会责任,而民营企业财务目标则更强调股东收益、更贴合市场。为此,国企混改进行财务管理目标的整合要取长补短,既关注社会责任,又要保障股东、员工等多方利益。

(二)财务组织机构

财务运行的基石是财务组织机构,国企混改要对财务组织机构进行整合,并重点关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财务负责人的选择,财务负责人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领导者,混改企业在选择财务负责人时要考虑混改后的企业性质、混改后的企业管理需求、混改后各方股东意见;第二,财务机构的岗位设置,混改国企要重新梳理财务组织机构的职能、权责,然后以不相容岗位分离为根本原则,重新梳理和设置财务组织中的岗位;第三,财务制度的更新调整,财务人员落实具体工作需要依据各项财务制度,混改企业要统一会计核算方法、调整、推进财务制度建设,使财务制度与混改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相契合。

(三)财务制度体系

混改企业可能存在各方财务制度体系不同的情况,混改企业必须正视这一客观事实,积极推进财务制度体系整合。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制度体系的整合不仅仅涉及财务层面,还涉及企业管理层面、业务层面上相关制度的整合。

(四)财务核算体系

混改企业的财务核算体系也要进行整合,混改后企业的财务核算体系标准必须统一,否则财务工作的效率会大大地受到影响。例如,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报表的格式等都要高度的统一,这样才能使财务工作有序地进行。若不对双方的财务核算体系进行整合,不仅相关工作难以开展,还很容易导致财务信息无法充分进行对比、会计信息错漏等问题。可见核算体系的整合是必须进行的,混改企业要考虑的就是怎样调整才能使成本效益最高,怎样调整混改企业财务核算工作能够更高效地开展。

三、国企混改财务整合的方式

(一)移植模式

移植模式主要是混改企业中的控股方将自身的财务管理的目标、体系、核算模式直接植入企业中。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各方原经营业务同质化的混改企业,同时混改企业中的控股方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并处于强势地位,且其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先进和科学的,更加符合现代企业治理要求。

(二)分立模式

分立模式主要适用于混改企业中的各方业务关联性不强,经营活动表现出多元化的状态,财务管理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采用分立模式的混改企业一般是出于多元化分散风险、资本运作等目的而进行的企业并购。在此情况下,财务的整合可考虑对重点环节整合,适当保持各自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

(三)融合模式

融合模式一般是混改企业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进行的股权合作,各股权方业务之间有相同处,同时股权各方在规模方面相差不大,并且此前都有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强强联合。融合模式不同于移植模式的最大特点,其不是强对弱的否定,融合模式股权各方会将财务制度体系中适合混改公司发展的环节予以保留,并且加以调整和改进,从而形成一套更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这种方式显然更有利于混改企业股权各方的协同发展。但融合模式可能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并需要股权各方保持彼此信任的态度。

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财务整合的常见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同导致协同效应无法发挥

企业战略目标决定了其财务管理的目标方向,其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目的诉求,只有明确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可见,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行业发展状况、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目标。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般是通过合理经营,平衡风险,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思想内核还是将稳定发展、资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兼顾股东、社会等各方利益。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较为自由,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民企在招待客户、外联开拓等业务上一般不考虑经费的问题,但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就会涉及到侵占国有资产的相关问题,财务的自由度下降。由于国企和民企的财务管理目标不同,进而会影响混改企业发挥财务协同效应。因此,需统一混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各方在管理上的着力点必须统一,为企业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财务管理目标的建立影响着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只有统一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使混改企业财务行为规范化、高效化,也只统一的财务管理目标才能使财务人员工作方向明确,便于后期财务组织的人员岗位责任设置。

(二)财务组织架构不清影响系统整体作用

首先,财务组织架构不清晰,混改企业要求对财务职能重新定位,同时工作思路也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些混改企业虽然植入了控股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也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但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权责不明确、定位不清的问题。混改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为了分析而分析,简单的数据堆砌仅仅是对业务的表面陈述,财务不了解业务,无法对业务形成有效的支持;其次,财务人员权责不明确,财务部组织架构存在一岗多人或一人多岗,很多事项不知道由谁具体负责,混改企业财务没有具体详实的岗位说明书,一些岗位职责该做什么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最后,财务绩效考核未落地,绩效考核体系是为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很多混改企业没有引入绩效考核这一手段来促进全面预算的落地,也没有制定财务人员奖惩与激励措施,致使很多事项难以推进。上述问题说明企业财务组织架构不清晰,在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后,股权各方在管理上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系统,财务系统在整体性、协调性、有序性等方面存在问题,整体效应无法发挥。

(三)财务制度建设不成体系影响核心能力的发挥

首先,财务制度建设体系化及信息化相对滞后,部分混改企业存在财务制度无法支撑实际业务的情况,财务和业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财务管理无法正在深入到业务管理的过程中;其次,财务制度体系无法支撑业务发展,有效的财务管控应建立在高效的财务制度体系之上,一些混改企业没有优化财务制度框架,财务行为无章可循,且财务制度本身不能随着业务的发展而更新;最后,财务信息一体化有待解决,原企业财务系统无法融合也会制约财务管理核心职能发挥,系统的不兼容导致财务处理滞后于业务系统,财务数据信息及时性差,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四)财务计量标准缺乏统一影响协同效应发挥

会计核算体系的统一是会计信息统一的前提,一些混改企业在会计政策、会计核算、会计估计方法上没有形成统一,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行为混乱,不能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利于混改企业做相应的决策。首先,财务核算政策存在差异,混改企业会计核算仅仅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完全不够的,很多企业在明细科目使用上没有统一的会计核算手册,核算规则也不够细化,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更是没有做明确的要求,相关人员的操作完全凭借主观臆断;其次,财务报表形式没有统一,混改企业财务报表一定要有统一的算要求,没有统一的会计报表体系,会计信息就难以识读,后期的报表合并效率也必将大打折扣;最后,财务核算流程需要改进,混改后企业需将财务核算要求对会计核算业务流程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部分混改企业在进行财务整合之前没有全面梳理会计核算工具的差异,在合并的过程中才发现各方系统工具不在一个层级,导致一些已经制定好的构想和计划半路搁浅。

五、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财务整合建议

(一)明确财务整合的目标和方向

首先,明确财务整合目标,为使混合所有制改革各方实现更好的融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混改企业要在财务方面作出的改变,围绕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财务组织架构、人员设置、财务核算、内部控制度做出梳理和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协同效应。通过统一财务整合目标,使各方管理着力点一致,后期随着企业工作的推进,可结合实际情况对各方有分歧的地方调整。目标是企业发展的灯塔,有了目标企业就有了发展方向,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与企业目标保持趋同,并与经营环境相适应,财务管理活动围绕财务目标开展,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其次,合理选择财务整合模式,混改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整合模式、财务核算制度。例如:业务关联程度高,则更适合移植模式,业务关联度低,则更适合融合模式,总之财务整合模式以实现财务整合后协同效应最大为根本出发点,需要企业多方面考虑;最后,制定财务整合方案,再明确了财务整合目标,并且选择好了财务整合模式后,就需要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财务整合方案,财务整合方案一般应包含财务整合措施、整合内容责任人、财务整合推进进度、具体操作步骤等。

(二)制定财务整合的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一般包含如下五个环节:

第一,搭建财务组织架构,通过清晰的财务组织架构来定位财务人员的岗位、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从而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一个清晰的财务部的组织架构的搭建,可以避免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助力企业的财务管理。

第二,整合财务制度框架,财务制度对财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制度的制定可规范账务处理程序、审批程序,使得公司的运作更加规范。

第三,统一财务核算体系,只有统一了会计核算体系才能输出统一的会计信息,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混改企业需要有统一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估计,同时规范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报告行为,使得整个财务循环标准化。

第四,实施资金集中管控,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根本出发点,建立资金集中管控模式,通过设立资金池集中归集资金,以审批申请的方式上调、下拨使用资金,混改企业的资金上存资金池,有效提高资金安全性,更便于企业对资金进行全国调度。资金集中管理也可以提升其使用效率,实现混改整合后的财务协同效应。

第五,预算管理贯穿始终,混改企业应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使企业的战略目标数字化、精准化、明确化,通过对组织架构的调整,进一步明确权责利,使岗位职责详实且清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要有目标、有过程控制、有责任承担,要对预算整体目标层层分解,最终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执行层面,使得岗位职责与目标落地相匹配,形成管理闭环。另外,全面预算管理要注意严肃性,一般应于每年年初下达财务预算,每月追踪、分析、评估预算执行情况,周期性进行考核,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保障预算目标能够达到预期。总之,混改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为了让财务整合后的企业目标更明确、更具体化,混改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也能够目标清晰、通力合作,只有各部门互相协调,整个系统才能发挥出协同作用,资源才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从而实现整合后的整体核心能力的增强。

第六,考核促进目标落地。混改企业必须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只有搭建了绩效考核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才能有效的落地,企业的经营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通过调整组织架构,混改企业要进一步明确权责利,岗位职责要详实且清晰,预算目标要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最后通过考核体系,将三者进有机地统一起来,最终保障战略及预算目标的实现。绩效考核体系需要细化各种经营目标,明确被考核对象,周期性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绩效考核体系也将搭建财务组织架构,整合财务制度框架,统一财务核算体系,实施资金集中管控,预算管理贯穿始终这五方面联系在一起,形成管理上的闭环。绩效考核可以使整合后的企业从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

六、结语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规模扩张的必然选择,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企业必将面临的一系列整合,而这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财务整合,财务整合成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协同效应,从而助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应该理解到在财务整合过程中,混改企业要深入了解各股权方财务业务情况,通过对各股权方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各方在业务上的关联性,以及财务上的差异性,这样才能合理地确定财务整合模式。此外,确定整合后的财务管理目标更是财务整合的关键点,有了统一的目标,才能保证混改企业内部劲儿往一处使,并未企业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制定切实可行财务整合措施是财务整合的核心,这需要我们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摸索、积累、总结,追踪寻找到国企混改整合的最优方法。

猜你喜欢
财务制度统一核算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基于高校新旧财务制度接轨问题的思考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思考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海南旅游村镇财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新财务制度下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研究